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

 火圭 2021-09-26

解(I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初六:无咎。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注释:

41 山泽损

卦体上山下泽,山高也,高者愈高,谓之益上;泽卑也,卑者愈卑,谓之损下。故下不可损,损在下而益在上,谓之《损》;下本当《益》,《益》在下而《损》在上,谓之《益》。《损》《益》之理固相反,而《损》《益》之用适相济。人第知其《损》也,而不知《益》即益其《损》;人第知《益》也,而不知《损》即损其《益》。是以《序卦》先《损》而后《益》。事先简而后烦,礼先俭而后奢,物先虚而后盈,故《易》道先《损》。损《兑》益《益》,所以为《损》。

[29]: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损”通咸,有心为感,无心为咸。咸,感孚也,故曰“有孚”,以其所损者,出于中心之诚,有足以见信于人也。不然,《损》主节俭,而俭不中礼,卒来讥刺,咎且难免,奚见“元吉”乎?惟损而“有孚”,斯人感其诚,自得“元吉”,复何咎?而可正,以斯而往,无往不利也。《损》俭如此,何用丰为乎?约之“二簋”,亦可“用享”,不特有孚于人,且可上孚夫神明矣。

《彖传》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损》,减省也,减《乾》下之刚,以益《坤》上之柔,故谓之“损下益上”,亦即“损刚益柔”也。《益》在于上,故谓之“其道上行”。“有孚”者,以孚行损,则《损》下而下不病其损,《益》上而上不嫌其益,上下交孚,吉莫大焉,复有何咎?“贞”,正也,谓可以正其未孚也。《艮》在上,《艮》止也,《艮》得其益,则不为止而为往,故曰“利有攸往”。《损》既“有孚”,《损》自“无咎”,何必用丰?《损》之又损,即“二簋”亦可“用享”矣。《震》为祭,《艮》为宗庙,有用享之象。“簋”,盛黍稷之器,按礼簋多用八用六,今用二,是从《损》也。享以诚孚,故虽二簋可也。然《损》宜应时,时而当《损》,太羹不以为俭;时不当《损》,豚肩终伤其隘。故损益盈虚,要贵“与时偕行”也。

以此卦拟人事,《损》,节省也,节财为《损》,节欲亦为《损》。节财所以利用;节欲在于清心,此固人事之要也。顾可损而《损》,虽损之而不以为《损》;不可损而《损》,即不损而已疑其《损》。凡人事之动辄得咎者,皆由于损其所《损》,而不能见信于人;不信于人,则有损无益,咎且不免,奚以得吉?或损大益小,止且不可,奚以能往?是以《损》卦,首曰“损,有孚”。卦体《艮》上《兑》下,《艮》,止也,《兑》,悦也,有孚则悦止相承,“山泽通气”,刚柔合志,上下交孚矣,不特在己愿受其损,即在人亦不疑其损。故用之于家,而财用省;用之于身,而情欲寡;极其用以格神明,而神明亦享其诚,从其啬,可无用丰也,有所往,乌乎不利也?夫亦因乎其时而已矣,若时不当损,而概从节俭,或讥其损人而益己,或斥其损公而益私,是为人事之患,咎复何辞?故人事当察夫天时,观日月之盈昃,寒暑之往来,即可知“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之道也。

以此卦拟国家,国家之制,田有赋,廛有征,货物出入有税,此皆损下以益上也。当其全盛,上不必须索夫下,下自乐输将夫上,上施其仁,下怀其德,朝野一心,无事则献豵私豜以奉上,有事则箪食壶浆以迎师,所谓信则民任者,此也。得其信,则上下交孚,其道有吉而无咎,其用无往而不利,其义贵与时而偕行,取其约勿取其丰,惟其诚不维其物,可以裕国,可以理财,推之亦即可以格宗庙。凡国家之损益盈虚,惟在法夫天以应夫时而已矣。六爻言《损》,酌盈虚,审彼我,度终始,义各有在。初“酌损”,二“弗损”,三“损一”,四“损疾”,五不曰损,上亦曰“弗损”。盖卦虽曰《损》,爻多不言损也。初、二、上皆曰“志”,三曰“疑”,四曰“喜”,五曰“祐”,其道皆取其孚也。盖治国之道,首在得民心,民心未得,虽上曰施其惠,而民不知感也;得其民心,民将曰小民之饮食日用,皆出自上之所施也,何敢自私其有乎?虽损之不以为怨也。《损》卦首揭“有孚”二字,其旨深远,最宜体玩。

通观全卦,卦下体,本《乾》三画皆刚,为有余而当损也;上体本《坤》三画皆柔,为不足而当益也,谓之“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益》为盛衰之机,亦即为《否》《泰》之兆。《损》自《泰》来,《益》自《否》来,《损》二五失位,《益》二五得位,可以见《否》《泰》之相反也。《损》《兑》有余,补《艮》不足,上下相洽,止悦相承,是以《益》卦不待孚而民悦,《损》卦必先孚而乃吉。以《损》为人情所不欲,然人情固忧缺乏而求盈,君子则恶盈满而思节。“二簋”虽薄,可享宗庙,道在以诚为贵耳。“二簋”指《兑》之二阳,谓其简略也。上卦爻辞,多取“有孚”之旨,下卦爻辞,多取用享之象,合之皆取悦而止之义。然非谓刚之尽可损,柔之尽可益也,时可损则《损》,时可益则《益》,非人之所能强致焉,故曰“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大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地以益而成山,即以损而成泽。山泽本损益之物,不益则山必崩,不损则泽必涸,此卦之所以名《损》也。在人之易发而难制者,无如忿,易炽而难绝者,无如欲。君子见此象,知怒气之盛,势足拔山,故必惩之,以遏刚强之性;贪念之深,盈难填壑,故必窒之,以塞利窦之源。怒起于刚,“惩忿”以息其既往;贪牵于情,“窒欲”以闲其将来。《艮》山止而《兑》泽塞,皆有《损》之象焉。

  【占】

○ 问时运:目下行运不正,宜自惩忿。【占】 问时运:已往莫追,目下宜急加勉,自可免咎。【占】 问时运:去邪归正,自得安吉。【占】 问时运:运非不佳,但因素行不端,为人鄙笑。【占】 问时运:行年已当强仕,但行运不当,全在因人成事【占】 问时运:正运亨通,群邪悉退。【占】 问时运:运途吉顺,出外或遇小寇,宜急防之。

○ 问营商:营商原在谋财,宜和气,不宜恃气,宜审利,不宜放利。

○ 问功名:忿欲不除,虽有功名,恐不能保其终也。

○ 问战征:“山下有泽”,防山下深处,有敌兵埋伏。

○ 问婚姻:卦自《咸》《恒》来,女悦而男止,夫妇之道,得其正也。

○ 问家宅:此宅后有高山,前有深泽,地势颇险,宜开凿之使平。

○ 问讼事:不使气,不贪财,讼自平矣。

○ 问失物:不得。

○ 问六甲:单月生男,双月生女。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传》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初爻处卦之始,即为谋事之始也。“已事”者,已其事也,即《艮》止之意;“遄往”者,遄,速也。事既可已,即当“遄往”,一经因循,必致误事,是以有咎,故曰“已事遄往,无咎”。若事在可已不可已之间,已之则失业,不已则害公,惟当酌其轻重缓急之宜,故曰“酌损之”。《象传》以“尚合志”释之,“尚”作上,庶几也,“已事遄往”,庶几与上合志也。虞氏以“已”作祀,谓祭祀,祀事而云“酌损”,即《彖》所云“二簋可用享”之义。其说亦通。

  【占】

○ 问时运:目下行运不正,宜自惩忿。【占】 问时运:已往莫追,目下宜急加勉,自可免咎。【占】 问时运:去邪归正,自得安吉。【占】 问时运:运非不佳,但因素行不端,为人鄙笑。【占】 问时运:行年已当强仕,但行运不当,全在因人成事【占】 问时运:正运亨通,群邪悉退。【占】 问时运:运途吉顺,出外或遇小寇,宜急防之。

○ 问战征:宜速进兵,不可迟缓,辎重粮食,亦须“酌损”。

○ 问营商:贩运宜速,审时度势,宜酌量前行,定可获利,必无咎也。

○ 问功名:速往则得,迟缓无成。

○ 问婚姻:即日迎娶,两姓好合。

○ 问家宅:须速他迁,吉。

○ 问讼事:即速了结罢讼。

○ 问失物:速寻可得。

○ 问六甲:生女。

【例】 友人某来曰:有朋友以急需借金,请占后日利害。筮得《损》之《蒙》。

断曰:爻居内卦,又在初位,内卦为《兑》,《兑》为口,有开口求人之象。爻辞曰“已事遄往,无咎”,谓当此时处困难,宜抛弃其事,赶急前往,以求救援,得季布之千金一诺,斯可无咎矣。“酌损之”者,谓其所借金数,或有不足,又宜酌量多寡,以赈其乏。玩此爻辞,知需用急切,有不可片刻宽缓者,缓即有咎;但所借之款,必有减少,亦不至空手而回也。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象传》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田”者,猎也。上互《坎》,《坎》为狐,下互《离》,《离》为黄矢。狐阴兽,善惑人,故譬言妄邪小人,蛊惑君聪。“三”者,言数之多也。“黄”者,正色;“矢”者,直也。二爻以阳居阴,刚柔得中,上与六五,阴阳相应,为能辅佐大君,进贤黜邪,用以匡济时艰者也。盖欲解难,当先驱狐,故取《离》之矢,就《坤》之田,获《坎》之群狐而尽歼之,斯内治肃靖,于以济险出危,纳一世于中道,其在此矣,是以九二“贞吉”也。

  【占】

○ 问时运:目下行运不正,宜自惩忿。【占】 问时运:已往莫追,目下宜急加勉,自可免咎。【占】 问时运:去邪归正,自得安吉。【占】 问时运:运非不佳,但因素行不端,为人鄙笑。【占】 问时运:行年已当强仕,但行运不当,全在因人成事【占】 问时运:正运亨通,群邪悉退。【占】 问时运:运途吉顺,出外或遇小寇,宜急防之。

○ 问战征:“田”者猎兽,犹战之猎敌也。获狐者,犹获敌之渠魁也。得矢者,犹得敌之兵器也。故“贞吉”。

○ 问营商:“田”者在猎兽,商者在猎利,“三”者多数,“黄”者黄金。必获厚利,吉。

○ 问功名:曰“获”,曰“得”,功名可望,吉。

○ 问家宅:此宅防有狐祟,须猎获之,乃吉。

○ 问婚姻:此必先有小妾,而后纳正室也。黄者正色,为正配,吉。

○ 问疾病:防是狐媚邪病,宜张弧矢以驱之,吉。

○ 问六甲:生男。

【例】 某商人占气运,筮得《解》之《豫》。

断曰:获狐得矢,知猎财猎名,无往不利。足下灾难既解,所求必得,正是好运发动,有雷雨得时之象。“黄”为正色,“矢”为直,又知足下品行正直,不惑于狐媚,是能以正治邪,故“贞吉”。

【例】 明治二十五年,余患鼻痔,呼吸不通,谈话亦困,颇觉苦之。闻金杉某,留学独逸,专修鼻科,归朝设院受诊,余欲求治,筮得《解》之《豫》。

断曰:内卦水险,外卦雷动,动而免险之象,故不宜坐视,宜速治疗,解去疾病之难也。占得第二爻,为《坎》之主,动而变《豫》,有预治之象。“田”为狩猎,“狐”为怪物,“黄矢”者,射其怪物之矢。今鼻中之疣,身之怪物也,“三”者,为数之多;“黄矢”者;想为医治之器也,爻可备观,其象则吉。

余于是向金杉氏乞治,金杉氏一诊,许为易治,先用麻药,通电气于铜线,系挂于疣上,遂得截断其疣。疣数不一,悉皆截去,病苦顿解。医术之妙,实可惊喜,而《易》机之先示,悉合其状,更可惊叹。鸣呼!《易》者以森罗万象之事物,照彻于三百八十四爻之中,一一发露其灵机,以垂教于天下后世,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也!

【例】 相州横须贺建筑炮台,又有造船大工场,年年埋筑海面,因采土炭岩石,向归大仓久米马担保,其岩石用船运至海岸筑处,并用小轮船为引,以取快疾。大仓组遂自造运船;免受雇船勒索等弊,指挥得当,独占利益。在官寮察知一人专担,难免弊窦,欲命高岛嘉兵卫分承其役,于是大仓组忌之,隐使船夫等百般妨碍,且故意宽支赁金,每日所损,不下七八百元,两家俱受其困。余乃请占一卦,筮得《解》之《豫》。

断曰:《彖传》谓“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明言一动乃可出险。就占所言,爻以二五为纷争之主,今得二爻,二在内卦,属高岛氏,五在外卦,属大仓氏,二之负担,为四所妨,遂致互生吱唔,互受亏折。爻辞曰“三狐”,谓彼有三人,狡猾妨事;“黄矢”,谓我有一人,正直当事。以矢射狐,而狐退矣。四爻曰“朋至斯孚”,“朋”者,谓居间而讲和之友,“孚者,谓二五两主,得以感孚而罢争也。五本君子,始为小人所狐惑,故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乃依此占,使横山孙一郎传高岛氏之意于大仓氏,事遂平和。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象传》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负”者,窃负,“乘”者,乘肥,“负且乘”,是窃盗而公卿也,故“可丑”。“致寇至”者,《坎》为寇。六三处《坎》体,本寇也,寇以遭时窃位,得以策肥乘坚,为寇者见之,曰彼亦寇也,今居然“负且乘”矣,是可取而代之也。此谓以寇名寇。当此险难甫解,而使寇者滥居高位,岂非用人者之咎乎?故曰“自我致戎”,咎复何辞?“吝”,即丑也。

  【占】

○ 问时运:目下行运不正,宜自惩忿。【占】 问时运:已往莫追,目下宜急加勉,自可免咎。【占】 问时运:去邪归正,自得安吉。【占】 问时运:运非不佳,但因素行不端,为人鄙笑。【占】 问时运:行年已当强仕,但行运不当,全在因人成事【占】 问时运:正运亨通,群邪悉退。【占】 问时运:运途吉顺,出外或遇小寇,宜急防之。

○ 问战征:战隙自我而开,以致群盗纷起,一时难平。

○ 问营商:防有盗劫之患。

○ 问功名:沐猴而冠,其能久乎?

○ 问家宅:门户不自谨慎,或用人不当,致招窃盗。

○ 问婚姻:两姓均非端正之家,是富而不仁者也,“可丑”

○ 问讼事:两造理皆不直。

○ 问行人:满载而归,但来路不正。

○ 问失物:已被窃负盗去,不得。

○ 问六甲:生男。

【例】 某人来,请占某区长品行,筮得《解》之《恒》。

断曰:负为肩负,小人之役也,乘为乘车,君子之分也,“负且乘”,是以小人而窃居君子之分也。寇者见之曰:是亦寇也,彼以寇显,我岂独不可显乎?故曰以寇招寇,丑有由来也。观此爻辞,则知某氏得为区长,亦寇取而得之,必有寇伺其后者也,何能久居其任乎?未几果罢职。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传》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四居《震》之始,《震》为足,“拇”,足大指也。四为《解》之主,《解》即解其蹇也。蹇为足疾,疾在一拇,不足以为《蹇》,解在一拇,亦不成其为《解》。四不当位,故不能全解其蹇,第见“解尔拇”,“拇”,即指四而汝也,故曰“尔拇”。《解》之四,即从《蹇》五来,《蹇》五曰“朋来”,故《解》四曰“朋至”。四亦自知其不能解蹇,惟望“朋至”,得以相助为理。将由拇以及心,斯心心相感,而《蹇》得全《解》矣。《坎》为孚,故曰“孚”。

  【占】

○ 问时运:目下行运不正,宜自惩忿。【占】 问时运:已往莫追,目下宜急加勉,自可免咎。【占】 问时运:去邪归正,自得安吉。【占】 问时运:运非不佳,但因素行不端,为人鄙笑。【占】 问时运:行年已当强仕,但行运不当,全在因人成事【占】 问时运:正运亨通,群邪悉退。【占】 问时运:运途吉顺,出外或遇小寇,宜急防之。

○ 问战征:防炮弹伤足,幸救兵得力,可以解围。

○ 问营商:所获甚微,惟众心交孚,一二年后,可望厚利。

○ 问功名:拇为足指,卑下已极,至五爻日“君子维有解”必待下科,可望登榜。

○ 问家宅:此宅地低下,不得其当,只可作行栈店屋。

○ 问婚姻:得有力媒人说合,方可成事。

○ 问讼事:有朋友出,交相解劝,得可息讼。

○ 问六甲:生男。

【例】 群马县高崎市某甲书来,曰仆近邻有乙某者,一子罹病危笃,祷于榛名神社,不日而愈,乙某深喜之,偕子谒谢神社。一日乙某以遗金尽付其子曰:余居处,恐遭杀害,突然而行,同子即出而追寻,不知去向,举家不堪悲叹。请劳一占,以卜吉凶。余时适罹疾,因使门弟筮之,得《解》之《师》。

余见此占,问门弟将何以断之?门弟答曰:乙某不入山,亦不投水,在东方朋友之家而已。《彖传》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乙某自言,恐遭杀害而逃去,是因险而动也;既得逃避,是“动而免乎险”也。爻辞曰“解而拇,朋至斯孚”,“拇”为足大指,父子一体,子在下,是足指也。遗金而别,解拇者也;“朋至斯孚”,是明言在朋友之家也。“孚”者,得朋友一言而心感也。

余喜判语适当,遂书其断语而函告之。后面会某甲,询及此占,曰乙某踪迹,适如贵占云云。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象传》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此“君子”,即《大象》所云“赦过宥罪”之“君子”也。五居尊位,与二相应,二既能得其中道,以祛群邪,许其更新,五即因之,原情赦宥,不复穷究,是以不解为《解》者也,小人遂感而有孚,是以吉也。《象传》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谓君子不必力去小人,小人自心服君子,不敢与君子同居。自古奸邪害政,皆由君子不能感化小人,小人是以不信服君子,以致倾轧。覆辙相寻,皆未明六五“有解”之旨也。

  【占】

○ 问时运:目下行运不正,宜自惩忿。【占】 问时运:已往莫追,目下宜急加勉,自可免咎。【占】 问时运:去邪归正,自得安吉。【占】 问时运:运非不佳,但因素行不端,为人鄙笑。【占】 问时运:行年已当强仕,但行运不当,全在因人成事【占】 问时运:正运亨通,群邪悉退。【占】 问时运:运途吉顺,出外或遇小寇,宜急防之。

○ 问战征:不戮一人,不加一矢,外夷来服。

○ 问功名:利君子,不利小人。

○ 问营商:不劳苦计营谋,自然获利。

○ 问家宅:此宅福曜照临,邪魔远避。

○ 问婚姻:吉。

○ 问行人:即归。

○ 问疾病:外邪解散,正气来复,吉。

○ 问讼事:理直者胜,理曲者服,即可罢讼。

○ 问六甲:生男。

【例】 友人横山孙一郎氏来,曰:近见新闻纸所揭福地氏下狱,想此老衰之身,际此炎暑,其困难不言可知。推其所由,为得金草文,在草文得金,与受贿营私者,固有别焉。公冶缧绁,孔子特以非罪明之,予将为福地氏筹一解救之方,请烦一占。筮得《解》之《困》。

断曰:《解》者,解散也。占得第五爻,为《解》之主,爻辞曰“君子维有解”,且系以“吉”,称曰“君子”,知罪非其罪,不以罪而贱其人也。曰“维有解,”知不解而解,不待救而自然脱罪也。曰“有孚于小人”,在被起事之小人,亦知陷害君子,于心不忍,自愿认罪而退也。福地氏暂受其厄,自得安吉。余因面东京裁判检事,具语此易,不日而福地氏出狱。

阅后有相知永井泰次郎氏,以讼事嫌疑,牵连被引,伊妻来请一占,又得此爻,遂即将此判词告之。永井氏亦果以无罪放免。其事同,其爻同,其应验亦果相同,故附记之。

上六:公用射隼[28]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象传》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震》为诸侯,故称“公”;《坎》为弧,为弓,故曰“射”。卦体上互《离》,《离》为飞鸟,故有隼象;四动而成《坤》,《坤》为城墉,象城墉之上。上爻居《解》之极,自初至五,凡用刚,用柔,用猛,用宽,所以解除内难,亦既备矣,至上犹有飞翔在外,如鸷鸟之强悍者,五乃命六曰:公其乘《坤》之墉,张《离》之弧,抽一矢而射之,获其魁首,无不利也,以解悖也。《坎》为悖,谓灭此悖逆之徒,斯内患外寇,悉皆扫平矣。前诸爻,即《彖》所云“其来复吉”;上爻乃《彖》云“有攸往,夙吉”是也。

  【占】

○ 问时运:目下行运不正,宜自惩忿。【占】 问时运:已往莫追,目下宜急加勉,自可免咎。【占】 问时运:去邪归正,自得安吉。【占】 问时运:运非不佳,但因素行不端,为人鄙笑。【占】 问时运:行年已当强仕,但行运不当,全在因人成事【占】 问时运:正运亨通,群邪悉退。【占】 问时运:运途吉顺,出外或遇小寇,宜急防之。

○ 问战征:防有敌兵劫掠城外,宜高阜伏矢以射之,必有获也。

○ 问营商:运货出外,防有盗劫,宜严备御,非特无失,且可以获盗粮也,故曰“无不利”。

○ 问功名:爻称公,必已贵显也,当立功于外。

○ 问家宅:墉墙宜高,可备外窃。

○ 问婚姻:《诗》云“弋凫与雁”,有射之象,吉。

○ 问讼事:悖逆自解,利。

○ 问六甲:生男。

【例】 镰仓圆觉寺住僧今北洪川和尚,博晓释典,当今之高僧也。予一日游镰仓,欲访和尚,意予所谈在《易》理,和尚所说在禅味,不知禅之三昧,与易之六爻,其旨果相符合否耶?试为一占,筮得《解》之《未济》。

断曰,佛法以解脱为宗旨,取解脱烦恼之义也。今得《解》上爻,不言《解》而言射,是用佛法,摄伏外魔,内性既定,外魔自消,与《解》所云之“三狐”为内魔,上之“隼”为外魔,其旨相同。知今日和尚,对余所谈,大旨如斯,予乃就卦义,书道歌一首,怀之以访和尚。和尚延予入禅堂,茗谈移晷,佛法《易》理,各极其妙,遂出道歌示之,一笑而别。

【例】 一日横滨商人左右田金作氏来访,请占利根运河株式高低。筮得《解》之《未济》。

断曰:《解》者,动而免险之卦。方今卖却株式,得此难得之利益,以免后日之灾,故曰“无不利”。恰如见隼集于高墉之上,一矢射之,以去后患,若迁延过时,及至《损》卦,必有损而无利也。氏从此言,一次卖之,即得利益;后因获利,而复买之,致招损失云。

【例】 明治三十一年,占伊藤内阁气运,筮得《解》之《未济》。

断曰:爻辞曰“公”,适合内阁之称也;内阁居高位,故曰“高墉”。“隼”,指政党首领而言。政党首领,身处位外,飞扬跋扈,每与政府为难,如隼之悍鸷善掠,残害善类,六五之君,命公乘高,射而获之。不曰歼而曰获,以隼本有用之材,素有功劳,故期获而用之,以收其效,故曰“获之,无不利”也。《象传》曰“解悖”,是谓《解》去悖逆之心,以冀归顺也。内阁躬膺总理,既修文德,又具武功,靖内难,戢外侮,固公之所优为,《解》之上而难解,正公今之时也。

然《解》难为解,解位亦为解,尤公所宜慎审。遂呈此占于内阁,后内阁推荐大隈板垣两伯,问余以占断当否?余曰:执一隼,又欲获一隼,但恐所执之隼,振羽欲翔,放手遂不得复执;两隼相轧,而不能相容。公乃遂辞内阁,亦合《解》卦之义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