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已至,秋意渐浓 健康养生「味」你而来 我们常说食疗养生 下面列举的食材中 你知道哪些适合在秋天吃 哪些不适合在秋天吃的吗 ![]() ▽答案揭晓▽ 在秋天,气的运行是肃降的 所以饮食上要注意 少辛辣,多酸味 ![]() ![]() ![]() 秋天宜吃「白色」食物以润肺燥 如银耳、雪梨、百合、山药等 煮出来颜色是白色的 酸味的食物「主收敛」 有利于收敛夏天「火气」 要注意「生发之物」的豆芽 容易导致哮喘过敏 所以不适合在秋天吃 还有一些寒凉的瓜果 比如苦瓜、西瓜、香瓜等 在秋天吃容易「吃坏肚」 爱「吃瓜」人士要忌忌口啦 ![]() 要防「湿气弥漫」 今年秋天雨水增多湿气重 最近很多地方经常下大雨 周围的环境变得更潮湿了 所以要在防秋燥的同时 做好身体的「除湿」工作 还有一个就是要预防 「秋后算账」 ![]()
湿气加重的影响下 最先受伤的就是脾胃 所以今年秋季的养生 除了养肺以外 还需加强脾胃的养护 ![]() 所以,秋季养生的重点 小伙伴们现在了解了吗 一要防「秋后算账」 二要养肺 三要健脾胃 下面,来看看我们给你准备的 关于上述3点的健康情报吧 一种增强胃动力的食物——红辣椒 它是非常好的「胃工人的监工」 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消滞的作用 辣椒素可以有效保护胃黏膜 同时还能促进胃动力 专家提醒 如果是特别辣的那种辣椒 反而会损害胃黏膜 说到辣椒那问题也来了 秋天辣椒怎么煮才好吃 别急,食谱已经准备好了 ![]()
做法相对简单: (1)火烤去除辣椒表皮,用烤箱烤或明火烤均可; (2)用红椒卷起三文鱼、芝麻菜、苦苣; (3)撒上花生碎,加入橄榄油,即可。 小米粥 VS 红辣椒 与养胃「常客」小米粥相比 辣椒这一类的适用性更广 更适合「虚实夹杂」的现代人 ![]() 养护胃部,除了辣椒 今天专家还带来了 用祛湿「小太阳」制作的 祛湿良方 用生发阳气的「小太阳」桂枝 搭配白术、茯苓、甘草制作而成 秋天湿气较重,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寒气加湿气会变成「寒湿」,容易进入人体,侵犯最怕寒冷的脾胃。 ![]() 「小太阳」桂枝蒸腾湿气 茯苓负责排走湿气 白术和甘草有健脾胃之效 但桂枝是比较温热的药材 所以这些人群要慎用 · 身体燥热 · · 易出血、月经量多 · 而在平时,也可以用桂枝 搭配芍药、大枣、甘草来冲泡 「除胃湿茶」 桂枝+大枣「辛甘化阳」 芍药+甘草「酸甘化阴」 两两组合「阴阳互补」 茶底上选用绿茶 来制约桂枝的温燥之气 让「除胃湿茶」喝起来 更柔和宜人 既化了秋的湿寒又健脾胃 有效预防秋季感冒咳嗽等发生 接下来就是我们带来的 第二个健康情报 胃病「第一穴」——中脘穴 属于脏腑之气交汇的募穴 另外它还是「八会穴」 所以按摩或针灸中脘穴时 它对全身和脾胃的调节是双重的
可用大拇指 顺时或逆时针转36下或72下 ![]() 一般来说 顺时针转有「泻」的作用 如减肥时可顺时针按摩 逆时针转有「补」的作用 脾胃虚弱者可逆时针按摩 中脘穴 + 阴陵泉穴 专家建议可搭配位于 大腿内侧的阴陵泉穴 达到祛湿、健脾胃、减肥等效果 如何取穴 大腿骨内侧边跟肉交界处 有个凹陷的地方 在此凹坑里就是阴陵泉穴 除了穴位按摩 秋季养肺养胃还可以做 「五禽戏」 下面给小伙伴们推荐 五禽戏中的「熊戏」
1. 手握空拳; 2. 将拇指置于食指与中指的指甲盖上,形成「熊掌」的手势。
1. 熊掌放于下腹部; 2. 躬身顺时针2圈; 3. 躬身逆时针2圈; 4. 左右两边,各做两次。 ![]()
1. 提髋跨步; 2. 前靠后坐; 3. 左右两边,各做两次。 ![]() 一套「熊戏」下来 会有一种脾胃气血充盈的感觉 有利于改善脾胃运化及消化功能 小伙伴们学会了吗? 还没学会也别急,先做好笔记 下面接着看今天的第三个情报 一种能润肺止咳的花——款冬花 虽然这个花的名字听起来较陌生 但它的功效却是棒棒哒 兼具了「温、辛、甘」的特性 不仅润肺止咳化痰 同时对今年秋燥引起的 偏寒凉湿的这种咳嗽 有比较好的对应作用 选用款冬花,百合,生姜,各3克,冲泡绿茶。款冬花的温与百合的凉相互制约,性味平和,秋天喝起来润肺又能止咳。 此茶偏温性,故以下人群不宜:
不适合款冬花茶的小伙伴 专家也给你们准备了 一款益胃的养生粥疗 ![]() 「菊花粥」 适合脾胃不好/虚弱的 中老年人食用
选用菊花30克,加适量水煎煮成菊花汁,再用这个汁水来煲粥。 ![]() 润燥养肺不生湿 祛湿健胃不生燥 以上便是今年秋天的养生要点 湿和燥两个方面都要兼顾到 自然就能更好地欢乐度秋 ![]() 最后又到每周一膳的环节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道 秋花飘香的美食 既养颜又补脾胃 桂花糖芋苗 ![]()
红糖,桂花,藕粉,芋头
1. 芋头切块,煮熟备用; 2. 锅中倒水煮沸,加入切碎的红糖; 3. 加入少量桂花; 4. 待水煮沸后加入藕粉搅拌; 5. 加入熟的芋头,撒上桂花,即可。 ![]() 生活健康、身心都健康 才能少生病、少得病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