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直道寻访石窟与古塔

 liangdatushu 2021-09-23

万佛的祈愿

子午岭深处,沿秦直道寻访石窟与古塔

寻古迹的莲莲

锁据中原、扼控北方。

从地理位置来看,子午岭所处的位置横跨甘肃庆阳东北部与陕北延安西南部,一条秦直道作为古代沟通南北的要道纵贯其间,大一统的朝代里,这片土地在盛世中乐享过历史的厚爱,却也在群雄割据的战乱中遭受过兵燹的蹂躏。佛教文化沿着秦直道传入关中,中原佛教文化又沿秦直道传回西部,而战乱纷争过后,沉寂的山谷深处,至今还遗存着星星点点的历史与文化气息。

上图:秦直道遗址延安段(国七)

上二图:子午岭中行进风景

陕北志丹县在古时候是军事要塞,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进程中这里原属北宋的统治区域,宋代名将狄青曾在志丹驻军城台村多年,城台石窟正是北宋时期开凿。金灭北宋之后,金代统治者取得了该地区的统治权,对佛教保持积极支持的态度继续开凿,城台寺石窟历经宋、金两朝开凿完工,至今保存着多处题记,题记中有详细的官职称谓,比如“武功郎权延路兵马钤辖兼第七将统制西路军马杨仲”这些信息,对确立北宋至金代陕北地区的军事体系设置与社会背景提供了翔实的文字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以上图为城台石窟(国八)

频繁的战争使民众感到恐惧,战死沙场也是常有之事,历史遗迹中,子午岭雄踞的甘肃庆阳华池县古道城垣间,信众曾广造佛塔求得平安。子午岭的两岸有一条长长的红色砂岩崖,千百年来,这些红砂岩崖面成为信众开凿石窟、雕造佛塔的天然资源。这些山野中精妙绝伦的佛塔遗存,和石窟遗存一样,都是子午岭佛教的乐土。

似一位安详的老人,在逝去的浮华里沉思,瞳孔里饱含了经年的平淡和睿智。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柔远川河悄悄地从岭中流过,脚扎川万佛塔矗立在山水间的台地上,清丽得像是苗条又美丽的女子。塔身雕造佛像千余尊,人工痕迹与自然崖面巧妙结合、天衣无缝,说法图在空寂的山谷中默许初心。

上七图:脚扎川万佛塔(国七)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组被盗的双塔原位于华池县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和豹子川河交汇处的半山腰,始建于北宋时期,塔身浮雕伎乐天说法图和涅槃生变佛法故事。双塔的珍贵之处在于,二号塔内还曾发现过大量的西夏文书、吐蕃文佛经等珍贵文物,对研究史地与文化具有极大价值。可惜的是双塔由于原址位置偏僻,曾遭到文物贩子的觊觎盗窃,几经辗转破案后双塔被追回,现如今双塔已从山谷原址迁到了森林公园中。悦耳的钟声穿过松柏,晨烟缥缈淡然,何为极乐净土?清静释然观自在……

上九图:双塔寺造像塔(国七)

群山叠翠之间,东华池城扼守一方战略要地,城的半山腰,一座八角七级楼阁式宋代砖塔矗立高台,塔心中空。东华池塔秀丽精巧,塔檐有仿木斗拱,顶部有葫芦形塔刹,塔身饰有云纹、凤舞等图案,历经千年风吹雨打保存尚好。寻访时临近黄昏,西下的余晖洒向古塔,满目旷野,杂草凄凄,似有古人在哀叹,叹那一国一家逝去的哀怜。

上二图:东华池塔(国五)

世事沧桑,人情悲苦,回望子午岭秦直道这一条山谷,佛法曾在这里兴盛一时,笑魇也曾在时光中充盈。历史中造物的石匠,游走于谷中为不同的乡民实现相同的愿望,为驻军与百姓搭建起一座座祈愿的万佛之国。

史迹叹兴衰!直道绵延通塞外,长城边关千百载。

愿平静的祥和在世间,愿天清气朗留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