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人与平凡人的区别是什么?

 碧海蓝天kx32di 2021-09-24
我觉得人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自学能力。学习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学,另外一部分是让教授,或者其他一些渠道学习。

但是毫无疑问,自学的时间是学习过程中的很大一部分比重。提高了自学能力,我们就会进步成长得很快!

而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很大程度上忘了“本”,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实践情况是大部分的大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没有增强,反而把时间都挥霍。

关于自学,初心就是一颗探索未知的心,来源于兴趣,或者来源于对未知的挑战并且有战胜的心。

既然是自学了,就应该是主动的一个过程,去体会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去自然发展,不要回避问题。问题会随着你的探索逐渐出现,而你要一个个去解决他们,体会处理问题的过程,这样你会慢慢成长,问题也会逐渐变少,随着时间的增长,你将会慢慢精通这一领域。

而自学过程中,我们碰到的各种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

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自己所遇到的所以问题,绝大多数已经被前人解决过了,除非你是牛顿爱因斯坦研究知识的本质,这个是一个开辟的领域。而这些交给那些科学家去做,我们要做的就是听取前人的经验,解决现在的问题。

而了解前人的经验,必经的一条路就是阅读。阅读是获取新知识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我们通过阅读相关内容,就会掌握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而我们想要提高自学能力,必然要提高阅读能力。那么该如何提高了?

这里引用李笑来说的话:“对吸收到的知识,要进行一步处理,需要记住的就要记住,不需要记忆但有用的,就弄个文件夹存下来以后能找见看。新信息与之前的信息如果类似但又不是完全相同,我们就需要仔细分辨,看看适应条件有什么不一样,而如果新接受的信息与之前信息有联系,就要弄清楚是那个地方有联系,因果关系是什么”

这样,你阅读到的信息根据不同用处,都会存在你的大脑里面,待遇到相关问题,就会知道如何解决了!

那么,我在此推荐一种思维方式,来自于李叫兽。

对于一项知识,我们有三个步骤要做,凡事必有因,知识可迁移,我该怎么做。

对于自学,我们目的是解决问题,而自学的途径是阅读,阅读的步骤是输入信息,所以我们输入信息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个逻辑理清并不难,但是很少有人这样做。

那么,打个比方,我们知道了一个知识:“恐惧来源于对未知的不确定性”

第一步,原因是什么,代入自己想一下,对未来不确定,我就不知道我能不能赢,所以我害怕我会输,然后就产生了恐惧的心理。

第二步,那么反过来说,对未来确定了是不是就不恐惧了?平时自己恐惧的事情是不是都是因为未知?

第三步,这个知识对我有什么帮助,消除不确定性可以消除恐惧。
那么假如你害怕自己考不好,就假设自己考完了,并且没考好,就不那么恐惧了,这个来源于斯多葛学派,永远对生活抱有最坏的打算。
增加确定性是不是也可以消除恐惧?
我觉得可以!比如你害怕自己考不好,就多做几张卷子,比自己规定的任务多做一点,这样就多了几分确定性,也可以达到目的!

但是阅读只是让我们理解了信息,真正到了解决我们问题的时候还有不少距离,我们又该如何做?

写作!写作是加深对阅读内容理解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一个好方法。

看一个知识和真正把这个知识写出来,转化为自己理解的话是完全不一样的。写出来理解会更深刻,理解更深刻更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

而理解完了,到了解决问题的最后一个环节-实践。有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真理就是我们之前的深度理解。

之前听是不是没什么感觉,觉得对也不知道怎么个对法,你要真正对一句话有触动,不是对这句话本事有什么感觉,而是对这句话背后一系列的逻辑关系理清楚了,才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多实践多做,碰到问题看看需要理解什么知识,然后再阅读再写作,加深了理解再去做,慢慢的,就把一个个问题都解决了。

这就是听得懂不如理解,理解了不如去实践,实践了不如真正改变了自己生活。

而对于我们刚开始要理解的东西,也会碰到一个问题,有些知识我们可能不赞成,也可能无法理解。这样就阻碍了我们的进步,我的看法是,先记下来,不要抵抗它,保持开放的心态

现在的不认可或者无法理解,是缺少其他解释这部分知识的知识,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我们知道的太少了,还不够格理解这个,待我们慢慢吸收其他知识,这个知识将来在某一天一定会明白的。

而对于自习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不是我们付出多少努力就会得到多少成果,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成长,只不过是成长多于少的问题。

如果你付出的努力失败了一下,但是相当于知道了一条不可行的道路,也是一种成长。

所以在自学过程中,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懈怠,要知道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只不过是多与少。

所以我们只管前行就对了,愿我们都在自学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