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秋应肺,属金,三金合一,正当其位,寒燥来临,冷霜早降,一派“肃杀清凉”之像,跟“肺、大肠”相关的身体问题会加重,主要是皮肤问题。 只要应对得当,寒冷的气温利于“阳气收敛”。 2,金生水,与年运相生,可以相对缓解“三金合一”带来的秋燥。 3,秋分后,花木凋零,难免让人惆怅、悲伤而郁郁寡欢;加之金气太过造成肝郁,加重抑郁倾向。 肺气不宣,肝郁血虚都会造成发根不固,所以,这个期间脱发严重。 4,金旺泻土气,造成脾胃弱;加之肝郁伤土,加重脾胃虚弱。 润肺疏肝都是为了健脾胃! 秋 分 秋分三宜 我们常说,秋天养生的核心是“收”,是把我们浮于表的“气、津、情”收敛好,储藏起来,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冬天抵御严寒。 今年遇到极寒天气,你靠什么呢?羊肉? 秋分后,最忌讳的就是“熬夜耗散阳气”!而做好秋“收”的关键是,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养气血;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养肺气。 随时都有很多艾友问“老师,还能不能喝酸梅汤?” 这时很有底气的告诉大家:秋分到小雪(11月22号)结束,这两个月,是今年最适合喝酸梅汤的时间! 1,金旺,耗散肺气,喝酸梅汤可以收敛肺气。 2,金旺会造成肝郁,酸梅汤有极强的疏肝作用。 3,金多为燥,燥伤津,而酸梅汤酸甘化阴,能够滋补因“燥”而消耗的津液。 这段时间“金旺肝郁,脾胃弱”,加之,慢慢气温越来越寒凉,脾胃更弱,那么这时艾灸健脾胃最合适,以应“火生土”之意。 脾胃过弱,失健运,气血无以生化;我们借助艾灸的热力化开脾胃里的阴寒,让脾胃健运,应该是简单而有效的。 我们先推腹10-20分钟,再艾灸:中脘穴、肚脐、足三里各20分钟,体胖者,中脘穴、肚脐可以艾灸到30-40分钟。 根据个人情况,艾灸1-3天休一天。 昨天,有一个厦门的艾友给我留言问:老师,厦门疫情紧张,我们怎么在家做做预防性的艾灸? 我建议灸:身柱穴40分钟、华盖穴、中府穴、肚脐、足三里各20分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艾灸1-2天休1-2天。 |
|
来自: 昵称1Z7nN02j > 《24节气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