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潍坊女士被头痛折磨二十余年,病根竟然在心脏上

 华生5guaf7hv4y 2021-09-26

家住潍坊的魏女士二十余年一直被头痛折磨,从最开始的间断性发作发展为持续数年不停,头痛发作就像一场场噩梦,如影随形,无法逃脱。但一摞摞的检查单都显示没有异常,数不清的药物服用后没有疗效,找不到病因,魏女士只能一天天熬下去。幸而在潍坊市中医院专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元凶——心脏卵圆孔未闭。中医院专家为魏女士实施了介入封堵手术,头痛即刻消失不见,魏女士宛若重生,现在终于可以尽情拥抱家人,拥抱未来的美好生活。

头痛如影随形,生活几近崩溃

四十岁的魏女士已经不记得头痛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只隐约记得好像从十三岁左右开始吃止痛药。二十几年来她已经记不清做过多少项检查,每次都显示没有问题,但每次头痛发作左侧或者右侧太阳穴就会持续性胀痛、跳痛,根本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十多年来,每次头痛发作,除了按捺不住地焦躁的情绪,魏女士还需要一把止痛药和一间无声的黑屋子。短则数小时,长则数日,听不得声音,见不得光亮,魏女士已经忘记安然入眠是什么感觉。

今年3月份开始,魏女士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头晕,继而开始头痛,而且头痛症状比以往更重,左侧、右侧、后脑勺再到前额蔓延至眼眶、鼻骨......她经常数日失眠,幸好家人包涵体贴,帮助按摩,运气好方能入睡1小时。

各种新项目的检查、旧项目的复查仍然是没有什么大问题,魏女士只能依靠多种止痛药强力压制才能稍稍缓解。但吃药半个月后肝功开始出现异常,无奈只好停药保肝,疼痛汹涌而至,每天24小时不间断。

在潍坊市中医院脑病八科卢正海主任建议下,魏女士再次开始中医治疗,以止疼和保肝为主,经过四个月的治疗,头晕头痛开始慢慢缓解,频率也不断减少,但是有时为了空腹检查,一顿间断,头痛就会剧烈袭来。

元凶竟在心脏,毫不犹豫铲除

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熬完?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偏头痛?难道头痛真的要像影子般此生相伴?魏女士感觉二十多年的忍耐已经接近极限,很快将决堤崩溃!

而转机正悄悄来临,8月3日,在卢正海主任建议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魏女士做了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结果显示为阳性,房水平左向右分流,这证明心脏有卵圆孔未闭现象。这很可能就是偏头痛的真正元凶!

卵圆孔是左右心房的先天通道,大多在出生后1年内逐渐闭合,超过3岁仍未闭合者则称为卵圆孔未闭(PFO)。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头痛、头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卵圆孔未闭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因为孔的裂隙极小,一般检查很难发现,正因如此魏女士之前各种检查才没有发现。

魏女士突然好像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她迅速联系了这方面的专家——潍坊市中医院急救中心主任朱勤伟。经过仔细研究朱勤伟主任很快制定了治疗方案,并详细为魏女士解释了卵圆孔未闭的危害及治疗方案,通过介入封堵术就可以让卵圆孔闭封,但这个手术不能保证完全根治偏头痛,主要的目的是避免形成血栓,降低未来脑梗的风险。

经过考虑,魏女士坚定的选择一定要堵住心脏上的这个“小孔孔”,她太渴望摆脱头痛折磨。

手术很快提上了日程,在朱勤伟主任的安排下,魏女士接受了静脉全麻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探测未闭合的孔隙有多大,为后续的手术封堵器尺寸做准备。

手术时间很快确定,魏女士期望自己能幸运一点,这个心脏上的小孔被填补后头痛就可以随之消失,让她可以安然入眠,她渴望迎接新生活!

潍坊女士被头痛折磨二十余年,病根竟然在心脏上

孔隙顺利封堵,术后宛若新生

手术时间确定后,8月15日,魏女士在潍坊市中医院急救中心办理好入住,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术前准备。

8月16日,手术在即,当被通知进入手术室时,魏女士没有丝毫紧张和犹豫,在家人陪伴下,欣然奔赴手术台,她知道那是通往美好未来的必然之路。14:30分,手术准时开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细长的导丝和封堵器通过导管,经8mm的小切口缓缓进入魏女士心脏,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奋战,朱勤伟主任顺利完成“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将心脏上的“小孔孔”成功封堵。

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继续精心护理照看,主管大夫细致查看身体恢复进程。次日查房,魏女士兴奋地告诉朱勤伟主任,术后头痛真的缓解,一夜好眠。二十多年来,魏女士第一次睡了个好觉,她眼里闪着幸福的泪光,不住地表达着对朱勤伟主任和各位医护人员的感激。术后24小时,魏女士可以下床缓步走动。术后3天,魏女士出院回家。10天后,随访查问,魏女士自出院后未再出现偏头痛的症状。

无头痛困扰,魏女士感觉神清气爽,宛若重生,她感激多年来家人的默默支持和陪伴,更感激潍坊市中医院急诊中心和脑病科的医师们的治疗和帮助,未来的日子,她定会好好拥抱家人,拥抱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

知识链接

一.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位于房间隔上,它是在胚胎期形成的。由于胎儿没有肺循环,卵圆孔在胎儿是血液流经的通道。出生后肺循环形成,卵圆孔则逐渐闭合。一般在生后第1年内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成年人中约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留下很小的裂隙,称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简写PFO。

因为卵圆孔是左右心之间的一个通道,就可能使血液在左右心之间分流。通常左房压力较右房高,左房的少量动脉血流入右房,即产生左向右分流,通常不引起症状。在右心压力增高(如咳嗽、憋气、潜水)时,出现右房的静脉血流入左房,即产生右向左分流。右向左分流通常也无症状,但如右心系统(静脉系统)的一些物质随血流进入左心就可产生症状称反向的血流或矛盾栓塞。

二、卵圆孔未闭的危害

1、血栓栓塞:一些不明原因的脑栓塞可由卵圆孔未闭引起,因静脉系统血流较动脉缓慢,易形成血栓,如下肢的静脉血中的微栓子可经卵圆孔造成脑的矛盾栓塞。另外国内外报道房间隔瘤合并卵圆孔未闭时,附近的血流不规则,局部可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后进入左心亦可造成脑栓塞。

2、空气栓塞:潜水员的减压病就是由气栓通过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引起的。

3、脂肪栓塞:手术和骨折后的脂肪栓子通过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脂肪栓子进入脑部可造成神经功能障碍。

4、低氧血症:当有右心梗死,心包积液和严重的三尖瓣反流等情况时,由于右心的压力增高产生更多的右向左的分流,由于低含氧量的血流经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可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头昏眼花的动脉低氧症状。

三、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的关系

典型偏头痛的特点:一侧头部的搏动性疼痛、伴有畏光畏声、恶心呕吐,常不能正常工作学习、持续1天或更长。少数偏头痛病人伴有先兆(每次发作前的感觉信号):常见有闪光幻觉和其他视觉缺损。偏头痛与遗传、雌激素等有关。但具体的病因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最早发现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的关系的人是日内瓦大学医院的神经科医生Roman Sztajzel,他在1999年收到一封患者来信,感谢他治好了自己30多年的偏头痛。原来,这名患者曾二次发生脑栓塞,经检查发现了卵圆孔未闭,为了减少她再次发生脑栓塞。医生为她动手术封堵了卵圆孔,从此患者的偏头痛消失了。

从那时起,很多人开始关注于卵圆孔未闭和偏头痛的关系。随后不久,意大利学者就报道了头痛患者中卵圆孔未闭发生率非常高;英国学者Wilmshurst报道了对减压病患者封堵卵圆孔,竟使他们的偏头痛也消失了。最近Anzola等研究发现,有先兆的偏头痛病人患卵圆孔未闭的机会是正常人的2倍多,其安静状态下发生右向左分流的情况远高于无偏头痛的卵圆孔未闭。

四、卵圆孔未闭的检查方法

国外报道,偏头痛患者卵圆孔未闭发生率为30%-40%,有先兆偏头痛患者更是高达48-70%。国内尚无报道,我院通过经颅多普勒微泡试验法检测卵圆孔未闭,初步结果与国外一致。所以如果患了偏头痛,再进一步检查是否患了卵圆孔未闭是非常必要的。

通常检查卵圆孔未闭的常用方法有经胸超声(TTE)、经食道超声(TEE)、以及经颅多普勒(TCD)微泡实验检查三种。经胸超声简单无创,但检出率低,配合声学造影,有经验的超声医生才能使检出率达到80%。而经食道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微泡实验法的检出率都相当高,均达95%以上,被称作检测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有报道微泡法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率达99%。经食道超声为有创检查,检查过程要承受痛苦,检查时患者不易配合检查,限制了其应用。而经颅多普勒微泡试验法克服了以上缺点,为目前最流行的检测卵圆孔未闭的方法。

五、卵圆孔未闭的治疗方法

1.手术缝补卵圆孔;2.经导管介入封堵卵圆孔3.用射频消融的方法黏合卵圆孔等方法。因后者减少了开胸手术、体外循环的痛苦,并且成功率高,有逐渐取代前者的趋势。

如果发现了卵圆孔未闭,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要治疗。因为卵圆孔未闭发生率达人口的四分之一,多数都无症状。如果发现了卵圆孔未闭,可咨询医生,只有一部分分流量较大,出现并发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才考虑手术或介入治疗。

【来源:潍坊大众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