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角 | 关注城市和未来是建筑师的自我修养

 Holiday历险记 2021-09-23

建筑,凝结着一座城市的气质。一砖一瓦,于岁月中书写历史,在时空中眺望未来。

对中国人来说,建筑有着更为明显的传承性和区域性。从长城到故宫,建筑记载和呈现着过去;从陕北窑洞到苏州园林,从东北土炕房到广式骑楼,建筑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地理多样性和因地制宜的智慧。


旅行中,我尤其喜欢拍摄建筑,这是认识一座城市最直观的窗口。只要稍用心观察,总能从中窥探当地的信仰、审美和生活方式。

当然,这里所指的建筑不仅仅是封闭的、独立的楼盘,从更广义的范围上,建筑包括与之相关的公共空间,是居民活动的场所,是提高生活幸福感的载体,更是城市规划要综合考虑的重要部分。

我一直认为建筑是理性与美学的结合,是用实践实现想象的艺术。我偶尔参观美术馆,也偏爱坐在城市公园的长椅上,感受建筑和其营造的生活氛围的同时,更被建筑师设计背后的理念和人文关怀深深吸引。

作为建筑小白,上周我有幸读了获得金狮奖终身成就奖的建筑大师 —— Richard Rogers,带有自传性质的著作《建筑的梦想:公民、城市和未来》(英文为《A Place for All People》)。


老爷子今年已经 88 岁了,这本书于 2017 年出版,2020 年被翻译成中文版。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这一生建筑理念的发展历程。

在他的故事和思考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与城市规划、社会公平、政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作为普通人,也可以从技术之外的视角,一种更大的格局和更有参与感的城市公民的身份,来理解建筑。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还未详细梳理,但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和大家分享。下面的内容均节选于原文,我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希望对关注城市、社区、环保等议题的伙伴有所启发。


建筑是文明的语言


CULTURE

建筑将科学的分析与诗意的诠释结合在一起,运用科技和秩序创造出审美冲击和多功能的享受。它通过给空间赋予秩序、规模和节奏来改变普通与平凡。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创造一个空间让未来在此展开。

好的建筑应该是一个属于所有人的地方,无论种族、信仰、贫富。它将是一个灵活的场所,固定但不确定,信息的流动,人们在空间内外的交汇令它焕发生机。我们要挑战一种观念,即文化必须由大理石建造而成,我们想要创造一个由可移动的部件构成的城市机器。没有一个构件会被隐藏,一切都会被表达出来。人们可以在每一个构件中看到制造和建造的过程,以及它在建筑中所扮演的角色。

从原始小屋到雅典集会场所,从中世纪的宫殿到市政厅,从街边长椅到大型广场,建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好的建筑带来文明。

一个建筑物的表达会随着元素的组装而变化,只有当它最终完成时才能被完全理解。一座建筑是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产物,而不是原始的完美设计蓝图的实现。

有时和谐是通过一致性来实现的。有时却是通过对比,将新旧元素分层、并置来实现。建筑物通过使用的技术和材料来表达其历史背景。

优良的城市空间和建筑本身就是一项资产,对民生繁荣和城市生活都有益处。

建筑的文化和实践是创造一个更好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旨在创造人类的栖息地——从个人的房子到整个城市。

建筑应该创造美,而不是将其边缘化为一种装饰和营销手段。

建筑的规模是一种沟通方式,好的建筑可以发出清晰明确的信号,表现建筑在城市和社区中的作用。这些信号应该帮助人们了解建筑的施工过程,帮助他们识别建筑物和周边地理方位,看到它们为私人和公共生活提供的可能性。所有的建筑元素都应该是有序的、可见的,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清晰的:建设的过程,所有元素在建筑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保持、改变、拆除,以及建筑本身的功能。

技术是建筑进行表达的原材料,相当于诗歌中的文字。没有对文字的正确理解,就没有诗歌,而建筑则是从对技术、材料、建筑过程的理解开始的。



了不起的建筑师


ARCHITECT

建筑师既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他们既可以解决三维问题,利用结构和材料去创造人类活动的空间,也可以捕捉光影的艺术,创造美的感受。

建筑师通过各种公用、民用建筑以及定义了我们的文明的发明来创造城市。 

建筑具有社会性。它天生是一场社交活动,是合作的产物。建筑设计师要分析环境,考虑社会物质与文化的影响,找到问题并测试解决方案。

建筑实践与实践它的个体,在社会和经济层面的价值观以及支撑它的社会是分不开的。

设计是通过对优先级和设计条件的分析和理解,通过思想的分层和学科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寻找符合客户需求的兼具美感和功能性的方式来发展的。

建筑要想提升城市和市民的生活,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客户的直接需求。建筑师必须考虑建筑的使用者和路人,要发问:这座建筑能够成为什么?它应该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会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好的建筑,以人为本


PEOPLE FIRST

一栋建筑的规模和美感来自细节,其人性化程度取决于如何安排设计各个构件。所以结构不仅是工程学上的挑战,也是这栋楼的基础。

光和影的游戏创造了建筑的不同规模,不同规模带来的感受最终都要以人为测量标准。手指、手掌、前臂、脚步和步伐,在前度量时代,这些都是标准的测量单位,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建筑培训的内容需要更广泛一些——从社会结构到材料的性质,建筑师可以帮助打造更好的住房和更好的城市。建筑应该解决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建筑师应该了解材料、文化、景观和社会。

建筑应该是集体行动,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没有工程师、社区工人、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测量师,建筑师什么都不是。规划者和建筑师们需要重新参与“我们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的政治辩论。

建筑专业教育和建筑机构应该达成共识,重新发扬包豪斯的多学科精神,一起工作和训练,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捍卫本专业领域的纯洁上。


动态发展和可持续


SUSTAINABLE

二十世纪,技术改变着我们的城市,促进了制造业经济的繁荣。所有好的建筑都是现代的,既反映当时的技术变化,也反映时代精神。建筑语言需要与时俱进。

建筑不应该严格地限制其使用方式,而应允许人们修改、调整、与空间互动,带着自己的个性,在里面和外面自由地生活,为建筑带来生机和完整的表达。我们的建筑不应是古典庙宇,添加或删除任何东西,都会令其变糟,而是友好的机器人,非确定性的开放式系统,可以响应用户的需求,随着这些需求的变化而改变,并允许即兴创作。建筑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开放的,可调适的。

适应性很重要,因为技术和社会变革在加速,我们很难甚至不可能预测未来几十年自己将如何生活和工作。如果我们的建筑是可持续的,它们就必须能够应对其功能和配置在未来的变化。一个建筑物的框架应该允许在将破坏控制在最低程度的前提下,对服务系统进行更换和更新。

事先考虑设计和建造的改变是一种限制,但限制也是审美语言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成本、时间、材料的可用性、规划和建筑法规、不断发展的技术、政治决策、客户和使用者的需求,是这些塑造了建筑。但是限制也规定了可能的范围,并给出了设计的方向。

城市会变化,新建筑应该是动态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在完工后就永远停在那里。一旦它不能适应其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就会被拆除。

可持续城市所具备的主要特点:与公共交通节点相连的不同密度层级,所有人都可使用的公共空间,各类活动与功能的重叠,以及通过自然系统来减少能源消耗的城市形式。

由于城市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建立可持续的紧凑型城市、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使用私家车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建筑也要发挥作用,遵循古老的格言“长寿、宽松、低能量”。增强适应性以延长建筑物的寿命,使它们不需要被拆除,这可以在财政和环境方面都节省巨大的成本。



建筑与城市规划


URBAN

我们应该建立新一代可持续的紧凑型城市,它们尊重城市的局限性,能够节约和创造资源而不仅仅是消耗它们。这种城市能够让人口密集聚居,用公共交通来连接这些聚居点,提倡步行和骑单车,防止基于汽车导致的城市无序扩张。

将公共空间与人权、公民空间与公民价值联系起来,并认为城市环境应拥有解放和创造文明的能力,而不是制造隔离、剥夺人民权利的能力。这样的城市才是唯一能够应对我们所面临的的环境和社会挑战的城市模型。

现在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为了管理城市人口的增长,我们需要以良好的设计理念、社会包容度和环境责任为驱动力,创建紧凑型城市。

理想的紧凑型城市




增加密度

关系到公共交通,可以给社区带来活力,同时也可节约能源,实现人们面对面交流的需求,使商业蓬勃发展,使交通和其他服务设施成为可能。

创建混合功能

可以实现不同功能的混合并行,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居住在一起,避免特权人士或贫民的聚集。

重视公共空间

从公园到人行道,公共空间是城市的心脏,为公民生活和人与人的会面提供场所。

重复利用土地

仅在已被开发的土地上建造新的建筑以保护绿地,防止基于汽车导致的城市无计划扩张,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度集度。

优化运输

让公共交通、步行和骑单车成为最令人愉快且最高效的交通手段。

从中心开始

向外发展,在交通枢纽和运输通道周围进行建筑物的建造和改造。

确保建筑和城市设计达到最高品质

良好的设计是人性化的。

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考虑原材料、洪水风险、自然系统、运营成本、使用寿命以及适应性等因素。


建筑,不仅仅是建筑


关于城市发展、贫富差距、人权的讨论

限定的、封闭的建筑会限制其使用者和行人。建筑对使用者的限制越少,性能越好,寿命也越长。我们想建立一个开放的系统,一套组合构件,一个可以综合用户需求、意识形态和形式的框架结构。建筑是公共生活的舞台,将允许人们在其内外自由地表演,舞台可以延伸至建筑的外立面,以至于人们的活动也成为建筑表达的一部分。

城市建筑的设计不能是孤立的。建筑物应该相互补充,相互对话,而不是相互模仿。我们不应把建筑冻结在过去的某一时刻,要求所有新开发的项目都符合历史的模板。我们也不应该坚持认为城市的每个部分都是完美的构件。一个活的城市不可能完全由博物馆组成。最重要的是建筑物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高度、规模和建筑风格都很重要,但是规划应该考虑被建筑所围绕的空间的质量和性质,它们和建筑物本身一样重要。

每一个建筑都通过其入口处与公共领域相连——这是公共和私人之间的过渡空间,内外在此相遇。

公共空间是属于所有人的地方,是公共生活的舞台。公共领域是作为社会动物的我们生活的核心:朋友和陌生人在这里见面,交换货物和思想,进行政治抗议和亲密活动。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肺,是社会的表达和民主的力量,是各种活动以及来自各个阶层、拥有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的集合地。公共空间是人们聚在一起讨论、展示、要求改变的地方。

公共空间——或大或小,或嘈杂或安静——都反映了市民的价值观。随着居民的定居点逐渐变成城市,他们日常活动的场所就成了公民生活的中心。

城市的圈占用地将曾经的公共场所变为私有,取而代之的是为了满足消费和利润最大化而建成的“开放的”混乱街道,千篇一律、功能单一的区域——对富人来说,这些地方保障了他们的安全,并具有排他性。

汽车是公共空间和整个城市的敌人。它摧毁了社区精神,侵蚀了公共空间,并迫使城市根据它的需求重新规划设计。公共空间慢慢变成了公路空间,人们见面的场所被建成了满足汽车需求的环路、环形交叉口、高速公路、停车场,这些都夺去了城市的灵魂。

良好的公共空间是“思想开放的”:它并不试图去定义具体的活动,但可以适应任何事情——情侣见面、安静的哀悼、孩子们玩耍、遛狗、政治辩论、阅读、球类运动、示威、野餐、上运动课、打瞌睡。无论大小,良好的公共空间是以人为尺度的。

公共空间不仅体现了城市文明的一个方面,它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切实的影响。研究发现,能在公园里散步或能从窗户看到绿色景观的人,比那些不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人更快乐、更健康。

我期待出现一种新的建筑,可以更好地与其使用者产生互动,作为一个共生的网络化社会的一部分,让艺术和科学服务所有人。


居住空间与健康、教育和食物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四大基本权利。但越来越多人被房东赶走,在租金上涨的同时工资却在“原地踏步”。住房计划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城市复兴的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紧凑型城市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需要由地方当局和专业的规划者来考虑场地选址、建筑的质量和数量、社会和经济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的层次、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医院、警察和消防、社区大厅)和内外部空间的质量。这些具体的要求应该构成一个明确而灵活的总体规划的基础。只有那时,开发商才可以为项目竞标。

我们把自己困在了一种供应不足和投机的恶性模式中。出售社会住房,一些本应被视为基本人权的东西——房屋——变成了一种可供交易的资产,而房主们则陷入了价格上涨的兴奋漩涡中,使得政府不愿意扰乱这种局面。但是如果没有政治干预,那些足够幸运得以拥有房屋(或富裕到可以拥有更多房屋)的人和其他人之间的鸿沟会越拉越大。各国政府应该把住房视为经济福祉的基础设施,视为一项基本人权,并与地方当局合作,建设我们所需要的并且可以负担得起的住房。

设计一个社会唯一公平的方法,就是在不知道自己所处社会地位的情况下安排社会事务——不知道自己富有或贫穷、英俊或丑陋、健康或患有疾病。这样,社会就会选择能令每个人自由最大化的福利制度,但也会照顾到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

“宗教观点”的核心是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人类的生命具有一种客观的重要性和尊严,我们都有义务在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观念中生活。二是我们周围的世界有内在的价值和美丽,我们对它有责任。

建筑与政治相关——它反映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如何在城市中共享空间,我们如何理解社会。建筑需要能对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的挑战做出反应,它能认识到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为基础的紧凑型城市设计是唯一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为所有公民进行设计,使建筑物带给过路人和公共空间的好处和待在其中的人一样多。

我们修建的既是一种环境,又应该是社会和文化。我们该营造一种空间感,反映着地形、生态、历史和社会。我们必须为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设计,利用当代技术创造开放式的、灵活的建筑,而不是退回到传统技术和过时的原始状态。我们需要改变的美学。

享有公共空间是一种人权,就像享受体面的医疗、食品、教育和住房的权利一样。每个人从窗户向外张望时,都有权看到树木。每个人都有权坐在广场的长凳上。每个人都有权在几分钟内漫步到一个公园,在那里散步、和孩子们玩耍,或者只是享受季节的变化。一个不能提供这些权利的城市根本就不算文明。

公民需要更多地参与公共辩论,来赞美最好的建筑师,赋予他们权利,并更多地参与争取公平和平等的斗争,要求从整个建筑行业中得到更多。


如果你能耐心看完,相信一定对建筑有新的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