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国勇/街头豆沫香(散文)

 读在现场 2020-11-17

一爿小店,窄小得不可转身,店主人就把盛有豆沫的坛子放在了门外。在凛冽的寒风中,豆沫坛子散发着袅袅的炊烟,随着这炊烟飘来的还有醇厚的豆香味,招摇着人们的食欲。长条桌子、短腿凳子,依次儿摆开,摊主人边忙着把一碗碗的豆沫端上来,边用响亮的声音喊着:“豆沫儿,热香!”

豆沫是用小米做的。早晨起来,泡了一夜的小米已经胀发了一倍,和着各种各样的调味大料放进小石磨的磨眼中,用手抓着磨拐,慢慢地拐动,没有多久就冒出了一股股芳香四溢的小米沫儿;待锅里的水烧开了,才能把小米沫倒进去,不停地搅动着勺子,防止小米沫儿沉淀凝固糊锅底儿。磨小米、搅动锅底的动作,故乡淮阳县的土语叫“拐”,所以,做豆沫的过程,就称之为“拐豆沫”了。待豆沫在锅中翻滚,放进海带丝、豆腐丝、粉条、木耳、黄花菜,还有炒熟的黑芝麻、摘干洗净的菠菜(或是小青菜),用微火再煨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豆沫就做成了。

豆沫是一种非常平民化的食品,用的餐具也非常粗犷。因为要保温,盛豆沫的坛子外面往往在包裹一层薄棉被,用铁丝一道道地缠了,捆绑得结结实实。用来舀豆沫的往往是一把鸡翅木雕琢成的木饭勺,盛豆沫的是那种敞口的蓝边大海碗。店主人利索地举起勺子“刷刷”两下就盛满了一碗,淋几滴儿麻油,顺手在放在坛边的盆中抓起一把炒熟碾碎的花生撒进去,豆沫的颜色立即就丰富起来:豆沫的本色是金黄色的,里面有绿色的蔬菜、黄色的黄花菜、紫色的海带丝、晶莹透亮的粉条,还有星星点点的黑芝麻,显得非常壮观,味道也极其丰富。故乡的豆沫汤浓菜丰,吃在嘴里有“稠嘟嘟”的感觉,极其恋嘴,香味盈口。

在故乡淮阳县城的街头,胡辣汤和豆沫永远是早餐的主角。淮阳县的胡辣汤和西华逍遥镇的胡辣汤味道相似,内容不同。除了西华逍遥镇胡辣汤共有的粉条、面筋块、黄花菜等素配之外,还有切得薄如蝉翼的牛肉块,称为炖肉胡辣汤。正宗的品牌叫朱麻子胡辣汤,民国时曾经被冯玉祥将军赞誉。名门正派传人叫朱广亮,回族,脸上长着络腮胡子,我和他曾经在县土产公司北关仓库同事。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下了海,重新打出了朱麻子胡辣汤的招牌,生意做得非常红火。听说他的后人也来了郑州开分店,只是无缘得见;豆沫做得最好的是虎家,也是回族。我和虎家的小儿子虎仁杰是同学。读初中的时候,我家里没有地方住,就在虎家和虎仁杰打通铺。每天早上,我们会被虎家的伯伯拐豆沫时吱吱呀呀的磨声唤醒,喝了一碗豆沫后就出发去学校了。尽管是“蹭”来的豆沫喝,记忆中味道却是最美的。不知道为什么,虎仁杰没有子承父业卖豆沫,现在做了经营鞋袜的老板,生了一双儿子,日子过得非常美满。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全程见到了拐豆沫,以及做豆沫的配料。过去,这全是秘密,不传外性人家。现在,互联网发达,随处一搜都能搜来配方。有了好配方还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摸索出其中的道理,做出味道独特的食品。前段时间,在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后面,遇到一家卖豆沫的,尽管豆沫里面的物什和故乡的豆沫相同,却是稀稀拉拉的,怎么也吃不出故乡的那种恋口味道。再仔细观察,发现了问题,就把老板叫了来,告诉他花生应该是碾碎的,不能像他们这样整粒放进豆沫中。

老板说,他是从互联网搜来的豆沫配方,照猫画虎地做了,自己也不太满意。听了我的这一番话,忙拿出本子记了下来,千恩万谢地连连鞠躬。再去这家小店喝豆沫时,发现撒在豆沫上面的花生已经碾碎了,并且,味道也越来越正宗了!


作者简介:


贾国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行为证据》杂志社主编,新媒体《行参菩提》创始人。著有长篇小说《测出的不仅是心跳》、《谜底就在现场》、《致命谈判》、《命案现场》、《神探》、《大测谎师》、《市长命案》、《市长夫人》等,以及散文集《立地成佛》、《心止即岸》、《行参菩提》等。创作、投拍了《命案现场》(20集)、《捕狼人》(20集)、《完美指控》(30集)、《博弈》(30集)、《糊涂县令郑板桥》(36集)等电视连续剧、系列剧多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