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大清银行旧址(中国银行的发源地)
大清银行: 根据史料:中国银行的前身是大清银行。
清光绪30年元月28日(1904年3月14日),奕劻上奏“试办大清户部银行推行银币”,提出“由户部设法筹集股本,采取各国银行章程,斟酌损益,试办银行,以为财币流转总汇之所。”这个提议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终于酝酿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国家银行“户部银行”。它于1905年8月在北京成立,并准备向中央银行过渡。
辛亥革命爆发后,大清银行除上海分行外,绝大多数分支机构都纷纷停业。对于时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财政总长的陈锦涛来说,建立中央银行迫在眉睫。因此他常驻上海,在汉口路大清银行楼上进行专事筹划。大清银行股东为保全商本,成立商股联合会,他们与陈锦涛达成一致,集体上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
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汉口路50号大清银行旧址对外营业,同时举行了成立大会,各界代表100多人出席,由此正式开启中行艰难而辉煌的百年行史。
1923年2月,中国银行从汉口路50号迁入黄浦滩仁记路22号(现中山东一路23号)。1928年11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由北京迁来上海时,也在那里办公。
大清银行旧址: 1908年,由通和洋行设计、华商协盛营造厂建设的汉口路50号建成,大清银行上海分行即定址于此。
地址:汉口路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