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玥波:书馆——评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

 明日大雪飘 2021-09-23
文章图片1

十年的宣南书馆培养了我,培养了一批热爱评书的青年人,培养了一大批喜爱评书、尊重评书、懂评书、会听书的观众,培养了会开书馆的经营者、懂得评书规矩的继承者,也培养了评书人的信心和意念。只要努力,评书艺术必将永存,评书演员们必将更好地发挥评书艺术的特长及优势,服务好广大群众。

书馆的形成其实历史并不很久远,大概在清末庚子年间(1900年)才初成规模,直到民初,就极为发达了。在此之前,评书艺人也是撂地,不过和相声或其他曲种略有不同。相声等大都是“画锅”,在空地儿上画个圆圈儿,艺人往当中一站,就开始表演卖艺了;评书曰“拉顺儿”,有书桌,有几十条大板凳,桌上除了评书艺人使用的道具(扇子、醒木、毛巾)外,还有香槽、鞭杆香、钱板儿、钱笸箩等物品。那么说书和听书都是每天坚持的,时间长了,露天书场肯定就满足不了双方的需要了,到茶馆里去说也就成为必然了。

北京的茶馆最多,老舍先生的《茶馆》就是把北京大大小小的茶馆、各式各样的人和事浓缩到一部话剧中。其实,北京的茶馆按功能性区分得还是很清楚的。所谓“大茶馆”,除卖茶外,经营品种也很丰富,其他饮品、小吃甚至酒饭都有,顾客也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么人都有。可以说,“大茶馆”不是光为解渴和充饥的地方,更主要的是一个交际场所。那么相对“大茶馆”而言的“小茶馆”“野茶馆”“茶摊儿”,则功能性就单一了,不过就是供人饮食休息罢了。

文章图片2

旧茶馆

再有,什么“书茶馆”“戏茶馆”“棋茶馆”“老妈儿店”等等名目繁多的各种茶馆,您一望即可知其功能性。据老前辈记录,当年北京评书茶馆竟有七八十家之多。可见当时评书作为一种大众文艺,是非常受群众喜爱的,表演场地的繁多必然导致书目、演员都很多。

可以说,那会儿的评书艺术空前繁荣,达到了三赢的局面:茶馆靠评书艺人精湛的艺术和丰富的书目大大吸引了顾客,且有持久性,收入自是颇丰。艺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艺术可以充分展现和发挥,并且有了演、学、教、传、研的各种机会和平台,这是尤为难得的;同时,艺人们不论水平高低,都可以靠这门艺术养家肥己,安身立命,甚至挣大钱。观众更是得饱耳目之福,可以多选择地享受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曲艺作为文艺战线的轻骑兵,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名家辈出,佳作流芳,且许多流派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北京的书馆这时也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但此时的书馆已经有了两个强有力的对手来和它竞赛了。一个就是电台。解放前,许多艺人就上了电台,通过电台艺术被传播得更广泛,受众也越来越多,艺人的名声也更大了。可是相对去书馆的人就少了许多,再加上解放前兵荒马乱的,谁还有心情老泡茶馆儿听书呀,所以书馆锐减,由清末的七八十家仅剩下二三十家。

另一个竞争对手是评书的一个新产物,即单段儿,或叫短篇评书。评书已经不专门在书馆里天天连续说了,各种联欢和会演,乃至慰问演出当中也都有了评书演员的身影。群众对这种短平快的形式似乎也非常欢迎,且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听新书。这对评书演员来说当然是大好事,可无形当中又淘汰了一批书馆和旧书目、旧艺人。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北京的街面上已经鲜有书馆了,更多的人是在家里听广播。评书演员主要的阵地是电台。随着电视评书的兴起,一大批评书演员为广大群众知道并喜爱。从电视当中看评书,取代了单纯的听评书,这对评书再次焕发青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评书本身就是可听可看的。惜乎电视评书的寿命并不长,大概从有到无不过十几年。我至今仍然认为电视评书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形式,应该和今天的网络评书相提并论,仅次于书馆评书。对于评书艺术的全面展现和推广,电视评书功不可没。仅就这一点来说,书馆评书也有它的局限性。

文章图片3

连丽如先生在《北京评书大会》

那么,电视评书的速起速落,使传统的评书艺术竟然在一个时期内又回到了老样子,就是只有电台还在播评书,其他地方看不到,也听不到评书。我当时最大的困惑还不仅于此,而是真的没有地方去说评书。连丽如先生在我小的时候就很关注我,怹知道我在那批学过相声的学员中学过评书,而且苦苦地坚持着。而重新成立一个书馆是连先生的夙愿。怹几次开书馆,我一如既往地追随着,最大的心愿就是在真正的书馆里说真正的评书。

但好事多磨,由于种种原因,书馆一直没开起来,开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小书馆坚持了一年多。连先生在艺术和事业上都是很执着的,也是拼命的,竟然以花甲之年大开山门,重整旗鼓,联合了大批的有志之士,2007年再开书馆。这时,我已得列门墙,老先生也已65岁了。宣南书馆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领导们、前辈们、同行们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现在回想初建宣南的艰辛和我们哥几个儿的青涩,能坚持十年是没有想到的,而当时的宣南填补了很多空白。可以说,宣南书馆也算是“应运而生”吧!

文章图片4

2007年10月,由连丽如领衔的北京评书宣南书馆开书

说到连先生,不能不提到宣武说唱团。宣武说唱团可以说是评书和鼓书集大成之所在,最鼎盛时有四个队,几十位评书和鼓书艺人。贾建国、连丽如二先生自幼秉承家学,少时就都加入了宣武说唱团。除了观摩学习连阔如、陈荣启、李鑫荃、李存源等多位评书名家的艺术之外,还深入系统地了解书馆应如何建立、如何营业、如何持久良性运作,让其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些第一手的资料和宝贵的经验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有用的。也正是依靠于此,指导我们成立了宣南书馆和其他书馆,并坚持十年之久。

文章图片5

连阔如、曹宝禄(左)、白凤鸣(右)于国庆观礼后合影

今天的评书演员,大多没有赶上书馆。虽然学习评书和实践说书的平台很多,如电台评书、电视评书、音乐评书、漫画评书、摇滚评书、网络评书、直播评书、剧场评书及自媒体评书,但这些都无法和书馆评书相比。我认为,这也是宣南书馆建立并正常运作十年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和重要成绩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