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陈蒨病逝陈伯宗继皇位,陈顼排除异己独揽大权

 沉映香 2021-09-24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659篇
从北周的阶下囚到南陈的皇弟,陈顼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哥哥陈蒨的宠信,他不仅地位显赫,还权倾朝野。
有了权力,就不乏追随者。直兵鲍僧睿主动投入陈顼的门下,依仗他的势力横行不法,无人敢招惹。
对此,有一个人非常不满,他是御史中丞徐陵。徐陵不仅出身世家,资历和名声更是无人能比,为人刚正严肃。
天嘉六年(公元565年)十月,徐陵上疏弹劾鲍僧睿,陈蒨见他身穿礼服,脸色也不由得严肃起来,正襟危坐。
当时,陈顼正站在殿上侍候陈蒨,徐陵手持奏版读完奏章,陈顼抬头看着陈蒨,惊慌得脸上不断流汗。
接着,徐陵叫殿中御史领陈顼下殿,陈蒨因此免去了陈顼担任的侍中、中书监的官职,朝廷百官由此对徐陵肃然起敬,陈顼也有所收敛。
天康元年(公元566年)四月,陈蒨忽然生病,台阁等官署的事情令尚书仆射到仲举、五兵尚书孔奂共同决定。
不久,陈蒨病重,孔奂、到仲举和陈顼、吏部尚书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知进宫侍候医药。
这一年,太子陈伯宗只有十四岁,而且为人懦弱,陈蒨担心他不能守住皇位,对陈顼道:“朕要像太伯那样把天下让给你。”
陈顼流泪拜伏在地,坚决推辞。陈蒨又对到仲举、孔奂道:“现在三方鼎立,天下事情繁重,需要有个年长朕准备效法晋成帝,把皇位传给弟弟,你们要按朕的意思做。
孔奂流泪道:“陛下饮食不当,身体欠安,很快就能康复。太子正当盛年,威德日高。安成王贵为陛下的弟弟,足以承担周公那样的责任。陛下如果有废立的想法,臣等虽然愚笨,实在不敢听到这样的诏命。”
陈蒨感叹道:“古代直道而行之遗风,在你们身上表现出来了。”最终放弃了传位于陈顼的想法,任命孔奂为太子詹事,以辅佐陈伯宗。
四月二十七,陈蒨驾崩,享年四十六岁。当天,陈伯宗即皇帝位,大赦全国。
作为南陈的第二位皇帝,陈蒨是和陈霸先一起创业的,而且在南陈处于困境时临危受命,稳固了南陈的根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对南陈的贡献不亚于陈霸先,陈霸先打江山,陈蒨定江山。
由于出身困苦,陈蒨深知民间疾苦,他生性敏锐、节俭朴实,每晚从宫中小门送来刺探外事以供分析的人,前后接连不断。
他下令传送更签到殿中的人,一定要把签投在石阶上,使它发出清脆的声音,郑重道:“朕虽然睡着了,但响声可以让朕惊醒觉察。”
五月十四,陈伯宗以陈顼为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对于这样的安排,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相当于把朝政大权交到了陈顼手里,而陈顼因为陈蒨临终前的那番话,心里难免会有想法。
五月二十一,又以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度为司空,吏部尚书袁枢为左仆射,吴兴太守沈钦为右仆射,徐陵为吏部尚书。
徐陵认为,南梁末年以来,选官大多宽滥,就给大家写了一封公开信,曰:“萧绎继承侯景叛乱后的残破局面,王太尉接受荆州被攻破后的灾难衰败,造成官职制度极其混乱。永定年间,我朝建立不久,白银难得,官职却容易求取,暂时用官阶代替赏赐,以至路上的员外、常侍比比皆是,街坊间的谘议、参军多如牛毛,这难道正常吗?现在朝廷的衣冠服饰、典章制度逐渐完善,怎可还根据以往的章法违反常理和民望呢?”
对于徐陵的建议,大家都很信服,他也开始整顿吏治。不过,由于之前的过节,陈顼对他有意打压,徐陵对于军国大事毫无话语权。
当初,陈霸先是萧方智的丞相,以刘师知为中书舍人。刘师知学识广博,擅长文学,熟悉朝仪礼制,陈蒨在位时虽不得升迁,但委任他的事情都很重要,和陈顼、到仲举一起接受遗诏辅政。
刘师知、到仲举住在宫里参与决定大事,陈顼则带着三百亲信进驻尚书省。刘师知看他的门第和权势为朝野所注目,心生忌惮,想和尚书左丞王暹等把陈顼排挤出尚书省。
然而,大家犹豫不定,不敢率先发难。就在这时,一个意外之人的莽撞之举打破了僵局,将事情彻底带偏,他是东宫通事舍人殷不佞
殷不佞以维护名望气节为己任,加上在东宫任职,是皇帝的亲信,于是赶到尚书省假传圣旨对陈顼道:“天下无事,安成王可以回东府视事。
陈顼正准备离开尚书省,中记室毛喜赶来对他道:“陈朝据有天下为时尚短,国家接连大丧,上下不安。太后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让殿下进尚书省共理朝政,殷不佞所言一定不是太后的意思。社稷重任在身,希望您三思而行,必须另行向朝廷奏报,不要使邪恶之徒的阴谋得逞。一旦离开尚书省就会受到别人的牵制束缚,最后的结局就像曹爽那样。”
陈顼立马醒悟过来,派毛喜和领军将军吴明彻商议,吴明彻道:“嗣君居丧,日常政务很多还没有着手。殿下亲如周公,应当辅佐皇帝安定国家,希望殿下留在尚书省,不必疑虑。”
有了吴明彻的支持,陈顼再无顾忌,于是假装生病,请刘师知前来,留住他进行谈话,同时派毛喜向太后禀告。
太后道:“皇帝年幼,政事都委托给二郎,殷不佞所言不是本宫的意思。”毛喜又去向陈伯宗说这件事,陈伯宗也道:“这是刘师知自己的所作所为,朕并不知情。”毛喜连忙回来报告给陈顼。
陈顼立即将刘师知囚禁,亲自进宫面见太后和陈伯宗,极力陈述刘师知的罪行,然后亲自起草诏命请陈伯宗御批,把刘师知交给廷尉。
当天夜里,刘师知在狱中被赐死,王暹、殷不佞一同交送有司治罪。
最终,王暹被处死,捅下大篓子的殷不佞因为和陈顼关系匪浅,反倒捡回一条命,只是被罢官而已。至于孔奂,因为是孔子后裔,为人正直,也没有参与密谋,陈蒨虽然心里对他不爽,却也不敢随便动他。
从此以后,南陈国家大政都归于陈顼,陈伯宗成了傀儡。陈蒨若泉下有知,看到此种局面,一定会后悔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