分享

马权友:太极功夫上身有挂物

 tjboyue 2021-09-23
文章图片1

太极功夫上身有挂物

作者马权友

我们练太极拳,练着练着,如果出现手臂拎物、身似背包、屁股成坠、两腿若缠沙袋现象,而且又有骨架挑体、腿骨扎地情况,那么这是功夫上身的现象,实际是松沉的表现。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加入意念,有意让身放轻,出脚负重,如履薄冰,那便出现沉稳中显轻灵的太极状态。

挂物,是放松练拳、以自重不用力练拳而产生的沉重现象。通过身体松透,感到两臂如拎着东西的下坠感,从而带动两个肩膀下掉,使颈升头顶;后腰和两肋肉松,就如背包下坠,屁股挂坠下拉;这种挂物感是什么?是松沉劲,可谓功夫上身也。

说人身上有“东西”,是看人打拳有“挂物”的沉重感。如果观人练拳屁轻屁轻的,则身上没东西。不是说太极拳高深功夫是轻灵吗?轻灵没错,但要明确轻灵与屁轻不是一码事。屁轻是没有脚下生根的浮轻,而轻灵则是脚下生根后的沉中轻、稳中轻。初学者身上不易挂物,不要强求,功到自然成。练一辈子太极拳,练不对路,谬之千里,属于白练瞎练,身上也不产“东西”,不会挂物。练太极拳不要急于求成,只要苦练时日,就会瓜熟蒂落。先是练架子,注意肩胯、手足、肘膝的外三合,既相吸相系相合劲,再求意气劲内三合相辅相成后沉劲挂物出现,就像春天给植物搭好架,就等秋后下垂的果实累累了。

人们常说人老腿先老,很有道理。如果腿没劲,腰就别想有劲,腰没劲就全身没劲,机能退化。因此,培根固本很有必要。健身房里常见有人扛杠铃蹲起锻炼,无非是增加腿部肌肉,增加腿部的下盘力量。茶余饭后,人们常常绕圈走步,锻炼身体,也常听人说走步走得腿有力量了。我们练太极拳也练下盘的稳固,只有下盘稳固了,拳架才会中正,心态坦然易沉气。但是,练太极拳求的腿劲与扛扛铃和走步不同。扛扛铃和走步长肌肉而有力量,而太极拳是练肌肉放松求骨力,是身体放松挂物后的内劲下扎。我教徒弟练太极拳“自加压力”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太极拳练得身能挂物,就有了实用的东西,既有了沉劲,使两膀沉甸甸的,推手能管控沉压对方,逼其拨根失重。而胳膊则感又粗又涨,硬棒棒的,其实没肌肉,是内气涨的,如绵里裹铁。有弟子与我推手,就听弟子说:“师父胳膊像铁棒子似的。”再看弟子其手腕已瘀血。正因身如挂物,重量沉压于脚,地反力返身,使中气充足,腹若铁板一块,能抗击打。身挂物,脚下有蹬劲,心潮澎湃,提起心劲,贴身寸打来的快。

有人欣赏运动员太极拳比赛中的柔美和腾空旋转后的单脚落地平衡之美,我也欣赏,确实有体操的力度美,也有舞蹈的柔美,但那不是我的太极拳追求。我求的是混元一身气,我练的是周身一家劲。我求内气充盈而养生,我求内劲强大而防身。有人练拳为给人看,低架吃力,高难伤气,消耗身上的能量,这就失去了练太极拳健身养生修身的目的。因此,练太极拳求内功才是正道:阴阳在手求内气,练得挂物功自成。(文/马权友)

文章图片2

马权友,天津市宁河区人,大学文化,全国公安文联作家会员、天津作家会员、天津滨海摄影家会员,中国武术七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承王西安,至今已习武三十多年,有深厚内功和高超武技,多次在天津和国际武术太极拳比赛中摘金夺银,培养弟子众多,为全民健身做出了贡献,多次在国家级杂志《中华武术》上发表有关太极拳论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天津滨海电视台、宁河电视台、《今晚报》、《渤海早报》、《天津政法报》、北方网等媒体曾报道了马权友传授太极拳的事迹。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