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知道的李万春

 明日大雪飘 2021-09-26

图片

李万春(1911—1985)

  1985年9月15日,孩子们告诉我一个噩耗:万春伯伯昨天凌晨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惊呆了,这怎么可能呢?前几天不是还在和弟子们研究《八蜡庙》吗?然而他却真的离开了我们。不仅使我老泪纵流。我二人相交六十余载,一幕幕往事又涌现在我的面前。

图片

李万春与马连良(中)、马富禄(右)合影

  在我的孩提时期,家母与马连良的母亲是干姐妹,因此时常带我去豆腐巷的马姨家玩。有一次我刚进院,就看见连良三哥在南屋里给一个大小和我差不多的孩子说戏,因为我也爱戏,就站在门外看。连良三哥发现后把我叫进屋去,问我知道是在说什么戏吗?我说:“您不是在说《碰碑》吗。”三哥又问:“你怎么知道是《碰碑》呢?”我说:“您走的是'令公来到此,卸甲又丢盔'的那场。”我这么一说便引得那个小孩跑过来拉着我的手问我叫什么名字。三哥指着我说:“他叫小'胖子'”,然后又对我说:“贤弟,我给你介绍个小朋友,他就是李万春”。万春当时就约我去广德楼看他的演出。那天他演的是《神亭岭》,等散了戏,他又约我第二天上午去找他。当时他们全家连场面上的都住在前外樱桃斜街华兴旅馆。从此以后我和万春便成为挚友,后来又同蓝月春等七人结成盟兄弟,由义父李永利出钱在元兴堂饭庄吃的庆贺宴。万春长我一岁排行老五,月春小我一岁排行老七,其他四名兄长都是当时上中学的学生。自结拜后,更日益亲密,直至以后的几十年中,也时常往来。在不断地交往中我目睹了一些他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而苦学苦练的情况。

  一、幼年刻苦基础深厚

图片

《四郎探母》 李万春 饰 杨延辉

  万春兄的成功离不开他的父亲——著名武净演员李永利。义父李永利身怀绝技,以演《收关胜》《嘉兴府》《白水滩》等戏而红遍上海滩。他能“扎靠”从三张高上翻“云里翻”,曾和李春来、盖叫天、李兰亭,李桂春合作,是王鸿寿的入室弟子。这位老人是由“底包”经过苦练而成为'角”的,所以对万春的要求就格外严厉。把每天的活动都安排得非常满,不给万春留一点闲空.规定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开始练功,七点钟由丁永利(武生泰斗杨小楼班内的武行头,他对杨派表演的戏路、艺技极其熟悉,许多号称“杨派武生”的演员大都是他教的)来教杨派武生戏;九点钟由老艺人项鼎新先生来教老生的基础戏;十一点钟又请赵华甫先生教授国画;十二点午饭后还要由赵先生教点文化;下午要参加演出,还要时常到马连良家去学马派戏,每天的学习生活很紧。

图片

李万春(右)与蓝月春合影

  当时和万春兄一起练功的还有蓝月春。月春不仅是万春和我的盟弟,而且还是义父李永利的徒弟。义父总是拿着枪杆亲自看他俩练功。比如练“旋子”时,规定拧三十个就一个不能少,若少一个就要挨上一枪杆。

图片

《恶虎村》 李万春 饰 黄天霸

  万春兄的开蒙戏是《乾元山》《狮子楼》,项鼎新先生教会了他《南天门》《黄金台》《武家坡》等几十出戏。后他又拜马连良为师,学了马派的《清官册》《定军山》《失空斩》《碰碑》《清风亭》《洪羊洞》《王佐断臂》等戏;跟丁永利先生学了《连环套》《骆马湖》《长坂坡》《林冲夜奔》《八大锤》《战宛城》《阳平关》《贾家搂》《剌巴杰》《五人义》《水帘洞》《殷家堡》《八蜡庙》《霸王庄》等几十出杨派戏;李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先生给他说了《武松打店》和《恶虎村》。幼年在上海时还受到黄(月山)派武生传人马德成的时常指点;他还向陈鸿寿先生学了《探母回令》《击鼓骂曹》《捉放曹》《打渔杀家》《当锏卖马》《打棍出箱》《法门寺》《一百一十一扯》等几十出戏。从他所学的剧目来看,真是文武兼备,京昆并蓄,既有长靠,又有短打。正因为从小打下了这样深厚的基础,日后他才能在艺术上自由驰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从“神童”到艺术家

图片

《摩天岭》  李万春 饰 薛仁贵

  万春兄的祖籍是河北省固安县白沟河,1911年2月10(农历辛亥年正月十二)出生在上海。他六岁开始练功学戏,一年后登台实验演出,八岁起便以“童伶武生”挂牌正式演出,一鸣惊人。为便于深造,父亲率他和月春于1922年来到了京剧的发祥地——北京。在“三庆园”以全部《两将军》(饰马超)、《摩天岭》(扮薛仁贵)、《神亭岭》(扮孙策)打炮演出。三天演完便轰动了北京城。只见他扮相英武、台风稳健、声音响堂、功夫扎实,特别是和蓝月春的武打火炽紧凑。演《两将军》“夜战”时在一个“四击头”的锣鼓中,马超起“飞脚”踢张飞“抢背”,然后再走“扫堂旋子”落地亮相,真叫干净利落,全场观众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此后北京的观众便送给他一个“小神童”的美称。

图片

《挑华车》 李万春 饰 高宠

  “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先生看他是个好苗子便有意提携。在他新排的《李三娘磨房产子》一戏中请万春扮演咬脐郎,并在演出的中和戏园门前挂牌,上书:特约李万春协助扮演咬脐郎。万春果不负尚先生的期望,与他配合的相当默契,在“井台相会”一场,他把咬脐郎此时的复杂心情表现的恰如其分,令人折服。

  俞振庭也很喜爱万春兄,将他认为义子并对其传授技艺。

图片

《过五关》 李万春 饰 关羽

  万春兄在前辈们的教诲下边学艺边演出,岁长艺增,但他从不满足,为了更好的塑造关羽的形象,他又拜红生李洪春为师。李洪春首先以《封金挑袍》给他做关公的开蒙戏,然后又连续教了他十几出,此外还教了他风靡一时的《铁公鸡》《三雅园》《塔子沟》等真刀真枪武打十分火爆的时新戏。

图片

《佟家坞》 李万春 饰 马玉龙

  1932年,万春兄自组“永春社”挑班演出于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和东北三省。每到一地皆大受欢迎。他演出的剧目广泛,角色众多,武生戏、老生戏、红生戏、昆乱不挡。除传统剧目外还排了不少连台本戏。为了完美的塑造人物和达到强烈的舞台效果,他还向武林高手学习,如排《佟家坞》,他扮忠义侠马玉龙时,特向一位姓高的武术前辈学了一套宝剑加七节鞭的武技,用在台上效果极佳。他还非常喜欢编排新剧,比如《霸王降生》就很有特点。剧情是从后羿射日始至刘邦斩蛇起义止。秦始皇在梦中看见两个童子,一个黑脸、一个净脸,二人抢夺一个大太阳,最后太阳被净脸童子夺走。就在这时大殿塌下一角,始皇帝惊醒,命人圆梦,为不祥之兆,因此传旨造万里长城。在此戏中万春扮项羽、王少楼扮刘邦、陈富瑞扮后羿、苏连汉扮秦始皇、魏连芳扮虞姬、蓝月春扮武打时刘邦的替身,在开打时有很受欢迎的绝技。

图片

《闹天宫》李万春 饰 孙悟空

  万春兄对艺术的探索精神还表现在他对一些艺术家的保留剧目进行改编。比如《闹天宫》这出戏原名叫《安天会》,是万春所崇敬的武生泰斗杨老板的代表剧目之一。当年在皇宫里演戏的忌讳很多,不管猴儿在天宫怎么闹,也不敢叫“闹天宫”,只能叫“安天会”。(顺便说一句,电影《垂帘听政》中出现《大闹天宫》的剧名是不符合历史的,在当时是要杀头的。)万春的这出戏是清王室成员载涛给说的,他在原本“偷桃”、“盗丹”的基础上,丰富了内容,增加了“老君炼丹”等场次,才改名叫《闹天宫》。他还在《水帘洞》的基础上发展了剧情,增添新的舞美装置,设计了新的武打技巧,改名《美猴王大闹龙宫》。万春演猴完全学杨派的法儿,是“猴学人”而不是“人学猴”,表现在舞台上的孙悟空是“鹰眼”、

“龙身”、“鸡腿”。

图片

《武松打虎》 李万春 饰 武松

  万春兄在自己一生的艺术实践中不仅能演好猴戏,而且还演过二十余出关公戏;能演全部“武十回”(即《武松打虎》《杀嫂》《狮子楼》《打酒馆》《血溅鸳鸯楼》等十出戏);能演文武兼重的十几出岳飞戏;还擅长演《恶虎村》《连环套》等有关黄天霸的戏。他演《恶虎村》走李春来的路子,他演《斩经堂》又宗麒派,他演《走雪山》完全学的是马派。他在台上无论是一戳一站,还是一举一动,都非常“美”,而且是“美”中带“帅”。纵观他的舞台艺术,真不愧是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

  三、“三分气在千般用,一但无常万事休”

图片

李万春(坐者)与鸣春社学生们合影

  万春兄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京剧事业,他不仅演戏,而且还授徒传艺,曾创办过“鸣春社”科班,他的徒弟数以百计,遍布大江南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万春兄在政治上恢复了名誉,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还担任了北京市京剧研究会的副会长,对此他对党和人民感激不尽。他曾对我说:“我对国家和人民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党却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用什么来报答党的恩情呢?只有在我的有生之年把自己微薄的艺术传给下一代。”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晚年帮助徒弟们整理了不少几乎要失传的戏。

图片

《连环套·拜山》
李万春 饰 黄天霸、裘盛戎 饰 窦尔墩

  1985年3月24日,我又去他家拜访,一是想请他给我撰写的《京剧花脸轶闻录》一书画个封面,二是想请他听听我对《坐寨盗马》《铡美案》《二进宫》中有些词句的修改意见.他听完我的来意后非常高兴,笑着说:“几天没见你也变成作家了,说实在的,咱们都七十多了,应该为振兴京剧做点贡献。”当看完我改的词后又说:“《坐寨》的念白改得好,我把《拜山》也改了些,咱们俩想的都是一出戏,'这倒巧得很’”我说:“《拜山》眼看又要失传了,我想陪你录下音来做资料。”他说:“你的想法很好,等我忙过这阵子是可以办的。”并让我到工人俱乐部去看他新改的《古城会》。

图片

《古城会》 李万春 饰 关羽

  3月27日晚上,我看了他的《古城会》,认为有些地方改的很成功。记得有一句原词是“兄在屯土山约三事,我是降汉不降曹,”他把“降汉不降曹”改为“扶汉不降曹”。虽然只改动了一字,但对树立关羽的形象却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我一边看他的演出,一边又想起了他常说的一句话:“演戏是搞艺术。'艺'字是武功、技巧,基本功;'术'字可归为戏、细、戏三个字,演戏只有掌握了熟练的技艺,在舞台上才能细致入微地表达人物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时舞台上正演到关羽被张飞拒之城外的情节,只见他扮的关羽头上“夫子巾”的绒球和扣腕子拿的青龙刀的刀头都在微微地颤动。这一细腻的表演不正好表现出关羽对张飞怒而不安的心情吗?

图片

李万春舞剑

  到了8月,万春兄的工作更加繁忙,既要录制自己的戏,又要给徒弟们说戏。嫂子李砚秀劝他休息,他的回答是:“三分气在千般用,一但无常万事休”。万春兄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终因劳累过度而过早的离开了我们,愿他的弟子们把他的精神和艺术继承下去!

  万春,我的好哥哥,你安息吧!

  孔小亭/述   常立胜/记

  (摘自 《戏曲艺术》 1986-10-01)

京剧长谈:李洪春口述历史
京东购物
39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