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从家谱中 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耀华寻根修谱宝典絮语日记第3369则

 程耀华图书馆 2021-09-23

浅析从家谱中

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

作者  程跃华(字恩圣, 号耀华)

--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宝典絮语日记》其内容包括:寻根修谱记实散文、诗歌、宗亲联谊、宗亲公益事业、家族委员会组兹建设、家族祖坟墓、宗祠、家族文化传承、家族民风民俗、家规家训、国家与家族……等,可祥见历史的记忆http://1528840685.qzone.qq.comQQ空间论坛客栈1528845685 网页链接360贵州程耀华图书馆网址:网页链接ccaa1958.360doc.com分享

浅析 ●从家谱中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这已经是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宝典絮语日记第3369则》了本文所述,是以编者40多年来一生无私奉献、持之以恒执着寻根修谱倾尽了自己的所有做家族公益事业的亲生经历絮语,文中所述见解纯属个人的认识理念观点,仅供阅者参考。因文化水平有限,本文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望读者指正。希望仁者见仁,理性解读,如有不同的认识观点理论,可以勾通,以利改进和提高。

本文内容纯属个人理解认识锂念观点,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人概不负责。

《怎样修谱123》

第一篇

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宝典絮语日记第3369则

--浅析 ·从家谱中查找

被遗忘的历史记载

第一节、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第3369--浅析 ·从家谱中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慨述

关于中国姓氏家谱的起源时间

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历来有殷商起源说、周代起源说、秦汉起源说、宋代起源说等四种观点。其各自都能自圆其说,各有其理。但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唯三代上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这里的谱牒,就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一个氏族,无论是母系氏族,还是父系氏族,都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同一姓氏人群,也就是一家人。“三代上矣”,就是夏、商、周三朝以前,也就是炎、黄、尧、舜、禹时期,甚至是更久远的时期。司马迁写《史记》时,对这些上古历史时期的“年纪不可考”,就“取之谱牒旧闻”,到家谱的记载中去查找。

《史记》中诸如《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就是司马迁在仔细研究参照了他能看到的上古的谱牒后写的。其完整、系统而具体地记录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及楚王室由始祖而下的本支历代世系。同时,司马迁还根据春秋时期各国国君的家谱,编成《十二诸侯年表》。除此之外,我们现在尚能看到的还有《五帝德》、《世本》、《帝系》等一些关于上古三皇五帝的谱系,但这些也都是经过后世学者整理的本子。而那些最原始的文献由于年代久远,早已失传,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不过,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一些地下文物的出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缺失的历史。比如在甲骨文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认为甲骨卜辞可分三类,其中一类,就是“表谱刻辞”。这些刻辞包含了干支表、祭祀谱及家谱。祭祀谱是当时的人们为求祷或祭祀列祖列宗而形成的。这些祭祀谱,原意是为祭祀用的,它们有的求祷于自己的祖先,有的记载受祭各先祖的名字,有的则排列各先祖的受祭日期,从而形成了一连串的世系。这些祭祀谱上往往还有祈祷用辞、祭牲数目、祭祀日期等内容。因而,它们与专门记述家族世系的家谱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它们记载的均为同一家族的人物,并按每一代排列,有条不紊,与家谱的性质又有些相同。

由此可看出,这些祭祀谱是家谱的早期形式,是比较原始的家谱。它所记载的家族世系资料,为以后专门家谱的编纂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来源。由祭祀谱到真正意义上的家谱,在甲骨刻辞中,据学者的研究和释读出的共有三件。这三件可以确认为是目前能见到的,用文字书写最古老的家谱:一件最早见于容庚等编的《殷契卜辞》中;还有一件最初见于董作宾的《殷虚文字乙编》;最后一件最初收录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中。

第一和第二件的文字不多,价值相对差一些。最后一件则为一大片牛肩胛骨,是一个极为完整的、典型的家族世系。整片甲骨共十三行文字,陈梦家先生在其《殷虚卜辞综述》中曾对其做过释文,认为其是商代儿氏家族十一代人的完整家谱,其上共写了有十三个人名,其中父子关系的十一人,兄弟关系的两人。

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则认为这个甲骨片为武丁时代所刻。武丁是商代第十世二十三任国王,距今大约有三千二百多年。通过这件甲骨文家谱,可以得知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记录家族世系人物的家谱了。

此外,这三件甲骨上的人名,都不在商代王室的沿谱系之中,由此亦可看出,早在商朝,不仅王室,就是其他的一些显贵家族,也已有了本家族文字记载的家谱了。另外,在现存的商朝末年的青铜器中,也有一些专门记载家族世系的资料。不过,甲骨文和金文中世系的记载,仅仅只能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使用文字记载的家谱形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文字并不是唯一或最早的用于记事的方式。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的祖先就普遍采用结绳和口述的形式来记述家世,这就形成了两种更为古老,更为原始的家谱形态。这些原始形态的家谱,在一些文明程度比较低的民族中,曾一直用或残存到近代,成为民族家谱中两种很重要的组成形式。

二、关于中国姓氏家谱的历史轨迹

家谱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汉代之前的家谱发轫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各地的家谱发源与萌芽,其发展是相当缓慢的,由于这一时期国家采取的是宗法封建制度,为了分辨亲疏、区分统系,维护封建帝皇的绝对统治地位,家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家谱的真正兴盛则是在魏晋隋唐时期,这是家谱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畅行时期。这一时期内,家谱直接进入政治生活之中,成为选拔官员、士族联姻的依据,其地位和价值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国家专门设立了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各类谱牒的编修及保管工作。 当时一些官员都编写自己的家谱,这些家谱称为私谱,需送到谱局由谱官对其进行考核、审定,然后收藏在谱局中,成为官方承认的谱籍。自从曹魏政权确立了九品中正制的选人标准后,门第成为做官和社会地位的决定条件,其作用相当突出。不少高门大族除通过把持朝政来显示自己的门第外,还竞相建立家谱,通过先祖的地位来炫耀和夸示自己的门阀。 在这样的门阀制度逐渐建立过程中,谱牒起了特殊的作用。门阀制度的确立和盛行,使得“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族”,在政府选拔官员的过程中,不以人才优劣为品评标准,纯以家世门第之高下为依据。也正因为如此,主持选举的官员在选择“人才”时,就必然要了解其家谱,而这些人要想被选上,更必须对自已的家谱了如指掌。选官如此,婚姻也是如此。门阀势力形成后,世家大族为保持其高门大族的地位和特权,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也讲究门当户对,严禁士庶通婚。 这样一些高门望族如太原王氏、清河张氏、博陵崔氏等可以历世通婚,而不与稍逊他们的另外一些家族联姻。由于家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工具,成为豪门贵族维护自己特权和利益的护身符,故而使得家谱的伪造之风在这段历史时期内十分盛行。当时的统治者对冒充士籍这种事的处罚是相当严苛的,或罚重款,或判重刑。梁武帝还曾专门派人对家谱进行过大规模的辨伪,可见当时伪造家谱之风的严重性。正是这种不良的风气开了后世编修家谱者攀附名人、妄相托附的先河。隋唐时期,中国家谱进入持续发展阶段,可以说是继魏晋南北朝后第二个发展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门阀制度虽然随着科举考试的确立和推行而逐渐瓦解,但统治者的提倡和官修家谱的盛行却使家谱在此期间内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据《新唐书·艺文志》“谱牒类”著录,谱系之书共有二千多卷,其中唐代编纂者将近半数。因此南宋时著名史学家郑樵说:“谱系之学,莫盛于唐。”唐代家谱盛行的原因是唐代政治斗争的需要。南朝末年,士族地主的势力开始衰落,庶族地主的政治权势则不断上升。到隋唐之际,均田制、科举制和隋末农民起义削弱和打击了士族地主的势力,但他们并未就此消沉下去,仍盘踞着政治舞台,与庶族地主你争我夺,进行着时消时长的拉锯战。李唐王朝本身就是依靠关陇士族、山东士族、江南士族和一部分庶族地主的力量而建立的。 为了有效地调整各地主集团间的矛盾,调节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唐王朝推行了许多政策和措施,其中编修家谱就是措施之一。正如瞿林东先生在《唐代谱学简论》中所说:“唐代家谱是唐代政治的附属品和折光镜,它从属于政治,又曲折地反映着政治;它由于政治上的某种迫切需要而发展起来,又随着此种需要的迫切性的逐步消失而衰落下去。”到了唐末五代时期,由于连年征战,人们不能靠着显赫家世来升官发财,而是靠着军功来升迁,因此门阀制度逐渐消亡,家谱的发展也进入了低糜时期。到了第三阶段即宋代初期,家谱的编纂工作基本上处于一片荒芜。在宋政权逐步稳定以后,人们才开始考虑兴修家谱。但在宋朝初期,由于门阀制度消亡,人们通婚也不依据门阀,家谱的政治功能便不再起作用。于是,政府除了编修皇室内部的家谱即玉牒之外,便不再编写私人家谱。而到宋代中期,统治者为了维持政权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宗族凝聚力,提高尊宗敬祖的思想,宋朝的统治者们大力倡导民间各家族自行编纂家谱,当时的许多文人名士都编写自己的家谱,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欧阳修和苏轼,他们不但编纂自己家族的家谱,而且还创造了各自的修谱原则和规范体例。因此在政府大力提倡和修谱原则规范的指导下,民间兴修家谱在宋朝盛极一时。虽然时隔久远,当时所兴修的家谱能保存至今的少之又少,但在许多宋人文集及相关论述中都有题及当时编修家谱的盛况。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明清时期,家谱制度进入了鼎盛时期,不仅政府大力提倡编修家谱,各个家族也十分重视家谱的编纂,许多家谱一修再修,续修家谱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今我们所能看见的家谱,大多来自于明清时期。直到近代民国年间,修谱之风依然盛行。

三、关于中国姓氏家谱的价值

家谱事业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编纂了数以万计记载我们伟大祖国、记录我们祖先的家谱。这些家谱,在他们所属的时代,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卓著的影响。现今,虽然家谱已少有人去编纂了。但是,作为历史材料,其仍有相当大的价值,大致有如下几点:

首先,对于古代人物研究,具有相当权威的资料价值。我们对古代人物的查考,主要是通过正史中的传记,古代的文集、笔记和方志等。一些不太有名的人物,在这些资料中就很难找到,就算有也是寥寥数语。这就很难满足人们对于人物研究的需求了。家谱则不同,家谱的特点是记录家族人物,在世系录中于每人之下均注明属于何支、名、字、行第、生卒年月、妻室等,尤其对功名、官阶等记载较详,艺文中还收录了有关行状、传记、墓志等资料,重要人物还专门写有传记。这些资料,其中虽然会有溢美之词,但大多数内容是可靠的。现代的家谱研究正逐渐形成一个热门。学者们利用家谱资料,纠正了过去历史人物研究中的很多疑点。如通过泉州《林李宗谱》,学者考证出明代思想家李贽原姓林,名载贽,他父、祖都信奉伊斯兰教,本人也有阿拉伯或波斯血统。

第二,对于人口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家谱中的世系,是家谱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族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有详细记载,比官方记载要详细而可靠得多。通过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本家族各个时期的人口数量、结构、增减原因、社会构成、职业、文化状况、婚姻状况等等。

第三,对于人口迁移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任何一部家谱都要记录族源和迁徙情况,由何处而来、迁居原因、经何处而至此地等等。

此外,家族定居后又有那个分系迁出、迁移的原因、数量、迁居何处、迁居后与当地人民的关系以及与本房的联系等,都有记载。这些记载,是侨居海外或迁居他乡的人认祖归宗最好的依据。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血脉不断的最好见证。

第四,对于封建时代宗族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宗族制度是封建宗法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统治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家谱中对于封建宗族制度的介绍和体现是非常全面的。家谱中记载了有关宗族的构成、祠堂的组织、结构、职能、数量、经营方式和收入用途等。家谱中的族约、宗规、家训,是用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约束族人的思想观念。祠规、家礼规定了各种祭祀、婚丧礼仪。这些资料,在其他类型文献中是很难这么集中体现的,而我们通过家谱就可以比较方便的查找了。此外,家谱资料还对地方史、家庭结构与功能、妇女地位、优生学、民俗学等问题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提供了大量丰富可信的资料。实际上,对于家谱的价值,古人早就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如裴松之注《三国志》、刘孝标注《世说新语》、魏收著《魏书》、欧阳修撰《新唐书》等,就曾大量地使用了家谱资料。宋人郑樵、清人章学诚、梁启超等史学家也都对家谱的价值作过介绍和评价。

四、关于中国姓氏家谱的不足之处

中国家谱产生于中国宗法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如下二点:

1、攀附假托所谓攀附假托,就是指家谱中攀附帝王、名人为本族之远祖,认他人为祖宗。这是中国家谱的一个常见的通病。多数家谱在其“序言”,“姓氏源流”或“先世考”中都存在此种弊端。这一点,古今许多学者都曾指出过。历史学家罗尔纲先生说过:“中国族谱有一个不良的作风,每个家族都要说是古代帝王或古代名人之后。”比如宋代的洪适在《洪氏宗谱》的序中就说:“洪氏之先,共工氏之后也。”把存在于神话中的人物共工认为是洪氏祖宗,这是很荒谬的。清人王山康在《海安王氏族谱序》中就说过:“世之修谱者,厥弊有二:一家无人能执笔,借助于他人,以至颠倒错乱,不可指数;一攀附显荣,借为光宠,以至认他人为远祖,断凫续鹤,遗人讥笑,此二者所在多有殊可嗢噱。”家谱作为史料,其缺点之一即在于此。

2、书善隐恶所谓书善不书恶,通俗地说,就是只记载祖先好的一面,而删削不良的一面。这一传统自周代金文家谱开始,历代家谱遵守无违。如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程氏宗谱》谱例说:“谱记一家之事,善者书而恶者削,虽所以严删次之法,实亦为亲者讳也。”明代《率东程氏重修家谱·凡例》也明白地规定:“谱史例也,史则善恶具载,谱则载善不载恶。为亲者讳也。”无论是从家谱体例本身而言,或是就家谱的学术价值来讲,书善不书恶都是一个缺点。还有些家谱,粗制滥造,所记人物和事迹,往往有穿凿附会之处。更有一些家族因无人能作谱,而请他人代笔,更使家谱颠倒错乱。正如正史、方志的弊端不能掩盖它们的价值一样,家谱的弊端也不能否定它的价值。武新立先生在《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一文中指出:“家谱存在的主要问题往往是冒认始祖和隐匿族人恶迹,这在家谱的全部内容中,只占很小部分。家谱的立体部分,如世系、多数人物资料、族规家法、族产、艺文以及碑刻遗墨、御赐诗文、坟场等,是可信的。 就是关于一族之始祖,也需分析,并非全都是无稽之谈。家谱是有价值的资料,顾颉刚说它'材料至丰富,且甚翔实。’当属确论。

五、寻根基本概念:

1寻找根源,寻找根底;

2、特指寻找祖籍宗族。

详细释义:寻根是指世界各个宗族/民族依据文献资料和口头传承文学来探究文化发展历程,追寻宗族/民族的根源。寻根是一项国际性的活动,在华人思想意识中最为重要。宗族/民族寻根与其文化历史研究是有分别的,寻根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可以只是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游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谨规范性。但在西方,寻根主要是依据科学研究进行的,如: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式。

六、寻找家族的归宿

“我来自哪里?我的祖先是谁?”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生中总会有无数次的自问,然而却难以找到答案。这时,家谱、族谱就成了回答这个问题的主要载体,这份载体是普通人自己的历史,它不仅存在浓厚的血脉,更是众多人对记忆、文化、传统的传承。在家谱里,许多普通人可以找到“我从哪里来”的答案。

家谱的流传

排列全国前五大姓李、王、张、刘、陈的宗谱在存世的中国家谱中,一共有608个姓氏,其中,有单姓552个、复姓56个。宋代编纂的《百家姓》中,一共收录了440个姓氏。在《百家姓》中,有65个姓氏家谱没能流传下来,其姓氏包括滑、曲、邰、鄂、咸、阴、能、家、羿、汲、松、秋、牧、宿、怀、双、通、充、满、步、空、鞠、东、沃、空、桓、公孙、太叔、长孙、慕容、东方、公羊、淳于、单于等。目前排列全国前五大姓是李陈,在存世家谱的608个姓氏中,王姓2512种;李姓2157种;刘姓2029种;陈姓家谱占有的种数最多,达到2990种;这五大姓的家谱,都超过了2000种。

八、历史传承文化记载内容最丰历史传承富最优久种类最多之一的程姓宗谱

目前在我国上万个姓氏中,程姓人口总数近7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7%,排在第31位,在《百家姓》中排名193。为全国100个大姓之一。

程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程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传说中的程姓远祖一说是出自太昊伏羲氏的风姓首领黄帝名相风后,一说是颛顼高阳氏裔孙重、黎。程姓得氏一说以国得氏,与西周时期的程国相关。古程国在汉魏洛阳上程聚,今洛阳市东。另一种说法认为,程氏以邑为氏,程氏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晋国荀氏的别族,即姬姓荀氏以程邑改氏而来。早在春秋时期,晋国人程本曾经修撰程氏家谱。到了西汉元帝时期,司徒程泰奉诏“编修姓望”,这是程姓较早的谱牒。三国时期程昱的儿子程建曾“归郡修谱”。晋室南迁以后,在江南有所谓《百家谱》,程姓也在其中。唐代人程淘,始考订《程氏谱》,考载详明,堪称信史。宋代鄱阳(今江西省鄱阳)人程祁,字忠彦,曾修撰程氏《世谱》。南宋人程晟,是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孙子。他很有才学。曾编著《伊川文集》八卷,并修撰《伊川家谱》一卷。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史定之任池州(安徽贵池)知事,曾将程氏谱系上呈朝廷,皇帝降旨,将程颐四世孙程观之补官登仕郎。元代程氏家谱屡有修撰,但宋元以前的程姓家谱,大多亡佚不存。明代修撰的程氏家谱较多,现存的价值较高的家谱多为明代后期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所修。比较重要的有程敏政《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河南上程谱》《河南程氏正宗世谱》《程氏家乘》等。这一时期的修谱,已从某一地区的家族门派发展到大范围乃至全国性的“统谱”。清代和民国时期所修续的程氏家谱现存数量较多,并且大多经刊印或手抄,流传至今,不再叙述。建国以来,由于宗法观念的破除,家族的分土析居,修续家谱较为罕见。近年来,在有些地区又有续修。例如广东五华河源纯刚公系《程氏族谱》,就是1996-1997年新续修的程氏谱书.现存的程氏谱书,除了部分散布民间,由私人珍藏外,大多收藏在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或档案馆中。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收藏程氏谱书四十多种,上海图书馆也有较多收藏。《中国家谱目录》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著录程氏谱书三十九种,计二百二十二册。这些谱书如按地区分,以安徽省数量最多,达二十四种,其次是江苏省,有六种,湖北省有四种,湖南山东两省各一种,其他一种。我国现存程氏谱书远不止这些,不少程姓人群居住较为集中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等省的许多谱书都未被收入。

如: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的《贵州遵义程氏宗谱》--

 http://m./psc?/V10qCBvJ1gHHtQ/1yPtqfVQ*SPeWt0GikaWUQaNu5ZlO1ym.L4TX3BxqhiGcpoj*FRFcY8pmM8E.9wxaRJ48lhSpLWcg*MdbplDQ4ELpISaZdFFr0aJpLoPhscV9A0CUBd26tmMAcBxCFsz/b&bo=HQIgAwAAAAABIzg!&rf=viewer_4 http://photocq.photo.store.qq.com/psc?/V10qCBvJ30zRSe/F1H7YF3BXM1Q*sygiHZL4ahQIThMLlmB1wQzgiRDaJN16zDnuV6SRlRYA4izSfAiNQV1IAV3pfA.fqPjuSq1CjA*5rVeMr6vLyts0aoTI10!/b&bo=KwJPAgAAAAABF1Q!&rf=viewer_4

如:程耀华编揖的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的《贵州遵义程氏宗谱》钟灵系明祖房,简称程氏桂花房《贵州遵义程氏宗谱》,己被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档案局、贵阳市档案局、贵阳市图书馆、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阳市博物馆、仁怀市档案局、仁怀市博物馆以及、皖西南程氏文化园家谱委员会、黄山程氏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嵩县田湖镇程村两程故里管理委员会、江西程氏宗亲会等20多家国家及省、地(市、县)单位、社会学术团体发证、全国各地380位家谱研究者、爱好者及桂花房族本支系600个家庭(族)收藏。是为程氏族裔孙寻根的导航图、路线图、联络图、族人的身份证!是每一个程氏家庭的无价之瑰宝。

《贵州遵义程氏宗谱》钟灵系明祖房谱,也就是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程氏宗谱》是对程氏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厚德载物,无私将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谱的目录章节框架、记载內容给贵州遵义程氏总谱与贵州遵义程氏各支系修谱奠定了参考基础贵州遵义程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以遵义地区13个县市程钟灵之八大房系(聪、明、智、慧、定、国、安、邦八大房系共10万余人)后裔统宗合谱。其中遵义地区13个县(市)的程氏宗亲系派也有10万余人参与本次合谱统宗。统宗合谱人数达20余万人。贵州遵义程氏此次修谱,是西南程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统宗。工程量和耗资巨大。参与族众甚多,总谱与支谱共印16000万余部,为西南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修谱,印发数量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堪称西南地区姓氏修谱传承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两程故里管委决定2015年7月23日将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谱与河南两程正宗谱恭迎请进二程祠二程祖神像前,上迪世纪之综,下启后世辉煌,穿越时空,天地可鉴,祖宗荫佑,万世隆昌

这些谱书如按地区分,以安徽省数量最多,达二十四种,其次是江苏省,有六种,湖北省有四种,湖南、山东两省各一种,其他一种。我国现存程氏谱书远不止这些,不少程姓人群居住较为集中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等省的许多谱书,都没有被收入。

这些谱书如按地区分,以安徽省数量最多,达二十四种,其次是江苏省,有六种,湖北省有四种,湖南、山东两省各一种,其他一种。我国现存程氏谱书远不止这些,不少程姓人群居住较为集中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等省的许多现存的程氏谱书从名称上看,有家乘、宗谱、家谱、族谱、支谱、会谱、纂谱、信谱、世谱、统谱、谱略、世系谱、源流谱、人物志、故里志等。名称中多包含郡望县邑、门派及先祖号谥,以与其他谱书相区别,有的还加有——“续编”、“续修”等字样。

程姓谱书尽管繁简有别,但就内容而言,和其他姓氏的谱书大体相同,包括序、凡例、家族世系、家族法规、先祖行状、家族文献等。家族世系是家谱的中心内容,为谱书所必备。

序言有自序和他序两种。 自序为修谱人自写,他序多让当地的地方官或社会名流撰写。

家谱种数处于1001~2000种的姓氏包括:黄、吴、周、杨、徐、林;家谱种数处于501~1000种的姓氏包括:宋、胡、郑、爱新觉罗、许、叶、何、谢、赵、萧、罗。
      在传统的观念中,修撰家谱大多是德高望重的长辈,似乎不关年轻人的事。其实,有很多年轻人对家谱也非常感兴趣,并期望参与到修撰家谱的浩大工程中来,只是有点时不我待。
家谱是一种信仰。
     修家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使人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很有益处。修撰家谱,既能补充法律制度无法涉及的内容,又可以通过家族、家规、家族的向心力来解决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果能够修撰好家谱,这对将来子孙了解先祖,提供了一条捷径。
     在中国,大多数的家族都是有家谱的,只是很多家谱在历史事件中遗失,或是损坏了。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修家谱的风气都很盛。不同的家谱内容也不尽相同,保存程度也是不同的。用心寻找,大多数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家谱。

九、宗祠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供奉、祭祀家族祖先的祠堂、家庙。

传统的作用

1、祭祖:祠堂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牌位、瞻仰祖先德能的地方。

2、正俗:是家族宗亲联系、汇聚、议事、定规、处理族里大事和“正本清源、认祖归宗”的活动地点。兼有办理婚、丧、寿、喜等大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处。

3、教化:是族人进行礼制、礼法、礼教宣传教育的活动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4、权利:是宗族以族长为代表的最高权利机关和权威的象征。族长由宗族推选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

5、法庭:是传统上的道德法庭,族长有绝对的行权权威。是处理家庭内部事务、树优立榜、赏勤罚懒、化解纠纷、处理矛盾的地方。凡有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罚,直至驱逐出本族。

这五项作用,其中祭祖与正俗过去现在都一样,只要不是搞封建迷信活动,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至于教化、权利和法庭的作用,尤其是法庭的作用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只能在国家体制、法律、法规、规定和准许的范围之内,主要对团结、凝聚族人合力和约束族人不良行为等方面发挥作用。

现代的作用:

祭拜的含义是崇敬和缅怀,感悟宽厚与仁爱,是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寻求祖先的庇护和保佑。敬祖是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人的一个追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依托与精神安慰的传承。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每天都只是跪在祖宗的灵前,很虔诚、很恭敬地祈祷祖先来保佑庇护,而不去劳动创造,结果只能是饿死。因为仅凭祈愿,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所以明确祠堂的现代作用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祠堂的作用在保持了祭祖和正俗的基础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结交流的基地:族人通过在祠堂内进行一系列传统健康有益的活动,进一步调动族人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团结族人、增强凝聚力,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最终达到互帮互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2、传承和发展乡俗文化的平台:祠堂本身就是家族变迁史的集中地,也是一个地域的民俗博物馆,是家族内的精神家园。通过了解祠堂的建筑风格、文化起源、社会历史作用;族谱、族规、族训的文化渊源,先祖的开拓创业精神,历代贤达明智的进取意识等等。达到了解家族、传承、变迁的缘由,掌握家族、民族历史,进一步掌握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同时影响、教育族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使家族、社会、国家更加兴旺昌盛。

3、促进与搭建和谐的载体:家族建立一系列的“扶贫助残、奖勤罚懒、标榜立新”等制度,开展“树新风、扬正气、尚科学、促和谐”为主旨的活动。促进家族内部比、学、赶、帮、超,比贡献、学科学、赶先进、帮后进、超先贤。全面杜绝黄赌毒盗,弃恶扬善、崇贤举廉。对特殊困难族人给予资助,对在各行各业对社会、家族做出突出贡献的族人给予表彰奖励,并在祠堂建榜铭文,在族内广泛宣传学习,对个别族人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和制止。从而达到族内的事务有人管,族内好事有人传,促进家族内部和谐统一,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和谐。

建立词堂的深刻意义: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象征,其含义与意义是非常深远和重要的,是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重要的精神遗产和精神基础。

1、感恩报效,行为表率:简单地说就是知恩回报,为人作表率。前面讲了祭拜的含义是崇敬和缅怀,感悟宽厚与仁爱,是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寻求祖先的庇护和保佑。通过祭拜的过程,继承先辈的优良品格与道德风范,感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就是勇于开拓和无私的奉献。深刻认知“树本有根,水本有源”,人的根本是祖先。没有祖先,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何来我们?养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首先报效的行为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不离不弃。特别是在老人长辈年高体衰多病需要照顾的时候,更要倍加关怀、关心、呵护、爱戴他们。侍汤奉药,洗衣送饭,问寒问暖,让老人在人生的暮年切身感到子女的孝顺与敬俸,安享晚年。真正达到为老人养老送终的目的。二是言传身教,感化子女。学习礼俗,尊重掌握传统道德修养,温故而知新。给孩子讲解祖先开拓创业的历史,历代贤祖的品德风范与功绩,让孩子了解过去的社会历史状况,继承先祖品格作风,知过去想未来。同时,行为与言谈举止给孩子做表率,“知贤能任,知耻而退”。为人行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张扬,不喧躁;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伸张有度。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孩子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目标,积极努力奋斗。三是厚积而薄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也是一样,根深叶自繁。要博爱、多学少抱怨;体健时多劳,心静时多思,怡情养性,大智若愚,知足常乐。

2、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俗话说“创业难,守成更难”。这个“更难”难在哪里呢?难在了没有发展,没有了进一步的开拓与创造。一口只够10人吃的水井,到20个人的时候吃水就成了主要问题!再往后,如何守?难不难?真的好难呀!祖宗创的家业再大,留的再多,金山银山,后人不思进取,不劳而获,坐吃山空,只能坐以待毙!所以,发展是硬道理!继承先辈坚忍不拔的开拓创业精神,不断的开拓进取,谋发展,而且要谋长远的发展,谋世世代代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家族进一步兴旺发达。还有,要有忧患意识,要实事求是,不能好高骛远。我们在做事时常常把“最好”挂在嘴边。“最好”是个极限词,空前而绝后,意为终止了。人们常说“日中而西,月盈则虚,”什么事情都是盛极而衰。从发展的角度看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试想,如果我们祖先把什么事情都做的天衣无缝了,那我们后人岂不是无所事事而游手好闲了?要“常留三分田,待凭后人耕”!上对祖宗,下对后人,都有个交待,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做绝做完。

总之,继承和发展就一句话:人不能无所事事,要劳动,要创造。幼年时好学上进,成人时认知本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各尽其能,各出其力,代代袭承,才能从本质上“光宗耀祖”,才能使我们的家族永远繁荣昌盛!

宗族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当代中国农村宗族的分布近年来已经非常广泛,但相比较而言,农村宗族的发展程度、组织水平和活动频率,目前普遍高于其它省份,而呈现出更加活跃的局面,因而也能更集中地反映当前农村宗族已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各种问题。宗族活动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般说来在党政机构发育比较健全职能发揮较好的农村,它主要作用是消极的;但在有些地方,特别是在党组织涣散、政权职能发揮扭曲的地方,它却起到了某些为群众谋利益的替代作用。

就其消极作用的方面看,宗族思想对于加强社精神文明建设的危害,主要在于滋生封建意识,抑制了创新精神,培植排外情绪,滋生人治观念,抑制民主意识。不利于乡村基层政权与村民自治制度发挥作用,有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同时不利于乡村法治社会的形成,危害农村社会治安

但是,事物是复杂的,从另一些地方看,尤其在落后的地区,农村宗族制度又并非完全只是陈腐的传统遗存和阻滞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也在起着某些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作用。诸如:促进农民互相帮助,增加传统的责任意识,对农村非法权力进行制衡。

其实,修家谱体现的是文化传承,而不是血脉传承。人们可以在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内找到自己姓氏的根源,自己家族的文化渊源,自己的优秀祖先。当然,在寻觅自己家谱的文化本源时,要在一个较为宽泛的前提下入手,不必局限于狭隘的血统。
    修撰家谱是敬祖先的表现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根植着非常朴素的祖先信仰,这便是宗教。家谱背后的文化家谱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早已有记载着姓氏的骨片。后来,家谱被帝王诸侯用于记载世系,成为了他们的专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已是世族之间通婚和做官的重要依据。到了唐宋时期,民间修撰家谱得到萌芽。明清时期,民间修撰家谱达到兴盛。到建国后,修撰家谱之事曾一度停止。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家谱如此兴盛,那么,家谱里究竟记载了些什么呢?经过探寻发现,家谱里往往记载着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以及相关的事迹等,它属于文化底蕴浓厚的历史典籍。其内容包括一家一族的祖源宗本,子孙繁衍,迁徙分布,婚配嫁娶,职业方向,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方面的资料。家谱不仅对学术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对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修家谱修家谱之风,以江浙一带最盛。在江浙一带,修撰家谱花费几十万元都很正常。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去追寻自己的祖先,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人,他们不希望后世子孙连自己名字都记不住,因此也加入到修撰家谱的行列中。

十、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浅析 ·从家谱中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概述结束絮语

中国的家谱从商、周时期肇始到民国年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今天,上下数千年,几乎和中华民族史一样漫长。家谱的发展也从最初简单的世系记录发展到体例精当、内容翔实的家族史料汇编,从寥寥几语发展到洋洋几十万言,最终成为能和正史、方志比肩的史料,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镶嵌了一颗耀眼的明珠。

总之,继承和发展就一句话:人不能无所事事,要劳动,要创造。幼年时好学上进,成人时认知本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各尽其能,各出其力,代代袭承,才能从本质上光宗耀祖,才能使我们的家族永远繁荣昌盛!

从家谱中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插图

http://photocq.photo.store.qq.com/psc?/V10qCBvJ1gHHtQ/zVsQba1Lfu571ZW4*6SWrn7QPaPqZrBCEnQrtNHvcd2gLe7Ue7qgw9wtvj0hcYTYb2IgakNV7OpqkF2CtGfokOlBSH03OAcPDRpsYSglSJ8!/b&bo=9wGeAgAAAAABE14!&rf=viewer_4http://photocq.photo.store.qq.com/psc?/V10qCBvJ1gHHtQ/5EMfs6EiGaxMsrM2.0im*0f1EOWx21qXav2Id6a3wdb1lYrKJtHJbOhIlz8mLCrxajgQpNyqdJ0jS2D9066ff3ldLSYlQNs29tQ2BUHFc6k!/b&bo=RQIgAwAAAAABF1Q!&rf=viewer_4 http://photocq.photo.store.qq.com/psc?/V10qCBvJ1gHHtQ/9047NtqqAJG0u*GUORaGQUSZrYoDmNU7aigi*blf2WZ6p3epUJPUzIbQplBVNaR37qXkHuS2n6OOzVKf89SF6*g.4IxBfohZXLodcYiMxz0!/b&bo=VAIgAwAAAAABJ3U!&rf=viewer_4 http://photocq.photo.store.qq.com/psc?/V10qCBvJ1gHHtQ/9047NtqqAJG0u*GUORaGQTmadIYIoYBCpCnrzex4Ad0GuqZpagWwCN3hiBUOdlm3kFbQ2Y3KhZvS5CEgnCC.nZ80c4YmNqNkmixu*f.wMQQ!/b&bo=MgIgAwAAAAABFyM!&rf=viewer_4http://photocq.photo.store.qq.com/psc?/V10qCBvJ1gHHtQ/9047NtqqAJG0u*GUORaGQR0jiq5j5.oqFqDVgEdtp6MiSGpv7VOdlTas2Qu54N4A.I5fzU9W6dQN6jkzl5uLEgsSM4.EgkO31VmT55lYOcM!/b&bo=IANYAgAAAAABF0k!&rf=viewer_4

第二节贵州遵义程耀华简述从家谱中查找遗忘的历史记载--寻根修谱絮语姓氏

简述

中华姓氏,的由来是中国人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就有“姓”了,是跟母亲的姓。“姓”是由“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7日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和姓氏组织代表共两百余人与会,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历史背景: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是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先祖伏羲他始画八卦,教人捕畜牧,以充庖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有姓的人,而且自伏羲氏开始“正姓氏,别婚姻”。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姓氏定义: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姓氏分类:中华姓氏,可以分为:

1、单姓:单姓(dān xìng):只用一个字的姓。与复姓相对。如:“王、李、张、刘、陈、杨、黄、赵、钱、智、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据统计,中国有单姓6931个。

2、复姓:复姓(fūxìng),指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司马、上官、西门。复姓的来源较多,如官名、封邑、职业等,有些则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复姓来历:复姓是中华姓氏中相对比较特别的一支。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

1、由封邑而来。如程伯符受封邑广平程国,其子孙就以国为姓程,根椐贵州遵义程氏桂弧\花房家谱记载:“程国笫五国君程伯休父有两个儿子:既仲庚、仲辛。仲庚的后裔以程伯休父的官职为氏,既:司马氏。仲辛的后裔继续保留国姓,即:程姓”。 因此,程姓和司马姓同祖,有血缘关系,因而世代不通婚。令狐氏,据述,周朝时有个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

2、因居地而来。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

3、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如司马、司空、太史等复姓都由官名而来;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子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

伏羲姓氏:第一个姓氏可是在河南诞生的。相传,6500多年前,人类的始祖伏羲带领人来到河南淮阳,繁衍生息。他规定了姓氏,制订了婚嫁制度,教人结网捕鱼、饲养牲畜,教人们烹制食物,推演出了八卦,制造武器用于战斗。伏羲氏姓“风”,因此“风”成为中华第一个姓氏,淮阳也被誉为“羲皇古都”。

命名方法: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以国为氏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广平程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唐、宋、黄、江、徐、胡、许等,皆成为常见姓。

以邑为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春秋晋国荀林父之弟荀首采邑于智(今山西永济市),其后别为智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如尹、魏、韩等。

乡亭之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居地为姓: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先人字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其他如高、刁、公、施等。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官职为氏: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但有一个姓比较特殊,就是“钱”姓,不是货币为氏,而是源自周朝的“泉府上士”,古时“泉”字与“钱”字相通,当时,彭祖后裔彭孚被周文王封为“钱府上士”,其后代便以“钱”氏世袭相承。

职业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赐姓改姓:如唐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明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百家姓由来:相传姓氏很早就存在了,后来北宋钱塘的一个书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作为儿童识字读物,这就是后来的《百家姓》

虽然他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因此流传至今,印象极深。

《百家姓》本来收集411个姓,后增补到504(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

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纷繁复杂的历史变迁,使得姓氏的起源与发展扑朔迷离。由于年代的久远和环境的复杂,姓氏的具体来源,在历史上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说法。但中华姓氏的发展也并非无迹可循。在当代中国,姓就是姓氏的简称,但事实上:“姓”与“氏”在来源上并不相同。

“姓”在本来意义上基于母系血统,而“氏”则基于父系血统。由于氏族社会初期的婚姻制度是采取群婚制,即一个氏族的女子共同以另一氏族的男子为丈夫。

同样,一个氏族的男子亦以另一氏族的女子为妻子,即群婚制。夫妻关系不是一对一的专偶婚制,婚姻关系不固定,因此,一个人生下来之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就决定了在氏族社会的初期,只是母亲一系的世系是可以确定的;因此,初期的氏族集团必定是由母系的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这就是所谓母系氏族。原始氏族既然是母系氏族,则姓作为氏族的标志,也就等于是母系或女性血缘关系的象征,因此,汉字“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

“姓”因母传,亦因女显,故“姓”从女从生。由于相同的缘由,一些古老的姓字也都含有“女”字偏旁,如传说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少睥姓嬴,舜姓姚(又说姓妨),禹姓姒,商人始祖契的母亲姓娀,周人姓姬,齐人姓姜,秦人姓嬴。由于姓因母传,因此,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不少古老氏族或氏族因始祖母(女性始祖)感天生子而得姓的神话。与“姓”源于母系“氏”族不同,“氏”却都与男性有关,郑樵说:“三代之前……男子称氏,妇人称姓”;但“男子称氏”却并不等于说氏是父系社会之产物,并不意味着只有当母系氏族为父系氏族代替之后,才会有氏,这要从氏的实质说起。

如前所述,氏是族群政治地位的象征,亦即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经济,土地是农业社会的主要财富,而封给土地实际上也包括授予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异姓土着居民。从而可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力。人们一听到母系社会,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那是一个与现在的男权中心社会不同的女权社会,其中的经济、政治权力为女性掌握。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历史从未存在过此种意义上的母系社会。所谓母系社会,只是指一个氏族的血统世系是由女性传承,而并不意味着氏族的政治、经济权力也由女性所掌握。这是因为,即使在母系社会中,涉及氏族政治权力的公共事务如战争、外交、狩猎、宗教仪式等仍然是由生理条件较优越的男性把持,女性由于妊娠、哺乳、培育幼子等家务事缠身,自然与政治权力无缘。

因此,一个母系氏族,尽管可以把其来源追溯到至高无上的女性始祖,但其现实的酋长仍是男性,权力由男性掌握并由男性传承,继承了权力的男性成员同时也就继承了作为权力之象征的氏。在上古时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 

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类别:   

1、在父系社会开始后,因为第一代的男性得姓始祖的父亲没有被记载,所以因其母所生之象而创姓。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第一代男性得姓始祖,用女字旁来纪念生育自己的女神,如:姑、姬、姜、妫、姒、姚等。   

2、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3、以古国名为姓。虞、夏、商朝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乃姓汪;商朝有个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代便姓阮。    

4、以封地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因而姓翁;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邢国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   

5、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  

6、天子赐氏,以谥号为姓。如周穆王死了一个宠姬,为了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姓痛;周惠王死后追为惠王,他的后代便姓惠。   

7、以祖辈的字为姓。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便姓游;鲁孝公的儿子子 ,字子臧,其后代便姓臧。   

8、因神话中的传说为姓。传说舜时有个纳言是天上龙的后代,其子孙便以龙为姓;传说神仙中有个青鸟公,后人便也有姓青鸟的。   

9、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比如战国时代田齐襄王法章的后代本姓田,齐国被秦灭了,其子孙不敢姓田而改姓法。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明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并当了皇帝(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而太监马三保因“靖难”有功而被赐姓为“郑”;后他改名为郑和。   

10、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复杂化,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像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1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1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 、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1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14、以乡、亭之名为氏。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15、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16、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17、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18、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9、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如完颜、耶律等。

此可见,姓与氏从其形成方式看有迥然不同的来源,姓的产生基于血统,在最初是源于母系血统;而氏的产生则基于权力,自始至终是源于男性。最初,氏族制度之所以产生,是由于随着母系氏族人口的自然繁衍,其原有领地的资源已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生存需要,因此就有将氏族“分家”的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男性领导者率领一部分氏族到一个新的地方安营扎寨,这个男人就成了新氏族的酋长。在原始氏族和部落社会中,世界各地区的不同种族各有其特有的氏族权力传承方式,但酋长的民主推举制度是一种较流行的方式。据古史传说,中国在夏代之前就是采取的这种方式,史称“禅让”。

据《尚书》记载,尧禅位给舜,舜又禅位给禹,而禹却传给了其儿子启。封建制度建立后,通行嫡长子继承制,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权力只能传给嫡系的男性长子,嫡长子在继承了父辈的权力之同时也继承了父辈的氏号。于是,氏族的始祖氏号只能由嫡长子一系世代相传,继承了氏号的嫡长子被称为宗子,而其他诸子则只能另立门户,重标新氏。氏的产生途径却远不像姓这样单纯。“胙之土而命之氏”只是氏号产生的众多途径之一,氏基于权力,由于一个氏族获得权力并因之成族的途径千差万别,就决定了其氏号的形成途径也千头万绪。

第三节、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浅析在中国历史上程氏家谱的传承肇始记载,

--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程氏宗谱》源流记载

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你知道家谱的历史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家族的家谱上记载的传承历史,除了国史、方志外,各姓氏都有自己的原根传承记载,有的从上古神话传说世系开始记载,穿越时空,上逮世纪之踪,下朔世系之源,真是“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下面以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程氏宗谱》记载为例--浅析在中国历史上程氏家谱的传承肇始记载

1伏羲氏族的十五个家族执政帝数和年限如下—— 伏羲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及太昊等,《史记》中称伏牺,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君主。华夏太古三皇之天皇,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中国神话中与女娲一样,有龙身人首、蛇身人首的特征,因而被后人称之为龙祖。

贵州耀华寻根修谱--天水伏羲庙怀古:

           渭水泱泱照碧川,秦州古韵梦魂牵。三皇名冠伏羲地,五帝宗先始祖年。

               推定辰时置旦日,画开爻卦启灵贤。盛期寻脉承公祭,华夏文明久世传。

赞伏羲女娲:

梦托红云宇宙寻,清闲幽谷神仙临。古松不语门前卧,祖孙深情诗词吟。

难觅莲音悲末法,愁逢冷雨叹秋霖。一杯香茗两盘棋,人羲之皇拯世心。

纪念女娲补天:

娲皇大爱古荒悬,猛兽凶禽心胆寒。抟土造人兴地盛,炼石治水补天穿。

教织鱼网捞沧海,亲制竹笙响宇寰。华夏文明多璀璨,丰功始祖后人传。

女娲:

神话传颂寄夙愿,造福拓祉世人传。滥采有违上苍意,媒体杜撰大众寒。

指山卖磨斥奸商,助纣为虐笑贪官。江山锦绣勤梳理,十亿女娲同补天。

--耀寻根修谱有感--人伦之始伏羲、女娲,掘文以表对祖先的敬意。

大庭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七年。

柏皇氏四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九年。

中央氏五任帝,执政一百五十三年。

栗陆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二十四年。

骊连氏五任帝,执政一百八十九年。

赫胥氏五任帝,执政一百二十五年。

尊卢氏五任帝,执政一百四十五年。

祝融氏四任帝,执政一百年。

混沌氏四任帝,执政一百六十年。

昊英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二十一年。

有巢氏二任帝,执政七十三年。

葛天氏三任帝,执政一百一十年。

阴康氏四任帝,执政一百六十二年。

朱襄氏二任帝,执政七十二年。

无怀氏二任帝,执政六十六年。

公元前5008年,炎帝魁隗氏强大起来,取代了伏羲女娲政权。

女娲赋:上古之初,宇宙烽烟。水火神争帝位,怒触不周神山;霎时天柱折断,顷刻山体崩坍。狂风暴雨起,天塌地直陷。天不兼覆,地被沉淹。火爁焱而不灭,水浩荡而泛滥;大地倾斜东南,海水汹涌倒灌。猛禽恶兽狂,祸害美山川;魑魅魍魉凶,荼毒好人寰。盖此时人类可怜,或被野兽咬死,或被猛禽吞咽,或被洪水淹没,或被崩石砸烂。惨兮兮黑白颠倒,昏兮兮阴阳不辩。蔚蓝色地球,空前大灾难。呜呼!混混沌沌何时了,凄凄苦苦怎么完。伟哉!创世女神出,炼石补苍天。下钻汪洋兮追杀黑龙,上翔苍穹兮重建天苑。五色石浆兮使天空更加美丽,四极耸立兮使地球更加壮观。九州水退而六合新生,百花再放而万物重现。自此,山地河川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日月星辰由东升起向西坠眠;周而复始,日日年年。大灾之后,人烟稀少,万里荒芜,处处瘫痪。于是,女娲乃化生万物以复苏人间。补天神石之彩光形成天空之霓虹,女娲和泥捏泥人壮大人类之发展。造制吉期选在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百花千树满阡陌,五禽六畜漫山川;五谷杂粮种田野,各类鸟雀翔蓝天。神圣第七日,女娲抟黄土和圣水,仿己样造出一个个精彩小女子、俊美小儿男。一批又一批,布满东西南;黄白黑褐红,各色人种全。有的浪迹河流,有的耕耘田园,有的涉猎高山,有的去到平原。女神嫌造人速度太慢,乃引藤条,沾满泥浆,挥舞撒散,点点泥浆落在地面,乃成地球多种人员。从此,初七谓之“人日”,人类之生日诞焉。继而,女娲造笙簧以乐民众,制韵律以正音言;种田地以获食粮,烧陶呙(guō或gē)以煮菜饭。建制度以规婚姻,使男女相互婚配而后代繁衍;分阴阳以明季节,叫日月各行其道而天地圆满。伟大女娲带领民众抵御灾害,战胜磨难,高度之智慧,推进古代文明之进步;伟大之勇气,孕育一个优秀之民族。“炼石补天”之精神承传到今天,意义深远!赞曰:壮哉!三皇之上乃女娲;美哉!人类之母乃女娲;伟哉!人文始祖乃女娲。中华民族之伟大母亲--女娲——光悬日月,功垂万世,福泽九州,顶立天地!

 注;伏羲,新石器期【公元前三十二世】生于西成天水一】,母系社一酋传说伏羲兴渔猎农耕,结绳记事,造琴作木取火,化生活。并创立八卦学说,肇启华夏文明,被尊人文始祖,后封帝太昊。天水建有伏羲

--耀华寻根修有感

--人伦之始伏羲、女娲,掘文以表对祖先的敬意。


2
人伦之始 黄帝至舜帝世系考《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一般学者只按《史记》原文的传承关系,定为自黄帝至舜帝传九代的形式。

本人认为十代世系的做法比九代合理。依据是《左传·昭公八年》注曰:"幕,舜之先,瞽叟舜父,从幕至瞽叟无违(天)命"。又《史记·五帝本纪》考证云:路史余论曰'吕梁碑,刘耽作,碑中叙纪虞(舜)帝之世(系)云:'"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瞽叟生舜"。上例都说明舜帝是幕的裔孙,所以舜帝祖系不能没有'幕'一代。《史记·五帝本纪》中"……以至舜七世矣"这句话,是指自幕至舜共七世,而不是说自黄帝至舜七世,否则,任你怎样统计也不等于'七'这个数。所以断定司马迁在撰写舜帝世系时,颛顼之下漏了一代'幕'字,文中应加"自'幕'至舜七世矣"。《国语》、《左传》等有关叙述历史的书籍都有记载'虞'的始祖是'幕',所以舜帝称虞舜。证明陈氏世系自黄帝至舜帝若以代数论,应以十代为合理。(支图如下) 十代世系;黄帝-昌意-颛顼-幕-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

九代世系;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

3上古八大姓氏已经延续了5000年,程姓与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大姓渊源关系

一个人的姓氏可以看出他的家族大概起源于哪里,名字可以自己更改。但姓氏不会,姓氏是家族流传下来的。姓氏也是标志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中国存在了五千年,有流传了最古老的八大姓,这八大姓分别是什么?又起源于哪里呢?大姓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概念也不同,比如现代我们一般按照人口数量算,人口数量排在全国前列的姓氏,就可以叫做大姓;但是在古代,能不能称作大姓,往往还得看这个姓氏族群是否长期拥有贵族身份,是否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如果不按社会地位算、也不按人口数量算,只看历史悠久的程度以及对后世各姓氏影响程度的话,中国其实有8个非常古老特别的大姓,已经传承了5000年左右,其中有几个姓至今仍然比较常见 姓氏的起源于母系社会,因为那个时期的人们都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同一个姓氏就代表着他们是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也就是说一个氏族它名下的成员就都是出自同一个母系祖先。而上古八大姓多是女字旁也是跟母系社会有很大关系,这表示的是不同的女性祖先下的氏族人群,后期的姓氏多是由上古八大姓演变而来的。

上古八大姓氏: 姬、姜、姚、嬴、姒、妘、妫、姞。

姬姓,周朝的国姓,它起源于黄帝,黄帝因为长期住在姬水,就以姬为姓。姜姓起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在姜水出生,所以就以姜为名。姒姓与的姬姓跟姜姓是长期保持通婚的一个姓氏。它出自大禹,就是治理黄河的那个大禹。姒姓虽然说是历史悠久,但是现如今是这个姓氏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清光绪元年的时候曾经有人修了一本《祀禹录》,里面的大禹家谱记载了从大禹开始姒姓后裔的繁衍过程。嬴姓和姚姓我们听得也比较多,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国古代历史,或者看过一些跟秦朝有关的历史剧,都知道嬴姓是秦国的国姓;而姚姓在现代社会仍然属于常见姓氏,它不像姒、妘、妫、姞这4个姓一样偏生僻。

这些姓氏多是从黄帝时期就有了的,后期的姓氏基本都是在这八个姓氏之中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赐土来命氏的方式出现了,只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些姓氏的发展后来被集中写出了百家姓

程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程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传说中的程姓远祖一说是出自太昊伏羲氏的风姓首领黄帝名相风后,一说是颛顼高阳氏裔孙重、黎。程姓得氏一说以国得氏,与西周时期的程国相关。古程国在汉魏洛阳上程聚,今洛阳市东。另一种说法认为,程氏以邑为氏,程氏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晋国荀氏的别族,即姬姓荀氏以程邑改氏而来。

4[黄帝2543族姓]

传说黄帝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子及孙辈及玄孙辈多已长成,名播天下者亦多也,顺便记谱如下:黄帝父名少典,母为附宝,远祖典君,伏羲帝诸候王也。近祖名归藏王,神农之弟。

黄帝为三皇之一,中华人文圣祖。正妃嫘祖,二妃方雷氏,三妃彤鱼氏,四妃嫫母。黄帝二十五子一女,赐十四姓,唯幼子禺阳为无姓子。黄帝子女盛名传世者十四人,除六子少昊之外,帝长子昌意又及骆明、苗龙、禺疆、禺阳、挥、禺虢、刘雷、苍林、羌人、夏后、伯夷父等十二子及帝女旱魃均负盛名。乔黄帝六子名玄嚣,后正名为少昊,得继位为五帝之首。少昊正妃凤鸟。少昊即位后,有子传世者十人,长子名芒,为东方天帝伏羲佐,次子蓐收,为少昊帝佐,三子矫极生帝喾。喾为五帝之三,后世尊为玉皇大帝,传世子女极多。四子般继叔挥弓之发明而造弩,生子弧父善射,弧父生后羿,后羿射九日除五害,为盖世英雄,娶妻嫦娥。此外,少昊子台胎、倍伐、尹殷、威、般皆有贤名。只恶子穷奇,穷凶极恶,万世唾骂之。黄帝长子昌意,娶妻女枢,有子韩流、叔安、安、颛顼等皆名传于世,子多传世立族。黄帝有子骆明。骆明生鲧,妻修己。鲧腹生大禹。禹治水功伟,娶妻女娇,化石生启,后定国立夏。禹称帝后,有妃仪狄。黄帝有子苗龙。苗龙生子融吾。融吾生子弄明。弄明生子白犬。白犬生子犬戎,犬戎自行立族。黄帝子禺虢。禺虢生子始均。始均生北狄。北狄立族。黄帝生子伯夷父,伯夷父生西岳,为神。西岳生先龙,先龙生子氐羌立九族。黄帝子禺阳。禺阳生子禺京。黄帝子羌人。羌人西迁立藏、羌、纳西等三族。黄帝子夏后。夏后北移立蒙古族、朝鲜族等。为此黄帝确立天下后,第一次确立了中华第一族谱,并第一次确立了中华第一姓谱入下列:黄帝子十二姓姬、酉、 已、 滕、 箴、 任、 荀、 僖、 吉、 衣、 祁、環黄帝族姓(共43姓)

1、张姓——始祖:黄帝十七子挥,始作弓,官任弓长,后人为荣,合弓长为张姓。

2、奚姓——始祖:黄帝与嫫母生禺阳,禺阳重孙,禺号孙奚仲。帝禹时车正,后人以其名为姓。

3)、程姓——世黄帝、二世昌意、三世干荒、四世颛顼、五世卷章、六世祝融(重黎)。从黄帝传至六十五世伯符。

黄帝六十五世孙,袭重黎,封程国:广平程国国君,裔孙以国为姓。

伯符--中华程姓始祖。伯符传到五世休父,休父传仲辛、仲庚。仲辛后裔程氏姓。仲庚后裔以司马官为姓,司马姓氏与程氏同宗一脉。

4、昌姓——始祖:黄帝长子昌意。

5、俞姓——始祖:黄帝臣,俞跗,医祖。

6、任姓——始祖:黄帝子禺阳,受封于任城,后人以封地为姓任。

7、薛姓——始祖:禺阳重孙奚仲,禹时车正,封为薛侯,后人以薛为姓

8、雷姓——始祖:黄帝二妃部族名称,方雷氏,首领名雷公,医祖,主内科,后人以族名为姓雷。

9、滕姓——始祖:黄帝赐姓子滕。

10、安姓——始祖:黄帝孙 安,昌意子;建立了安息国。

11、常姓——始祖:黄帝臣常仪,常先。

12、卜姓——始祖:三皇。

13、黄姓——始祖:黄帝,

14、熊姓——始祖:黄帝称有熊氏,后人以熊为姓

15、娄姓——始祖:黄帝臣离朱又命离娄。

16、高姓——始祖:黄帝臣高元,首建屋。

17、莫姓——始祖:黄帝臣高元。

18、吉姓——始祖:黄帝赐姓子吉,后人去女旁姓吉。

19、荀姓——始祖:黄帝臣荀,发明帽子。

20、荣姓——始祖:黄帝臣,大荣发明编钟,封荣侯。

21、於姓——始祖:黄帝臣於则,发明鞋子。

22、巫姓——始祖:黄帝臣巫彭,发明药草处方。

23、弓姓——始祖:黄帝十七子挥,始作弓,官任弓长,后人为荣,以弓为姓。

24、牧姓——始祖:黄帝臣力牧。

25、薊姓——始祖:周封黄帝裔为薊侯。

26、乔姓——始祖:黄帝后人在其升天处居住,故姓乔

27、熊姓——始祖:黄帝,号有熊氏,战国熊氏改姓能。

28、翟姓——始祖:黄帝无姓子,周初其后人与西戎合建翟国。

29、姬姓——始祖:黄帝姬姓。

30、况姓——始祖:黄帝。

31、郦姓——始祖:黄帝裔,夏禹封为郦侯

32、雍姓——始祖:黄帝无姓子孙,夏时封在雍国为侯。

33、容姓——始祖:黄帝臣容成,发明黄历。

34、广姓——始祖:黄帝师广成子。

35、师姓始祖:黄帝臣师延,乐师。

36、冷姓——始祖:黄帝臣冷伦,乐官。

37、帅姓——始祖:黄帝臣师延,后族人分支有帅姓。

38、桓姓——始祖:黄帝臣桓常,农师,被封桓侯。

39、海姓——始祖:黄帝子禺阳,海神。

40、归姓——始祖:黄帝在即天子位前,曾为归藏国君,著有归藏书。

41、东方姓—— 始祖:汉臣东方朔,本张姓,远祖挥是黄帝十七子。

42、轩辕姓—— 始祖:黄帝,名轩辕。

43、公孙姓—— 始祖:少典国君国姓公孙,黄帝之父神农也姓公孙。

5人伦之始伏羲始正姓氏, 颛顼绝地通天上古,男女无别。太昊伏羲制嫁娶,以傆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以万民之傆,傆皮著之,以可其礼,示合姓之难,拼人情之不渎。中国古代,颛顼之绝地天通的传说:“颛顼帝,绝地天通,只为断绝'昊天上帝·包犧氏·伏羲’与'苍天·伏犧氏·太昊’在天下世间之所有祭祀,阻止'皇天上帝’出世、统治人间亿万年,继而要天下人只祭拜'中央天帝·黄帝轩辕氏’一人为最高天帝。相传,黄帝大小七十二战而咸服天下,五方上帝,启治世,刑天在常羊山大战黄帝轩辕氏,九界大乱归洪荒,少昊青阳氏继承黄帝之嗣位,黄帝二十五子皆是过继之养子、皆已册封为诸侯,世间皆言,'太阳神·炎帝神农氏’治世天下有千年,血脉子孙十三代炎帝尝世袭,人称'人皇·炎帝神农氏’,如今,太阳神治世已不存,'昊天上帝·包犧氏·伏羲、苍天·伏犧氏·太昊’之祭祀当复兴,天下将有'皇天上帝’来出世、统治人间亿万年。刑天大战黄帝轩辕氏之后,百余年间,五方上帝征战不休,颛顼高阳氏击败少昊青阳氏之子孙;颛顼谎称,乃是黄帝之嗣孙,继承少昊之嗣位,今日当'绝地天通’,世上再无'皇天上帝’出世来统治人间亿万年,天下人也再无须祭祀'昊天上帝·包犧氏·伏羲’与'苍天·伏犧氏·太昊’,黄帝轩辕氏将成为'颛顼’所规定之唯一天帝祭祀,之后,颛顼高阳氏在不周山大战赤帝共工氏,共工撞倒不周山,天崩地裂,颛顼高阳氏大败,炎帝、黄帝从此共治天下一万年,颛顼历法,今世之一月即为《颛顼历》之一年,故颛顼在位百余年,四凶、四罪攻灭颛顼高阳氏,重黎、吴回世祚火正祝融官,颛顼子孙皆为过继之养子,黄帝子孙、颛顼子孙早已皆不存,帝喾高辛氏终登基,'太阳神·炎帝神农氏’之第十四世血脉子孙'四岳氏·太岳·秩宗·伯夷’继续辅佐'帝喾高辛氏’成为真正之皇天上帝,'四岳氏·太岳·秩宗·伯夷’建立'太岳·中华山’,今日称之为'西岳·华山’,亦可雅称为'西岳·太华山’,并撰写山海世界之《山海经》,建立四海八荒之华夏版图,帝喾又娶'赤帝·后土氏·姜句龙’之嫡长女'皇地祇’为嫡妻,人称'后土皇地祇’,皇天上帝·高辛氏·帝喾、后土皇地祇,帝喾子孙皆是亲生真血脉、当有天下五千年,皇天后土之名永相传,颛顼之绝地天通之制度终不存,姜太公造'云海八主神将',时称'云海八神’,今称为'齐地八神’,世人皆知,姜太公封神,'昊天上帝·包犧氏·伏羲、苍天·伏犧氏·太昊、皇天上帝·高辛氏·帝喾’之太古三大至高天帝终成定制、统治宇宙永恒不灭、常留世人心中来由子孙永世祭祀之;数千年后,宗教神话终开辟,玉皇大帝来登基,传统神话之'昊天上帝·包犧氏·伏羲、苍天·伏犧氏·太昊、皇天上帝·高辛氏·帝喾、太阳神·炎帝神农氏’终是身归混沌宇宙大星辰,颛顼之绝地天通,成华夏千古之怪力乱神之美谈,空留信史多遮掩,窃取他人之功德,成就一己之功德,只为一己之私利,建立一己之理想国,徒留绝地天通成史迹,好让后人多自傲。”

6起源与得氏--扑朔迷离的记载程姓是华夏的主要姓氏之一。它源远流长,至今己有数千年旳历史,如果要对它有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还得从它那悠久的姓氏源流和得姓传说以及历代演变、主要分布说起。在华夏民族姓氏之林中,程姓是-个具有影响的姓氏,根椐近年来全国人囗普查资料统计,程姓人口在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列笫31位,属当今中国100个大姓之-。水有源头树有根,每个姓氏都有它的根源与流变,程姓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其渊源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传说时代,而其得氏则在西周初期,后来又经历了漫长旳发展演变过程,我们首先简述程姓旳起源与得氏情况。

7、程氏远祖姓与氏的关系“程”在先秦时期是一个氏的名称,而不是姓,秦汉以后成为一个姓族的名称。程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之林中的-个古老姓氏。程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当时在中原地区的先民,大体上可分为华复族、东夷族、苖蛮族三大部族。华夏部族主要活动在今河南、陕西一带,东夷部族主要活动在今山东至河南东部-帯,苗蛮族则在其南方。东夷部族的首领有太昊伏义、少昊,华夏部族的首领有炎帝、黄帝。传说中的程姓远祖就与东夷部族和华夏部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8颛顼世系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与《姓解》载:黄帝有熊氏之后,有熊,古地名,在今河南新郑。楚:芈姓,子三爵颛项之后,周成王封熊绎为'楚’。颛顼次妃勝奔氏,生子:伯偁、卷章(或作老童)、季禺。季禺生叔歜。卷章娶根水氏,生二子:(重)黎、回。
    黎为祝融,生二子:长琴、噎噎。

處西極长琴,居摇山,樂風黎卒。帝嚳以回代之封于吴,是为吴回。

吴回生陸終。其支庻为陸終氏。陸終娶鬼方氏生六子:樊、惠连、籛、求言、晏安、季连。
樊为己姓,封昆吾,后有昆氏、吾氏、(战国有楚将吾得)。1、扈、2顧、3温、4蘇、5廖、6董、7諸、8斟全是己姓。(1)、扈灭于夏朝啓,有扈氏、户氏、有扈氏。(2)、顧灭于商朝。(3)、温灭于狄。有顧氏、雇氏、温氏、宋氏;4)、蘇伯见代于紂,以妲已免;后灭亡于周朝,有蘇氏;司冠蘇之支子封郄,又为郄氏;(5)、廖之叔安異封于董,董父豢龍封于鬷;川,别为鬷夷,又别为關龍;(6)、董、廖、關龍灭于夏朝,鬷灭亡于商朝;后有廖氏、飀氏、飂氏、叔氏、董氏、侯氏、叟氏、史氏、鬷氏、夷氏、融夷氏、豢氏、關龍氏、關氏(唐朝李忠臣本姓董)。(7)诸、斟则有灌潯、戈介,灌潯灭于夏,戈介灭于商朝,后有斟氏、戈氏、潯氏、鄩氏、灌氏、介氏,其己姓之其胤后有祝産者为祝産氏。惠连妘姓,封于参胡,而鄅子其胤,后有鄅氏、偊氏、参氏。
籛字铿,封于彭,是为彭祖,彭祖以養性事尧,历夏、商的壽,夏朝封其元孙哲于韋,是为豕,而秃、暨、諸稽、舟人全是'彭姓’。韋迁于夏,暨与诸稽灭于商朝;秃与舟人灭亡于周朝。钱氏錢镠称吴越王,百年而入宋朝,籛铿后代分有籛氏、钱氏、彭祖氏、秃氏、舟氏、豕氏、韋氏、伯氏、霸氏、覧氏、壽氏、名氏、諸氏、诸稽氏、暨氏、既氏(后周赐暨佐时为周姓)。
求言邧姓,封于儈,是为會人,其后灭于重国,有儈氏、郐氏、會氏。傌、云、路、鄔、逼、夷全是邧姓,傿侯灭于鄭国,后有鄢氏、焉氏、隖氏。云子近楚灭于若敖,有云氏、貟氏、雲氏。路氏、邬氏、逼氏、夷灭于晋国,后有路氏、鄥氏、逼陽氏、夷氏、詭諸氏。
晏安封于曹,为曹氏;而邾娄,騶、繹倪莒、小邾、根牟、皆曹姓,周武王封曹挾于邾,是为邾娄;邾之传国二十九世,而邾支以父武公,伯颜之功封于倪,三世居騶,從齐尊;周朝是为小邾子,小邾传国十四世,后去邑为朱氏。(哀公时齐国大夫朱毛);朱氏有:都昌侯朱轸、朱胤、朱温、朱熹、朱元璋等。除了朱氏还有侏氏、邾氏、娄氏、邾婁氏、兒氏、倪氏、郳氏、鄒氏、蒥氏、翼氏、挾氏、牟氏等。
     季连芈姓,其裔为季连氏,夏禹时,居荆州生子附叙(沮),始封于熊,是为穴熊,夏时有梦狐父,周文王时,有鬻熊子一熊丽一熊狂一熊绛,成王时,熊绛氏叛乃征之,封其子繹荆居丹陽,国号荆,子爵,后又迁于郢(今湖北江陵北之旧郢城)是为楚国十七世,通称王通生貲,于郢又十八世,横迁于陈国,凣三十五世,熊元(考烈王)儿子负刍,前223年灭于秦国,后有荆氏、楚氏、熊氏、附氏、穴氏、鬻氏、粥氏、郢氏、逞氏、能氏、善氏、序氏、沮氏、沈氏、叶氏。其公族则有成氏、啓氏、賁氏、逯氏、禄氏、縣氏、逮氏、審氏、侧氏、庇氏、次氏、連氏、莫氏、仵氏、昭氏、由氏、景氏、到氏、聲氏、晏氏、即氏、尹氏、后氏、竟氏、秉氏、宜氏、繹氏、酒氏、枝氏、乗氏、保氏、春氏、钧氏、陽氏、甲氏、環氏、卯氏、武氏、莊氏、霜氏、蜟氏、雪氏、举氏、紃氏、穿氏、称氏、僕氏、贵氏、嚴氏、徵氏、庾氏、旧氏、贺氏、列氏、盐氏、减氏、韻氏、屈氏、卒氏、度氏、翠氏、班氏、陈氏、张氏、李氏,还有複姓,堵敖氏、五参氏、诸将氏、申公氏、王孙氏、吉白氏、乐尹氏等。
    春秋,楚,武王(熊通)一文王(熊赀)一堵敖(熊戁)一成王(頵)一穆王(商臣)一莊王(旅)一共王(審)一康王(昭)一郏敖(熊穈)一灵王(虔)一平王(熊居)一昭王(壬)一惠王(章)。
楚世系历29世,传44王,共816年。
     颛顼开始首都在若水后徙都河南帝丘,后有顼氏、玉氏、若氏、商丘氏,其长子孺帝之后,有孺氏,八凱后有凱氏。

9世序天地的重黎重黎,古代中国传说中人名,重与黎,为二氏之祖先。重黎亦作重蔾。指颛顼高阳氏之后,为帝喾高辛氏火正。上古人名,1重与黎,为二氏之祖先。颛顼曾孙老童之子。2程伯符及晋朝皇帝的始祖

10、祝融十姓程姓是重·黎的后裔,黎曾担帝喾高辛氏的火正,名祝融。黎之弟吴回也为祝融,生陆终。有八子,得八姓,即:己······斯(斟)·芈。己姓中有昆吾····董。程姓上还姓氏,都是祝融的后代,另外和姓族谱己有记载:和姓人群也是祝融的后裔,有共同的远祖,关纟自然不同于别的姓氏。至此,中华远古黄帝时代,伟大的人文圣祖黄帝,第一次确立了天下第一族谱和姓谱.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祝融为我国古老的火神。祝融为上古时期掌管火的官职,起初为颛顼曾孙重黎所担任。祝融又称火正,因重黎很有功绩,能光融天下,被帝喾命名为祝融。重黎诛伐共工氏时,因没有将共工家族斩尽杀绝,而被帝喾诛杀。后帝喾命其弟吴回继任,复居火正,为祝融。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帝王,以火施化,号赤帝,后尊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葬衡阳市南岳区。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衡山,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感人肺腑的乐曲,相传名为《九天》,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生活充满热爱。。另一说祝融为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黄帝赐他姓“祝融氏”。在日常用语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词。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阳,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称为祝融峰。祝融氏酋长燧人,在世界史上最早发明了钻木取火、最早创建了集市,祝融氏燧人为三皇之一,号为三皇中的西皇。祝融氏是西皇所在的氏族,祝融氏即西皇氏。祝融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融是荧火虫,象星星一样闪光,在黑夜里明亮;祝是祭祀,祭火,祭光明,祭祀天帝。祝融氏与伏羲氏(日)、女娲氏(月)、共工氏(水)同时,是崇拜自然中日、月、水、火的氏族。比神农氏(牛)、轩辕氏(猿)、三苗氏(蛇)、有熊氏(熊)、有虞氏(驺吾)、有妫氏(龟)等动物图腾的氏族还要早。

祝融,本名重黎,重黎及吴回。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另一说祝融为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黄帝赐他姓"祝融氏"。在日常用语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词;一些报纸的新闻标题经常把「祝融」作为火灾的代称,尽管这是一种误解(祝融所司的是有利于原始初民生产活动的火,而古神话中火灾往往被归结为特定的怪鸟和怪兽,如毕方)。重黎的后裔伯符封地广平,建立广平程国,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重黎,是古史传说中"五帝"时期的人物。他的后裔伯符(一作乔伯)在西周前期被周王室封在程地(上程聚,今河南洛阳与偃师交界处),建立了程国,为伯爵,国君称"程伯"。后在春秋时期迁至(今陕西咸阳渭城区)。程伯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即以国名为姓氏,称程氏,世代相传至今。重黎,为羲、和二氏之祖先。重黎亦作"重蔾"。指颛顼高阳氏之后,为帝喾高辛氏火正。颛顼的曾孙,老童之子,程伯休父及晋朝皇帝的始祖。有绝地天通本领。

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

但是程姓、牟姓的祖先也是祝融,因此应该称为“祝融十姓”。

11祝融吳回世系:重与黎,为程氏、司马、羲、和四氏之祖先。重黎亦作"重蔾"。指颛顼高阳氏之后,为帝喾高辛氏火正。【出处】是《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孔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孔颖达疏:"羲是重之子孙,和是黎之子孙,能不忘祖之旧业,故以重黎言之。"《国语·楚语下》:"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史记·楚世家》:"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司马贞索引:"今以重黎为一人,仍是颛顼之子孙者,刘氏云:'少昊氏之后曰重,颛顼氏之后曰重黎,对彼重则单称黎,若自言当家则称重黎。'"《隶释·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继高阳、重蔾、五举、子文之统。"《晋书·宣帝纪》:"其(程氏司马氏)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 章炳麟《答铁铮》:"中国重黎司火,於火教本有因缘,郊之为祭,大报天而主日,此明以火为最上之神。"参阅 清 严杰《经义丛钞·重黎解》引 陶定山 说。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亦曰女樞,見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己于幽房之宮,生顓頊於若水(今青海墨曲、四川若爾蓋和岷江上游一帶)。首戴干戈,有聖德。又,昌意出河濱,遇黑龍負玄玉圖。時有一老叟謂昌意雲:“生子必葉水德而王。”至十年,顓頊生,手有文如龍,亦有玉圖之像。其夜昌意仰。

12《史记·楚世家》:“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司马贞索引:“今以重黎为一人,仍是颛顼之子孙者,刘氏云:“少昊氏之后曰重,颛顼氏之后曰重黎,对彼重则单称黎,若自言当家则称重黎。”《隶释·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继高阳、重蔾、五举、子文之统。” 《史记》:“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

13、祝融世系司马迁的《史记》对程伯符有记载。伯符是重黎之后,掌管天地,重黎为颛顼之后,颛顼为黄帝之后。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即玄帝颛顼)-称-老童-重黎-程伯符。传至程伯休父。

程伯符(生卒年不详)颛顼后裔。程姓受姓始祖,周代诸侯,被周武王封于程,为程国,伯爵,国亡子孙遂以国为姓,史称程太公,和周公姬旦、周日正帮助周成王定鼎郊溽,修和周郊。其后裔司马炎追尊庙号:圣祖、谥号高皇帝。程氏与司马同源。

第一世:祝融,公元前约2115年都于郐(今河南密县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
  第二世:祝融氏、郐氏,公元前约2093年,分衍为祝氏、融氏。
  第三世:典(太典)、烈山氏,迁今密县随州烈山,后迁厉山(今山西厉山),称厉山氏,分衍为烈氏、列氏、厉氏、历氏
  第四世:少典,妣有f氏暗俏妃,又曰任姒、厉山氏,姜姓,再迁姜水(今陕西岐山、宝鸡之间),长子用(炎帝神农氏,公元前2027年),次子少典公孙氏。視天,北辰下,化為老叟。生十年而佐少昊氏,十二年而冠,居窮桑(今山東曲阜)。當少昊之衰,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顓頊受之,二十而登帝位,都窮桑。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復西遷中國,戰共工,天柱折,地維絕,驅諸南方,混華夏,一四海,遷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市西南顓頊城)。衛,顓頊之墟也。或曰:元年(西元前2514年),帝即位,居濮。十三年,初作曆象,用乙卯,四時不忒。二十一年,作《承雲》之樂。三十年,帝產伯鯀,居天穆之陽。或曰:顓頊始自窮桑,而徙邑商丘,建都於亳。帝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 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顓頊受學於綠圖。造渾儀之器,以觀天象;制乙卯之曆,以判四時;作《承雲》之舞,度《六莖》之樂,以化百姓。七十八年,帝陟,年九十八歲。葬東郡濮陽頓丘南廣陽(今河南內黃縣梁莊鄉),下不及泉。帝嚳代之。顓頊,水德之王,立於北方。金生水,以水承金也,故為水德。興於高陽,天下號曰高陽氏,又號窮桑氏。娶鄒屠氏、騰隍氏妃,生子:姒鯀、駱明、窮蟬、季禺、罐頭、瘦約、伯稱、禱杌。顓頊次妃騰隍氏,又名曰女祿,生二子:稱、禺。

14重黎聪哲·程姓:相传上古时, 民间祭祀很乱, 神鬼不分, 民巫混杂, 社会秩序很不稳定。 后来颛颛帝派他的两个儿子重和黎二人分管天地。重为南正, 掌管桇祀天上神灵, 黎为南正, 掌管治理山川土地和民间事务。重、黎的子孙世袭了这个职务。重、黎的后裔周朝时封在程国(今河南省洛阳东部地区),其后子孙就以封地程国为姓,史称程姓正宗。周宣王时,有司马程伯休父,春秋时有晋国大天程郑,(荀氏支子,非正妻或妾所生之子)。荀林父的弟荀欢封邑于程(今山西新绛县东北)。他们的世代子孙也称程氏。据考,程氏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广平(今河北鸡泽县东二十里)。一说居安定郡(今甘肃固原县)。

15郑樵通志:以国为氏,夏商以前国。程姓爵风姓,重、黎之后也。重为南正,黎为火正,裔孙封于程,洛阳有上程聚即其也。至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失其官,守以诸候,入为可马,又晋有程郑、程婴。汉有程不识,魏有程昱,吴有程普……是程氏有人焉。

16《史记》卷九十二 太始公自序列传第五十四:从前,在颛顼帝时代,任命南正重掌管天文,北正黎掌管地理。在唐尧、虞舜的时代,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至到夏、商时期。所以重、黎氏世代掌管天文,地理。在周代,程伯休父甫便是重、黎后裔,当周宣王时,重、黎的后代失去了世代掌管天地的官守而成为司马氏。

--程姓家谱记载:“程国笫五国君程伯休父有两个儿子:既仲庚、仲辛。仲庚的后裔以程伯休父的官职为氏,既:司马氏。仲辛的后裔继续保留国姓,即:程姓”。 因此,程姓和司马姓同祖,有血缘关系,因而世代不通婚。

17黄帝至程氏始姓祖伯符世系

一世黄帝、二世昌意、三世干荒、四世颛顼、五世卷章、六世祝融、七世宸佐、八世任、九世正、十世宣朝,十一世荣居、十二世弼后、十三世立德、十四世振、十五世纲、十六世廷、十七世升、十八世桂、十九世选、廿世孟光、廿一世周、廿二世思仁、廿三世信、廿四世瑞、廿五世金梧、廿六世知足、廿七世运、廿八世大德、廿九世礼荣、卅世南峰、卅一世兖、卅二世伦、卅三世佐、卅四世辅、卅五世盛、卅六世章、卅七世明、卅八世忠、卅九世和、四十世志、四十一世元、四十二世镇、四十三世常、四十四世安、四十五世秉文、四十六世宣城、四十七世立名、四十八世纪、四十九世万、五十世鹏、五十一世冲斗、五十二世承祚、五十三世贯、五十四世富、五十五世思、五十六世权、五十七世自发,五十八世通、五十九世祚,六十世觉、六十一世奎、六十二世旭、六十三世炳、六十四世源六十五世伯符(袭重黎,封程国)

18程姓开姓始祖程伯符

开宗世祖,一名乔伯,又名二和,周代诸侯,食邑于程,封程国伯,子孙遂以国为姓。司马迁的《史记》对程伯符有记载。伯符是重黎之后,重乃为南正官管天,黎乃为北正官管地,重黎为颛顼之后,颛顼为黄帝之后。

19程氏汇考:

出自风姓,以国为姓,是重和黎的后裔。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的人物。他的后裔伯符(一作乔伯)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古程国的地望在汉晋时期的洛阳上程聚,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和偃师交界处。程国的居民以国名为氏,于是就产生了程氏。至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失其官,守以诸侯,入为司马氏,程氏世居长安。

          ——摘录【古今图书集成】·眀伦汇编氏族典 笫312卷程姓部

20程伯符献三异之瑞:

“三异之瑞”:一异为“井中之璞”(山洞里的玉石,传说和氏璧乃此石所做),二异为“泰山之车器”(可能是上山用的独轮车,在当时是较先进的),三异为“异亩之禾”(是两个穗的优种玉米)程伯符当年通过周公向周王献的“三异之瑞”,解决了国家财富,武器“泰山之车器”,粮食“异亩之禾”,等问题.是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巨大贡献。使国家富强,振兴了家邦。此后三宝,构成一个字,泰山之车为即车轮,井中之玉为,双穗之禾为,合起即字。另附:三异”“三奇词目,与上述三异之瑞无关。三异: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今螟虫不犯中牟,这是一奇;德化及于鸟兽,这是二奇;连小孩都有仁心,这是三奇。

21程氏《迁徙歌》:

《河南程氏正宗世谱》中有一首《迁徙歌》,写道:“古有重黎氏,程族由发初。历夫周兴际,伯符广平居。”这首歌概括了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广平的事。

22程伯休父西周宣王时人。父,一作甫。程,畿内诸侯,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休父为其字。官司马,曾奉龛充率六师出征徐国。见《诗经·大雅·常武》程氏广平第五世休父,淮夷叛逆宣王诏尹氏命公为大司马将兵伐之克平徐方诗人作常武诗以美之。墓在程国上冈去国二十五里八保庄三丧合葬。生二子仲庚、仲辛。。其后失官,子孙为司马氏,见《国语·楚语下》与《史记·太史公自序》。周宣王时,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程伯休父克平徐方,立下大功,周王室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史记记载】《史记·太史公自序》:"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23平淮夷的《大雅.常武》——大雅.荡之什.常武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24嘉禾》(归禾)与程氏程氏史记:在商周之际,重黎的后裔伯符,曾向周成王献三异之瑞”,即“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双穗之禾”,此三宝后构成一个“程”字,泰山之车为“口”即车轮,井中之玉为“王”,双穗之禾为“禾”,合起即“程”字。被封于广平,并将该地称为程,后世子孙以邑为氏,因广平为河北辖,史称为河北广平程氏。归禾—赠送嘉禾。归,通“ 馈 ”。 周成王叔父唐叔的食邑内获异禾,生于异垄,合为一穗,以为象征天下和同的嘉禾,为周公之德所致。王命赠于周公 。又命作《归禾》篇,已亡。《竹书纪年》卷下:“唐叔献嘉禾,王命唐叔归禾于周文公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镇西将军卫瓘上雍州兵于成都县 获璧玉印各一,印文似'成信’字,依周成王归禾之义,宣示百官,藏于相国府。”嘉禾的含义:生长奇异的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出处:生长奇异的禾,异苗同穗或一颈多穗之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如双穗禾。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在古代,双穗禾被视为天降祉福、政通人和的吉祥之兆。《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曾记载,周成王十一年(公元前一千零三十二) 注:唐地出现了“异亩同颖”的祥兆,田亩里长出丰满肥硕的双穗禾,被称做“嘉禾”,进献于周成王,成王将它转献周公,并作《馈禾》,周公受禾,又作《嘉禾》表示嘉许。典出《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孔传:“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内得异禾也……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孔颖达疏:“此以善禾为书之篇名,后世同颖之禾遂名为;嘉禾,由此也。”又《孙氏瑞应图》:“嘉禾,五谷之长,盛德之精也。文者则二本而同秀,质者则同本而异秀,此夏殷时嘉禾也。”《尚书中候》:“嘉禾,茎长五尺,三十五穗。”古代占象家谓嘉禾为明君将兴邦之瑞。《礼斗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升平,则嘉谷并生。”据《东观汉记》载:东汉复兴之主光武帝刘秀,于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其年济阳生嘉禾,一茎九秀,合县大丰,光武因名为秀。《晋征详说》:“王者盛德则嘉禾生。嘉禾者,仁卉也,其大盈箱,一桴二米,国政质则同本而异颖,国政文则同颖而异本。勋章的一种。民国初所定,中镂嘉禾,分九等,后废止。

25程氏图腾程氏图腾,认作为本民族的祖先、神或与本民族有亲缘关系的象征物。原始时代人们的求安心理。被当作图腾加以崇拜的有动物、植物、非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尤以动物居多,近现代各民族也保留有图腾文化。中华民族有共同的图腾是龙图腾。程,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跪于台上向天祈祷之状。程氏图腾的程字从,谷物,皇”字的变体,人皇”顶天立地,身边武器保卫,具有司天撑天至高上权。上古时的帝颛顼,曾任命重为南正以司天,黎为北正以司地,后总称掌天地之官为“重黎”。重和黎为兄弟,是颛顼的曾孙。重黎的子孙世袭其职,至商朝被封于程(即洛阳上程聚),建立程国,为伯爵,即程伯符, 后裔子孙以国为姓--程。西周末期周宣王时,重的裔孙休父(时称程伯休父)因入朝任司马,不再担任掌天地之官,有长子仲庚次子仲辛,仲庚子孙司马姓,仲辛子孙仍姓程。“程”作为一个地名,在商代就己岀现。河南安阳岀土的甲骨文中有“呈” 字,就是“程” 的初文。《山海经》中也有“程洲之山”的记载。椐-些文献和程姓家谱记载,在商代就有程国存在。

26广平程国[事记] 商(约前16—前11世纪), 前16世纪至前14世纪本境属羌方。商封吴回后裔于程(郢)国,本境北部属程。本境渭河以南部分地区属崇国。武乙时期(约前12世纪) 周之季历东进,灭程国,以程国为程邑。帝辛(纣)六年(前1093) 周伯姬昌(即文王)初行春祭于毕原(今秦都、渭城二区北半部)。十年(前1089) 西伯姬昌自殷归程。二十三年(前1076) 周文王攻灭崇国,在沣河西岸设丰邑,由岐迁之。 二十六年(前1073) 周武王准备伐商,上祭于毕邑。

27【司马氏】  司马氏源于程姓:程姓以国为姓,程伯休父是见于史书的程国君主,为程姓之祖。程伯休父因为领兵征伐淮夷有功,被周宣王封为大司马。他的后代-部份保留国姓·【程姓】,一部份以他的职官【司马】为氏,就岀现了司马氏-族,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就是司马氏族中的佼佼者。司马氏和程氏是共同的始祖,因而关系极为密切。

28、程姓与司马姓渊源源于风姓,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传说,上古时期有个名人叫重黎,亦称重蔾,是风姓后裔,为帝喾高辛氏属下的火正。按古籍对古人世系的排行,少昊氏之后曰“重”,颛顼氏之后曰“重黎”,对彼重则单称“黎”,若自言当家则称“重黎”。显然,重黎并非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世家。 得姓始祖:程伯休父、程伯仲庚、司马子反(熊侧、公子侧)。

30季历为什么在自己即位后的第一战选择了攻打程国:季历为什么在自己即位后的第一战选择了攻打程国,这个在历史上的解释是程国当时政治昏庸,朝野混乱,黎民受苦。于是季历便兴义师灭了程国,救民于水火。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程国所在的地理位置的话,就会明白,季历伐程的原因远非如此简单。程国的位置,正是在咸阳以东不到十里的地方。以后周朝在丰镐建立的西都,也就在程国以南约三十里的位置。程国这块地方北距泾水,南控渭水,东部为泾渭之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进可顺流而下,直捣黄河以东;退可赖三面临水,以为屏障。后来秦国在此建都,根据此地的险要地形,在东西南北分别建造了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而这地方因此也被称之为“关中之地”,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兵家重地。季历第一战先攻占程国,后来在商王文丁五年又在此营造程邑,目的非常清楚,便是要以此为周国东进的根据地。而季历在攻取程国的同时,应该也收复了原来周先祖弃所居住的,在岐邑以东、程国以西的邰地。

29、篁墩程氏统宗(116派):褒嘉坦、介塘、新屋下、叶酉、托山、飞龙坑、岩镇街头、章塘、篁墩、横干、大紫山、屯石、云雾塘、郡北门、叶村、洪坑、程村降、绍濂、田坑、都宪坊、竦川、汤口、桐源、石门、南市、虹梁、富登、律村、芝黄、潜口、忠溪、大程村、狮塘、上市、槐塘、阳高山、东山、篁程塘、河溪、外古塘、里古塘、上叶村、长翰山、表里、冯塘、吴山、范坑、唐塘、舍源、后存、呈坎、大源、塘贝、卫前、岑山、岩镇庙前、唐模、汪塘、范家墩、丰隆、合干、萝山、霞阜、江垜(土斥)、金竹、渔潭、源口、仁里、后塘、北村、泰塘、上草市、临溪、里东美、洪田、焦溪、沙阳、嵩山、程村、集贤、石田、百家充、黎阳、由溪、山斗、西馆、东关口、高安、枧溪、小港、中林柏溪、白沙、率口、榆村、泽川、浯溪、陪郭、会里、冲上(山)、凤岭、清源、龙山、善和、梅林塔山、富溪、汊口、程子塘、新塘、仙林、塘尾、上溪源、下溪源、长径、绩东、南山、杨林(分属休宁、歙县、绩溪、婺源等县)

----清雍正初(1723)(选自《徽州大姓》)。

31中华当今程氏形成有198派:根据祖籍源流考究,各系都以自己的开宗始祖起代代相传而不紊,自立堂浱、始祖著诗、各立字辈。到了清代,由于程姓人群的不断繁衍和搬迁,连边疆各省份都有程姓人居住。据有关文献记载,程姓在全国形成198派,其中河南180派,山西10派,陕西4派,山东2派,安徽3派,江西2派,浙江3派。记载并不完全,还有不少省区的程氏支派有所遗漏。(注:资料来源于《中华姓氏谱·程》)

注:元谭公是伯符45世。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恩字辈是伯符107世,新安元谭公63世。二程30世

32新安始祖程元谭墓记

(1)新安始祖程元谭墓记一徽之程氏,自晋新安太守元谭公始。元帝兴江左,太守由襄州刺史守新安郡。及代还,百姓遮留,不得发,诏褒嘉之,赐第于新安歙县,子孙家焉,墓在州西十里,名双石前,盖指墓前二石人名之也。地广袤,可容数万人。先端明掌其丘域,至孙曾四世矣。大德丁酉(1297年)九月,裔孙深甫沿檄故乡,因得过家上塚。族党亲戚款接甚欢,以十二月十七日回。途至太守墓,拜扫焉。顾瞻徘徊,仅有二石人出土半体,余地已寸耕而畦种之矣,间之已属别姓。因复念程氏为新安望族,蕃衍盛大,家有诗书,世传簪笏,其散处诸郡,亦多贵显,夫以积世封殖之久,子孙千亿之多,一目芸夫荛子,荷锄负耒,纵横其间,行路之人且为嗟悼,为其后裔者,忍至此哉?!既抵郡之明日,访逢午精舍,语以其故,而白之府公。率支下子孙,期以二十六日会墓所,诘期风雨大作,不惮卫寒,集里社父老,指画疆界,复还旧物,属近墓子孙。提举崧为之主收,把所入,岁时展省,世世无替。盖根本固,即枝叶茂。而枝叶之茂者,亦足以庇其本根。祖德深厚,实子孙悠远之基。而为子孙者,容可昧其所自来,不以丘墓为念哉?!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深甫可谓能尽其道矣。亦天性仁厚之所重,而不敢忽也,因纪其事以为记。紫阳书院山长工 裔孙 逢午 拜书。

     (2)新安始祖程元谭公墓记二元谭以上,照旧谱缵承下来,支远流长。不过溯其渊源,难于统修其谱。而后世修谱,则以元谭公为程氏始祖,见得嫡支嫡派,真切著明,以冀远观不如近览也。溯元谭公为牧公次子,在东晋时,为镇东军谋。晋元帝即位,合周玘、顾颌分兵定东土。晋大兴三年(320年),假节行新安太守,颇有善政,歙民大悦。朝廷代还,民遮道,不得发。卒于任,帝悼之,赐子孙田宅于新安之歙县。公娶东海徐进女,卒合葬于城西十里牌驿站之旁,壬子山丙午向,土名双石人,以墓前翁仲故得名,系衮绣乡二十三都。

墓碑具载世忠事实、源流,录公所赐田宅屡被侵亦屡复。一见侵于元大德间,赖汊口派程自得复之,税入世忠庙。一见侵于明洪武间,赖高安派程达道、程邦宁复之,税仍归世忠庙。迨后庙住方氏,冒姓侵税,陪郭派学士程敏政致书太守王公,复税入庙,查洪武经理表字四百九十七号。万历九年,清丈鞠字二百四十六号。今康熙六年,丈量伤字二百四十号。以上俱业佥二十五都六图二甲世忠庙户。输粮广于记,《一统志》、《徽州府志》、《新安文献志》、《崇本录》、《贻范集》皆详载可考。明景泰间(1450-1456年),监察御史河南裔孙程璥,巡按本境,建石坊于墓前,翁仲犹存,迄今历二三百年,封壤如故。暗遭荷池冒姓侵葬品,公于康熙己酉年(1669年),突然灭去石人,改坊易向为乾巽。众派愤讼,未细载保祖等书,后之子孙,咸有孝思,保无继起而议复之欤?谨附记。查自得公子深甫,达道公,字敬文,邦宁公,字公秩。

33元谭祖以下族支蕃衍分为四十四派 按明成化间敏政公统宗谱,新安程氏分为四十四派.现以领谱序号排列于后: 第壹号河南夫子房。第二号德兴鳯凰房。第叁号德兴泸口房。第四号乐平梅南房。第五号徳兴南溪房。第六号休宁临溪房。第柒号开化玉田房。第捌号德兴新建房。第玖号婺源沙阳房。第拾号乐平河冲房。第拾壹号清溪程源房。第拾二号乐平石城房。第拾叁号祁门程村房。第拾肆号歙长翰山房。第拾伍号休宁圹尾房。第拾六号歙县仙源房。第拾柒号休宁率口房。第拾捌号浮梁景徳镇东山房。第拾玖号祈门善和房。第二拾号祈门寓岩房。第二拾壹号祈门柏溪房。第二拾二号浮梁程山房。第二拾叁号休宁汊口房。第二拾肆号建昌房。第二拾五号绩溪坊市房。第二拾六号绩溪仁里坊房。第二柒县休宁山斗房。第二拾捌号休宁陪郭房。第二玖号婺源龙山房。第叁拾号婺源鳯岭房。第叁拾壹号婺源高安房。第叁拾二号婺源长径房。第叁拾叁号婺源金竹房。第叁拾肆号婺源溪源房。第叁拾五号婺源环溪房。第叁拾六号房乐平长城小彰睦房。第叁拾柒号婺源彰睦房。第叁拾捌号婺源香田房。第叁拾玖号婺源香山房。第肆拾号婺源城东房。第肆拾壹号歙岑山渡 

注:元谭公(新安始祖元谭公是伯符45世)。桂花房恩字辈是伯符107世,新安元谭公63世。

34忠壮灵洗22有93孙。

58世灵洗,字元涤,于梁武帝天监十三年正月十三日午时生于歙之洗马池,故名灵洗,仕萧梁为镇西将军,平候景之乱,诏封开府仪同三司,配享武帝庙,諡忠壮,年五十有五,葬歙县黄墩二十五都乡入庙祀于黄墩。

妣董氏,追封慧懿夫人,与公合葬,生子五:文季、文桢、文华、文秀、文藻。

妣刘氏夫人,生子五:文恭、文翼、文恺、文琮、文鑚。

妣王氏夫人,生子五:文灿、文会、文瑾、文震、文干。

妣李氏夫人,生子七:文和、文慎、文肃、文琦、文瑶、文晓、文养。

35、《新唐书》的程姓

《表十五 宰相世系五》 思奉 利州刺史 京兆长安 异高祖(电子版本《新唐书》

《表十五 宰相世系五》 子珪 左赞善大夫 京兆长安 异曾祖(电子版本《新唐书》

《表十五 宰相世系五》 献可 太子左谕德 京兆长安 异父(电子版本《新唐书》

《表十五 宰相世系五》《列传第九十三》 异,字师举 宪宗宰相 京兆长安 (电子版本《新唐书》。《表十五 宰相世系五》 巽 京兆长安 异子(电子版本《新唐书》

《列传第八 诸帝公主》 昌胤 玄宗女广宁公主下嫁。估计为知节玄孙。《列传第十五》 知节,名咬金 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封卢国公 济州东阿 元标后裔。《列传第十五》 处亮,又名怀亮 宁远将军 济州东阿 知节次子。《列传三十六》 名振 历晋、蒲二州刺史,镂方道总管。 洺州平恩 。《列传三十六》 务挺 右武卫将军,封平原郡公 洺州平恩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千里 天宝末,兼北庭都护、安西北庭节度使。右金吾卫大将军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迁上党长史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 京兆万年。《列传一百一十九》 休,子士美 广平 。《列传一百二十》 袁师 不愿仕,授儒林郎,还之 宋州《列传一百二十》 俱罗 灵州灵武。《列传一百三十 烈女》 衡方厚妻程 文宗诏封武昌县君,赐一子九品正官员 自刵陈冤。《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伯献 金吾大将军 济州东阿 知节孙。《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元振 封保定县侯。再迁骠骑大将军、邠国公 京兆三原 宦官。《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岩 汴邸官 与宦官密谋弑昭宗。《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公佐 魏博节度使将 斩魏博节度使彦从训。《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日华,始名华 横海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 定州安喜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元皓,又名皓 安禄山定州刺史 定州安喜 日华父。《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怀直 横海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 定州安喜 日华子。《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怀信 横海军节度使 定州安喜 怀直从兄。《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权,始名执恭 横海军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封邢国公检校司空为邠宁节度使 定州安喜 怀直子宗族奉朝请宿卫者三十馀人。《列传一百五十上》 元胜 史思明定州刺史。《列传一百五十下》 宗楚 泾原节度使。

第四节 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从家谱中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慨述--百家姓

一、浅析 ●从家谱中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中华姓氏树(追根溯源)

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姓氏树,看看哪一片叶子属于你?中华姓氏树,看你属于哪一支?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 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 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 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 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 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 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我国到底有多少姓氏,至今尚未有一个精确的统计。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共搜集姓氏5730个。台湾省出版的《中华姓符》里面共收姓氏6363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的姓氏多达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71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由于姓氏本身还在不断发展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姓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等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又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芊等八姓。这些是远古有代表性的一些姓。

夏、商时期,贵族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周初分赏给鲁卫等国君主。有关周代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为姬姓,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妘、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以邑名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以官名为氏。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
    以职业名为氏。如巫氏、卜氏、匠氏、陶氏,巫、卜、匠、陶皆为职业名称。
    以住地之名为氏。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
    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騑,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二、【朝代】北宋初年性

赵姓排第一是百家姓成书在宋朝,宋朝皇上姓赵,自然要把自己的姓排在第一,其余的应该是按音韵排列的,不过复姓还是排在后面,因为姓复姓的有很多是少数民族,像慕容、拓拔、耶律等。作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中国姓氏的发展,它与姓氏家谱、方志、正史构成完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百家姓》、《三字经》与《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姚邵湛汪。祁毛禹狄,米贝明臧。计伏成戴,谈宋茅庞。熊纪舒屈,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席季麻强。贾路娄危,江童颜郭。梅盛林刁,钟徐邱骆。高夏蔡田,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昝管卢莫。经房裘缪,干解应宗。丁宣贲邓,郁单杭洪。包诸左石,崔吉钮龚。
嵇邢滑,裴陆荣翁。荀羊於惠,甄曲家封。芮羿储靳,汲邴糜松。井段富巫,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车侯宓蓬。全郗班仰,秋仲伊宫。宁仇栾暴,甘钭厉戎。祖武符刘,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郜黎蓟薄。印宿白怀,蒲邰从鄂。索咸籍赖,卓蔺屠蒙。池乔阴鬱,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谭贡劳逄。姬申扶堵,冉宰郦雍。郤璩桑桂,濮牛寿通。边扈燕冀,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柴瞿阎充。慕连茹习,宦艾鱼容。向古易慎,戈廖庾终。暨居衡步,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广禄阙东。欧殳沃利,蔚越夔隆。师巩厍聂,晁勾敖融。冷訾辛阚,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养鞠须丰。巢关蒯相,查后荆红。游竺权逯,盖益桓公。万俟司马,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轩辕令狐。钟离宇文,长孙慕容。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丌官司寇,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乐正,壤驷公良。拓跋夹谷,宰父谷梁。晋楚闫法,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东郭南门。呼延归海,羊舌微生。岳帅缑亢,况郈有琴。梁丘左丘,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伯赏南宫。墨哈谯笪,年爱阳佟。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三、当今中国的姓氏共有多少个

《中国姓氏大辞典》显示,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由中国科学院姓氏研究专家袁义达研究员和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邱家儒共同编纂的《中国姓氏大辞典》,全部姓氏均来自于历代姓氏专著、古今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和近代人口普查资料。一共有23813个姓氏。其中,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笔画最少的姓为1笔,笔画最多的姓为30笔。除汉族以外,我国当今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均存在使用汉字姓的情况。目前仍在使用的中国人姓氏超过7000种,汉族和少数民族姓氏大约各占一半。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近一万二千个姓氏,其中单姓五千多个,双字的为四千多个,三至九字的姓氏则二千多个。现在通用的姓氏约有四千七百多个,其中单姓居绝大多数,双字姓氏一百多个,三字以上的姓氏罕见。最常用的一百个姓氏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汉族中,平均每三十二万人共用一个姓氏。其中李姓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25%。第二大姓是王姓,有9207.4万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7.19%。

四、当今按人口数量排名的中国前100个姓氏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国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历时两年。调查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共获得姓氏4100个。通过县、地区、省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从而得到了当今中国新百家姓的排序。《百家姓》新排定座次,其顺序是:

当今中国新百家姓的排序01-100位大姓速查表

01 02 0304 05 06 07 08 0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新排百家姓中从第101—200位排名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131 132 133 134 135沿 136 137 138 139 140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六、正史中对“程”字19种解释--程[①][chéng]

(1)度量衡的总称。(2)容量。(3)法式;章程,规格。(4)典范;法度。(5)效法。(6)衡量;品评。(7)较量;比拟。(8)限度;期限;定额。(9)监督;考核。(10)呈现;表现。(11)指以驿站邮亭或其他停顿止宿地点为起讫的行程段落。(12)引申指一段短暂的时间或一段短暂的距离。

(13)路径;行程。(14)引申指物体行进的距离。(15)事情发展的步骤、阶段。(16)旅行的盘缠或行李。(17)特指虎豹。(18)古邑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19)姓。 有诗为证

禾口程,十二画,当今程氏遍天下。水有源,树有根,先有祖宗后有孙。

程说祖,伯符君,广平程国安定郡。父传子,子传孙,千秋万代不变姓。

凡姓氏,不简化,正确书写禾囗程。望族人,不忘本,从小到老记在心。

续前缘,知先因,溯祖追宗骨肉情。逢盛世,族谱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七、当今中国已经消失了的姓氏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消失的4个姓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名,尽管一些人的姓名相同,但在属于自己的圈子里,那个姓名只属于一个人。可以说,姓名是一个人的标签,只要提起这个姓名,大家都会想到姓名对应的人。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姓名几乎都来源于父母以及其他的长辈,从名字诞生起,它便仅仅伴随着自己的一生。尤其是姓氏,早在每个人没有出生的时候便已经注定。就算是名字改变,姓氏也不会轻易改变。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也就是说,姓氏最早起源于母系社会,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终究形成我们今天的百家姓,千家姓。据悉,北宋的《百家姓》共收集了468个姓,明代的《千家姓》,共收集了1968个姓。如今,我国见于历史文献的姓有6363个,其中单姓3730个,复姓2475个,三字姓146个,四字姓7个,五字姓5个。可以说,姓氏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团体,但在某些姓氏之间,他们又有些相同的渊源。然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姓氏,构造起属于中国民族优秀而且古老的民族文化。姓氏的起源和不断发展,也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其实,在我国姓氏的不断演变过程中,有的姓氏已经渐渐消失,彻底被世人遗忘。这些姓氏同那些被拆分的姓氏还有所不同,它们起源较早,却在不知不觉中消亡。正如以下这四个姓氏,不知何时,它们已经彻底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如果能再遇到,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1、鬼姓现代人看到这个姓氏,估计有些人会感到害怕。但是这个字在姓氏的读音中为wěi,并不是guǐ。这个姓氏出现的非常早,在《姓氏考略》一书中有记载,提到这个姓氏源自于夏代的通灵师,对于这样的人,当时的人们是非常敬畏的。传说这个姓氏族人,都有一个显著的特性,那就是在身上特定位置长有黑痣,分别是左臂、左耳后侧和脖子后。比较有名的人物,有殷诸侯,鬼侯,北元鞑靼领袖鬼力赤。对于现在人来说,与鬼相似的字在现代的生活中应用的也比较少。这个姓氏的后人现在更是绝迹。

2、屠门姓屠门是一个复姓,和屠姓并不相同,屠姓现今依然存在着,但屠门这个姓氏却早已消失了。《王莽传》一书中明确记载记载“有杜陵郡人屠门少”,《风俗通·琴到》也曾说到秦国有屠门高这个人物。也就是说,屠门这个姓氏确实是存在过的。据说,在汉朝时期有一个官员就姓屠门,但后来这个官员得罪了皇帝,被贬为了平头百姓。为了生存下去,他无奈做起了肉店生意,也就是早期的卖肉的。由于他很有经商头脑,生意越做越大,将肉店发展成了肉市。可以说,他的生意也是当时最大的生意,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市场上,他绝对是佼佼者。从那以后,屠门也就成了肉市的代称。但是,因为屠门一族人丁稀少,无法壮大起来,导致这一族人始终都是那么几个。随着历史的发展,屠门后人觉得这个姓氏太过血腥,便把姓氏改为其他姓氏。从那以后,屠门一姓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如今,我问难以看到屠门这个姓氏,可以确定的是,它已经彻底消亡。尽管有人是屠门一姓后人,但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3、刕姓刕姓,作为中国诸多姓氏之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不管是起源还是发展,它都是姓氏里最特殊的那个。可以看到,三个“刀”字组成的刕,相比它一定和刀字有关。

对于这个姓氏,一定很少有人了了解,但在古代,这个姓氏的确真实的存在过。虽然在《百家姓》中没有关于它的记载记载,但是在《千家姓》中却详细记载关于刕姓的一切,包括它的起源和发展。相传,在当年刕姓起源于刀姓,是从刀姓演变而来的。当初有个叫刀逵的人,在蜀地一带有许多仇人,因为刀逵仇家众多,导致后代担惊受怕,无可奈何下,后人只能将刀姓改为刕姓。可以说,刀姓一族是因为避难才将刀改为刕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刀逵仇人并没有寻仇,关于刀姓的恩恩怨怨彻底过去。最终,刕姓又重新改回了“刀”姓。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刕姓的彻底消失。可以说,如今的刀姓其实也就是曾经的刕姓一族,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毕竟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4、饕餮姓众所周知,饕餮是神话故事中,上古时期的一种凶兽,它人面羊身,非常凶恶,让人闻风丧胆,而饕餮有个缺点,就是太贪吃,结果吃掉了自己的身体,只剩下一个大头和一张嘴。一直以来,饕餮都是贪婪和其他不美好的象征。其实,关于饕餮这个姓氏起源于萧姓,当时梁武帝的第八个儿子萧纪和太子萧绎争夺帝位最终失败,并被斩杀于峡口。在萧绎登基为帝后,便给萧纪的族人赐饕餮姓,其实也是为了惩罚萧纪,更为了让他的后人记住祖先的“错误”。

但是,在梁朝灭亡以后,饕餮氏便纷纷改为了其他姓氏,并没有改为萧氏。从那以后,饕餮姓便彻底消失,至于它改成什么姓氏,我们无从得知。

5、成功姓我们都知道,成功是一个名词,代表某人获得的一些成就。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成功曾经是一个姓氏,主要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事情。成功这个姓氏起源于大禹,当年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此等决心和贡献,足以让世人感动。其实,大禹三次经过家门而没有回家看看的时候,正值大禹新婚不久,但因为黄河洪水泛滥,他不得不告别妻子,带领众人前去治水。可以说,大禹的决心和奉献精神让人五体投地。就在大禹治水期间,他曾经三次从家门口经过都没有进去看看。因为当时情况紧急,容不得大禹耽误一分一秒。第一次的时候,大禹在家门口听到妻子刚好生产,但他忍住思念和担忧,并没有进去看看。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儿子坐在母亲怀里,正向他招手,他依然没有进去,只是冲着尚且不认识他的儿子招了招手。第三次的时候,大禹路过家门,只听到妻子和儿子说话,并没有见到他们母子的身影。随后,大禹快步离开,继续治水。等到大禹治水成功后,后人感谢他的功德,便用了“成功”这个姓氏。可以说,成功这个姓氏专门为大禹创造的。至于它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无从考察。但可以确定的是。成功这一姓氏并没能延续下来,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6难姓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姓难的人该取一个什么的字才能让名字动听。难姓一听便有一种不够吉利的感觉,总是说多灾多难,这名字一取出来便没有祝福的意思。难姓起源于鲜卑一族,鲜卑族人将鸟视为神尊,便以鲜卑语吐难来命名鸟,并且以此为部落称号。于是后来就发展为男女老少都姓难。后来,鲜卑族迁移到了我国东北地段,此时已经有很多族人改姓为山。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姓难,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姓族人不断地向北迁移,如今已经达到了朝鲜半岛。曾经难姓也是鲜卑一族的象征神的一个姓氏,如今已经濒临覆灭,如今再难寻访。

7芈姓现在我们看到芈字多半会当作是生僻字处理,而其实在历史上芈字曾经是名动一时的姓氏。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便是姓芈,春秋时期,芈姓更是楚国的贵族姓氏。有史可鉴,屈原曾经就芈氏后人。楚国时期的王公贵族都姓芈,只是后来芈姓后人可能觉得这个字太过于难认,便纷纷改姓为米、屈等姓氏。

8复姓第一这个姓氏看起来就有一点让人哭笑不得的感觉。而这个姓氏的来由也很有意思,据说汉高祖刘邦曾将战败国的后人统一集中管理。于是,他将第一批迁移的人便赐姓为第一,皇帝赐姓,谁敢不姓?其实这些后人中也不乏有一些王公权贵,他们也纷纷改姓第一。不过由于这个姓氏怎么取名都有一些古怪,后世之人都改名为姓第了,但是这个姓氏太特殊,如今已经很再遇到姓第的姓氏了,就连外国学家都抢着寻找其后人。

我们把形形色色的姓氏称为百家姓,中华文化亘古不断,产生的姓氏何止百家。

只是文化总会随着时间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我国古代一些姓氏就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慢慢消亡,如今已经销声匿迹。这些已经消失了的姓氏都是我国古代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

姓氏文化在不断地与时代结合,它也随着我们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有一些已经不再适合的姓氏,也慢慢地消逝不见了。只是不能忘记这些姓氏之中,往上追溯都是非常有渊源的。姓”和“氏”来源于上古时期,在母系社会当中,只有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八个姓作为氏族的的标志,以及首领的名字,随着人口的增多,姓和氏就融合了起来。在周朝父系社会兴趣,姓氏就有男子为首,关于姓氏最早的文字记载,只能追溯到北宋初期的《百家姓》,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所以《百家姓》的开头为赵姓,而《百家姓》当中并没有收录全部的姓氏。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当中,一些姓氏古老的姓氏,因为时代不同,姓氏也逐渐走向灭亡

综上所述,这些已经消失了的姓氏,它们曾经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却不知何时,已经彻底消失,如今我们再也见不到这些特别的姓氏,对于我们而言,这的确是一项重大的损失。

姓氏文化是属于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它更是一种家族的传承。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姓氏,它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渊源,这都是无法改变的。

所以说,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姓氏和名字,这是父母和祖先赋予我们的特有标志。对于自己的姓氏,我们要致以完全的尊重。换而言之,尊重自己的姓氏,也就是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第五节贵州程耀华寻根修--简述从家谱中查找遗忘的历史记载

、浅析家族在中国历史每个朝代修谱的发展状况

1、商代

在商代,我国就已有了以表格形式记录家族世系人物的家谱了。

先秦时《世本》原本虽已缺失,但通过考察那时已有谱学通书。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秦汉以后,现在可以看到的文本有《帝王诸侯世谱》二十卷、《邓氏官谱》、《扬雄家牒》、颖川太守聊氏所作的《万姓谱》等。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还有一些碑刻“家谱”,如东汉时立的《孙叔敖碑》等。如有关赵宽的碑记,赵宽是西汉名将赵充国之后,历代显贵,碑文完整地记录了赵宽家族数百年的家世。这些碑文已具有家谱的性质。

春秋时期,晋国人程本曾经修撰程氏家谱。

2、汉代

汉代家谱的作用与前代大致相同,起“明系世、辨昭穆”的作用,记录比较简单,仅为家族世系,注明生卒、官爵、字号、葬所等。且一般由别人代写,不是自己纂修。为尊者讳起见,行文通常称字不称名,这也是汉代家谱的一大特色。《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司马迁的《史记》对程伯符有记载。伯符是重黎之后,重乃为南正官管天,黎乃为北正官管地,重黎为颛顼之后,颛顼为黄帝之后。西汉元帝时期,司徒程泰奉诏“编修姓望”,这是程姓较早的谱牒。

3、魏晋南北朝

门阀制度盛行,“九品中正制”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当时做官要论出身门第,豪门贵族才能做官。东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朝廷提拔官员,其依据就是家谱。根据家谱记载情况鉴别贵贱,划分等级。三国时期程昱的儿子程建曾“归郡修谱”。

晋室南迁以后,在江南有所谓《百家谱》,程姓也在其中。

4、唐代

修谱之风大盛,还出现了官修。唐初至中期,修谱又形成了一次高峰。政府决定修谱规模较大有三次。第一次是皇帝下旨修谱。“贞观”开年不久时,唐太宗命高土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主持撰修家谱。并组织一批人参与编撰,其中有士族、官吏、学者。广泛搜集天下的家谱,与正史相互对照,辨其真伪。第二次是武则天当政时,中书令许敬宗以贞观《氏族志》未列武氏做族望为理由,吏部尚书李义府也以《氏族志》中没有李氏的世系为借口,于是奏请改修。修成之后,谱名定为《姓氏录》,颁行全国。并将贞观《氏族志》收缴焚毁。第三次是中宗复位之时。当时左散骑常待柳冲认为《氏族志》、《姓氏录》颁行已近100年,士族变化很大,于是上表请求改修。中宗命柳冲与左仆射魏元忠及史官张锡、徐坚、吴耀等八人依据《氏族志》重新修撰,几经波折,才撰成《姓族系录》200卷。从此以后唐代就没有再修过家谱了。唐代人程淘,始考订《程氏谱》,考载详明,堪称信史。

5、宋代

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北宋时,政府不再开设谱局,每个宗族都可自行修谱,政府不加干涉。为了继承修谱的传统,许多文人学士积极参与修谱活动,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等人,这使家谱的质量大大提高,形式也有创新。对谱谍体例的创新以欧阳修和苏洵为代表。欧阳修十分重视家谱,在主持编篡国史《新唐书》中设置了《宗室世系》、《宰相世系》,用以记录李姓皇族的世系和唐代369名宰相的世系。修定《新唐书》后,又编修自家的谱。他采用史书的体例和图表方式,将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等编成一部新型家谱。不久苏洵也编成《苏氏族谱》。二人在修谱的体例上都使用“小宗之法”,即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

宋代鄱阳(今江西省鄱阳)人程祁,字忠彦,曾修撰程氏《世谱》。南宋人程晟,是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孙子。他很有才学。曾编著《伊川文集》八卷,并修撰《伊川家谱》一卷。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史定之任池州(安徽贵池)知事,曾将程氏谱系上呈朝廷,皇帝降旨,将程颐四世孙程观之补官登仕郎。

6、辽、金、元、明

三代的家谱如今已全部失传,见于目录记载的也非常少。元代已出现了由亲及疏、由远及近、一体共载的现象,不拘泥于欧、苏“小宗谱法”的限制。谱图也突破了五世为图的限制,出现了以大宗谱法做的大谱图。明代,明太祖在位时,就曾为自己的家族编修家谱。它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明谱新增加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家规家训、祠产族产等宗族制度的相关方面,这也正是明代宗族制度较前有所发展的一个反映。 在体例方面,明谱在因袭欧苏谱例的同时,增加了“志”“图”“考”“录”等项新内容,这是明修宗谱进一步吸收正史和地方志编纂学上成果的重要体现。元代程氏家谱屡有修撰,但宋元以前的程姓家谱,大多亡佚不存。明代修撰的程氏家谱较多,现存的价值较高的家谱多为明代后期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所修。比较重要的有程敏政《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河南上程谱》《河南程氏正宗世谱》《程氏家乘》等。这一时期的修谱,已从某一地区的家族门派发展到大范围乃至全国性的“统谱”。

7、清代

清代纂修的最多,占50%以上。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高贵,很多家谱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攀附古帝王或名人为始祖。但这种风气使某些家族的家谱失去了真实性。家谱体例在清代得到充分发展。这个时期,除要排列家族世系外,又增加了谱序、传记、著述、祠堂、家规、家训、恩荣录、世系图、世系谱、凡例、家法族规、字辈、谱论、科举、祠堂、祠产、墓图、墓志、五服图、家礼、寿文、贺文、祭文、名迹录、契约、艺文、遗像、赞词、仕宦、传记、行状、志录、年表、余庆录、领谱等20多项,并增加了女子、婚嫁、岳家等人物记述,还对入谱人物也进行了限制性规定,行文重视修辞和文采。为使家谱不至中断,还规定了“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年限。所有这些,使得明清时代的家谱纂修更系统,更完善,价值更高。这就使家谱成了家族史或社会百科全书。这是修谱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清代和民国时期所修续的程氏家谱现存数量较多,并且大多经刊印或手抄,流传至今,不再叙述。

8、民国后

宗谱在体例上基本承袭明清谱,变更甚微,家谱修撰的结构已经定型。政府也对家谱中的行文和格式作出了一些规定。政府对于建家庙、修家谱之类加强家族团结的事情大部采取支持与鼓励的态度,不断见到政府当局鼓励纂修家谱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在批判各种封建文化的氛围里,家谱无形中受到禁锢。80年代中期开始,编修家谱的风悄然兴起,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修谱成风。但多出自民间文化不高的编篡者之手,质量普遍不高。今天,欣逢太平盛世,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家谱的撰写、续修才日益活跃。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家族繁衍的需要,而且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每个家族的族人都能朝着家中名人的德行去做,对一个家庭、一个地域,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都有益处的。只要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摈弃封建糟粕,达到团结向上,就会使家谱这一传统文化健康发展。新中国建国以来,由于宗法观念的破除,家族的分土析居,修续家谱较为罕见。近年来,在有些地区又有续修。例如广东五华河源纯刚公系《程氏族谱》,就是1996-1997年新续修的程氏谱书.现存的程氏谱书,除了部分散布民间,由私人珍藏外,大多收藏在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或档案馆中。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收藏程氏谱书四十多种,上海图书馆也有较多收藏。程有为《中国家谱目录》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著录程氏谱书三十九种,计二百二十二册。2011年黄山《新安程氏世系》,2019年程直天河南《两程正宗世系谱》等。这些谱书如按地区分,以安徽省数量最多,达二十四种,其次是江苏省,有六种,湖北省有四种,湖南山东两省各一种,其他一种。我国现存程氏谱书远不止这些,不少程姓人群居住较为集中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等省的许多谱书都未被收入。

二、附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上古又称“远古”,指有文字以前的时代,《易》:“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结绳而治。”《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如与“中古”并提时,一般指秦汉以前即夏、商、周三代。中古次于上古的时代,但说法不一。《易》:“《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此“中古”指商周之间。《韩非子》:“中占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中古”指传说中的虞夏时期。《三都赋》:“决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此“中古”指秦代。现在一称汉代以后、宋以前为中古。三古即上古、中古、下古,但说法不一。《汉书》:“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礼》:“状羲上古,神农中古,五帝下古。”三古之一,是较早的古代。在中国历史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欧洲历史书上一般把从最早国家的出现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段历史叫上古史。欧洲在这段时期处于奴隶社会,所以也把上古社会说成奴隶社会。如果从全世界范围讲,就不完全一样。比如我们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要早得多。说明:今人以为,上古时期的概念,应该以史界定义为准。所谓“上古指的就是三皇五帝时期,又称史前时代,也有人称之为“神话时代,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朝代”的概念,而不是指“夏商周秦汉”这段历史时期。天皇氏:简称天皇,地皇氏:简称地皇,人皇氏:简称人皇,有巢氏:尊称大巢氏,燧人氏:尊称燧皇,华胥氏:简称华胥,是伏羲与女娲之母,伏羲氏:尊称羲皇,女娲氏:尊称娲皇,神农氏:尊称农皇,一说即炎帝,少典子,前3216-前3077年在位,据说在位120年,五帝[约公元前3076年-公元前2029年,存有争议],帝魁:炎帝子,前3076-前2997年在位,据说在位80年,帝承:前2996-前2937年在位,据说在位60年,帝明:前2936-前2888年在位,据说在位49年,帝直:前2887-前2843年在位,据说在位45年,帝厘:一作帝来,前2842-前2795年在位,据说在位48年,帝哀:一作帝裹,前2794-前2753年在位,据说在位42年,榆罔:前2752-前2698年在位,据说在位55年。

例如:程氏历代祖系源流世谱简述

   一、 历史续谱记录简述(不完全统计,望补充)

程氏建谱始于东周,据《二程故里志》(程氏景先堂藏版)从程叔本开始,按一般规律来说,凡是当了大官的人,都在晚年总结一生,书写家谱,即使他不感兴趣,也会有志之士,鼓动他修谱。我程氏历代都有朝廷命官,文臣武将屡见史书,学者、举人、进士、不计其数,他们自然会修谱,由于历史悠久,支派繁多,情况复杂,记录不全,刊印如下:

忠辛祖

叔本祖

泰祖

康祖

景通祖

可久祖

世庸

淘祖

祁祖

颐祖

新祖

晟祖

大昌祖

文智祖

万里祖

皓祖…定州刺史唐续谱

时进祖…明朝先生手写续谱

景熊祖梦熊祖…咸丰三年续谱

攀龙祖兆龙祖…秀才嘉庆九年续谱

相祖…奉祀官一九八七年四月重纂

大法祖汝林祖…光绪14年续谱

汝璞祖公垲祖…民国15年续谱

仕周修谱

儒周续谱

仕汉续谱

儒前汉续谱

仕晋续谱

儒唐续谱

儒唐续谱

仕唐续谱

仕宋续谱

仕宋儒宋续谱

儒宋续谱

儒宋续谱

仕宗续谱

仕明续谱

清一品官

宗孟祖…明朝翰林院五经博士续河南正宗世系谱,步月祖射斗祖…翰林院五经博士光绪三十二年重纂。延祀祖…翰林院五经博士清康熙四十五年重纂,拟璋圭璋祖…翰林院五经博士乾隆五十七年重纂宝祖梓铭祖东铭祖旨平祖福田祖…1940年续河北兴中谱 程立才祖…特级教师2000中华程氏三千年》,汝琪祖志商祖鸣凤祖公垲祖鸿陆祖庆林祖…1940续谱 玉锋祖庆来祖从恩祖立才祖正涛祖…2000年续谱,庆菊祖汝俭祖治华祖等…1998年续《河北程氏兴宗谱》

程氏历代祖系源流世谱简述:早在春秋时期,晋国人程本曾经修撰程氏家谱。到了西汉元帝时期,司徒程泰奉诏“编修姓望”,这是程姓较早的谱牒。三国时期程昱的儿子程建曾“归郡修谱”。晋室南迁以后,在江南有所谓《百家谱》,程姓也在其中。唐代人程淘,始考订《程氏谱》,考载详明,堪称信史。宋代鄱阳(今江西省鄱阳)人程祁,字忠彦,曾修撰程氏《世谱》。南宋人程晟,是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孙子。他很有才学。曾编著《伊川文集》八卷,并修撰《伊川家谱》一卷。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史定之任池州(安徽贵池)知事,曾将程氏谱系上呈朝廷,皇帝降旨,将程颐四世孙程观之补官登仕郎。元代程氏家谱屡有修撰,但宋元以前的程姓家谱,大多亡佚不存。明代修撰的程氏家谱较多,现存的价值较高的家谱多为明代后期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所修。比较重要的有程敏政《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河南上程谱》《河南程氏正宗世谱》《程氏家乘》等。这一时期的修谱,已从某一地区的家族门派发展到大范围乃至全国性的“统谱”。清代和民国时期所修续的程氏家谱现存数量较多,并且大多经刊印或手抄,流传至今,不再叙述。建国以来,由于宗法观念的破除,家族的分土析居,修续家谱较为罕见。近年来,在有些地区又有续修。例如广东五华河源纯刚公系《程氏族谱》,就是1996-1997年新续修的程氏谱书.现存的程氏谱书,除了部分散布民间,由私人珍藏外,大多收藏在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或档案馆中。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收藏程氏谱书四十多种,上海图书馆也有较多收藏。《中国家谱目录》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著录程氏谱书三十九种,计二百二十二册。这些谱书如按地区分,以安徽省数量最多,达二十四种,其次是江苏省,有六种,湖北省有四种,湖南山东两省各一种,其他一种。我国现存程氏谱书远不止这些,不少程姓人群居住较为集中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等省的许多谱书都未被收入。1991年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贵州遵义程洪昆编辑的仁怀明祖系桂花房《程氏族谱》。2014《贵州遵义程氏宗谱》钟灵系明祖房己被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档案局、贵阳市档案局、贵阳市图书馆、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阳市博物馆、仁怀市档案局、仁怀市博物馆以及皖西南程氏文化园家谱委员会、黄山程氏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嵩县田湖镇程村两程故里管理委员会、江西程氏宗亲会等20多家国家及省、地(市、县)单位、社会学术团体发证、全国各地380位家谱研究者、爱好者及桂花房族本支系600个家庭(族)收藏。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程氏宗谱》是为程氏族裔孙寻根的导航图、路线图、联络图、族人的身份证!是每一个程氏家庭的无价之瑰宝。

第六节、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从家谱中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百家姓图腾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英语totem的音译。源出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社会中,人们以某种自然物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称为图腾。郭沫若 《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凤是玄鸟,是 殷 民族的图腾。夔,我也把它误认为龙,龙是 夏 民族的图腾。”

是一个民族或者某一地域的人所共有的一种精神崇拜,这种崇拜简化为一种简单的图像、文字标记或其他符号就叫图腾。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的统一性。人与图腾有什么关系?有三种认识:1.图腾使自己的血缘亲属,他们用父亲祖父母等亲属称呼来称呼图腾,并以图腾名称作为群体名称。2.图腾是群体的祖先,认为群体成员都是由图腾繁衍而来。图腾即族徽,是一个群体的标志。由一个图腾,人们可以推理出一个族群的神话、历史记录、习俗等。图腾崇拜的对象也极为广泛,由动植物、非生物及自然现象,包括生产、生活工具等等。图腾是最原始的文化载体,特别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可以直观的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他又是象形文字的雏形。象形文字是利用图形来表达所要记载的内容和意思。对所表达的对象,用简约古朴的艺术线条勾画表达特定物体的外形特征。象形文字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从岩画、陶文、甲骨文、金鼎文逐渐演化而成方块字,一直承传不息。上古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后来不少图腾演变为姓氏。图腾崇拜就是对祖先的崇拜。姓氏与图腾的关系,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李玄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指出,古姓源于图腾:"姓即图腾的结果,在文字内现在尚能看见他种种遗迹。"在姓氏的文字里,我们还可以解读出远古祖先在一个简单的象形文字里留下的图腾。"姓氏"就是一个远古氏族部落的图腾,"姓氏"的象形文字在更原始和古老的象形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组合和美化,而后形成一个更具有代表性的象形文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宗族是血缘的群体,姓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符号,这个符号就是文字图腾。那么,究竟那一种文字才能充分代表图腾的本意呢?中华文字发展历程归纳为"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形态变化,甲骨文(商)金鼎文(商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和草书(唐),也称为"汉字七体"亦称"汉字七书"。从"汉字七体"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甲骨文、金鼎文是文字图腾最早的象形文字图形符号,是最具中华姓氏图腾的代表性。金文厚重、字体美观大方。她象一个老者而龙颜换发,充满活力无限;征求专家学者讨论,一致同意用此字形做为各氏族图腾族徽再合适不过了。采用双龙(t)(汰)作为图腾背影。目前,国内姓氏图腾有几个不同版本,这些专家、学者呕心沥血、上下求索,付出了艰辛努力,是令人尊敬的。由于多种原因,均不能真实地反映最本质、最始源的图腾文化;又因版本不同,更让人们无所适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通过对姓氏起源与发展、文字起源与发展、图腾文化起源与发展的研究,聘请国内著名文史专家、姓氏文化专家、甲骨文专家、谱牒专家、书画专家,规范书写并首次公开权威发布了"中华姓氏图腾"。尽管专家、学者罄其所学,付出了艰辛努力,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以期更臻完善。

姓氏图腾的基本特征

以图腾观念为标志,它是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又包含氏族的一些制度,具有如下特征:

1、大多数氏族都有图腾。2、认为本氏族的祖先与氏族图腾有血缘关系或某种特殊关系。

3、图腾具有某种神秘力量,能保佑和祝福本氏族。4、图腾崇拜有些禁忌。如禁止同氏族成员通婚;禁杀图腾物,这是最重要的两种禁忌。5、同一图腾的部落成员是一个整体。

三、100个姓氏的图腾

李姓图腾  姓氏图腾王姓图腾  姓氏图腾张姓图腾  姓氏图腾刘姓图腾  姓氏图腾陈姓图腾  姓氏图腾杨姓图腾  姓氏图腾赵姓图腾  姓氏图腾黄姓图腾  姓氏图腾周姓图腾  姓氏图腾吴姓图腾  姓氏图腾

李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徐姓图腾  姓氏图腾孙姓图腾  姓氏图腾胡姓图腾  姓氏图腾朱姓图腾  姓氏图腾高姓图腾  姓氏图腾林姓图腾  姓氏图腾何姓图腾  姓氏图腾郭姓图腾  姓氏图腾马姓图腾  姓氏图腾罗姓图腾  姓氏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梁姓图腾  姓氏图腾宋姓图腾  姓氏图腾 郑姓图腾  姓氏图腾 谢姓图腾  姓氏图腾 韩姓图腾  姓氏图腾 唐姓图腾  姓氏图腾 冯姓图腾  姓氏图腾 于姓图腾  姓氏图腾 董姓图腾  姓氏图腾 萧姓图腾  姓氏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程姓图腾  姓氏图腾曹姓图腾  姓氏图腾袁姓图腾  姓氏图腾 邓姓图腾  姓氏图腾 许姓图腾  姓氏图腾 傅姓图腾  姓氏图腾 沈姓图腾  姓氏图腾 曾姓图腾  姓氏图腾 彭姓图腾  姓氏图腾 吕姓图腾  姓氏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苏姓图腾  姓氏图腾 卢姓图腾  姓氏图腾 蒋姓图腾  姓氏图腾 蔡姓图腾  姓氏图腾 贾姓图腾  姓氏图腾丁姓图腾  姓氏图腾 魏姓图腾  姓氏图腾 薛姓图腾  姓氏图腾 叶姓图腾  姓氏图腾 阎姓图腾  姓氏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余姓图腾  姓氏图腾 潘姓图腾  姓氏图腾 杜姓图腾  姓氏图腾 戴姓图腾  姓氏图腾 夏姓图腾  姓氏图腾 钟姓图腾  姓氏图腾 汪姓图腾  姓氏图腾 田姓图腾  姓氏图腾任姓图腾  姓氏图腾姜姓图腾  姓氏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范姓图腾  姓氏图腾方姓图腾  姓氏图腾石姓图腾  姓氏图腾姚姓图腾  姓氏图腾谭姓图腾  姓氏图腾廖姓图腾  姓氏图腾邹姓图腾  姓氏图腾熊姓图腾  姓氏图腾金姓图腾  姓氏图腾陆姓图腾  姓氏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郝姓图腾  姓氏图腾孔姓图腾  姓氏图腾白姓图腾  姓氏图腾崔姓图腾  姓氏图腾康姓图腾  姓氏图腾毛姓图腾  姓氏图腾邱姓图腾  姓氏图腾秦姓图腾  姓氏图腾江姓图腾  姓氏图腾史姓图腾  姓氏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侯姓图腾  姓氏图腾顾姓图腾  姓氏图腾邵姓图腾  姓氏图腾孟姓图腾  姓氏图腾钱姓图腾  姓氏图腾汤姓图腾  姓氏图腾尹姓图腾  姓氏图腾易姓图腾  姓氏图腾贺姓图腾  姓氏图腾赖姓图腾  姓氏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龚姓图腾  姓氏图腾文姓图腾  姓氏图腾龙姓图腾  姓氏图腾万姓图腾  姓氏图腾段姓图腾  姓氏图腾雷姓图腾  姓氏图腾黎姓图腾  姓氏图腾常姓图腾  姓氏图腾武姓图腾  姓氏图腾乔姓图腾  姓氏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姓图腾

第七节 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从家谱中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百家姓郡氏

姓氏与郡氏,

很容易使人想到一直在我国流传甚广的郡望堂号问题。在过去民间嫁娶的名帖上或官宦人家的府第,往往在自己的姓氏之前,还要冠以一定的名号,如贵州遵义程氏自立立雪堂” 安定郡” 明道家风” 从而为贵州遵义境内以及外省、外县的聪、明、智、慧、定、国、安、邦八大房系裔孙以及生活在西南一带的其他程氏宗亲系派以立雪堂为堂派,安定郡为郡氏,明道为家风历史传承记载奠定了理论根据。张氏百忍家风”、“陇西李氏”、 王氏“三槐堂”、“彭城刘氏”、“汝南周氏”等等。这些在姓氏以前的“陇西”、“三槐”等代表什么?其实,这就是郡望、堂号。

所谓郡望,就是指某一姓氏在某一地区地位最高的家族。在姓氏发源以后,由于不同的原因,同一姓氏不可能居住在同一地方,而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同一姓氏的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地位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那些地位比较高的人为表示自己这一支高于其他地区的同姓人,便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所居住的地区(郡),这样就有了郡望。如上述的陇西李氏,即居住在陇西地区(今甘肃天水一带)的李姓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是李姓人中地位最高的一支,其他地区的李姓无一能与之相比。诸如此类的标榜郡望,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当时无论是选官还是婚嫁最重郡望门第,不同郡望的人即使是同姓,也不能担任相同的官职;朝中最为显赫的官位也只能由有最著名郡望的人来担任;郡望较低的人无论才能多高,都是无法占有这些位置的。当时在婚姻上也是如此。最著名的例子如《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两家的婚姻,因为张生出身于西洛,不是海内望族,就无法与博陵崔氏这样的著名郡望相匹配,因此才会有崔莺莺之母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加以反对。唐末以后,由于“选官不问郡望,婚姻不分阀阅”,标榜郡望失去了实际意义,才使郡望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从此以后,郡望演变为姓氏的一种标志,不管是不是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都可以“言李必称陇西,言周必称汝南”,而不必在意真正的居住地如何了。

堂号则是郡望的进一步分化和发展,是某一郡望中某一房支的称号。在某一姓氏中的某一支成为望族后,由于不断繁衍发展和迁徙的缘故,往往会进一步分化为许多不同的房支和系派。这些房支和系派与郡望不同的人一样,也会有贫富贵贱之分,为了加以区别,便在郡望之下出现了许多新的名号,这种名号有时称为房号,有时则称为堂号。如上述“三槐堂”本是王姓中的“琅邪王氏”的一个分支,北宋初年,这支人的开创者王祜在所住的庭院中栽植了三棵槐树,以勉励子孙努力仕宦位登公卿(槐树在古代是公卿的标志),此后,其子孙果然实现了他的夙愿。为了纪念王祜,这支王姓人便称“三槐王氏”,或王氏“三槐堂”。这里的“三槐”或“三槐堂”就是这支王姓人的堂号。

我国姓氏中郡望堂号较多的是的如程姓堂号“明道堂”、“伊川堂”、“立雪堂” “四言堂”、 “二圣堂”、 “明道堂”、“伊川堂”、“叙伦堂”、“宏礼堂”、“重本堂”、“四箴堂”……等等,都是根据宋时的程颐、程颢说的。程颐、程颢兄弟二人都是大儒周敦颐的学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程颢人称“孟子以后一人而已”。因为他二人能继承孔孟的传统,故称“明道堂”。二程讲学,迟到的站在门外侍听,雪深三尺不知寒,有成语“程门立雪”,故名“立雪堂”。程姓又以“安定堂”、“广平堂”为堂号。郡望(1)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东汉废入巨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2)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自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3)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相当于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县地。隋初废。家乘谱牒全国:十万程氏会谱十卷,河北:怀来县程氏族谱一卷江苏:丰县程氏族谱三卷、丹阳云阳程氏家乘四卷、溧阳程氏宗谱二十卷、溧阳程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宜兴和桥程氏正义宗谱十四卷、苏州程氏支谱不分卷、苏州程氏支谱四卷(1877)、苏州吴郡程氏支谱六卷、苏州程氏支谱四卷(1905)吴县新安篁墩程氏族谱不分卷、昆山广平程氏谱略不分卷

浙江:奉化程氏宗谱四卷首一卷、东阳玉溪程氏宗谱十六卷、常山傅严程氏宗谱二十一卷、傅严程氏宗谱(卷数不清)、常山旗峰程氏宗谱(卷数不清)、临海石塘程氏宗谱(卷数不清)、松阳安定程氏宗谱四卷安徽:程氏谱书四种初编、皖江程氏宗谱四十一卷首一卷、晋熙程氏江修宗谱十五卷首一卷、安庆程氏大成宗谱三十一卷、安庆程氏大成宗谱五卷首一卷格言一卷文集一卷、安庆程氏大成宗谱(卷数不清)、泾川秦峰程氏宗谱十四卷、徽州新安程氏诸谱会通十四卷、徽州程氏世谱张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然而,今天的张姓则习惯称16望,即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其中,除最后两个是堂号外,其余14个全是郡望;王姓则称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其中三槐、开闽是堂号。由于张、王二姓历来就是我国的大姓,其郡望堂号也要较其他姓氏为多。我国的不少姓氏只有一个郡望堂号,如丁氏只称济阳堂、于氏只称河南堂、并氏只称南阳堂、郑氏只称荥阳堂等等。至于宋元以后,人们对郡望、堂号的内容不再有所区分,把二者同样作为姓氏发祥地的代称,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

濮阳郡:晋代时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改为郡。此支吴氏,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长沙郡:秦时置郡。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
二、百家姓及郡名

赵〔天水〕钱〔彭城〕孙〔乐安〕李〔陇西〕周〔汝南〕吴〔延陵〕郑〔荥阳〕王〔太原〕

冯〔始平〕陈〔颍川〕褚〔河南〕卫〔河东〕蒋〔乐安〕沈〔吴兴〕韩〔南阳〕杨〔弘农〕

朱〔沛郡〕秦〔天水〕尤〔吴兴〕许〔高阳〕何〔庐江〕吕〔河东〕施〔吴兴〕张〔清河〕

孔〔鲁郡〕程〔广平〕曹〔谯郡〕严〔天水〕华〔武陵〕金〔彭城〕魏〔钜鹿〕陶〔济阳〕

姜〔天水〕戚〔东海〕谢〔陈留〕邹〔范阳〕喻〔江夏〕柏〔魏郡〕水〔吴兴〕窦〔挟风〕

章〔河间〕云〔琅琊〕苏〔武功〕潘〔荥阳〕葛〔顿丘〕奚〔北海〕范〔高平〕彭〔陇西〕

郎〔中山〕鲁〔扶风〕韦〔京兆〕昌〔汝南〕马〔扶风〕苗〔东阳〕凤〔邰阳〕花〔东平〕

方〔河南〕俞〔河间〕任〔乐安〕袁〔汝南〕柳〔河东〕酆〔京兆〕鲍〔上党〕史〔京兆〕

唐〔晋昌〕费〔江夏〕廉〔河东〕岑〔南阳〕薛〔河东〕雷〔冯翊〕贺〔广平〕倪〔千乘〕

汤〔中山〕滕〔南阳〕殷〔汝南〕罗〔豫章〕毕〔河南〕郝〔太原〕邬〔太原〕安〔武陵〕

常〔平原〕乐〔南阳〕于〔河内〕时〔陇西〕傅〔清河〕皮〔天水〕卞〔济阳〕齐〔汝南〕

康〔京兆〕伍〔安定〕余〔下邳〕元〔河南〕卜〔西河〕顾〔武陵〕孟〔平陆〕平〔河内〕

黄〔江夏〕和〔汝南〕穆〔河南〕萧〔兰陵〕尹〔天水〕

郡望是很繁杂的,有的是姓氏起源的地域标志,有的则是表示某姓在当地的名望。郡望百家姓所说的地名,多数是汉晋时代郡名,姓氏起源多数是汉代之前非常久远的事,郡望并不能准确说明姓氏起源,但与姓氏又有一定关联。有的一个郡望地有好几个姓,有的姓有好几个郡望地。近年,港台同胞与海外华人寻根问祖,多从郡望入手,迫切需要了解一些郡望知识。

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百家姓修谱寻觅郡望中的郡名相当现在的大致位置﹝收集有限,叩请老师读者补充完善﹞:

01、李氏: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襄城、广汉、江夏、梓潼、范阳、梁国、南阳﹝郡号﹞、燕楼、立本、忠武。

02、王氏: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郡号﹞、三槐、槐阴。

03、张氏: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太原、京兆、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修武、上谷、荥阳、平原、河东、始兴、冯翊、魏郡、郑州﹝郡号﹞、百忍、 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

04、刘氏: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长沙、河南、广平、丹阳、广陵、临淮﹝郡号﹞、藜照、藜阁、德馨、豢龙、蒲编、汉里。

05、陈氏:颖川、汝南、下邳、广陵、河南、武当、冯翊、京兆、东海、新安、庐江、渤海〔郡号〕、德星、德聚、绳武、三恪、四勿、建业、映山、忠节、延庆、余庆、报本、星聚、三义、树本、燕贻、官梅、笃庆、光裕、崇义、崇本、世德、衍庆、敦睦、叙伦、地心、重华、仁耻、毓庆、世德、敦厚、奉先、聚原、传义、三和、培德、三相、义门、道荣、惇庸、双桂、徽五、绍德、怀忠、聚星、三益、存诚、渑武、三尧。

06、杨氏:弘农、天水、河内﹝郡号﹞、关西、四知、栖霞、光裕、赐书、崇本、清白。

07、赵氏:天水、涿郡、南阳、金城、下邳、颖川﹝郡号﹞、半部、琴鹤、孝思、谷治、萃涣、爱日。

08、黄氏:江陵、江夏、会稽、濮阳、安定、零陵、巴东、西郡、晋安、洛阳、东阳、松阳、上谷、谯郡、固始﹝郡号﹞、紫云、种德、燕山、宽和、思敬、逸敦、敦睦、炽昌、孝友、四士、千顷、檀樾。

09、周氏:汝南、庐江、寻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武功(元朝前姓苏)﹝郡号﹞、细柳、笃佑、爱莲。

10、吴氏:延陵、渤海、濮阳、陈留、长沙、吴兴、汝南﹝郡号﹞、让德、种德、三让。

11、徐氏:东海、高平、东莞、琅琊、高宛、涤阳、濮阳﹝郡号﹞、东尾、东陇、元温、一本、二庙、三贤、三水、三益、三和、四明、五桂、五全、五云、五福、五瑞、五凤、六吉、六顺、八龙、九桥、文苑、文敬、大坪、宁寿、玉屿、玉井、玉安、正伦、正谊、立本、圣交、麦饭、敦睦、世德、存桂、垂裕、追远、崇雅、礼耕、惇王、怀德、雍肃、南陵、崇本、偃王、永恩、鸿绩、叙伦。

12、孙氏:汲郡、乐安、东莞、吴郡、富春、陈留、太原﹝郡号﹞、平治、映雪。

13、胡氏:安定、新蔡、弋阳、定城、义阳、中州、洛阳、恒山、河东〔郡号﹞、澹庵。

14、朱氏:沛国、吴郡、钱塘、义阳、丹阳、太康、河南(郡号)、凤阳、紫阳。

15、高氏:京兆、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郡号﹞、有继、厚余、供侯、聚庆。

16、林氏:西河、济南、下邳、南安、晋安﹝郡号﹞、问礼、忠孝、永泽、林本、善庆、崇本、九龙、十德、九牧、松卜、绍闽、敦本、双阙、青龙、林平。

17、何(河)氏:庐江、东海、陈郡、扶风﹝郡号﹞、水部、虞江、天衢、三高、儒雅。

18、郭氏:太原、华阴、冯翊、汾阳、昌乐、西平、敦煌、中山﹝郡号﹞、尊贤。

19、马氏:扶风﹝郡号﹞、铜柱、绛纱、驷德、回升、孝后、睇眩、宝善、体仁、志诚唏眩、聚未、忠孝、树德、裕本、诚忍、刻鹄、善述、书诚、惇远、存德、文英、监兹、公明、衍庆、乐真、敦悦、静业、藏拙、青云、绛帐、伏波。

20、罗氏:豫章、长沙、齐郡、襄阳、河东〔郡号﹞、尊尧。

21、梁氏:安定、天水、扶风、河南﹝郡号﹞、仪国、保善、梅镜。

22、宋氏:京兆、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扶风、弘农、乐陵、江夏﹝郡号﹞、玉德。

23、郑氏:荥阳、高密、陇西、南阳﹝郡号﹞、博经、著经、通德、安远、玉麟。

24、谢氏:陈留、陈郡、会稽、冯翊﹝郡号﹞、威怀、安晋、东山、宝树。

25、韩氏:颖川、南阳﹝郡号﹞、昼锦。

26、唐氏:晋昌、晋阳、北海、鲁国﹝郡号﹞、移风。

27、冯氏:始平、杜陵、长乐、信都、颖川、上党、京兆、弘农、河间、魏郡、 新平﹝郡号﹞、同舆、三同、善德。

28、于氏:河南、东海(郡号)、忠肃。

29、董氏:陇西、济阴﹝郡号﹞、直笔、良史、豢龙。

30、萧(肖)氏:兰陵、广陵、河南﹝郡号﹞、芳远、定汉。

31、程氏:安平、广平、京兆、东阿、新安、河南、安定﹝郡号)、明道、伊川、立雪、贵州遵义仁怀安定﹝郡号)、明道家风、立雪堂。

32、曹氏:礁国、彭城、高平、巨野﹝郡号﹞、谯县、清靖、无为。

33、袁氏:汝南、陈留、陈郡、彭城、襄阳、河南、东光、华阴、太原、濮阳、宜春〔郡号〕、卧雪、守正、怀楚、维则、介禳、介江、介祉。

34、邓氏:南阳、安定、平阳、长沙、陈郡、洛阳、高密﹝郡号﹞、平寿、谦恕、南雄。

35、许氏:高阳、汝南、河南、太原、会稽﹝郡号﹞、长兴、洗耳、德仁、训诂。

36、傅(付)氏:清河、北地﹝郡号﹞、双凤、兴商。

37、沈氏:吴兴、汝南﹝郡号﹞、梦溪。

38、曾氏:鲁国、庐陵、武城、天水﹝郡号﹞、三省、鲁阳。

39、彭氏:淮阳、陇西、宜春(郡号)、可祖、长寿、述古。

40、吕氏:河东、东平、京兆、冯翊、淮南﹝郡号﹞、渭滨、东莱、著存。

41、苏氏:武功、扶风、武邑、蓝田、洛阳、河南、河内﹝郡号﹞。

42、卢(芦)氏:范阳、河南、河间﹝郡号﹞、专经。

43、蒋氏:乐安、东莱﹝郡号﹞、钟山、九侯、居易、亦政、慎枢。

44、蔡氏:济阳﹝郡号)、九峰、龙亭。

45、贾氏:临汾、武威、武陵、河南、长乐(郡号)、至言、积善。

46、丁氏:济阳〔郡号〕、钟德、梦松、双桂、留馀、承德、五果、御书。

47、魏氏:巨鹿、任城〔郡号〕、九合、敬爱、治礼、十思。

48、薛氏:河东、新蔡、沛国、高平﹝郡号﹞、忠谏。

49、叶氏:南阳、下邳﹝郡号﹞、崇信、敦睦、点易、续古、继美、百妨、天叙、永思。

50、阎(闫)氏:天水、河南、太原(郡号)、丹青、右相、日月。

51、余氏:新安、下邳、吴兴、高阳(郡号﹞、清严、忠惠、风采、武溪、八贤、敬义。

52、潘氏:荥阳、广宗、河南、豫章﹝郡号﹞、黄门。

53、杜氏:京兆、汉阳、南阳、襄阳、濮阳﹝郡号﹞、诗圣、少陵、宝田、宝莲。

54、戴(代)氏:礁国、广陵、济会、清河〔郡号〕、注礼。

55、夏氏:会稽、谯郡、高阳、鲁郡〔郡号﹞、平水、正德、务本、源远、尚忠、思孝、明德、聚奎、遗爱、鹤来、秘书、余庆、孝恩、德远、孝思、永存、三余、六凰、登茅、集庆、彝叙、龙耳、崇本、敦本、淳叙、敦睦、敬承、光裕、衍庆、报本、汇泉、植本、笃厚、墨庄、清廉 。

56、锺(钟)氏:会稽、颖川、竟陵(郡号)、钟祥、石门、四德。

57、汪氏:平阳、新安﹝郡号﹞、六桂、越国、忠勤。

58、田氏:北平、雁门、京兆、河南、平凉、天水、太原﹝郡号﹞、紫荆、贫骄、风翔、风鸣、荆茂、荆树、德蔚、鹰门、五丰、耕馀、守正、三盛、耕裕、聚书、烛照、武侯。

59、任氏:乐安、东安、南阳、庐江、陈留(郡号)、水薤、玉知、叙伦、吏部、节武。

60、姜氏:天水、广汉〔郡号﹞、龙泰、稼樯、渭水、孝友、敬义、寅清、表海、孝思、敬睦、敬胜、敬德、三孝、森荫、森阳、云磬、瀚静、渭璜、宝璜、崇本、经草、松柏、馀庆、敦本、敦睦、孰乐、敦伦、致远、享典、贻安、聚仪、东海、仁德、忠仪、贵三、善庆、获胜、养拙、璜瑛、峝支、寿世、飞熊、叙伦、乐颜、追远、鲁文盛。

61、范氏:南阳、高平、钱塘、敦煌、汝南、河内、山阳、外黄(郡号)、后乐、芝本、鸡黍、永思、崇本、敦本、积善、忠恕、经义、逵道。

62、方氏:河南﹝郡号﹞、六桂、立本、伦叙、榴耕、聚乐、敦义、永思、大训、友庆、永锡、白云、发祥、世恩、壮猷、观礼、阳牧、光远、光启、正学。

63、石氏:武威、渤海、平原、上党、河南﹝郡号﹞、三典。

64、姚氏:吴兴、南安(郡号﹞、仁圣。

65、谭氏:济阳、齐郡、弘农、平陵(郡号)、善断、济南。

66、廖氏:汝南、巨鹿、武威﹝郡号﹞、清武、崇远、垂裕、承佑、果烈、紫桂、万石、中乡、世彩、馨德、知本、本思、五桂、武城、慕维。

67、邹氏:范阳、太原、广陵、南阳、渤海、丹阳﹝郡号﹞、碣石、讽谏、回春、古经、敦睦、显忠、中和、敦本、元恺。

68、熊氏:江陵、南昌(郡号)、钟陵、射石、谦益、孝友、典裕、思孝、雨钱。

69、金氏:彭城、京兆〔郡号﹞、丽泽、鸿文、怀德、追远、世耕。

70、陆氏:河南、平原、颖川、河内、吴郡〔郡号﹞、忠烈、黜霸、翰英。

71、郝氏:太原、京兆、安陆(郡号)、晒书。

72、孔氏:鲁郡、京兆、河南、会稽、常山、南阳(郡号)、阕里、至圣。

73、白氏:南阳、太原﹝郡号﹞、香山、治生。

74、崔氏:清河、博陵、汞阳、辽东、阳丘(郡号)、谭国、章丘、扶余、襄平、凌东、清阳、甘陵、冀南、南宫、邯鄣、世德、噤李、德星、敦叙、默阴、铁岭、乐善、三戟、德聚、玉心、敦本、敦耕、敦五、慎德、承绪、永思、崇志、默荫、了善、石永、仁本、八行。

75、康氏:京兆、东平、会稽、华山、江夏﹝郡号﹞、京北。

76、毛氏:西河、荥阳、河阳、北地(郡号)、舌师。

77、丘(邱)氏:河南、吴兴、扶风﹝郡号﹞、敦睦、砚耕、思敬、忠实。

78、秦氏:天水、太原、齐郡、河内(郡号)、三贤、乐善、养真、忠孝、淮海、五礼、敦余。

79、江氏:济阳、淮阳﹝郡号﹞、六桂、忠廉。

80、史氏:高密、京兆、桂阳、建康、宣城、陈留、河南、溧阳(郡号)、忠烈、怀溧。

81、顾氏:会稽、武陵(郡号)、三绝、怀远、裕昆、永思、格思、凝薇、忠考、惇叙。

82、侯氏:上谷、丹徒、三水、绛郡、河南﹝郡号﹞、却币、救赵。

83、邵氏:博陵、汝南、安阳﹝郡号﹞、安乐。

84、孟氏:洛阳、平陆、东海、巨鹿、武康、安平、江夏(郡号)、三迁。

85、龙氏:武陵、天水、武阳、太原、武昌、南阳(郡号)、八德、敦厚、经德、世师、纳言。

86、万氏:扶风、河南、槐里(郡号)、隰西、成孝、滋树、永思、孝思、敦睦、世德、蔼吉、孝里、万成、敦厚、思诚、辨志。

87、段氏:京兆、武威、扶风、天水(郡号)、君轼、锦绸、余庆、多寿、集凤。

88、雷氏:豫章、冯翊(郡号)、谦让。

89、钱氏:彭城、下邳、吴兴﹝郡号﹞、吴越、锦城、惇彝、燕诒、锦树、万选、丹桂。

90、汤氏:中山、范阳﹝郡号﹞、掬星、吞星、玉茗。

91、尹氏:天水、河间(郡号)、和靖、一经、文和。

92、黎氏:京兆、九真、宋城﹝郡号﹞、载酒、新安、敦本、礼序。

93、易氏:太原、济阳(郡号)、忠裔、忠思、重桂、纯孝、植栗、庆源、瑞芝、玉芝。

94、常氏:太原、平原、河内、武威、河南(郡号)、知人。

95、武氏:太原、沛国、冯翊(郡号)、鬻薪。

96、乔(桥)氏:梁国、顿丘、冯翊(郡号)、文惠、纯洁、在中、三肆、善益、金陵。

97、贺氏:会稽、河南、广平、陈留、济南(郡号)、四明、百岁、赐曲、诗文。

98、赖氏:颖川、松阳、西川、南康、河南、河内﹝郡号﹞、秘书、四川。

99、龚氏:武陵〔郡号﹞、六桂、中隐、楚仙、耕读、渤海。

100、文氏:雁门(郡号)、信国、正气、久大、崇本、六义、三山、三芝、玉兰。

101、卫氏:河东、陈留、辽东(郡号)、永世、敦本、乐善、传怀、友顺、一部、追远、庆源、羽音、兴善、崇德、光大、功德、敦伦、麻孝、後乐。

102、陶氏:济阳、丹阳、浔阳(郡号)、爱菊、五柳、寸阴。

103、喻氏:苍梧、南昌、江夏、严州、钱塘、桐庐、豫章(郡号)。

104、柏氏:平阳、魏郡、济阳、咸阳(郡号)、忠恕、碧山。

104、水氏:吴兴、临安(郡号)。

105、窦氏:扶风、河南、清河(郡号)、世和、承恩。

106、云氏:琅琊、河南(郡号)。

107、奚氏:谯国、北海(郡号)。

108、郎氏:中山、魏郡(郡号)。

109、鲁氏:扶风(郡号)、三异。

110、昌氏:汝南、东海(郡号)、双芝、茂荫、高勋、敦伦、严昌、禹拜、瑞应、余庆。

111、苗氏:上党、济阴、东阳(郡号)、惠化。

112、凤氏:平阳、邰阳(郡号)、励众。

113、花氏:东平、开封(郡号)、汴梁、大梁、汴京、含英、银铜、紫云、珠树、昆陵。

114、俞氏:河间、河东(郡号)、流水。

115、酆氏:京兆(郡号)。

116、鲍氏:上党、泰山、东海、河南(郡号)、清懿。

117、费氏:江夏、琅琊(郡号)、衍庆、念本、源述、职思、尚志、承志、地远、敦睦。

118、廉氏:河东(郡号)。

119、岑氏:南阳(郡号)、合山、三山、绳武、章庆。

120、洪氏:敦煌、豫章、宣城﹝郡号﹞、平山、双忠、三瑞、义居、招隐、积德、听彝、务本、怀本、敦本、本立、楚宝、和顺、敬爱、洪福、著存、永锡、六桂。

121、毕氏:河内、东平、太原(郡号)、经训、廉介。

122、安氏:凉州、姑臧、武陵、河内(郡号)、济世。

123、时氏:陇西、陈留、钜鹿(郡号)、仁恕、寿春、留犊。

124、皮氏:天水、下邳(郡号)、鹿门、吉安。

125、卞氏:济阴、济阳(郡号)。

126、齐氏:汝南、高阳、中山(郡号)、简礼。

127、伍氏:梁国(郡号)。

128、元氏:河南(郡号)。

129、卜氏:西河(郡号)。

130、平氏:河内(郡号)。

131、和氏:代国、汝南、西陵(郡号)。

132、穆氏:河南、河内、汝南(郡号)、明经。

133、湛氏:豫章、新淦(郡号)。

134、祁氏:太原、扶风(郡号)、澹生。

135、禹氏:陇西、琅琊(郡号)、惜阴、十起。

136、狄氏:天水、太原(郡号)、梁公。

137、米氏:京兆、陇西、高平(郡号)、鹿门、宝晋、海岳。

138、贝氏:清河(郡号)、留任、修史、丰谷、东武、光裕。

139、明氏:吴兴、平原(郡号)、廉慎、集庆、助月。

140、臧氏:东海、颖川、东莞、天水(郡号)。

141、计氏:京兆、齐郡(郡号)、晋鉴。

142、伏氏:太原、高阳、平昌(郡号)、鸣琴、藏授。

143、成氏:弘农、上谷(郡号)、永敬。

144、谈氏:梁郡(郡号)。

145、茅氏:东海、陈留、晋陵(郡号)。

146、盛氏:汝南、梁国(郡号)。

147、屈氏:临海、河南(郡号)、三闾、汨罗。

148、项氏:辽西(郡号)、师圣。

149、祝氏:河南、太原(郡号)、怀星。

150、梅氏:汝南、宣城、文山、北海(郡号)、苑陵、汉中、内江、麻城、绩学、慰仙。

151、闵氏:太原、陇西、东鲁(郡号)、江舟、流芳、纯孝、育婴、孝悌。

152、席氏:安定(郡号)、嘉会。

153、季氏:鲁国、寿春(郡号)、三思。

154、麻氏:上谷(郡号)、金紫。

155、强氏:天水、丹阳(郡号)、浚渠。

156、路氏:阳平、陈留、襄城、安定、东阳、河南、京兆、颖川、内黄(郡号)、道平、五金。

157、娄氏:谯郡、东阳(郡号)。

158、危氏:汝南、临川(郡号)、太史、晋昌、三苗、鉴赏、敦本、仁义。

159、刁氏:弘农、渤海、河西(郡号)、藏春。

160、庄氏:天水、会稽、东海﹝郡号﹞、锦绣。

161、童氏:雁门、渤海、建昌﹝郡号﹞。162、阮氏:陈留、太原〔郡号﹞、常兴、竹林、三斯、敦伦、文焕、敦善、余庆、世懋、敬思、名贤、勺湖草。 163、柯氏:济阳、钱塘、齐郡﹝郡号﹞、瑞鹊。164、倪氏:千乘﹝郡号﹞、经锄、锄经、带经、怡德、世德、本源、天宠、忠孝、承德、合一、贞一、建本、报本、崇本、爱日、宁远、永思、集义、继善、乐善、雍睦、遗安、培德、种德、敬业。

165、宰氏:西河(郡号)、临淄。

166、简氏:范阳、涿郡(郡号)、追来、溯源、孝思。

167、游氏:冯翊、广平﹝郡号﹞、立雪、盛兰、东兴、追思、聚辉、聚顺、美秀。

168、涂氏:豫章、南昌﹝郡号﹞、五桂。

169、庞氏:始平、和郡、南安、南阳(郡号)。

170、耿氏:高阳、河东、扶风(郡号)、美阳、怀远。

171、甄氏:中山(郡号)、还金。

172、檐氏:河间、渤海﹝郡号﹞、继述。

173、都氏:黎阳(郡号)、鸿胪。

174、颜氏:鲁国、琅琊﹝郡号﹞、复圣。

175、裘氏:渤海(郡号)、敦睦。

176、连氏:上党、武功(元朝前原姓苏)﹝郡号﹞、清冻、瞻依、武功、三贤。

177、韦氏:京兆(郡号)、扶阳。

178、尤氏:吴兴〔郡号〕、树德、志清、归闲、鹤栖、遂初、卿田。

179、管氏:平原、晋阳(郡号)、匡世。

180、杭氏:余杭、丹阳(郡号)、东乡、一韦。

181、邝(旷)氏:庐江(郡号)、宣城、三忠。

182、句(勾)氏:平阳、渤海(郡号)。

183、辜氏:豫章、晋安、惠安、彰化(郡号)、白礁。

184、葛氏:梁国、顿邱(郡号)。

185、单氏:河南、南安(郡号)。

186、邬氏:太原(郡号)、颖川。

187、牟氏:巨鹿、平阳、荥阳(郡号)、三弄、清风。

188、党氏:冯翊(郡号)、忠武。

189、古氏:新安、新平、河内﹝郡号﹞、国宝。

190、甘氏:渤海、丹阳(郡号)、旧学、五城。

191、左氏:济阳(郡号)、传经。

192、柳氏:河东﹝郡号﹞、仰峰、遗经。

193、贡氏:广平(郡号)、秀野、南湖、明洁。

194、章氏:河间、豫章(郡号)。

195、乐氏:南阳、河内(郡号)。

196、巫氏:平阳﹝郡号﹞、忠孝。

197、施氏:吴兴﹝郡号﹞、临濮、钱江、浔海。

198、宗氏:京兆、河东(郡号)、忠简、安西。

199、戚氏:东海(郡号)、享伦、三礼、景文、积善、止止、双溪、七候、体仁。

200、樊氏:上党、南阳(郡号)、崇德、文魁、鉴真、三阳、忠烈、槛真、听命。

201、舒氏:京兆、巨鹿(郡号)、阆风。

202、向氏:河南(郡号)、中和、淑均。

203、翁氏:盐官、临川、钱塘(郡号)、资善、赐鱼、六桂、得生。

204、解氏:平阳(郡号)、梁都。

205、晁氏:京兆、南阳、颖川(郡号)、智囊、学书。

206、滕氏:北海、南阳、东阳(郡号)。

207、覃氏:会稽、南海、弘农、齐郡(郡号)、务滋、普舍。

208、严氏:天水、冯翊、华阴﹝郡号﹞、富春、调山、古秋、钤山、宜雅、四录、尺五、海云。

209、敖氏:谯国、鲁国(郡号)、寀庵。

210、饶氏:平阳、临川(郡号)、惠风、朋来。

211、单氏:河南、南安(郡号)、仁孝、孝友、忠孝、燕诒。

212、苟氏:河内、河南、西河(郡号)。

213、殷氏:陈国、汝南、琅琊、东海、雁门、弘农、冯翊(郡号)。

214、阴氏:始平(郡号)。

215、铁氏:淮南(郡号)。

216、佘氏:新蔡、新郑(郡号)、慰忠、佑启。

217、权氏:天水(郡号)、贞孝。

218、晏氏:齐郡(郡号)、廉俭、久敬。

219、温氏:太原、汲郡、清河﹝郡号﹞、忠武。

220、丰氏:松阳(郡号)、尚义。

221、卓氏:西河、南阳〔郡号﹞、褒德、忠孝、传经、近青、清壹、挽车。

222、关氏:陇西、东海(郡号)、忠义。

223、岳氏:山阳、冯翊、邺郡(郡号)、临漳、邺邑、彰德、兰雪、赐葛、纯孝、精忠、报本、全伦。

224、牛氏:陇西(郡号)、太史、大雅、惟明。

225、寿氏:京兆(郡号)、洁素。

226、通氏:西河(郡号)、直忠。

227、濮氏:鲁郡(郡号)、尚忠。

228、英氏:晋阳(郡号)。

229、空氏:宫邱、营邱、顿邱(郡号)、平昌、易水。

230、裴氏:河东(郡号)、绿野、督国。

231、习氏:东阳、襄阳(郡号)、忠烈。

232、阳氏:沂水、陇西、阳都(郡号)、启胤。

233、羊氏:河上、泰山、京兆(郡号)、岘山、松遐、遗直、钟爱、追远。

234、胥氏:太原、吴兴、琅琊(郡号)、名节、眘琊、敦睦、清节。

235、蒙氏:安定(郡号)、献典。

236、福氏:百济、辽东、平陵(郡号)、武兴、文水。

237、兰氏:汝南、中山、东莞(郡号)。

238、冷氏:京兆、新蔡、临安(郡号)、化民。

239、屠氏:陈留、广平(郡号)。

240、褚氏:河南(郡号)。

241、楚氏:江陵、新平(郡号)、秉德、刚介、紫芝、听雪。

242、申氏:魏郡、琅琊、丹阳(郡号)、鲁诗、忠孝。243、莫氏:钜鹿、江陵、河间(郡号)、敦本、德荫、威远、思济、安定。244、骆氏:内黄、会稽、河南、谯阳、辽东(郡号)、相土、殷城、山阴、绍兴、三川、河内、洛阳、白马、东都、成周、扶余、襄平、辽阳、凌东。

245、封氏:渤海(郡号)、平卢。

246、边氏:陈留、金城、陇西(郡号)、腹笥。

247、查氏:齐郡、海陵、济阳(郡号)、清容。

248、巴氏:高平、渤海(郡号)、双卿。

249、桑氏:河南、黎阳(郡号)、淮翼、枢密、铁砚、四知、启后、一本。

250、商氏:汝南、京兆、濮阳(郡号)、追远、衎烈、三元、两贤、敬爱、好易、续志。

251、容氏:敦煌(郡号)、律历。

252、庹氏:洛阳、南阳(郡号)。

253、全氏:京兆、钱塘(郡号)、绥南、钱侯。

254、池氏:西平、陈留、西河(郡号)、同安。

255、迟氏:太原(郡号)、镝余、忠武。

256、荀氏:河南(郡号)、作冠、兰令。

257、荣氏:乐安、上谷(郡号)、任城、三乐、霸州、六合。

258、蓝(篮)氏:汝南、中山、东莞﹝郡号﹞、蓝田、蓝玉、戒君。

259、祖氏:涿郡、京兆、范阳(郡号)。

260、包氏:丹阳、上党(郡号)、孝肃。

261、纪氏:平阳、高阳、天水、襄平﹝郡号﹞。

262、班氏:扶风、黎阳(郡号)、定远、汉书。

263、吉氏:冯翊、洛阳(郡号)。

264、阙氏:下邳(郡号)、铨仙、三韩、邳州、荆州、叙伦、节高、思荣、追圣。

265、车氏:鲁国、南平、河南、京兆、淮南(郡号)、萤照、玉峰、、还读、高露。

266、宁氏:齐郡(郡号)、达孝、笃亲、成德。

267、印氏:冯翊(郡号)、御侮。

268、母氏:平昌、河东(郡号)。

269、竺氏:东海、东莞(郡号)、枞阳、化乡、听彝。

270、符氏:琅琊(郡号)、积善。

271、居氏:渤海、信都(郡号)、湘侯、瞻盦。

272、沙氏:汝南、东莞(郡号)、济民。

273、巩氏:山阳(郡号)、厚斋。

274、辛氏:陇西、雁门(郡号)、双贞、环州、枣强、孝友、永思。

275、闻氏:吴兴(郡号)、超卓、正气、精彩。

276、柴氏:平阳、汝南、巨鹿、长安、河南、信安(郡号)、寿圣、供侯、棘蒲、任城、霍国。

277、艾氏:陇西、河南、天水(郡号)、爱民、东山。

278、瞿氏:高平、京兆、松阳(郡号)。

279、恽氏:武进、鄱阳(郡号)、光裕、承荫。

280、那氏:丹阳、京兆、天水(郡号)、循法。

281、霍氏:太原、河东、蜀郡(郡号)。

282、阚氏:天水、会稽(郡号)、齐鲁、孝谨。

283、盖氏:渔阳、安阳、洛阳、汝南(郡号)、崇贤、多士。

284、种氏:洛阳(郡号)、滕阳、双洪。

285、谷氏:上谷(郡号)、恩威、经库、筑益。

286、帅氏:南阳、河南、范阳、平原、灵石(郡号)、授琴。

287、师氏:太原、琅琊、平原(郡号)、授琴。

288、应氏:汝南、颖川、淮阳(郡号)、择善、燕翼、报本、徵德。

289、蔺氏:中山、华阴(郡号)、完璧。

290、华氏:武陵、平原、沛国、西安(郡号)。

291、海氏:齐郡、薛郡、南海、珠崖(郡号)、临淄、鲁县、琼州。。

292、欧(区)氏:平阳、庐陵、渤海、鄱阳﹝郡号﹞、八剑、六一、画荻、廷鉴、光六、笃亲、文忠、余山、敦本、本仁、光远、余庆、伦叙、忠厚、学士、立三。

293、焦氏:中山、广平、冯翊(郡号)、三诏、饮仙。

294、劳氏:武阳、松阳、渤海(郡海)。

295、冉氏:东鲁、武陵、魏郡(郡号)、南面、迎圣、忠孝。

296、蒲氏:河东(郡号)、揖让、帝师。

297、薄氏:雁门、谯郡(郡号)、格物。

298、厉氏:范阳、南阳(郡号)、半树、佛子。

299、利氏:河南(郡号)。

300、别氏:京兆、天水、巴郡(郡号)、巴州、阆中、巴中。

301、农氏:雁门(郡号)、稼穑。

302、翟氏:汝南、南阳(郡号)、传诗、宠畏、忠孝、博古、语古、庆远、世佐、笃诚。

303、越氏:晋阳(郡号)、伸知。

304、郦氏:新蔡(郡号)、广野、长揖、枕湖、永思、明经、注经、积善。

305、匡氏:太原、晋阳、任城(郡号)、凿壁、乐安、敦睦、解颐、佑启、境本、太和、经畲、匡家、敦厚、结庐。

306、国氏:下邳(郡号)、恭俭。

307、经氏:荥阳、平阳(郡号)、赐宴。

308、索氏:敦煌、武成、武威、冯翊(郡号)、求索、五龙。

309、庾氏:颖川、济阳、新野(郡号)。

310、仇氏:南阳、平阳(郡号)、方正、德化。

311、井氏:南阳、扶风(郡号)、五经。

312、蒯氏:襄阳(郡号)、辅国。

313、季氏:鲁国、寿春(郡号)、三思。

314、寇氏;冯翊、河南、上谷、上党、东海(郡号)。

315、景氏:晋阳(郡号)、念祖。

316、苍(仓)氏:武陵、咸阳(郡号)、创文。

317、浦氏:京兆(郡号)、广平。

318、平氏:河内(郡号)。

319、缪氏:兰陵(郡号)、尽忠。

320、聂氏:河东、新安、清河(郡号)、悯农、垂裕、光裕、崇德、三礼、崇本、理学。

321、扈氏:京兆(郡号)。

322、靳氏:西河、辽东(郡号)、安阳、平定、离石、扶余、襄平、凌东、中书、敦睦。

323、詹氏:渤海、河间、南阳(郡号)、奎光、洁身、继述、敦睦、敦复、永思、墩崇。

324、怀氏:河南(郡号)、湖南。

325、燕氏:上谷、范阳、吴兴(郡号)、召贤。

326、邢氏:河间(郡号)、北彦。

327、宣氏:东郡、濮阳、始平、宣城(郡号)。

328、牧氏:弘农(郡号)、善治。

329、嵇氏:河南、谯国(郡号)、广陵、竹林、宋遗。

330、秋氏:天水(郡号)、鉴湖。

331、宿氏:东平、河南、上党(郡号)、太原。

332、姬氏:南阳(郡号)、寿丘、赤舄。

333、邰氏:平卢(郡号)、翼亲、思源。

334、宫氏:河东、太原(郡号)、忠谏、敦本。

335、惠氏:琅琊、扶风(郡号)、景言、余庆、百岁。

336、融氏:南康、高阳、融州(郡号)、融江、古皇。

337、蓟氏:内黄(郡号)。

338、干氏:荥阳、颖川、扶风(郡号)、良史。

339、松氏:东莞、泰山(郡号)。

340、伊氏:陈留、河南、山阳(郡号)、任圣。

341、相氏:西河、巴郡(郡号)、讽德。

342、郁氏:黎阳、鲁郡、太原、高平、胶东、富阳(郡号)。

343、滑氏:下邳、京兆、安陆(郡号)、跻鹊。

344、曲(麹)氏:平阳、雁门、陕郡、晋昌、安康(郡号)、曲沃、金州、陕城。

345、虞氏:济阳、会稽、陈留(郡号)、五绝。

346、糜氏:东海、汝南、南阳、汝阳(郡号)。

347、来氏:江都、平阳、洛阳、乐安(郡号)。

348、并氏:南阳(郡号)。

349、厍氏:松阳、南阳(郡号)、辅仪、金城。

350、年氏:怀远(郡号)、恭定、兵严。

351、鲜氏:南安、太原、渔阳(郡号)、敦厚。

352、双氏:天水(郡号)、和易。

353、荆氏:广陵、江都(郡号)、邠庆、受祉、临保、笃庆、保庆、留余、垂裕、留青、裕后、永恩、启佑、宝善、广宗、培源、昌后、谷贻、留青。

354、殳氏:武功(郡号)、邰国、郿城。

355、红氏:昌平、河内、河南(郡号)。

356、粟氏:江陵、长安(郡号)。

357、冼氏:南海、高兴(郡号)。

358、汲氏:濮阳、清河、西河(郡号)、东海。

359、邴氏:鲁国、平阳(郡号)、操尚。

360、富氏:齐郡、陈留(郡号)。

361、乌氏:颖川、汝南、鄱阳(郡号)、懿穆。

362、朋氏:庐郡、太湖(郡号)、庐江。

363、隗氏:余杭(郡号)、江石。364、山氏:河南、河内(郡号)、浑璞。365、房氏:清河、济南、河南(郡号)、十堰、中书、继锦、敦伦、亲睦、国器、孝友、怀德、滑石、文英、松茂、孝思、思本、世善、明礼、务本、树德、聚贤、恒瑞、清和、祯槐、文定。

366、於氏:黎阳、京兆、广陵(郡号)、救民。

367、法氏:扶风(郡号)。

368、况氏:九江(郡号)。

369、逢氏:谯国、北海(郡号)、计复。

370、隆氏:南阳(郡号)、翕然。

371、冒氏:荥阳、海陵、砀县(郡号)、古邲、海阳、砀山。

372、剧氏:河南(郡号)、三川、雒阳。

373、木氏:吴兴(郡号)。

374、沐氏:河间(郡号)。

375、北(邶)氏:玄菟、辽东(郡号)。

376、谯氏:北海、巴郡、巴西、谯国(郡号)、阆中、西充。

377、尚氏:京兆、汲郡、清河、上党(郡号)、廉介。

378、禚氏:齐郡(郡号)、临淄。

379、宾氏:大梁(郡号)。

380、裘氏:渤海(郡号)、敦睦、敦叙。

381、万俟氏:兰陵、开封(郡号)、建昌。

382、宗政氏:京兆、彭城(郡号)、安西。

383、羊舌氏:弘农、京兆、河东(郡号)、种璧。

384、公良氏:陈留、东郡(郡号)。

385、夹谷氏:抚城(郡号)、抚州。

386、谷梁氏:下邳、西河(郡号)。

387、宰父氏:鲁郡(郡号)、鲁国。

388、段干氏:扶风、鲁郡(郡号)、鲁国。

389、司空氏:顿丘(郡号)、耐辱。

390、仲孙氏:高阳(郡号)、干礼。

391、太叔氏:东平(郡号)、明鉴。

392、单于氏:千乘、朔方(郡号)、驭民。

393、欧阳氏:渤海(郡号)、画荻、六一。

394、申屠氏:京兆、西河(郡号)、固安、瓶隐。

395、司寇氏:顿丘、平昌、冯翊、河南(郡号)、澶州。

396、夏侯氏:谯国、鲁郡(郡号)、毫州、鲁国、任城、汶阳、汝阴。

397、公冶氏:鲁国(郡号)、博通。

398、闻人氏:河南(郡号)、中山。

399、诸葛氏:琅琊(郡号)、三顾、卧龙、德生、滋树、尚礼、观音。

400、公羊氏:顿丘(郡号)、春秋。

401、司徒氏:赵郡(郡号)、藏名。

402、巫马氏:单父、鲁郡(郡号)。

403、赫连氏:盛乐、渤海(郡号)、乐川、仁恕。

404、濮阳氏:博陵、平陵、广平(郡号)、相吴。

405、澹台氏:太原、濮阳(郡号)、毁璧、斩蛟。

406、闾丘氏:顿丘、邾郡、邾国(郡号)。

407、宇文氏:赵郡、太原(郡号)、邯郸。

408、东方氏:平原(郡号)、四何。

409、尉迟氏:太原(郡号)、镝余、忠武。

410、公西氏:顿丘(郡号)。

411、子车氏:天水(郡号)。

412、皇甫氏:京兆、安定(郡号)、威远。

413、公孙氏:扶风、高阳(郡号)、白马、忠义。

414、长孙氏:淄川、济阳、河南(郡号)、青州、霹雳。

415、淳于氏:齐郡、河内(郡号)、德感。

416、令狐氏:太原、弘农(郡号)、泣墓、博施。

417、钟离氏:颖川、会稽(郡号)、飞鸿。

418、西门氏:梁郡、魏郡(郡号)、梁国、临漳。

419、轩辕氏:上党、淮南、汝南、睢州、兴平、鄢陵、鹿邑、术康、柘城、民权、宁陵、冠氏、嘉祥、静海、渔阳、东平、开封、郃阳、扶沟(郡号)、东临、太霞、榆西。

420、南宫氏:河南、鲁国、南宫(郡号)、东鲁、任城。

421、呼延氏:安定、新蔡、太原(郡号)。 422、乐正氏:天水(郡号)。

423、司马氏:河内(郡号)、太史。 424、梁丘氏:冯翊(郡号)。

425、东郭氏:济南(郡号)。 426、博络氏:通辽(郡号)

427、慕容氏:敦煌、雁门、辽东(郡号)。 428、东门氏:济阳(郡号)

429、端木氏:鲁郡、广平(郡号)。 430、独孤氏:河南、高阳(郡号)。

431、拓跋氏:颖川、雁门(郡号)。 432、左丘氏:齐郡(郡号)。

433、上官氏:天水(郡号)、孝友。 434、百里氏:新蔡、京兆(郡号)。

天水:甘肃省天水市,彭城:江苏省徐州市,乐安:山东省高青县,陇西:甘肃省临洮市

汝南:河南省上蔡县,延陵:江苏省常州市,荥阳:河南省荥阳市,太原:山西省太原市

始平:陕西省兴平市东南,颍川:河南省许昌市,河南:河南省洛阳市,河东:山西省夏县

吴兴:浙江省湖州市,南阳:河南省南阳市,弘农:河南省灵宝市,沛郡:安徽省濉溪县

高阳:河北省高阳县,庐江:安徽省庐江县,清河:山东省临清市,鲁郡:山东省曲阜市

谯郡:安徽省亳州市,武陵:湖南省常德市,钜麂:河北省宁晋县。济阳:河南省兰考县

符阳县:原贵州遵义仁怀县今仁怀市,播州:贵州遵义,二郎里:贵州遵义仁怀市习水县二郎镇,

中枢:原贵州遵义仁怀县中枢镇,地域所辖今茅台镇、水塘、楠木、中元习水二郎镇等地。

大桃坝(大头坝)今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桂花村,广平:河北省鸡泽县,上党:山西省长治市,东海:山东省郯城县,陈留:河南省开封市,范阳:河北省涿州市江夏:湖北省武汉市,

魏郡:河北省临漳县,扶风:陕西省兴平市,河间:河北省献县琅琊:山东省临沂市,

武功:陕西省武功县,顿丘:河南省清丰县,北海:山东省昌乐县高平:山东省巨野县,

中山:河北省定州市,京兆:陕西省西安市,东阳:浙江省金华市晋昌:甘肃省安西县,

冯翊:陕西省大荔县,千乘:山东省高青县,豫章:江西省南昌市,平原:山东省平原县,

东平:山东省东平县,河内:河南省泌阳市,安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下邳:江苏省雎宁县,西河:河南省北部,兰陵:山东省枣庄市,博陵:河北省蠡县,

平阳:山西省临汾市,上谷:河北省怀来,雁门:山西省右玉县一带

临海:浙江省临海市,江陵:湖北省荆州市,辽西:辽宁省义县,渤海:河北省沧州市

会稽:浙江省绍兴市,黎阳:河南省浚县,邰阳:陕西省武功县,宣城:安徽省宣城市

武威:甘肃省武威市,南安:甘肃省陇西县,齐郡:山东省淄博市,敦煌:甘肃省敦煌市

梁郡:河南省商丘市,武昌:湖北省鄂州市,南康:江西省于都县,山阳:河南省焦作市

赵郡:河北省邯郸市,营邱:山东省淄博市,松阳:浙江省松阳县,

襄阳:湖北省襄阳(原襄樊市)市,新蔡:河南省新蔡县,内黄:河南省内黄县

第八节、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从家谱中查找被遗忘的历史记载--百家姓堂号家风

历史上很多名门望族多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堂号,堂号的本意是悬挂在厅堂之上的牌匾,每逢节日便用来彰显身份和富贵。久而久之,很多百姓在谈论某一名门望族的时候通常以堂号代替,比如三让堂吴家、八桂堂瞿家等等,这些堂号一可以牢记祖先的郡望,二可以彰显祖宗功德,所以就流传下来,有的家族也把郡氏作为堂号。

最初的堂号大多以地名为主,主要用于记住自己祖先源地,这就是总堂号,比如李氏陇西堂、张氏清河堂等。后来,随着姓氏的分支增加,堂号开始逐渐演变为总堂号和自立堂号,自立堂号就是自己祖宗属于历史文化名人,然后为了将祖宗事迹记录下来形成的有故事内涵的堂号,

比如孟氏“三迁堂”出自孟母三迁,赵氏“半部堂”来源于北宋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卞姓的“忠贞堂”,来源于卞氏第三世祖卞壸为国牺牲,晋明帝追封卞壸为忠贞公,旌表其居为“忠孝之门”,敕卞氏堂名为“忠贞堂”等等。

堂号的几种类型

除了上面讲的地名形成的堂号之外,堂号还有以下几种类型。有些姓氏也把郡氏作为堂号。

1、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

这一堂号主要是追寻先祖的嘉宗懿行,比如弘农杨氏“四知堂”、“清白堂”,来自于杨震拒收贿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

范氏“麦舟堂”则说范仲淹遣子纯仁,至姑苏运麦,舟至丹阳,遇石曼卿无资葬亲,纯仁即以麦船相赠。纯仁回家后告知其父,深得范仲淹嘉许。故后世以此为典,以“麦舟堂”为堂号。

2、以祖宗的丰功伟绩命名的堂号

这一类堂号主要是描述先祖的功绩,纪念先祖而设立。

比如:如东汉名将马援,战功卓著,名闻遐迩,后因功封“伏波将军”,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为堂号。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屈氏遂以“三闾堂”为堂号。唐代宗时郭子仪,因平安史之乱,屡立战功,出将入相二十余年,是维系李唐王朝的功勋大臣,被封为“汾阳王”。其后世子孙繁衍遍布各地,多以“汾阳堂”为堂号。

3、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

在封建宗法社会,各个家族常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堂号,以劝戒训勉后代子孙。

比如:唐代张公芝九世同居,唐高宗路过其家,问何以能九世同居,安然相处。张公芝于纸上连书百余“忍”字,道出其中诀窍,全在于百事忍让。故堂号名之为“百忍堂”。

4、以祥瑞吉兆为堂号

古人对祥符瑞兆十分重视,常认为是上天预示吉祥的征兆,往往以之为本族堂号。如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槐于庭院,言其子孙必有位居三公者,其子王曰果然位列宰相。其后人便以“三槐堂”为堂号。明代腾冲卫寸庆是寸姓始祖,在腾冲县城梦见城郊西南一地紫光照在荷塘。赞叹不已:“是泱泱大邑风也。“此处可以卜居矣。寸氏于是人才辈出。其后人便以“紫照堂”为堂号。

5、以家族中科举功名为堂号

古代一些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科第连绵,为世人称羡,遂以之为堂号。如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俱官居刺史,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为其堂号。宋人临湘人徐伟事迹至孝,隐居教授于龙潭山中,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称“徐氏八龙”,后人即以“八龙堂”为其堂号。

清河堂等。后来,随着姓氏的分支增加,堂号开始逐渐演变为总堂号和自立堂号,自立堂号就是自己祖宗属于历史文化名人,然后为了将祖宗事迹记录下来形成的有故事内涵的堂号,

比如孟氏“三迁堂”出自孟母三迁,赵氏“半部堂”来源于北宋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卞姓的“忠贞堂”,来源于卞氏第三世祖卞壸为国牺牲,晋明帝追封卞壸为忠贞公,旌表其居为“忠孝之门”,敕卞氏堂名为“忠贞堂”安徽承志堂……等等。

二、各个姓氏的主要堂号(总堂号)

总堂号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后世深以源远流长,惧有所失,因此立“堂号”而为信。各个姓氏的总堂号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根据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邀请专家研究整理,查考得到的共有八十堂,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点如下

(一)、程氏各支派堂号及分布情况一览(不完全资料)

一画:一贤堂 (浙江:宁波)

二画:二贤堂 (安徽:凤阳板桥镇,来安;湖北 大冶;湖南:湘潭)九如堂 (江苏:泰兴)

三画:广平堂 (河北鸡泽;江苏昆山)山斗堂(安徽:休宁;江苏淮安王兴镇)三余堂

三德堂 (浙江:淳安溪源)三忠堂(安徽:六安)千岁堂(贵州程际华提供)

太本堂 (江西:吉安)义伦堂 (安徽:歙县)义门堂 (湖北:孝感、华容)

四画:天锡堂 (安徽:休宁;江苏:丹阳、响水)凤山堂 (江西:上饶黄沙岭)

双凤堂(湖南:醴陵石亭)中和堂 (安徽:贵池)仁和堂,仁本堂,仁爱堂(台湾)

书锦堂,书昼堂,云庆堂,中和堂 (江苏沭阳茆圩大兴庄始迁祖君宠公)

五画:立雪堂云贵川部份地区以及贵州遵义地区及赤水河流域、毕节地区、黔西南兴义等地区。

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自立郡氏、堂派、家风400余年,即郡氏(安定郡)、堂派(立雪堂)、家风(明道家风)。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自立郡氏、堂派、家风400余年。吾族以秉承“程门立雪”之美德,发扬光大二程理学为宗旨,400多年来,吾族为了缅怀纪念先祖程颢、远胞叔祖程颐之功德,秉承“程门立雪” 尊师重教之美德,发扬光大二程理学为宗旨,自立郡氏、堂派、家风。既:以广平程国“安定郡”为郡氏,以“程门立雪” 为“立雪堂”为堂派,以先祖程颢(明道先生)名讳“明道”为为“明道家风”。

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九大房各分迁支系原根传承历史记载几百年来与字辈完全统一。

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自立郡氏、堂派、家风从而为贵州遵义境内以及外省、外县的聪、明、智、慧、定、国、安、邦八大房系裔孙以及生活在西南一带的其他程氏宗亲系派以立雪堂为堂派,安定郡为郡氏,明道为家风历史传承记载奠定了理论根据。

本次编撰贵州遵义《程氏宗谱》(总谱)与程钟灵系之程明(二房)系之程万都(长房)桂花房《程氏宗谱》(支谱)、桂花房《程氏宗谱·增补一本》和贵州遵义地区各宗亲世系继贵州遵义《程氏宗谱》(总谱)之后续修本支族谱,以“立雪堂”为堂号,“明道家风”为家风,“安定郡”为郡氏,参加修谱的宗亲世系裔孙20余万遍布西南及全国各地至海外,望全体宗亲族人遵训敬知。

立雪堂(安徽:宿州;江苏:徐州邳县、大丰、盐城建湖;江西九江市星子县;湖北应城)。

四箴堂 (河南:伊川、嵩县等;河北;山东;江苏:淮阴、连水、宿迁、泗阳、徐州、沭阳;徐州;安徽:歙县、怀宁、潜山、阜阳、霍山、岳西、太湖、肥西;湖北:武昌、安陆、红安、浠水、英山、蕲春;湖南:衡阳,广东:广州;辽宁)四德堂(安徽:怀宁)五知堂(安徽:休宁富溪)世忠堂(安徽:休宁、歙县、太湖西门;江苏:潥阳;江西:浮梁、须江、赣东北;湖南:玉山南源;湖北)文贤堂(湖北:汉阳)古香堂(江苏:昆山)世荣堂 (安徽:绩溪)

世禄堂 (安徽:绩溪)世恩堂 (浙江:永康)世德堂 (江西:婺源;江苏:江阴;广东:澄海隆都前沟村)世善堂 (安徽:歙县跳岭)世师堂 (江苏:徐州)永庆堂 (安徽:歙县槐塘)

永思堂,永和堂,正义堂 (江苏:宜兴和桥)龙山玉堂(江西:婺源)东阳堂,务本堂(安徽:歙县)

六画:安定堂(宁夏固原;湖北荆州;湖南醴陵;浙江丽水)百忍堂 (安徽:歙县岩镇)

守箴堂 (湖北:大冶;广东:河源、五华)伊洛堂 (安徽:桐城)伊川堂 (河南:伊川县、湖南:资兴市)庆余堂 (安徽:歙县槐塘)存子堂 (安徽:桐城)乐善堂(安徽:显承堂分派)

光霁堂 (江苏:宿迁;湖北:黄冈烽火山)光裕堂,光绪堂,光烈堂、同伦堂 (安徽:祁门)

延庆堂(《程氏人物志》所注),西平堂,协极堂,庆善堂,庆余堂,庆世堂,至德堂

达真堂(浙江:温州)竹林堂(安徽:枞阳会宫建设村东股)

七画:怀德堂(安徽:黟县潭川,由溪;江苏:泰州)汪锦堂 (安徽:祁门善和)沛国堂

诒谷堂 (安徽:歙县)孝英堂(广东:南海)孝友堂 (江苏:赣榆、楚州;山东:莒县;江西:婺源上溪头)孝则堂,启秀堂 (安徽:休宁东丘),启贤堂 (河南)芳桂堂,坐雪堂(福建:甘蔗)

八画:和睦堂 (江西:德安、九江)和聚堂(安徽:休宁)和厚堂 (江苏:沭阳胡集)

明道堂 (河南、山东)明贤堂,受祉堂 (安徽:歙县大程村)尚义堂(江西:婺源)

承绪堂(江苏:丹徒)承志堂 (江苏:淮安河下镇)承恩堂 (安徽:祁门)绍伊堂(江苏:淮安城南,盐城响水七套乡)绍春堂 (江苏:沭阳)经纶堂,宗洛堂(安徽:枞阳会宫建设村西股)宗圣堂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忠孝堂(重庆:)青云堂 (江西省乐平县始祖为若畴公)

九画:显承堂 (安徽:歙县槐塘、江苏:淮安、沭阳、涟水)显玉堂(江西:九江、德安)

显荣堂(福建:德化)省二堂 (安徽:隔山)重本堂 (湖北:阳新、武宁、通山、永兴、徐江)

树本堂 (安徽:歙县)树德堂 (浙江:永康)笃本堂 (安徽:休宁,桐城黄马河)

承启堂 (安徽:绩溪)森玉堂(江苏:连云港贛榆)叙伦堂(安徽:绩溪、善和、柏溪)

保泰堂 (江西:景德镇)种德堂 (江西:景德镇)俊德堂,昭光堂(江苏:沭阳、淮阴程洼)

咸正堂(浙江:溪源),顺德堂,相儒堂,相裕堂

十画:夏明堂 (福建:泉州)继序堂 (安徽:绩溪仁里)继述堂继华堂,桂林堂,通志堂

积善堂 (江苏:沭阳 、江阴长泾;安徽:黟县黄冈村)积庆堂(安徽:祁门善和)

载德堂(安徽:休宁蒲川)胜玉堂  (江苏:赣榆县)荫桂堂   (江苏:无锡)

十一画:黄卷堂(安徽:潜川)培德堂 (浙江:绍兴;山东:济南)培本堂,崇义堂

崇本堂 (江苏:宜兴和桥;浙江:淳安;湖南:醴陵北乡.曾用“四箴堂”,改“双凤堂”)

崇箴堂(安徽:桐城)续古堂 (浙江:常山。下分毓和堂)淳庸堂(安徽:绩溪)萃升堂

惇德堂(安徽:祁门)萃裕堂,致和堂

十二画:程序堂 (安徽:绩溪)敦睦堂 (安徽:歙县大谷运乡桃岭村、怀宁、潜山、绩溪)

敦本堂 (安徽:怀宁、合肥;浙江:西安中河)敦素堂(安徽:肥西,更为四箴堂)敦伦堂

敦叙堂 (绩溪迁浙江建德大同)敦厚堂(江苏:栗阳)敦裕堂,尊睦堂(安徽:休宁)

敦义堂,集义堂(安徽:绩溪大谷)敬爱堂 (安徽:绩溪)敬德堂,善和堂 (安徽:祁门)

善义堂,道学堂 (河南、山东)辉德堂 (江苏:连云港板浦)谦尊堂(江苏:阜宁、滨海)

彭城堂,渭滨堂,滋兰堂,景光堂,景先堂,森玉堂(江苏连云港贛榆)

十三画:源本堂 (江西:婺源)溯源堂 (江西:婺源)毓和堂(安徽:绩溪北村;浙江:常山新昌乡)隔天堂 (安徽:隔山)慎德堂(浙江:东阳)强恕堂(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

十四画:嘉会堂(安徽:歙县、怀宁、无为县开城)嘉善堂 (浙江嘉善派;江苏:赣榆)

槐荫堂 (安徽:歙县槐塘)肇禋堂(广东:广州)福义堂

十五画:篁程堂(安徽:歙县)德润堂 (江苏:无锡;安徽:歙县岑山渡)德里堂

德敬堂(安徽虹:梁支派)德馨堂  (江苏:苏州)履和堂(安徽:歙县呈坎;江苏:宿迁罗圩)

醉经堂(安徽:婺源程敬跻乡试朱卷)

十六画:燕翼堂 (浙江:临安)儒硕堂 (安徽:歙县槐塘)儒学堂 (安徽:歙县槐塘)

十七画:簧墩堂 (湖南双峰永丰会里派)

十八画:彝本堂 (安徽:歙县)

二十画:馨明堂〔福建莆田黄石遮浪〕

(二)、各个姓氏的主要堂号(总堂号)

1、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

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今河南阳县。

4、东鲁堂:孔。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5、雁门堂:文、田、童、农。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6、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庄、赵、严、上官。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8、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

9、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地。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高平堂:巴、范。汉时国名,今安徽省盱贻县境。

12、南阳堂:白、束、呼、姬、许、隆、叶、翟、韩、乐、邓,岑。秦时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

13、京兆堂:申、史、宋、别、冷、杜、车、宗、段、计、韦、晁、郜、浦、象、康、舒、雍、寿、酆、黎、皇甫。汉三辅之一,地辖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14、渤海堂:甘、封、高、欧阳。汉郡名,地领河北省河间、沧县、安次各地,南至山东吴棣境。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蓝。汉郡名,地辖河南旧汝宁、陈州二府及安徽颍州府。

16、武陵堂:冉、华、龙、龚、顾。汉时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县地。

17、上党堂:樊、包、尚、连、鲍。秦时郡名,在山西东南部,今长子县境。

18、陈留堂:伊、阮、虞、谢。汉时郡名,晋为国,今河南陈留县,后移至开封。

19、上谷堂:成、侯、冠、荣。秦郡名,地辖保定、易州、宣化、顺天诸府,均在河北省。

20、沛国堂:朱。汉时设郡,后汉改国,在安徽宿县境。

21、晋阳堂:匡、唐、景。秦汉时县名,今山西太原地。

22、新安堂:古。三国吴郡名,在浙江省淳安县。

23、武威堂:石、安、贾。汉武帝时郡名,即甘肃省武威县地。

24、乐安堂:任。南朝宋郡名,隋废,在山东广饶县。

25、冯翊堂:吉、雷。汉时郡名,为左冯翊辖地,即陜西大荔县地。

26、中山堂:仲、汤、蔺。春秋时国名,属北狄鲜虞国地,今河北省正定县境。

27、西平堂:池。东汉郡,今甘肃西宁县。

28、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汉时郡名,在甘肃旧平凉、固原、泾州境。

29、东海堂:有、茅、徐。汉时置郡,地当山东兖州东南,江苏邳县以东。

30、河东堂:旅、薛、裴、储、聂。秦时郡名,即山西西夏县地。

31、下邳堂:阙。后汉时国名,即江苏邳县地。

32、延陵堂:吴。春秋时吴邑,季札受封延陵,今将苏武进县地。

33、庐江堂:河。汉时郡名,在安徽庐江县境。

34、北海堂:邢、郎。汉郡名,东汉改国,地领山东益都以东至掖县一带。

35、平陵堂:孟。春秋时齐邑,今山东历城县境。

36、彭城堂:金、刘、钱。汉郡名,今江苏铜山县地。

37、清河堂:房、傅、张。汉时郡名,地当河北清河、故城、枣强、南宫诸县及山东清平、恩县、冠县、高唐、临清、武城一带。

38、东平堂:花。汉国名,即山东省东平县。

39、博陵堂:邵。晋国名,后改郡,今河北省安平县境。

40、山阳堂:岳。汉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县,曹丕篡汉,废献帝为山阳公。

41、荥阳堂:昌、潘、郑。战国时韩地,今河南省荥阳、成皋一带。

42、临海堂:屈。三国吴,分会稽东部置临海,在浙江省,旧称台州。

43、范阳堂:邹、简、燕。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县地。

44、齐郡堂:查、晏、覃、富、谭。汉时郡名,后改为国,今山东临淄地。

45、高阳堂:纪、耿。汉时县名,今河北省高阳县地。

46、敦煌堂:洪。汉时郡名,今甘肃西部敦煌县。

47、魏郡堂:柏。春秋时国名,在山西芮城县境。

48、扶风堂:马、班、禄、万、鲁。隋时置郡名,今陜西省扶风、凤翔一带。

49、千乘堂:倪。汉时郡名,在山东地城、益都一带。

50、会稽堂:夏。秦郡名,地当江苏东部、浙江西部,即今绍兴。

51、河内堂:荀、司马。汉郡名,地当河南省黄河与太行山之间,今武陵、沁阳一带。

52、广陵堂:贡、盛。汉国名,后改郡,今江苏都县地。

53、薛郡堂:海。秦时郡名,地辖山东西南部、江苏东北部。

54、河间堂:凌章詹。汉国名,后魏改郡,在河北献县及河间一带。

55、南昌堂:涂。汉县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涂氏为豫章望族。

56、豫章堂:罗。汉郡名,在江西南昌县地。

57、颍川堂:陈、邬、赖、锺。秦郡名,地辖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宝、汝州诸府,盖指颍水流域。

58、护国堂:逢、边、戴、稽。春秋时陈焦邑,今安徽省亳县地。

59、余杭堂:隗。隋郡名,唐复为杭州,今浙江杭县。

60、汾阳堂:郭。汉地名,唐并入阳曲,在山西省,唐将郭子仪受封于此,因而名传。

61、琅瑜堂:符、云、诸葛。秦郡名,地辖旧山东兖、音、沂、莱四府,后汉为国,在临沂县境。

62、广平堂:游、贺、谈。汉郡名,后改为国,今河北鸡泽县地。

63、江夏堂:费、黄。汉郡名,在湖北云梦境。

64、辽西堂:项。秦郡名,地辖永平、承德、朝阳、锦州、新民一带,在辽宁与河北间。

65、平原堂:东方。汉郡名,在山东旧武定、济南二府之西,及乐陵、长清一带,即平原县地。

66、顿邱堂:葛、司空。春秋卫邑,在河南省浚县。

67、弘农堂:杨。汉时郡名,在河南省灵宝县境。

68、百济堂:福。春秋时国名,在今朝鲜半岛。

69、内黄堂:骆。汉时县名,今河南省内黄县地。

70、江陵堂:熊。春秋时楚郢都,汉置县,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71、巨鹿堂:魏。秦郡名,晋为国,今河北巨鹿、宁晋一带。

72、兰陵堂:兰。晋时郡名,在山东峄县,南朝宋移昌卢,在滕县境。

73、解梁堂:关。春秋时晋邑,地领山西解县、临晋、虞乡诸地,后汉关羽,即解人也。

74、燕山堂:窦。辽时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领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75、武功堂:苏。汉郡名,在陜西郿县境,今设武功县。

76、始平堂:翁、冯、庞。晋郡名,三国魏改始平,在咸阳附近。

77、梁国堂:墨、桥。汉时梁国,后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县境。

78、济南堂:伏、宁。汉初置郡名,即今山东历城县境。

79、平昌堂:红、孟、管、离。三国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东安丘县地。

80、朋来堂:饶姓。饶鲁后代,今江西抚州、上饶一带

81、濮阳堂:爰。汉县名,后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阳县及山东濮县一带。

82、噤李堂:崔姓。郡望清河崔氏,今河北省清河一带崔

83、俊逸堂;鲍姓。

84、惠风堂:饶姓,惠风就是春风,温暖宜人。朝时饶威为鲁阳太守,推行政事像和暖的春风,深得民心。

85、临川堂:饶姓。

86、三沙堂:江西省修水县有三沙,即白沙、高沙、黄沙。相传三兄弟鉴、锜、镇,避兵于分宁,各居一沙。原为“雍睦堂”。

87、双峰堂:湖北省赤壁市饶氏为三沙后裔,堂号为双峰堂。 还有湖北江夏、咸宁、武昌、鄂州等三沙后裔原来也用此堂号,在2011年联合修谱时改为平阳堂。

88、汉里堂:刘姓。汉皇祖陵所在地的江苏丰县金刘寨刘氏裔孙乃汉高祖刘邦后裔,世世代代为汉皇祖陵填坟祭祀,为表明自己是刘邦后裔又是在汉皇故里,故所建家祠是“汉里祠”,所以堂号是汉里堂。中国姓氏文化名都,广东南雄

各个姓氏的其他总堂号

1、李氏:陇西堂、赵郡堂、忠武堂、九如堂、存德堂、青莲堂、雍睦堂、衍庆堂、树萱堂、敦伦堂、宁华堂、厚世堂、飨诚堂、西平堂、世德堂、乐文堂、义兴堂、余庆堂、函道堂、积厚堂、芳庆堂、叙伦堂、太白堂、致和堂、永思堂、孝思堂等。

2、王氏: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槐阴。

3、张氏: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太原、京兆、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修武、上谷、荥阳、平原、河东、始兴、冯翊、魏郡、郑州﹝郡号﹞、百忍、 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

4、刘氏: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长沙、河南、广平、丹阳、广陵、临淮、藜照、藜阁、德馨、豢龙、蒲编、汉里。

5、陈氏:颖川、汝南、下邳、广陵、河南、武当、冯翊、京兆、东海、新安、庐江、渤海、德星、德聚、绳武、三恪、四勿、建业、映山、忠节、延庆、余庆、报本、星聚、三义、树本、燕贻、官梅、笃庆、光裕、崇义、崇本、世德、衍庆、敦睦、叙伦、地心、重华、仁耻、毓庆、世德、敦厚、奉先、聚原、传义、三和、培德、三相、义门、道荣、惇庸、双桂、徽五、绍德、怀忠、聚星、三益、存诚、渑武、三尧。

6、杨氏:弘农、天水、河内﹝郡号﹞、关西、四知、栖霞、光裕、赐书、崇本、清白。

7、赵氏:天水、涿郡、南阳、金城、下邳、颖川﹝郡号﹞、半部、琴鹤、孝思、谷治、萃涣、爱日。

8、黄氏:江陵、江夏、会稽、濮阳、安定、零陵、巴东、西郡、晋安、洛阳、东阳、松阳、上谷、谯郡、固始﹝郡号﹞、紫云、种德、燕山、宽和、思敬、逸敦、敦睦、炽昌、孝友、四士、千顷、檀樾。

9、周氏:汝南、庐江、寻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武功(元朝前姓苏)﹝郡号﹞、细柳、笃佑、爱莲。

10、吴氏:延陵、渤海、濮阳、陈留、长沙、吴兴、汝南﹝郡号﹞、让德、种德、三让。

11、徐氏:东海、高平、东莞、琅琊、高宛、涤阳、濮阳﹝郡号﹞、东尾、东陇、元温、一本、二庙、三贤、三水、三益、三和、四明、五桂、五全、五云、五福、五瑞、五凤、六吉、六顺、八龙、九桥、文苑、文敬、大坪、宁寿、玉屿、玉井、玉安、正伦、正谊、立本、圣交、麦饭、敦睦、世德、存桂、垂裕、追远、崇雅、礼耕、惇王、怀德、雍肃、南陵、崇本、偃王、永恩、鸿绩、叙伦。

12、孙氏:汲郡、乐安、东莞、吴郡、富春、陈留、太原﹝郡号﹞、平治、映雪。

13、胡氏:安定、新蔡、弋阳、定城、义阳、中州、洛阳、恒山、河东〔郡号﹞、澹庵。

14、朱氏:沛国、吴郡、钱塘、义阳、丹阳、太康、河南(郡号)、凤阳、紫阳。

15、高氏:京兆、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郡号﹞、有继、厚余、供侯、聚庆。

16、林氏:西河、济南、下邳、南安、晋安﹝郡号﹞、问礼、忠孝、永泽、林本、善庆、崇本、九龙、十德、九牧、松卜、绍闽、敦本、双阙、青龙、林平。

17、何(河)氏:庐江、东海、陈郡、扶风﹝郡号﹞、水部、虞江、天衢、三高、儒雅。

18、郭氏:太原、华阴、冯翊、汾阳、昌乐、西平、敦煌、中山﹝郡号﹞、尊贤。

19、马氏:扶风﹝郡号﹞、铜柱、绛纱、驷德、回升、孝后、睇眩、宝善、体仁、志诚唏眩、聚未、忠孝、树德、裕本、诚忍、刻鹄、善述、书诚、惇远、存德、文英、监兹、公明、衍庆、乐真、敦悦、静业、藏拙、青云、绛帐、伏波。

20、罗氏:豫章、长沙、齐郡、襄阳、河东〔郡号﹞、尊尧。

21、梁氏:安定、天水、扶风、河南﹝郡号﹞、仪国、保善、梅镜。

22、宋氏:京兆、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扶风、弘农、乐陵、江夏﹝郡号﹞、玉德。

23、郑氏:荥阳、高密、陇西、南阳﹝郡号﹞、博经、著经、通德、安远、玉麟。

24、谢氏:陈留、陈郡、会稽、冯翊﹝郡号﹞、威怀、安晋、东山、宝树。

25、韩氏:颖川、南阳﹝郡号﹞、昼锦。

26、唐氏:晋昌、晋阳、北海、鲁国﹝郡号﹞、移风。

27、冯氏:始平、杜陵、长乐、信都、颖川、上党、京兆、弘农、河间、魏郡、 新平﹝郡号﹞、同舆、三同、善德。

28、于氏:河南、东海(郡号)、忠肃。

29、董氏:陇西、济阴﹝郡号﹞、直笔、良史、豢龙。

30、萧(肖)氏:兰陵、广陵、河南﹝郡号﹞、芳远、定汉。

31、程氏:安平、广平、京兆、东阿、新安、河南、贵州、安定﹝郡号)、明道、伊川、立雪。

32、曹氏:礁国、彭城、高平、巨野﹝郡号﹞、谯县、清靖、无为。

33、袁氏:汝南、陈留、陈郡、彭城、襄阳、河南、东光、华阴、太原、濮阳、宜春〔郡号〕、卧雪、守正、怀楚、维则、介禳、介江、介祉。

34、邓氏:南阳、安定、平阳、长沙、陈郡、洛阳、高密﹝郡号﹞、平寿、谦恕、南雄。

35、许氏:高阳、汝南、河南、太原、会稽﹝郡号﹞、长兴、洗耳、德仁、训诂。

36、傅(付)氏:清河、北地﹝郡号﹞、双凤、兴商。

37、沈氏:吴兴、汝南﹝郡号﹞、梦溪。

38、曾氏:鲁国、庐陵、武城、天水﹝郡号﹞、三省、鲁阳。

39、彭氏:淮阳、陇西、宜春(郡号)、可祖、长寿、述古。

40、吕氏:河东、东平、京兆、冯翊、淮南﹝郡号﹞、渭滨、东莱、著存。

41、苏氏:武功、扶风、武邑、蓝田、洛阳、河南、河内﹝郡号﹞。

42、卢(芦)氏:范阳、河南、河间﹝郡号﹞、专经。

43、蒋氏:乐安、东莱﹝郡号﹞、钟山、九侯、居易、亦政、慎枢。

44、蔡氏:济阳﹝郡号)、九峰、龙亭。

45、贾氏:临汾、武威、武陵、河南、长乐(郡号)、至言、积善。

46、丁氏:济阳〔郡号〕、钟德、梦松、双桂、留馀、承德、五果、御书。

47、魏氏:巨鹿、任城〔郡号〕、九合、敬爱、治礼、十思。

48、薛氏:河东、新蔡、沛国、高平﹝郡号﹞、忠谏。

49、叶氏:南阳、下邳﹝郡号﹞、崇信、敦睦、点易、续古、继美、百妨、天叙、永思。

50、阎(闫)氏:天水、河南、太原(郡号)、丹青、右相、日月。

51、余氏:新安、下邳、吴兴、高阳(郡号﹞、清严、忠惠、风采、武溪、八贤、敬义。

52、潘氏:荥阳、广宗、河南、豫章﹝郡号﹞、黄门。

53、杜氏:京兆、汉阳、南阳、襄阳、濮阳﹝郡号﹞、诗圣、少陵、宝田、宝莲。

54、戴(代)氏:礁国、广陵、济会、清河〔郡号〕、注礼。

55、夏氏:会稽、谯郡、高阳、鲁郡〔郡号﹞、平水、正德、务本、源远、尚忠、思孝、明德、聚奎、遗爱、鹤来、秘书、余庆、孝恩、德远、孝思、永存、三余、六凰、登茅、集庆、彝叙、龙耳、崇本、敦本、淳叙、敦睦、敬承、光裕、衍庆、报本、汇泉、植本、笃厚、墨庄、清廉 。

56、锺(钟)氏:会稽、颖川、竟陵(郡号)、钟祥、石门、四德。

57、汪氏:平阳、新安﹝郡号﹞、六桂、越国、忠勤。

58、田氏:北平、雁门、京兆、河南、平凉、天水、太原﹝郡号﹞、紫荆、贫骄、风翔、风鸣、荆茂、荆树、德蔚、鹰门、五丰、耕馀、守正、三盛、耕裕、聚书、烛照、武侯。

59、任氏:乐安、东安、南阳、庐江、陈留(郡号)、水薤、玉知、叙伦、吏部、节武。

60、姜氏:天水、广汉〔郡号﹞、龙泰、稼樯、渭水、孝友、敬义、寅清、表海、孝思、敬睦、敬胜、敬德、三孝、森荫、森阳、云磬、瀚静、渭璜、宝璜、崇本、经草、松柏、馀庆、敦本、敦睦、孰乐、敦伦、致远、享典、贻安、聚仪、东海、仁德、忠仪、贵三、善庆、获胜、养拙、璜瑛、峝支、寿世、飞熊、叙伦、乐颜、追远、鲁文盛。

61、范氏:南阳、高平、钱塘、敦煌、汝南、河内、山阳、外黄(郡号)、后乐、芝本、鸡黍、永思、崇本、敦本、积善、忠恕、经义、逵道。

62、方氏:河南﹝郡号﹞、六桂、立本、伦叙、榴耕、聚乐、敦义、永思、大训、友庆、永锡、白云、发祥、世恩、壮猷、观礼、阳牧、光远、光启、正学。

63、石氏:武威、渤海、平原、上党、河南﹝郡号﹞、三典。

64、姚氏:吴兴、南安(郡号﹞、仁圣。

65、谭氏:济阳、齐郡、弘农、平陵(郡号)、善断、济南。

66、廖氏:汝南、巨鹿、武威﹝郡号﹞、清武、崇远、垂裕、承佑、果烈、紫桂、万石、中乡、世彩、馨德、知本、本思、五桂、武城、慕维。

67、邹氏:范阳、太原、广陵、南阳、渤海、丹阳﹝郡号﹞、碣石、讽谏、回春、古经、敦睦、显忠、中和、敦本、元恺。

68、熊氏:江陵、南昌(郡号)、钟陵、射石、谦益、孝友、典裕、思孝、雨钱。

69、金氏:彭城、京兆〔郡号﹞、丽泽、鸿文、怀德、追远、世耕。

70、陆氏:河南、平原、颖川、河内、吴郡〔郡号﹞、忠烈、黜霸、翰英。

71、郝氏:太原、京兆、安陆(郡号)、晒书。

72、孔氏:鲁郡、京兆、河南、会稽、常山、南阳(郡号)、阕里、至圣。

73、白氏:南阳、太原﹝郡号﹞、香山、治生。

74、崔氏:清河、博陵、汞阳、辽东、阳丘(郡号)、谭国、章丘、扶余、襄平、凌东、清阳、甘陵、冀南、南宫、邯鄣、世德、噤李、德星、敦叙、默阴、铁岭、乐善、三戟、德聚、玉心、敦本、敦耕、敦五、慎德、承绪、永思、崇志、默荫、了善、石永、仁本、八行。

75、康氏:京兆、东平、会稽、华山、江夏﹝郡号﹞、京北。

76、毛氏:西河、荥阳、河阳、北地(郡号)、舌师。

77、丘(邱)氏:河南、吴兴、扶风﹝郡号﹞、敦睦、砚耕、思敬、忠实。

78、秦氏:天水、太原、齐郡、河内(郡号)、三贤、乐善、养真、忠孝、淮海、五礼、敦余。

79、江氏:济阳、淮阳﹝郡号﹞、六桂、忠廉。

80、史氏:高密、京兆、桂阳、建康、宣城、陈留、河南、溧阳(郡号)、忠烈、怀溧。

81、顾氏:会稽、武陵(郡号)、三绝、怀远、裕昆、永思、格思、凝薇、忠考、惇叙。

82、侯氏:上谷、丹徒、三水、绛郡、河南﹝郡号﹞、却币、救赵。

83、邵氏:博陵、汝南、安阳﹝郡号﹞、安乐。

84、孟氏:洛阳、平陆、东海、巨鹿、武康、安平、江夏(郡号)、三迁。

85、龙氏:武陵、天水、武阳、太原、武昌、南阳(郡号)、八德、敦厚、经德、世师、纳言。

86、万氏:扶风、河南、槐里(郡号)、隰西、成孝、滋树、永思、孝思、敦睦、世德、蔼吉、孝里、万成、敦厚、思诚、辨志。

87、段氏:京兆、武威、扶风、天水(郡号)、君轼、锦绸、余庆、多寿、集凤。

88、雷氏:豫章、冯翊(郡号)、谦让。

89、钱氏:彭城、下邳、吴兴﹝郡号﹞、吴越、锦城、惇彝、燕诒、锦树、万选、丹桂。

90、汤氏:中山、范阳﹝郡号﹞、掬星、吞星、玉茗。

91、尹氏:天水、河间(郡号)、和靖、一经、文和。

92、黎氏:京兆、九真、宋城﹝郡号﹞、载酒、新安、敦本、礼序。

93、易氏:太原、济阳(郡号)、忠裔、忠思、重桂、纯孝、植栗、庆源、瑞芝、玉芝。

94、常氏:太原、平原、河内、武威、河南(郡号)、知人。

95、武氏:太原、沛国、冯翊(郡号)、鬻薪。

96、乔(桥)氏:梁国、顿丘、冯翊(郡号)、文惠、纯洁、在中、三肆、善益、金陵。

97、贺氏:会稽、河南、广平、陈留、济南(郡号)、四明、百岁、赐曲、诗文。

98、赖氏:颖川、松阳、西川、南康、河南、河内﹝郡号﹞、秘书、四川。

99、龚氏:武陵〔郡号﹞、六桂、中隐、楚仙、耕读、渤海。

100、文氏:雁门(郡号)、信国、正气、久大、崇本、六义、三山、三芝、玉兰。

101、卫氏:河东、陈留、辽东(郡号)、永世、敦本、乐善、传怀、友顺、一部、追远、庆源、羽音、兴善、崇德、光大、功德、敦伦、麻孝、後乐。

102、陶氏:济阳、丹阳、浔阳(郡号)、爱菊、五柳、寸阴。

103、喻氏:苍梧、南昌、江夏、严州、钱塘、桐庐、豫章(郡号)。

104、柏氏:平阳、魏郡、济阳、咸阳(郡号)、忠恕、碧山。

104、水氏:吴兴、临安(郡号)。

105、窦氏:扶风、河南、清河(郡号)、世和、承恩。

106、云氏:琅琊、河南(郡号)。

107、奚氏:谯国、北海(郡号)。

108、郎氏:中山、魏郡(郡号)。

109、鲁氏:扶风(郡号)、三异。

110、昌氏:汝南、东海(郡号)、双芝、茂荫、高勋、敦伦、严昌、禹拜、瑞应、余庆。

111、苗氏:上党、济阴、东阳(郡号)、惠化。

112、凤氏:平阳、邰阳(郡号)、励众。

113、花氏:东平、开封(郡号)、汴梁、大梁、汴京、含英、银铜、紫云、珠树、昆陵。

114、俞氏:河间、河东(郡号)、流水。

115、酆氏:京兆(郡号)。

116、鲍氏:上党、泰山、东海、河南(郡号)、清懿。

117、费氏:江夏、琅琊(郡号)、衍庆、念本、源述、职思、尚志、承志、地远、敦睦。

118、廉氏:河东(郡号)。

119、岑氏:南阳(郡号)、合山、三山、绳武、章庆。

120、洪氏:敦煌、豫章、宣城﹝郡号﹞、平山、双忠、三瑞、义居、招隐、积德、听彝、务本、怀本、敦本、本立、楚宝、和顺、敬爱、洪福、著存、永锡、六桂。

121、毕氏:河内、东平、太原(郡号)、经训、廉介。

122、安氏:凉州、姑臧、武陵、河内(郡号)、济世。

123、时氏:陇西、陈留、钜鹿(郡号)、仁恕、寿春、留犊。

124、皮氏:天水、下邳(郡号)、鹿门、吉安。

125、卞氏:济阴、济阳(郡号)。

126、齐氏:汝南、高阳、中山(郡号)、简礼。

127、伍氏:梁国(郡号)。

128、元氏:河南(郡号)。

129、卜氏:西河(郡号)。

130、平氏:河内(郡号)。

131、和氏:代国、汝南、西陵(郡号)。

132、穆氏:河南、河内、汝南(郡号)、明经。

133、湛氏:豫章、新淦(郡号)。

134、祁氏:太原、扶风(郡号)、澹生。

135、禹氏:陇西、琅琊(郡号)、惜阴、十起。

136、狄氏:天水、太原(郡号)、梁公。

137、米氏:京兆、陇西、高平(郡号)、鹿门、宝晋、海岳。

138、贝氏:清河(郡号)、留任、修史、丰谷、东武、光裕。

139、明氏:吴兴、平原(郡号)、廉慎、集庆、助月。

140、臧氏:东海、颖川、东莞、天水(郡号)。

141、计氏:京兆、齐郡(郡号)、晋鉴。

142、伏氏:太原、高阳、平昌(郡号)、鸣琴、藏授。

143、成氏:弘农、上谷(郡号)、永敬。

144、谈氏:梁郡(郡号)。

145、茅氏:东海、陈留、晋陵(郡号)。

146、盛氏:汝南、梁国(郡号)。

147、屈氏:临海、河南(郡号)、三闾、汨罗。

148、项氏:辽西(郡号)、师圣。

149、祝氏:河南、太原(郡号)、怀星。

150、梅氏:汝南、宣城、文山、北海(郡号)、苑陵、汉中、内江、麻城、绩学、慰仙。

151、闵氏:太原、陇西、东鲁(郡号)、江舟、流芳、纯孝、育婴、孝悌。

152、席氏:安定(郡号)、嘉会。

153、季氏:鲁国、寿春(郡号)、三思。

154、麻氏:上谷(郡号)、金紫。

155、强氏:天水、丹阳(郡号)、浚渠。

156、路氏:阳平、陈留、襄城、安定、东阳、河南、京兆、颖川、内黄(郡号)、道平、五金。

157、娄氏:谯郡、东阳(郡号)。

158、危氏:汝南、临川(郡号)、太史、晋昌、三苗、鉴赏、敦本、仁义。

159、刁氏:弘农、渤海、河西(郡号)、藏春。

160、庄氏:天水、会稽、东海﹝郡号﹞、锦绣。

161、童氏:雁门、渤海、建昌﹝郡号﹞。

162、阮氏:陈留、太原〔郡号﹞、常兴、竹林、三斯、敦伦、文焕、敦善、余庆、世懋、敬思、名贤、勺湖草。 163、柯氏:济阳、钱塘、齐郡﹝郡号﹞、瑞鹊。

164、倪氏:千乘﹝郡号﹞、经锄、锄经、带经、怡德、世德、本源、天宠、忠孝、承德、合一、贞一、建本、报本、崇本、爱日、宁远、永思、集义、继善、乐善、雍睦、遗安、培德、种德、敬业。

165、宰氏:西河(郡号)、临淄。

166、简氏:范阳、涿郡(郡号)、追来、溯源、孝思。

167、游氏:冯翊、广平﹝郡号﹞、立雪、盛兰、东兴、追思、聚辉、聚顺、美秀。

168、涂氏:豫章、南昌﹝郡号﹞、五桂。

169、庞氏:始平、和郡、南安、南阳(郡号)。

170、耿氏:高阳、河东、扶风(郡号)、美阳、怀远。

171、甄氏:中山(郡号)、还金。

172、檐氏:河间、渤海﹝郡号﹞、继述。

173、都氏:黎阳(郡号)、鸿胪。

174、颜氏:鲁国、琅琊﹝郡号﹞、复圣。

175、裘氏:渤海(郡号)、敦睦。

176、连氏:上党、武功(元朝前原姓苏)﹝郡号﹞、清冻、瞻依、武功、三贤。

177、韦氏:京兆(郡号)、扶阳。

178、尤氏:吴兴〔郡号〕、树德、志清、归闲、鹤栖、遂初、卿田。

179、管氏:平原、晋阳(郡号)、匡世。

180、杭氏:余杭、丹阳(郡号)、东乡、一韦。

181、邝(旷)氏:庐江(郡号)、宣城、三忠。

182、句(勾)氏:平阳、渤海(郡号)。

183、辜氏:豫章、晋安、惠安、彰化(郡号)、白礁。

184、葛氏:梁国、顿邱(郡号)。

185、单氏:河南、南安(郡号)。

186、邬氏:太原(郡号)、颖川。

187、牟氏:巨鹿、平阳、荥阳(郡号)、三弄、清风。

188、党氏:冯翊(郡号)、忠武。

189、古氏:新安、新平、河内﹝郡号﹞、国宝。

190、甘氏:渤海、丹阳(郡号)、旧学、五城。

191、左氏:济阳(郡号)、传经。

192、柳氏:河东﹝郡号﹞、仰峰、遗经。

193、贡氏:广平(郡号)、秀野、南湖、明洁。

194、章氏:河间、豫章(郡号)。

195、乐氏:南阳、河内(郡号)。

196、巫氏:平阳﹝郡号﹞、忠孝。

197、施氏:吴兴﹝郡号﹞、临濮、钱江、浔海。

198、宗氏:京兆、河东(郡号)、忠简、安西。

199、戚氏:东海(郡号)、享伦、三礼、景文、积善、止止、双溪、七候、体仁。

200、樊氏:上党、南阳(郡号)、崇德、文魁、鉴真、三阳、忠烈、槛真、听命。

201、舒氏:京兆、巨鹿(郡号)、阆风。

202、向氏:河南(郡号)、中和、淑均。

203、翁氏:盐官、临川、钱塘(郡号)、资善、赐鱼、六桂、得生。

204、解氏:平阳(郡号)、梁都。

205、晁氏:京兆、南阳、颖川(郡号)、智囊、学书。

206、滕氏:北海、南阳、东阳(郡号)。

207、覃氏:会稽、南海、弘农、齐郡(郡号)、务滋、普舍。

208、严氏:天水、冯翊、华阴﹝郡号﹞、富春、调山、古秋、钤山、宜雅、四录、尺五、海云。

209、敖氏:谯国、鲁国(郡号)、寀庵。

210、饶氏:平阳、临川(郡号)、惠风、朋来。

211、单氏:河南、南安(郡号)、仁孝、孝友、忠孝、燕诒。

212、苟氏:河内、河南、西河(郡号)。

213、殷氏:陈国、汝南、琅琊、东海、雁门、弘农、冯翊(郡号)。

214、阴氏:始平(郡号)。

215、铁氏:淮南(郡号)。

216、佘氏:新蔡、新郑(郡号)、慰忠、佑启。

217、权氏:天水(郡号)、贞孝。

218、晏氏:齐郡(郡号)、廉俭、久敬。

219、温氏:太原、汲郡、清河﹝郡号﹞、忠武。

220、丰氏:松阳(郡号)、尚义。

221、卓氏:西河、南阳〔郡号﹞、褒德、忠孝、传经、近青、清壹、挽车。

222、关氏:陇西、东海(郡号)、忠义。

223、岳氏:山阳、冯翊、邺郡(郡号)、临漳、邺邑、彰德、兰雪、赐葛、纯孝、精忠、报本、全伦。

224、牛氏:陇西(郡号)、太史、大雅、惟明。

225、寿氏:京兆(郡号)、洁素。

226、通氏:西河(郡号)、直忠。

227、濮氏:鲁郡(郡号)、尚忠。

228、英氏:晋阳(郡号)。

229、空氏:宫邱、营邱、顿邱(郡号)、平昌、易水。

230、裴氏:河东(郡号)、绿野、督国。

231、习氏:东阳、襄阳(郡号)、忠烈。

232、阳氏:沂水、陇西、阳都(郡号)、启胤。

233、羊氏:河上、泰山、京兆(郡号)、岘山、松遐、遗直、钟爱、追远。

234、胥氏:太原、吴兴、琅琊(郡号)、名节、眘琊、敦睦、清节。

235、蒙氏:安定(郡号)、献典。

236、福氏:百济、辽东、平陵(郡号)、武兴、文水。

237、兰氏:汝南、中山、东莞(郡号)。

238、冷氏:京兆、新蔡、临安(郡号)、化民。

239、屠氏:陈留、广平(郡号)。

240、褚氏:河南(郡号)。

241、楚氏:江陵、新平(郡号)、秉德、刚介、紫芝、听雪。

242、申氏:魏郡、琅琊、丹阳(郡号)、鲁诗、忠孝。

243、莫氏:钜鹿、江陵、河间(郡号)、敦本、德荫、威远、思济、安定。

244、骆氏:内黄、会稽、河南、谯阳、辽东(郡号)、相土、殷城、山阴、绍兴、三川、河内、洛阳、白马、东都、成周、扶余、襄平、辽阳、凌东。

245、封氏:渤海(郡号)、平卢。

246、边氏:陈留、金城、陇西(郡号)、腹笥。

247、查氏:齐郡、海陵、济阳(郡号)、清容。

248、巴氏:高平、渤海(郡号)、双卿。

249、桑氏:河南、黎阳(郡号)、淮翼、枢密、铁砚、四知、启后、一本。

250、商氏:汝南、京兆、濮阳(郡号)、追远、衎烈、三元、两贤、敬爱、好易、续志。

251、容氏:敦煌(郡号)、律历。

252、庹氏:洛阳、南阳(郡号)。

253、全氏:京兆、钱塘(郡号)、绥南、钱侯。

254、池氏:西平、陈留、西河(郡号)、同安。

255、迟氏:太原(郡号)、镝余、忠武。

256、荀氏:河南(郡号)、作冠、兰令。

257、荣氏:乐安、上谷(郡号)、任城、三乐、霸州、六合。

258、蓝(篮)氏:汝南、中山、东莞﹝郡号﹞、蓝田、蓝玉、戒君。

259、祖氏:涿郡、京兆、范阳(郡号)。

260、包氏:丹阳、上党(郡号)、孝肃。

261、纪氏:平阳、高阳、天水、襄平﹝郡号﹞。

262、班氏:扶风、黎阳(郡号)、定远、汉书。

263、吉氏:冯翊、洛阳(郡号)。

264、阙氏:下邳(郡号)、铨仙、三韩、邳州、荆州、叙伦、节高、思荣、追圣。

265、车氏:鲁国、南平、河南、京兆、淮南(郡号)、萤照、玉峰、、还读、高露。

266、宁氏:齐郡(郡号)、达孝、笃亲、成德。

267、印氏:冯翊(郡号)、御侮。

268、母氏:平昌、河东(郡号)。

269、竺氏:东海、东莞(郡号)、枞阳、化乡、听彝。

270、符氏:琅琊(郡号)、积善。

271、居氏:渤海、信都(郡号)、湘侯、瞻盦。

272、沙氏:汝南、东莞(郡号)、济民。

273、巩氏:山阳(郡号)、厚斋。

274、辛氏:陇西、雁门(郡号)、双贞、环州、枣强、孝友、永思。

275、闻氏:吴兴(郡号)、超卓、正气、精彩。

276、柴氏:平阳、汝南、巨鹿、长安、河南、信安(郡号)、寿圣、供侯、棘蒲、任城、霍国。

277、艾氏:陇西、河南、天水(郡号)、爱民、东山。

278、瞿氏:高平、京兆、松阳(郡号)。

279、恽氏:武进、鄱阳(郡号)、光裕、承荫。

280、那氏:丹阳、京兆、天水(郡号)、循法。

281、霍氏:太原、河东、蜀郡(郡号)。

282、阚氏:天水、会稽(郡号)、齐鲁、孝谨。

283、盖氏:渔阳、安阳、洛阳、汝南(郡号)、崇贤、多士。

284、种氏:洛阳(郡号)、滕阳、双洪。

285、谷氏:上谷(郡号)、恩威、经库、筑益。

286、帅氏:南阳、河南、范阳、平原、灵石(郡号)、授琴。

287、师氏:太原、琅琊、平原(郡号)、授琴。

288、应氏:汝南、颖川、淮阳(郡号)、择善、燕翼、报本、徵德。

289、蔺氏:中山、华阴(郡号)、完璧。

290、华氏:武陵、平原、沛国、西安(郡号)。

291、海氏:齐郡、薛郡、南海、珠崖(郡号)、临淄、鲁县、琼州。。

292、欧(区)氏:平阳、庐陵、渤海、鄱阳﹝郡号﹞、八剑、六一、画荻、廷鉴、光六、笃亲、文忠、余山、敦本、本仁、光远、余庆、伦叙、忠厚、学士、立三。

293、焦氏:中山、广平、冯翊(郡号)、三诏、饮仙。

294、劳氏:武阳、松阳、渤海(郡海)。

295、冉氏:东鲁、武陵、魏郡(郡号)、南面、迎圣、忠孝。

296、蒲氏:河东(郡号)、揖让、帝师。

297、薄氏:雁门、谯郡(郡号)、格物。

298、厉氏:范阳、南阳(郡号)、半树、佛子。

299、利氏:河南(郡号)。

300、别氏:京兆、天水、巴郡(郡号)、巴州、阆中、巴中。

301、农氏:雁门(郡号)、稼穑。

302、翟氏:汝南、南阳(郡号)、传诗、宠畏、忠孝、博古、语古、庆远、世佐、笃诚。

303、越氏:晋阳(郡号)、伸知。

304、郦氏:新蔡(郡号)、广野、长揖、枕湖、永思、明经、注经、积善。

305、匡氏:太原、晋阳、任城(郡号)、凿壁、乐安、敦睦、解颐、佑启、境本、太和、经畲、匡家、敦厚、结庐。

306、国氏:下邳(郡号)、恭俭。

307、经氏:荥阳、平阳(郡号)、赐宴。

308、索氏:敦煌、武成、武威、冯翊(郡号)、求索、五龙。

309、庾氏:颖川、济阳、新野(郡号)。

310、仇氏:南阳、平阳(郡号)、方正、德化。

311、井氏:南阳、扶风(郡号)、五经。

312、蒯氏:襄阳(郡号)、辅国。

313、季氏:鲁国、寿春(郡号)、三思。

314、寇氏;冯翊、河南、上谷、上党、东海(郡号)。

315、景氏:晋阳(郡号)、念祖。

316、苍(仓)氏:武陵、咸阳(郡号)、创文。

317、浦氏:京兆(郡号)、广平。

318、平氏:河内(郡号)。

319、缪氏:兰陵(郡号)、尽忠。

320、聂氏:河东、新安、清河(郡号)、悯农、垂裕、光裕、崇德、三礼、崇本、理学。

321、扈氏:京兆(郡号)。

322、靳氏:西河、辽东(郡号)、安阳、平定、离石、扶余、襄平、凌东、中书、敦睦。

323、詹氏:渤海、河间、南阳(郡号)、奎光、洁身、继述、敦睦、敦复、永思、墩崇。

324、怀氏:河南(郡号)、湖南。

325、燕氏:上谷、范阳、吴兴(郡号)、召贤。

326、邢氏:河间(郡号)、北彦。

327、宣氏:东郡、濮阳、始平、宣城(郡号)。

328、牧氏:弘农(郡号)、善治。

329、嵇氏:河南、谯国(郡号)、广陵、竹林、宋遗。

330、秋氏:天水(郡号)、鉴湖。

331、宿氏:东平、河南、上党(郡号)、太原。

332、姬氏:南阳(郡号)、寿丘、赤舄。

333、邰氏:平卢(郡号)、翼亲、思源。

334、宫氏:河东、太原(郡号)、忠谏、敦本。

335、惠氏:琅琊、扶风(郡号)、景言、余庆、百岁。

336、融氏:南康、高阳、融州(郡号)、融江、古皇。

337、蓟氏:内黄(郡号)。

338、干氏:荥阳、颖川、扶风(郡号)、良史。

339、松氏:东莞、泰山(郡号)。

340、伊氏:陈留、河南、山阳(郡号)、任圣。

341、相氏:西河、巴郡(郡号)、讽德。

342、郁氏:黎阳、鲁郡、太原、高平、胶东、富阳(郡号)。

343、滑氏:下邳、京兆、安陆(郡号)、跻鹊。

344、曲(麹)氏:平阳、雁门、陕郡、晋昌、安康(郡号)、曲沃、金州、陕城。

345、虞氏:济阳、会稽、陈留(郡号)、五绝。

346、糜氏:东海、汝南、南阳、汝阳(郡号)。

347、来氏:江都、平阳、洛阳、乐安(郡号)。

348、并氏:南阳(郡号)。

349、厍氏:松阳、南阳(郡号)、辅仪、金城。

350、年氏:怀远(郡号)、恭定、兵严。

351、鲜氏:南安、太原、渔阳(郡号)、敦厚。

352、双氏:天水(郡号)、和易。

353、荆氏:广陵、江都(郡号)、邠庆、受祉、临保、笃庆、保庆、留余、垂裕、留青、裕后、永恩、启佑、宝善、广宗、培源、昌后、谷贻、留青。

354、殳氏:武功(郡号)、邰国、郿城。

355、红氏:昌平、河内、河南(郡号)。

356、粟氏:江陵、长安(郡号)。

357、冼氏:南海、高兴(郡号)。

358、汲氏:濮阳、清河、西河(郡号)、东海。

359、邴氏:鲁国、平阳(郡号)、操尚。

360、富氏:齐郡、陈留(郡号)。

361、乌氏:颖川、汝南、鄱阳(郡号)、懿穆。

362、朋氏:庐郡、太湖(郡号)、庐江。363、隗氏:余杭(郡号)、江石。

364、山氏:河南、河内(郡号)、浑璞。

365、房氏:清河、济南、河南(郡号)、十堰、中书、继锦、敦伦、亲睦、国器、孝友、怀德、滑石、文英、松茂、孝思、思本、世善、明礼、务本、树德、聚贤、恒瑞、清和、祯槐、文定。

366、於氏:黎阳、京兆、广陵(郡号)、救民。

367、法氏:扶风(郡号)。

368、况氏:九江(郡号)。

369、逢氏:谯国、北海(郡号)、计复。

370、隆氏:南阳(郡号)、翕然。

371、冒氏:荥阳、海陵、砀县(郡号)、古邲、海阳、砀山。

372、剧氏:河南(郡号)、三川、雒阳。

373、木氏:吴兴(郡号)。374、沐氏:河间(郡号)。

375、北(邶)氏:玄菟、辽东(郡号)。

376、谯氏:北海、巴郡、巴西、谯国(郡号)、阆中、西充。

377、尚氏:京兆、汲郡、清河、上党(郡号)、廉介。

378、禚氏:齐郡(郡号)、临淄。379、宾氏:大梁(郡号)。

380、裘氏:渤海(郡号)、敦睦、敦叙。381、万俟氏:兰陵、开封(郡号)、建昌。

382、宗政氏:京兆、彭城(郡号)、安西。

383、羊舌氏:弘农、京兆、河东(郡号)、种璧。

384、公良氏:陈留、东郡(郡号)。385、夹谷氏:抚城(郡号)、抚州。

386、谷梁氏:下邳、西河(郡号)。387、宰父氏:鲁郡(郡号)、鲁国。

388、段干氏:扶风、鲁郡(郡号)、鲁国。

389、司空氏:顿丘(郡号)、耐辱。390、仲孙氏:高阳(郡号)、干礼。

391、太叔氏:东平(郡号)、明鉴。

392、单于氏:千乘、朔方(郡号)、驭民。

393、欧阳氏:渤海(郡号)、画荻、六一。

394、申屠氏:京兆、西河(郡号)、固安、瓶隐。

395、司寇氏:顿丘、平昌、冯翊、河南(郡号)、澶州。

396、夏侯氏:谯国、鲁郡(郡号)、毫州、鲁国、任城、汶阳、汝阴。

397、公冶氏:鲁国(郡号)、博通。

398、闻人氏:河南(郡号)、中山。

399、诸葛氏:琅琊(郡号)、三顾、卧龙、德生、滋树、尚礼、观音。

400、公羊氏:顿丘(郡号)、春秋。

401、司徒氏:赵郡(郡号)、藏名。402、巫马氏:单父、鲁郡(郡号)。

403、赫连氏:盛乐、渤海(郡号)、乐川、仁恕。

404、濮阳氏:博陵、平陵、广平(郡号)、相吴。

405、澹台氏:太原、濮阳(郡号)、毁璧、斩蛟。

406、闾丘氏:顿丘、邾郡、邾国(郡号)。407、宇文氏:赵郡、太原(郡号)、邯郸。

408、东方氏:平原(郡号)、四何。409、尉迟氏:太原(郡号)、镝余、忠武。

410、公西氏:顿丘(郡号)。411、子车氏:天水(郡号)。

412、皇甫氏:京兆、安定(郡号)、威远。

413、公孙氏:扶风、高阳(郡号)、白马、忠义。

414、长孙氏:淄川、济阳、河南(郡号)、青州、霹雳。

415、淳于氏:齐郡、河内(郡号)、德感。

416、令狐氏:太原、弘农(郡号)、泣墓、博施。

417、钟离氏:颖川、会稽(郡号)、飞鸿。

418、西门氏:梁郡、魏郡(郡号)、梁国、临漳。

419、轩辕氏:上党、淮南、汝南、睢州、兴平、鄢陵、鹿邑、术康、柘城、民权、宁陵、冠氏、嘉祥、静海、渔阳、东平、开封、郃阳、扶沟(郡号)、东临、太霞、榆西。

420、南宫氏:河南、鲁国、南宫(郡号)、东鲁、任城。

421、呼延氏:安定、新蔡、太原(郡号)。 422、乐正氏:天水(郡号)。

423、司马氏:河内(郡号)、太史。 424、梁丘氏:冯翊(郡号)。

425、东郭氏:济南(郡号)。 426、博络氏:通辽(郡号)

427、慕容氏:敦煌、雁门、辽东(郡号)。 428、东门氏:济阳(郡号)

429、端木氏:鲁郡、广平(郡号)。 430、独孤氏:河南、高阳(郡号)。

431、拓跋氏:颖川、雁门(郡号)。 432、左丘氏:齐郡(郡号)。

433、上官氏:天水(郡号)、孝友。 434、百里氏:新蔡、京兆(郡号)。

堂号的来源与意义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堂号的使用范围一般比较小,一个郡望中往往有几个堂号,每个堂号都是具体的人群的代表。有些堂号仅为某一特定家族所使用,如赵姓的天水堂、钱姓的吴兴堂、孙姓的安乐堂、李姓的陇西堂、周姓的爱莲堂、吴姓的三让堂、郑姓的荥阳堂、王姓的三槐堂等都有较为广泛的意义,甚至成为有关姓氏的代名词,也有一些表现出一定的共性,是多个群体、姓氏的共有标志。如李、吴二姓共用继述堂,孙、周、王三姓共用余庆堂,李、周、吴、郑四姓共用雍睦堂,孙、李、周、吴、郑、王六姓共用敦伦堂。

堂号还是姓氏及其支派的历史符号,用以赞颂或夸耀曾经的辉煌,以勉励后人继承祖先功业,并以发扬。如在南方周姓人的堂号中,有为了纪念宋明理学奠基人、哲学家周敦颐的濂溪堂。

堂号还反映姓氏及其支派的道德观念。传统名门望族,特别注重以儒家道德观念来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而堂号自然尊崇其中的道德观,成为全族道德规范和要求,他们大多追求清白正直、孝悌宽容、谦恭礼让,中华传统美德与家规、家训的关系,堂号也是传承和维系家规、家训的重要标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