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

 天下小粮仓 2021-09-23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 

                ----纪念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

                                           李心机 

                              (山东中医药大学)

 

[摘要] 2020年10月21日是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并指出,厥阴病篇中标明为厥阴病的只有四条。赵刻宋本厥阴病篇中附的“厥利呕哕”既不是厥阴病,也不属于厥阴病篇。成无己抹掉“厥利呕哕附”五个小字,从而把“厥利呕哕”混淆成厥阴病,是引发厥阴病篇纷乱的根源。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与《金匮玉函经》中,逐条找出利呕哕”条文的踪迹。指出“厥利呕哕”不仅是附在《厥阴病篇》,更确切地说是附在三阳病三阴病六病之后。是集中地对伤寒发病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厥”以及贯穿于三阴三阳六病,与 “吃”有关联的常见症状“利、呕、哕”,进行深入地讨论。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纪念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


     2020年10月21日是恩师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为纪念先生,笔者对先生40年前关于《伤寒论》中厥阴病与厥阴病篇的论断进行了阐释与疏理,以此缅怀先生耳提面命的教诲之恩。

    自陆渊雷上世纪30年代著《伤寒论今释》称“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1],近90年以来,注家们还真把它当成了疑案。说它是疑案,这是因为陆渊雷先生没有找到解开厥阴病篇闭锁大门的钥匙。此后跟在陆渊雷先生后面也吆喝“千古疑案”的学人,同样也没有认真地去寻找能解开这扇闭锁大门的钥匙,而且还把陆先生所说的“厥阴篇”是“千古疑案”歪曲成“厥阴病”成了“千古疑案”,于是谬解为“千古疑案厥阴病”,这就更是谬上加谬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伤寒论》学术界搞了几次关于厥阴病篇的大讨论,许多老前辈纷纷撰文参与讨论,大家各讲各的,各抒己见,也没得出个结论,最后不了了之。

    1982李克绍先生曾在《湖北中医杂志》第2期上发表《结合临床探讨<</span>伤寒论>的厥阴病》一文,文中指出:“《伤寒论》的厥阴病篇,是历代注家争论最多而始终没有得到统一认识的一篇。但是尽管众说不一,而对于'厥阴’一词,有'阴尽阳生’,'阴中有阳’的涵义,厥阴病是肝与心包病,这两点并无不同意见。”先生从《素问·阴阳类论》的“一阴至绝,作朔晦”说起,与临床给合,指出厥阴病篇中大部分内容都属于“阴尽阳生”“阴中有阳”,“但是篇中可以用阴尽阳生和阴中有阳来解释的这些厥证及其变化,并非都是厥阴病。厥阴病是指肝和心包病而言,厥阴受病,则肝气不能条达,心包又不能敷布心火,当然会手足厥冷,但也有不少不属于肝和心包病的其他伤寒或杂病,由于邪热固结,或痰水、宿食、陈寒痼冷的阻滞,也能使阴阳气不可顺接而出现厥。”所以必须“分清篇中哪些是厥阴病,哪些不属于厥阴病而是一般伤寒或杂病。”先生明确地指出:“厥阴病是肝和心包病。篇中标明为厥阴病的只有四条,另外未标明厥阴病而确属肝病的有三条即白头翁汤证两条和吴茱萸汤证一条。”先生在文中最后强调:“厥阴篇最前四条,实质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厥阴病,所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总而言之,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2]

早在1978年,先生在《伤寒解惑论》中就已经指出:“上热下寒和厥热往来,都是厥阴病的特点,但是这两个特点决不限于厥阴病本身,在好多情况下都能出现。”先生把厥阴病篇“伤寒病中不属于厥阴病的上热下寒诸证”,列举出“蛔厥”“久利”“寒格”“泄利”等,又举出厥阴病篇中,不是厥阴病的的若干“厥”与“厥热往来”诸证如热厥中的“伤寒,脉滑而厥的,是里有热,宜白虎汤”;“病者手足厥冷,脉乍紧,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是痰结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软者,为虚烦,宜栀子豉汤”。指出寒厥中的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是血虚表寒,当益血通阳,当归四厥汤主之;其人内有久寒,例如冷结在膀胱、关元,小腹满,安之痛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等诸证,都不属于厥阴病。[3]

先生提出独到的非常正常的观点:惜未能得到当时学术界的重视与呼应,尤其是那些主持编教材的人,或持门户之见或视而未见或胸无主见,从而使厥阴病篇的误读谬解流传至今。

那么,关于《厥阴病篇》的纷争,是怎么引起来的呢?

这得从800年前说起,公元1144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成书,由此引发了870多年来的有关《伤寒论》厥阴病篇的纷争。

一、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广泛流传引发了厥阴病篇的纷乱

由于宋代林亿等校定的宋本与明代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长期得不到广泛地流传,客观上致使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从元明以后即主导了《伤寒论》诠解的话语权,明清以后几乎所有的有关《伤寒论》的著述都是以《注解伤寒论》为底本。

     严格地说,明清时代的《伤寒论》学人研究的不是张仲景的《伤寒论》,而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这话听起来有些极端、刺耳,但若沉下心思量,确实如此。

    这样把《注解伤寒论》当作《伤寒论》研究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并影响至今。

    这就是纷乱的根源。

我们的前辈几乎都是从学习《注解伤寒论》入手的。

    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学习、教学、研究《伤寒论》所用的底本,实际上都是《注解伤寒论》,这就决定了近百年来在诠解体系上,主要传承的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

   这种状况是有其一定的历史根源的。

20世纪60年代初,中医高等教育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当时卫生部曾委托成都中医学院举办全国中医院校《伤寒论》师资培训班,由老前辈邓绍先先生主持。在此基础上,由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由邓绍先先生主持编写全国中医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讲义》。196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版,196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重订本。在这个重订本的“修订凡例”中说:“原文根据赵开美复刻本《伤寒论》为主,并参考《脉经》《千金》《注解伤寒论》等书,将原文作了部分修订,并另行顺序编号”。从条文分拆与排列顺序看,本教材明显是按《注解伤寒论》的顺序排列的,并以此顺序编号。[4]

此编号与几乎同时代,也自称以“赵刻宋本”为底本的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的序号明显不同。凸显地印记着《注解伤寒论》的标志性特征。

 由于前辈们都是从学习《注解伤寒论》入手的,思维定势决定了这些老前辈们编写的《伤寒论讲义》难以脱离《注解伤寒论》的窠臼。而后来的《伤寒论》教材多以此为蓝本。

经过一版、二版教材培养造就的几代人的传承,带有《注解伤寒论》印记的学术思想与诠释体系,渗透到后来的几乎所有的《伤寒论》教材或讲义。其结果是我们教的与学的,实质上是《注解伤寒论》。

虽然在“修订凡例”中说:“原文根据赵开美复刻本”,但是有哪一位老前辈见过真正的“赵开美复刻本”《伤寒论》呢?

我讲这个过程是想说,在那个时代以前,《伤寒论》学术界老前辈连真正的“赵刻宋本”《伤寒论》都没有机会见过,哪还有机会见到真正的 “宋本”《伤寒论》呢?

我讲这一段的最后结论是——关于厥阴病的争纷,是基于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完全是《注解伤寒论》引发的,与宋本或赵刻宋本《伤寒论》没有一点关系。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把厥阴病篇弄混乱了。从而遗留下 800多年的纷争。

二、历史的原因使我们学习《伤寒论》所用的教材与参考书的底本不是赵刻宋本

那么近百年来或近五十多年来,学人所写的有关《伤寒论》的书和《伤寒论》教材、讲义,都说是依宋本或赵刻宋本为底本,他们是怎么见得到的呢?

近10多年的研究证明,他们见到的,一是假冒的赵刻宋本;二是以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在原文冒充赵刻宋本。

关于假冒的赵刻宋本,这个问题直到2006年,看到钱超尘先生的一篇文章,才解除了我心头几十年的疑惑。这篇文章发表在《河南中医》2006年第11期,题目是《20世纪四本<</span>伤寒论>所据底本揭秘》。

先生的考证指出:1923年恽铁樵影印本不是依赵开美翻刻本影印,而是以日本安政三年堀川济本为底本,削去返点符号而影印的;(日人 小曾户洋与真柳诚都有详细考证)。

真假赵刻本之间有明显区别:

真正的赵刻本《伤寒论》第385条“恶寒,脉微一作缓而复利。”

    恽铁樵假赵刻本《伤寒论》第385条“恶寒,脉微一作■而复利。”

1955年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底本也不是赵开美翻刻本,而是源于恽铁樵本。在这个版本中的第385条也是“恶寒,脉微一作■而复利。

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编著的《伤寒论译释》所据底本也不是赵开美本,而是以恽铁樵本为底本。因为在第385条中也是“恶寒,脉微一作■而复利。

另外还有一个影响相对较少的版本,即1912年武昌医馆本,这是柯继文依照杨守敬提供的“影抄本”翻刻的,底本也不是赵开美翻刻本。

先生指出,恽铁樵本“在我国影响非常巨大,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国内不少《伤寒论》研究著作都自称所据底本为赵开美本,实为恽铁樵本也。”钱先生说,恽铁樵本“冒称宋本《伤寒论》,误导读者80余年。” 

前面讲的是真正的赵刻宋本与假冒的赵刻宋本的明显区别。

真正的赵刻宋本与成无己本的明显区别:

当今,我们所能见到的《伤寒论》教材、讲义绝大多数用的是以成无已《注解伤论》为底本。怎么能辨别出来呢?

请看,第385条在成无己《注解伤寒》中,“恶寒,脉微而复利”中,“微”字后面没有校语。而赵开美翻刻本有校语:“恶寒,脉微一作缓而复利。”

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是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目之下,有至关重要的五个小字“厥利呕哕附”

在第385条中没有校语的本子,在辨厥阴病篇篇目下没有这五个小字的本子,都不是赵开美翻刻的宋本。

《注解伤寒论》没有!

这又一次证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学习、研究的《伤寒论》底本,     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赵开美翻刻宋本。

三、赵刻宋本《伤寒论》重新走进民间,揭开了厥阴病篇神秘的面纱

1991年刘渡舟前辈领衔,以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微缩胶卷本为底本,校注的《伤寒论校注》排印本问世。[5]赵刻宋本《伤寒论》才第一次得以广泛流传于当代。2013年略作修正,又出重刊本。[6]

1997年6月,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中医科学院馆藏的、赵开美辑印《仲景全书》二函十二册,线装本宣纸印刷,内有根据林亿等宋臣校定的《伤寒论》翻刻本。2001年第二次印刷。此书印量较少,据我所知总共印了100部,只是在《伤寒论》学术界少量流通。

2009年日本东洋医学会,影印出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善本翻刻 伤寒论 赵开美原本》,此版本在国内流传更少。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邱浩先生以日本东洋医学会影印本为底本,以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本等十余种传本、版本为对校本,重校《伤寒论》,由学苑出版社出版。[7]这样以来,研究《伤寒论》的人终于可以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见识赵刻宋本的格局与真实原貌。

我们的先辈很少有人能见到真正的赵开美翻刻的《宋本伤寒论》,我们这一代人比我们的先辈幸运,有机会见到真正的赵刻宋本《伤寒论》。

    前辈先人在没有条件见到真正的赵开美翻刻的《宋本伤寒论》的情况下,在更多的是依托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的情况下,对《辨厥阴病篇》作出了一些猜测性的推断或误解,这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今天赵刻宋本已广泛流传于世,已将近20年了,如果仍然不深入地研究赵刻宋本,仍然漠视赵刻宋本的存在,这是不应该的。

四、绕不过去的五个小字

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的鲜明特征之一,是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目之下,有至关重要的五个小字“厥利呕哕附”。

这五个小字,决定了林亿等人在校勘时,他们所见到的底本中,厥阴病篇只有4条。即第326条、第327条、第328条、第329条。

    这4条之后的条文均属“厥利呕哕”的内容,所以只是“附”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之后。

“厥利呕哕”在《伤寒论》的另一个传本《金匮玉函经》中,是与《辨霍乱病形证治第十一》《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形证治第十二》并列的《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而列在《辨厥阴病脉形证治第九》之后。

这就明白无误的表明,“厥利呕哕”的内容不属于厥阴病,而只是“”在厥阴病篇之后。       

因此,那些没有这五个小字的,并把“厥利呕哕”的内容混淆在厥阴病篇中的有关《伤寒论》著述、讲义教材,虽然自称是以赵刻宋本为底本,那只能算是没有根据的妄称。

同时,那些想方设法想把厥阴病篇的内容与“厥利呕哕”的内容捏合在一起的论述,对于赵刻宋本来说,只是对原典的纂改。把《辨厥阴病》的内容与《厥利呕哕》的内容搅和乱了。

只有敬畏原典,原原本本地用心学习仲景书,才能间接地当好仲景的徒弟,才能了解仲景是怎么想的,是怎做的。而不是学习成无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更不是去学习现代编书人是怎么想的。

我们是否应当反思一下,我们学习的到底是张仲景的《伤寒论》,还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或是柯韵伯的《伤寒论注》?

 

五、“厥利呕哕”寻踪觅迹

1、关于“厥”

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这是仲景对厥的症状与病机的表述。

《伤寒论》为什么要重点讨论厥?中国农业科技史与中国饮食史证明,粟类是汉代人赖以为生存的主食。汉代耕种,亩产粟约合40市斤,因为食物匮乏,汉代平民每天只吃两顿饭,而且是粥。文献研究表明,汉代,“肉类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容易获得。饮食结构决定了汉代人热量不足。从汉代人的饮食结构、服装特点、居住条件、劳作强度,以及气候特点,可以想到汉代人对寒冷非常敏感。

“手足逆冷”与“手足温热”,在汉代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测试人体状况、发病状况与判断病重危笃预后的常识。是医生诊断阳虚寒盛,阴阳离决,阳气外亡的标志性症状。在三阳三阴六病诸篇中,不论有没有关于“厥” 的条文——在伤寒发病的不同阶段过程中,都可能出现“阴阳气不相顺接”的病机。引发“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原因很多,有寒,有热,有剧疼,有血虚,有水饮等。但是,《伤寒论》中,典型的厥是寒厥与热厥。而最凸显的则是寒厥。在三阳发病过程中出现寒“厥”,凸显出阶段性或局部的阳气虚衰。在三阴发病过程中出现寒“厥”,凸显出持续性或全身性的阴寒肆虐。

在厥阴病篇后,附“厥”的内容,意在重点深化讨论“厥”的病机与不同的表现。从而凸显“厥”在若干症状中的特异性与警示意义。

 

2、关于“利”,《厥阴病篇》中有关“利”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厥阴病篇》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关于“利”的比较

        《伤寒论·厥阴病篇》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

第360条: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二十七]: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第361条: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二十八]: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第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二十六]: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第363条: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三十二]: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第364条: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三十三]: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第365条: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二十五]: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第366条: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三十三]: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第367条: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二十九]: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第368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三十五]: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第369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金匮要略》无。见《金匮玉函经》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

 

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四十五]: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第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四十三]: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第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三十六]: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金匮要略》无。见《金匮玉函经》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

 

第374条:下利,讝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四十一]:下利,讝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第375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四十四]: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通过《厥阴病篇》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有关“利”的条文的比较可见,厥阴病篇“厥利呕哕附”中有关“利”的论述,自第360条至第375条的15条中,有13条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另有第369条、373条见于《金匮玉函经·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

 

3、关于“呕”,《厥阴病篇》中有关“呕”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厥阴病篇》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关于“呕”的比较

        《伤寒论·厥阴病篇》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

第376条: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一]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第377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十四]: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九]: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十五]: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通过《厥阴病篇》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中有关“呕”的条文比较,厥阴病篇“厥利呕哕附”中有关“呕”的论述,自第376条至第379条的4条全部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

 

4、关于“哕”,《厥阴病篇》中有关“哕”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厥阴病篇》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关于“哕”的比较

《伤寒论·厥阴病篇》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

第380条: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金匮要略》无。见《金匮玉函经》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

 

 

第381条: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七]: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通过《厥阴病篇》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中有关“哕”的条文比较,《厥阴病篇》“厥利呕哕附”有关 “哕”的论述只有两条,即第380条与第381条。其中第380条见于《金匮玉函经》“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第381条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通过上述比较,《厥阴病篇》“厥利呕哕附”中有关“利”“呕”“哕”的内容总共21条,其中只有3条不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而见于《金匮玉函经·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

    纵观《厥阴病篇》有关“利”“呕”“哕”的内容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内容,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重叠。这个现象,同赵刻宋本《伤寒论》中的《辨痉湿暍》篇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内容的高度重叠,在性质上是一致的。这是仲景书在历史的流传中,由《伤寒杂病论》被动地被分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遗留下的痕迹。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厥阴病篇》有关“厥”“利”“呕”“哕”的内容,不论是附在《伤寒论》的《厥阴病篇》,还是成为《金匮玉函经》独立的一篇,都不是《厥阴病篇》的固有内容。

    综前所述,“厥”是外感病发病过程中,阴阳在进退失衡之间,经常会出现的“不相顺接”的反映。厥是“伤寒”发病过程中的常见症状,对“伤寒”发病过程中虚实,寒热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标志性意义。

厥,作为“厥利呕哕附”的重要内容,在这里得到展开,得到进一步深入地论述,补充了六病各篇对“厥”“述而未论”的不足。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要想生存,离不开“吃”的行为。吃饱肚子,免于饥饿,一直都是古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这对古代人类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汉代人的饮食结构,生活条件、气候严寒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与“吃”有关联的“利、呕、哕”成为最常见的杂病症状之一。

《内经》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几乎所有的外感病都是内外合邪。在伤寒发病的不同过程中,勾牵起潜在的宿疾,形成具有个体特征的病证,这是伤寒发病难以避免的大趋势。“利、呕、哕”在杂病中,属于个体宿疾,在伤寒发病过程中,则是一个具有特征性的“证”。这样以来,以“利、呕、哕”为代表的消化道病症象一条线一样贯穿于三阴三阳六病,而成为伤寒发病的最主要症状群之一。

所以,在今本《脉经·卷第八》中把“利、呕、哕”单列一章——《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在内容上与“厥利呕哕附”有极大的重叠;在《金匮要略》中单列一章——《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在《金匮玉函经》中单列一章——《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与辨太阴病形证治第七、辨少阴病形证治第八、辨厥阴病形证治第九、辨霍乱病形证治第十一、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形证治第十二并列。

结论

1、赵刻宋本《伤寒论》厥阴病篇中只有四条。四条之后附的“厥利呕哕”内容不是厥阴病,也不属于厥阴病篇。

2、那些刻意抹掉“厥利呕哕附”五个小字并把“厥利呕哕”的内容混淆在厥阴病篇中的《伤寒论》著述、讲义教材,这不是研究《伤寒论》!而是研究《注解伤寒论》。

3、俯瞰赵刻宋本《伤寒论》的目录与全书,可以发现,“厥利呕哕” 不仅仅是附在《厥阴病篇》,更确切地说是附在三阳病三阴病六病之后。是集中地对伤寒发病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厥”以及贯穿于三阴三阳六病,与 “吃”有关联的常见症状“利、呕、哕”,进行深入地讨论。

4、厥阴病篇不是一个筐,独立的“厥利呕哕”条文不能往里装。因此,那些把厥阴病篇包装成“厥阴病本证”,“厥阴病变证”、“厥阴病类似证”[8][9]的筐子,再把《伤寒论》中原本附在《辨厥阴病篇》的“厥利呕哕”的条文,装进自己编造的筐子中的作法,只能算是没有文献根据的是谬解。

李克绍先生关于《伤寒论》厥病篇的论述,文风犀利,在宣陳、倡导自己的学术见解与学术主张时,具有雄辩性,感染力,在颇有些激扬的文字中,不乏意气风发之势,隐约中彷佛有一种吁嗟式的呐喊。早在1982年李克绍先生就已经指出,“总而言之,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这话说了已经近40年了,真正听懂并回味先生真知灼见的人极少。其实,这句话就是解开厥阴病篇的钥匙。李赛美教授主编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3版《伤寒论》讲义与王庆国教授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化教材新世纪第4版《伤寒论选读》,对厥阴病篇的构思与编辑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在这两种讲义的第六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都把《辨呕哕下利证》单独编列为第五节[10] [11],这无疑是从所谓的“厥阴病类似证”中走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经典不能捏造,不能因为今存《黄帝内经》,而去捏造一个《黄帝外经》。尽管它曾经也许存在过,但现在没有文献依据。赵刻宋本《伤寒论》的厥阴病只有四条,这不需要遗憾!        

 后世人必须遵重、敬畏经典,若想研究它,就必须原原本本地去研究原来存在的东西。

凡是研究《伤寒论》的人,任何一位研究厥阴病篇的人,都不能回避“厥利呕哕附”这五个小字。都必须回答这五个小字所提示出来的相关问题。

维纳斯没有上肢!硬加上上肢就不是维纳斯!

(本文发表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发表时略有删减。)

                        [参考文献]

[1]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418

[2] 李克绍.结合临床探讨《伤寒论》的厥阴病[J].湖北中医杂志,1982,(2):7-9

[3] 李克绍.伤寒解惑论[M].济南:山东科技术出版社,1978,120-124

[4] 成都中医学院.伤寒论讲义(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修订凡例

[5] 刘渡舟.伤寒论较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校注说明:6-7;校注后记:323-324

[6] 刘渡舟.伤寒论较释(重刊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校注说明,10-11

[7] 邱浩.伤寒论(重校本)[M].北京:学苑学出版社,2015,校注说明:17

[8] 姜建国.伤寒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目录:4-5;正文:312-348,

[9] 姜建国.试论《伤寒论》厥阴病本证及类似证[J] .河南中医,1994,(6):338-339

[10] 李赛美,等.伤寒论讲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目录:21-22;正文:223-246

[11] 王庆国.伤寒论选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化教材新世纪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目录:16-17;正文:213-2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