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孝和孝道

 長寿麒麟 2021-09-23

(2014-04-29 21:45:25)

关于刚才发的(【悖论非真理系列】唯有自省,方能明理)这篇文章,我看到有朋友对其中孝道部分提出了质疑,他的原话是:“大体无异议,只是在想:博主对于「孝道」是否有个人偏见与预设立场?真的有较深入的去了解这一领域的文化?还是仅根据泛泛通识而把它放在了一个自己设定的位置然后开展攻击从而展示出自己独到见解(尽管我很佩服这见解)?

在这里,我先回答下这位朋友,关于孝道的文化范畴,我自然是有过了解,上面那篇文章,与其说我是想聊聊孝道,不如说我是想借孝道说事来谈及爱,我真正想聊的是何为爱的真谛。不过,我承认文章中对孝道的解读有点片面,谈到的多为现今社会对孝道的错误解读以及衍生出的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可能言辞上有点讽刺辛辣的意味,主要是写那篇文章之前,看到了好多父母虐待子女的新闻,太过残忍,当时觉得这些父母不仅内心无爱,而且扭曲变形,心里多少有点义愤和悲悯,语气中可能带出来了。但是既然有人对孝道部分提出质疑,我想,可能其他人对此部分也会存疑,本着不要误人子弟的态度,我决定将上篇文章的未竟之言在本篇文章中加以补充,这次重点就来谈孝和孝道,希望大家两篇文章结合来看。

    上篇文章,我在文中写到孝和孝道,我觉得这是两个概念,孝最初是源于孔子提出的“仁”的哲学观,如何体现仁?以原生家庭直系血亲间的孝敬来体现,本质来说,孝的核心是敬,而血亲间的爱是由敬而生,所以子女对父母的爱是一种敬爱,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敬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真正的敬爱是必须发之于心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人格表示尊重和敬佩,才能产生敬爱,而孝敬父母在于真心实意的爱的回流,如何才能做到真心实意?就是说父母本身要是一个为人处世行得正坐得端,且心怀仁心仁德的人,这样的人,对子女才会有一种发自于心的纯粹的爱,而不夹杂任何私心,人没有私心,在表达爱时自然就会更关注和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思来,子女感受到父母这种无私的爱,内心自会用真心实意的爱与之呼应,如此,我才说孝是一种爱的回流,而孝道则是一种爱的回馈。

为何我说孝道是一种爱的回馈?事实上,孝道的核心内容概括来说是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这里面任何一项我都认同,但是这里面若是没有一个东西贯穿始终,都会沦为教条主义,那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实意的爱。亲缘之间,敬爱为本,若做不到这一点,也就只能从道德规范上寻找支撑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的理由,你生养我,所以我赡养你看起来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内在的心理动机是两不相欠。其实,孔子也说,履行孝道容易,但保持一种真心实意的爱履行孝道,却很难。从古至今,无论是帝王将相家,还是寻常百姓家,有多少家庭能做到这种爱的回流?多数都是爱的回馈。

说到这里,不知大家有没有深入想过这个原因?我想过。事实上,我非常认同孔子的“仁孝”概念,但我觉得奇怪的是,很多人对“仁孝”的关注点不在其衍生出的敬爱,而在于孝道这一普世标准,那么,我就先来说说敬爱吧,想要得到别人的敬爱,关键在于父慈子孝,为什么大家只关注子孝,而忽视它的前提是父慈呢?何为慈?就是和善啊,一个心性和善的人,必然心怀仁心仁德,也才能无私付出爱,特别强调一点,无私太重要了,父母只要对子女有一丁点的个人期望,都是有所求,有所求的爱,通常更关注于自己的感受,而看不到别人的感受,自然也不会在乎别人的想法和尊重别人的选择,而会要求别人服从自己意愿。

所以,我想说,父母只有对子女付出慈爱,子女才会回之予敬爱,父母不慈,即使是爱,也是有私的爱,既然爱的有私,自然对别人要求诸多,当父母不管子女感受,以管制私有物的方式对待子女,你能说这种爱是发之于心的么?肯定不是啊,既然不是发之于心,子女感受到的爱自然有一种压抑、限制、憋屈的特点,一个人对你的爱,对你的好,不是你希望的方式,你还能怎么地?受制于孝道思想,自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种时候,子女对父母能有发之于心的敬爱么?肯定不能啊,最终只能发展成敬畏,但你千万别以为子女敬畏的是父母本身,不,子女敬畏的是强权、是舆论,父母代表的不再是血缘至亲,而是道德规范,既然父母与子女间无法形成发之于心的纯粹的爱与爱的呼应,自然只能靠一些形式上的孝敬,比如节假日买点东西回去看父母,生日给办个庆生宴,请一大堆人来热闹热闹,平日给生活费之类的方式体现孝心。

    电视上常常宣传子女多回家陪陪父母,我觉得这当然是应该的,因为敬除了对他人人格的尊重和敬佩这层意思外,还有个意思,就是对父母精神层面的抚慰,问题是,这种抚慰要怎么去体现呢?无条件的满足父母一切要求?我觉得不是,孔子提出“仁孝”概念时,也不是这个意思,而孝道中的“谏诤”,体现的就是家庭间的民主精神,父母做错了事或要求不合理,不指出就是不孝。只不过,发展到后来变了味,变成单方面的一种天赋强权了。那么,精神抚慰该如何体现呢?我觉得,一是自身要有安身立命的能力,别活到一把年纪了还啃老,这就是孝道中的“立身”,二是鼓励父母培养自身兴趣,去做自己天生就做的事情,并在经济和精神上给予支持,这是孝道中没有提到,而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种体现方式。子女关注父母的感受、喜好,不啃老,并有能力支持父母去做想做的事,在做的过程中,耐心倾听父母的心得体会,孝心难道不该如此体现么?若都不是孝,不是种发之于心的爱的表达,那什么是孝?难道是对父母唯命是从?

但是,这里又存在一个怪圈,多数父母活得按部就班,乏善可陈,根本就没什么兴趣爱好(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很多父母的兴趣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八卦和攀比,爱好是关心自家或别人家孩子的终身大事,不过,我指的显然不是此种看似热心实则空洞的无聊消遣,而是那种心之所钟,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事),所以就会把关注点放子女身上,人活一辈子,居然活得这么不知所谓,难道不悲哀么?若是每个人的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都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发掘潜能,尝试去做想做的事,而不是压制子女天性,为子女规划人生目标和走向,那么,等到这个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为人父母,又何至于活得如此苍白乏力,以致内心匮乏到需要控制子女的人生来让自己有事可做,并将这种家庭模式复制一代又一代,那些为子女操心一辈子的父母,到底是一种无私奉献,还是精神空虚,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为人父母,若是不懂修身养性,自我成长,以为熬成父母,对子女来说就是权威,那么,你该明白,子女不敬你,不是不想敬,而是你实在没什么地方值得敬,孔子认为子女保持一种真心实意的爱对父母履行孝道比较难,我个人认为,原因多出在父母身上,若为人父母品行不正,无法做出表率,遇到这种父母,子女要么有样学样,上梁不正下梁歪,要么凭自身悟性保持正念,对父母敬而远之,完成任务般履行孝道。

    很多人不愿意回家看父母,是因为若彼此间没有父慈子孝的前提,大家见了面有什么可以说的么?无非是父母对子女说,你怎么还不怎样怎样,你看隔壁家那谁,我同事家那谁,咱亲戚家那谁,比你小都已经怎样怎样……你再不怎样怎样,我都没脸出去见人,或者更有甚者,我还看到有些父母说出你还挑啥,赶紧凑合凑合,找个差不多的把自己处理掉得了诸如此类的话,请大家看看这样的对话,父母对子女的真实想法、感受和意愿有一星半点关注么?没有吧,核心是攀比衍生的面子问题,要说这种父母有多爱子女,多为子女好,多操心子女的幸福,你信么?都让你打折处理自己了,是把你当个人看的么,完全是当成卖不出去的菜好么,这要都能扯上爱,那爱也太令人糟心了吧。

其实,我是觉得,道就是道,是宇宙的运行规律,看过《道德经》的人,对道和德该有更深刻觉知,道一旦和什么词联系在一起,如孝道、茶道、剑道……诸如此类,它就落了行迹,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事物的本质,开始逐渐发展成一种表现形式,我绝不是否定形式的存在意义,本质与形式必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大多数人,却会将两者分开来体现,我研究过孝道的衍生,最初是想解释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体现仁,孝也。如何体现孝?敬也。如何体现敬?礼也。我觉得到了礼字,已经开始由一种纯粹的发之于心的情感衍生出具体的表现行动了,古人特别看重礼,父母生前或死后,有一大堆繁琐礼仪规格,目的是体现孝心。

毕竟孝心肯定不可能就是空口白牙的随口说说,肯定得有实际行动,那么哪些行动能体现孝心?上面我提到很多人对“仁孝”的关注点不在其衍生出的敬爱,而在于制定一系列普世标准了,“在你要做到如何如何才能体现孝道”这一核心思想下,整出本《孝经》,又从孔子提出的“仁孝”思想进一步发展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高尚品行的概念,并为这些品行定义了具体的行为准则,再然后,又将这些品行与忠君爱国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及体系,看起来这一切思想的演变都是合乎情理且顺理成章的吧?但是,我想说,孔子最初提出的“仁孝”概念,是基于一种人之常情的真情实感,当它被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人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反而衍生出一个本末倒置的违逆现象,太多人不是基于发之于心的真情实感顺应内心本能自然而然的做出一些表达爱的举动,而成了摒弃内心真实感受,以遵循道德规范定义的行为准则这一方式,来体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仁爱孝顺的人,这其中真情实感的部分到底还剩多少,实在未可知。

每个人总有一天也会从子女变为父母,若你自己的原生家庭诸多问题,而你也已经感到各种难言的苦闷,不想重蹈覆辙,就从自己做起,学会修身养性,与人为善,给你的子女做出榜样;学会将心比心,把你的子女当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生命去尊重、去爱,不要把你的个人意志、期望转嫁给你的子女;学会通情达理,试着去感受子女的内心世界,给予适时且恰如其分的提点和鼓励。当有一天,在一段亲缘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秉承发自于心的真情实感,互尊、互敬、互爱,把握好爱人、被爱和自爱三者间的分寸,彼此对对方都别无所求,无私付出且付出到对方的心坎里,相信这段亲缘将会成为你们此生最大的善缘,到底何为人世间的圆满?我认为,不是简单的几代同堂,人丁兴旺,而是你付出自己的真心实意,切实体会过爱的回流,而不仅仅是爱的回馈。

   大致就说这么多,其实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理念,开宗明义的核心思想我都非常认同,只是到了如何解读这块,不同意识层面的人会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它,于是整出不同思想,然后再为思想制定言论学说及行为准则,及至形成一套完整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站在任何一个思想的分岔路口,片面理解就会往歧义上走,正确理解就能往正道上走,我觉得,每个人的思想都可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包括我自己,所以很多言论学说也并非真的无可挑剔,也会有其片面、错漏、走歪的部分,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解读事物?我在想,需要秉承一个态度,心存善念,但不盲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就是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