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临床一线做了几十年护士,依然成不了专家。 每天庸庸碌碌,平平淡淡。 说不想有所成就,挣更多的钱,那是假的。 谁不想过得更好? 人过中年,只好安慰自己,一浪更比一浪强,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但是,问题来了! 为什么有人可以三五年成长为行业专家,而你,却不行。 答案,可能是因为你缺少以下的底层逻辑思维。 底层逻辑思维,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核心出发点。如果你的方向错了,那么努力再多年,也没有用。 【底层思维一】 老板思维 护士长布置任务: “小李,下周有一个护理质量管控的汇报,你去参加一下,要做一份PPT。” 大部分人接到这个任务时,可能心里就会开始埋怨:领导什么信息也不给,从哪入手?这么多方向我是全部概括,还是任选其一?讲案例还是讲数据?成果汇报还是经验分享? 算了,我自己发挥吧。领导说不行我再改。 于是,各种猜想和信息不全,导致PPT逻辑不清,交给护士长时,也发现并不是护士长想要的东西,不满意只能再返工。 具有老板思维的护士,会在接到这个任务时,就迅速追问: 护士长,这次汇报的目的是什么?参加的观众是谁? 是否有评审环节?汇报时长有没有限制?评审有哪些要求 这次汇报是需要汇报科室阶段性质量管控成果,还是科室间交换经验? 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会让护士长认为你的思路清晰,目标性强,更可以快速与护士长达成共识,得到更多准确的信息,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如何养成老板思维,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思维框架: 1. 定义清楚问题和任务 梳理清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2. 收集足够的信息了解背景 通过提问的方式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不要靠凭空猜想。知道前因后果,才能更好的达成目标。 3. 拆解问题,找到核心影响因素 花时间去想一想,完成这项任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解决 4. 和领导达成共识 不要揣测领导的心思,及时与领导沟通,快速与领导达成共识,帮助双方节省时间。遇到困难也可以及时向领导寻求建议和帮助。 【底层思维二】 全局思维 大部分人都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实习的时候,在护理部实习了一个星期。中间有几天被“发配”到档案室,整理医院所有护士的档案,昏天黑地地趴在地上整理了三天。剩下两天,一天打车穿过半个城市,帮领导送文件;还有一天充当快递员,跑到各个科室给各护士长送材料。 我心里特别抵触,这不就是压榨实习生吗,辛苦了这么多天,做的全是没什么价值的事情,完全用不上我的专业知识。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自己真的是幼稚又好笑。 以为领导总是动不动就要折磨我,其实领导才没有那么无聊。 现在我自己负责了许多项目,才明白,当时的我缺少的是,全局思维。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问题,不明白领导的意图,也拒绝主动沟通,无法认清工作的价值,更不清楚这些工作能给我哪些长远帮助。 当我自己运转一个项目的时候才明白,作为负责人要如何安排工作,如何分配人员,管理协调。不是因为谁是新来的,年资低,就压榨谁。 拥有全局思维,你就不会因为现在手头上看似没有价值的工作,而感到委屈。 个人的成长和组织成长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 医院也不会花雇佣护士的钱,来雇一个只会打杂的勤杂工。 【底层思维三】 迭代思维 迭代,意思是不断更新。 文章开头我们说,有些人在临床一线干了十年,还是普通护士。 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护士停滞不前拒绝进步。 “小张呀,你帮我发个邮件吧,我不会弄。” “小张呀,上次你给我发的邮件特别好。你看这个表格怎么做呀,要不你帮我做一下。” 拒绝进步的护士,特点鲜明:看似聪明地把手里的活,或者自己搞不定的“新科技”交给年轻人去做。 但是,当你把工作交给别人去做的时候,也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越是成功的人,越拥有迭代思维,越害怕被淘汰。于是不断提升自己,跟上行业进步的脚步。 如何拥有迭代思维,我们为大家精心梳理了一份问题清单: 如果以上问题,你得到的大部分答案都是“没有”,那么马上开始努力吧。这份问题清单也可以带给你一些方向。 “十大雇主最希望的品质”有:沟通技巧,正直诚实,适应性,毅力和坚持,和谐力,忠诚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学习的能力,自我驱动力,抗压力。 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用有哪些,还差哪些。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三种思维方式:老板思维,全局思维,迭代思维,也对了其中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学习能力”,“自我驱动力”。 想成为专家并不难,难的是自己有问题而不自知。更难的是,自知问题而停滞不前。 无论年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后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