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佛塔之演变(25)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4-02-06
中国佛塔之演变(25) 
元朝(1271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由于统治阶级自己没有发达的文化,加之统治年代不长,战事多,虽也建造了一些仿汉式佛塔,但式样平平,不成系统,缺少规律性。但在这个期间元代统治者推行喇嘛教,在各地建寺造塔,并将古代塔婆式塔作为喇嘛教的崇拜物,发展喇嘛塔。这种做法起源于西藏,所以还叫做藏传佛塔。另外,元代还开始建造了金刚宝座塔,如云南昆明官渡金刚宝座塔。

现在的安阳文峰塔,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所修。在这次重修所刻的碑文中,曾写到天宁寺“始建于隋仁寿(601604年)初,维修于周显德中,宋元之际,相继增修“,并记载有“寺有塔五级”。而《续安阳志》则记载,此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因此,不少专家根据建筑细节的风格,有赞同五代后周广顺二年说,有人说斗拱是北宋的,砖雕是明代的,梁思成大师则将该塔断代为元代砖石建筑

    安阳天宁寺塔(又称文峰塔)是塔中的另类,它通高 33.65,八角五层密檐式。此塔有三绝:一是上大下小的奇特结构,在古塔中这是独一无二的;二是塔上有塔,小塔作顶,形制如喇嘛塔,甚有韵味;三是塔的八角都有精美的砖雕,众佛个个人模人样,慈祥无比。

 

          中国佛塔之演变(9)
                        河南安阳天宁寺塔 1988年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中国佛塔之演变(9)
                        河南安阳天宁寺塔 1984年中国旅行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古塔寺塔位于陕西榆林驼城东南古塔乡,现寺已残破唯塔独存。塔始建于元天顺元年(1328年),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塔基为层石叠砌,总高12米,古塔寺的建寺时间早于榆林卫城,古塔寺塔是榆林现存较早的宝塔。


      中国佛塔之演变(9)
                                    陕西榆林古塔寺塔  (网络照片)

 

 

阿育王寺西塔位于阿育王寺西侧,称“西塔”。始建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重建。历经600余年后,1979年大修。大修时在宝瓶形塔刹刹顶发现一座青铜浇铸的方形舍利塔,底盘刻有铭文和“大元至正丙午年(1366年)记”等字样。并发现“大元至正廿五年(1365年)四月初八重记”的纪年砖多块。证明元代修建。浙江元塔不多,惟此塔独存,故弥足珍贵。塔六面七层,高36.2米,为楼阁式砖木结构。


中国佛塔之演变(9)
                     浙江宁波阿育王寺西塔  2009年杭州邮政广告公司出版的明信片)

 

 

六胜塔,又名万寿塔,因坐落在石狮石湖村海滨的金钗山上,又俗称石湖塔,初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7年),后废。现存建筑为元至元二年至五年(1336-1339)重建。此塔浑体石砌,是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八角五层,底围约47米,通高约36米,由外壁、回廊及塔心三部分组成,每层设四门、四龛,且位置逐层互换。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元代建筑物,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


中国佛塔之演变(9)
                              福建石狮六胜塔 2000年泉州邮政出版的明信片)

 

 

庆寿寺原址在北京西长安街上28,即电报大楼西。该寺创建于金章宗大定二十六年(1165)。元至元四年(1267年)建二塔,故又称双塔寺,双塔都是八角密檐砖塔,一为九层,另为七层,东西比肩排列。九层塔为海云大师灵塔;低者为曾主持庆寿寺的海云得法大弟子可庵之灵塔。  

1954年在拓宽西长安街时拆掉了双塔。双塔曾以其精美的建筑构造和重要的历史地位矗立于百年的风雨之中,经历了由辉煌到衰败的历史过程,然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佛塔之演变(9)

北京庆寿寺双塔 (清末出版的明信片)

 

 

昆明官渡妙湛寺金刚宝座塔,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后因被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官渡古镇的中央。元明时期(公元1317世纪)出现了一些为简化礼佛而兴建的过街塔和门塔,反映了佛塔逐渐世俗化的趋势,妙湛寺金刚塔就是其中的典范。清时官渡的集市逐渐在金刚塔一带形成,贸易兴旺,人们往返经过此地都要穿行此塔,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与神相通,带来好运。


           中国佛塔之演变(9)
                     云南昆明官渡金刚宝座塔 1999年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位于海印池东南端的多宝塔,是普陀山唯一保持原貌的最古老的建筑物。多宝塔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而定名,建于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修缮时添补部分螭首。民国8年(1919年)时涂抹水泥修复破损的表面。文革期间普陀山的寺院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多宝塔塔身的浮雕佛像被铲毁。2005年进行了全面修复。塔高18米,为三层宝箧印经式塔,全用太湖美石砌成。


            中国佛塔之演变(9)
                            浙江普陀山多宝塔 清末法国出版的明信片)


                  中国佛塔之演变(9)
                                 浙江普陀山多宝塔 网络照片)

 

 

金河寺塔群,也称金河口塔林、小五台塔林,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金河口森林公园金河寺遗址附近。历史上,金河寺原有72座灵骨塔(据传说是有72座明塔,72座暗塔),为历代高僧万年寿藏。因自然破坏,今仅存四座:一座建于元代,另三座为明代建。高低错落,自然分布于山巅,山阳等处元代所建的密檐砖塔为六角实心三层,高十一米,塔身刻元代八思巴铭文


             中国佛塔之演变(9)
                                河北蔚县金河寺塔群  网络照片)

 

 

河南辉县凌云寺普照大禅师石塔是开山主持佛光普照大禅师的迁化灵塔。为嗣法门人佛心妙觉大禅师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29年)二月十五日所建。纯石结构。五层,通高4.9米。塔座和塔檐为八角形,塔身为鼓形。塔基由双层须弥座构成。下层须弥座大半没入地表之下,仅露八角形的上枋。上层须弥座的束腰部分刻四个壶门,每门内各刻一只卧狮,壶门之间刻饰牡丹花。下枭刻覆莲一周,上枭和上枋雕刻单瓣仰覆莲两层,每层八朵。上层莲瓣中各雕一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塔身高0.80米,共置佛龛上下两层。 (摘自“古塔丽影”博文)


       中国佛塔之演变(9)
                            河南辉县凌云寺普照大禅师石塔  网络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