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顺利 || 我印象中的潘校长

 文鉴君 2021-09-27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曹顺利,安徽怀宁人,偶码字,或自乐,或分享,多篇作品刊载于报纸或网络平台。

我印象中的潘校长

几天前在同学群里惊悉原黄龙中学老校长潘洪源先生在北京仙逝,心情特别沉痛,同学们亦在群里纷纷表达哀思。不知不觉中,先生的印象一幕幕浮现眼前,仿佛如昨。


先生在黄龙中学时期,那里还是一个以高中班为主体的完中。潘先生和夫人甘老师都是黄中老师,他们携子女常年住在学校,以校为家,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立下汗马功劳,深得黄龙及周边乡镇百姓和莘莘学子们极大的崇拜和敬重。直至今日,每当人们谈起黄中的那段时期,都自然而然地提起先生,无不一致好评,那正是黄中的辉煌时期。

(潘先生和夫人甘老师)

(作者供图)

随着潘先生调任怀宁师范校长之职后,黄中教学质量明显滑坡,正应了当时人们的担忧:“潘校长调走了,黄中就没有了希望。”果不其然,没多少年黄龙中学高中班取消停招,所以他就是那时黄中的一枚定海神针、一座灯塔。如今先生溘然长辞,怎能不值得我们怀念?


我是一九八五年到黄龙中学读高中的,其实早在八O年夏天我就见到过潘先生。那年高考,我的双胞胎哥哥同时考取了大学,还是重点大学,而哥哥们的班主任正是潘先生。父亲说我们家这么难的条件,两个孩子有幸考取大学,多亏班主任潘老师关爱及带课老师们精心教育,趁招待亲戚朋友时,请老师们上家来吃顿饭吧,也就是多添几双筷子的事,不知道老师们肯否赏脸。于是叫俩哥哥到校邀请试试,想不到先生爽快答应,并携同其他老师们欣然前


当老师们骑着自行车行十多里到达我们家时,天已漆黑,那时我们村还没通电,屋里如豆的煤油灯火无论怎么欢跳,也抵不上街镇上电灯亮堂。在父母和亲友们热情迎接下,潘先生走在前面头一个进门,他高大魁梧的身材使得他的额头被低矮寒舍的大门框深深一“吻”,父母见状很是过意不去,要拿热水毛巾给先生敷,他却连忙摆手并淡然一笑说:“没事,没事。不用,不用。”


进堂屋落座片刻,喝了几口茶水,先生旋即邀老师们和父亲及亲友们一起,打着手电筒在我们家屋前屋后边走边看边感叹:“本来呀,学生考取大学,我们老师是不来学生家里吃饭的,给家长添麻烦,不好,但是我常听学生们说这俩孩子家境特别困难,平时俩孩子学习又特别刻苦用功,再者孩子父母盛情难却,今天破个例,于是就过来了。就是想亲眼见见这个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困境,哎呀……想不到比我想象的还要艰苦啊。嗯,这样的家庭同时考出两名大学生不容易不容易!如果我们每个学生都象这俩孩子一样克服困境逆袭而上,哪有什么书念不好呢?”先生操着浑厚的石牌腔与大家攀谈着。


的确是,在那个绝大多数父母们斗大个字不识的年代,一个极其贫困的农村家庭同时考取两个大学生,真的是打破了人们的想象力和接受力,以致一些人竟然公开说:“这么穷的人家同时考取两个大学生,心里就是不服。”但苦于我家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和实力,弄虚做假是痴人说梦,这又让他们不得不服。故而当时在我家周边的十里八乡产生了不小的轰动,也给后来人家小孩念书起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说实话,象我哥哥这样能够金榜题名的,在那个录取率极低的年代,先生带的毕业班,年年都是高录取率,许多农家学子因此鲤鱼跳农(龙)门,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这都得益于先生和其他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没有先生及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的辅导,哪有那些农家学子们放飞梦想乃至飞黄腾达?一时间,先生在黄中及周边地区享有极高的名望。

(网络供图)

因之前对潘先生有些耳闻目见,所以当我就读黄龙中学时,对先生就特别崇拜,此时他已是黄中的副校长。记得我入学没多久,他得知自己几年前所带班级里同时考取大学的双胞胎兄弟就是我亲哥哥时,勉励我好好学习,象哥哥们一样考取大学走出农村。遗憾的是,我从小在另一个家庭娇生惯养地宠大,没能象哥哥们一样如先生所愿,心生惭愧。


先生即使当了校长主抓全校教学管理工作,也没有停止带课,且带的还是高中毕业班语文或政治课,始终坚守课堂教学一线。


先生每天仍在百忙中抽空到各幢教室走廊巡视,遇见学生不遵守校纪校规行为时,不是训斥,而是态度和蔼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心服口服。所以学生们对他既喜欢又敬畏。记得那时若有人在教室里嬉笑打闹时,同学们总是互相吓唬:“潘校长来了。”“潘校长在窗外呐。”先生好象有神机妙算之功,偏偏你捣蛋时,他恰巧就在教室窗外站着呢。


晚自习下课时间是先生校园巡察最勤时段,尽管是学校一天教学的结束,但他坚持最后一个休息,每当有教室下自习后许久没熄灯,他一定会去看看,逢有学生仍在挑灯夜战,就提醒早点休息,不要打疲劳战,有时还和同学们亲切地聊几句。


记得高中三年里他到我们班去得较勤快,可能是我班学生格外活跃些吧,敢向校长提问题、谈想法,而先生作为校长也不摆架子,总是乐哈哈地与学生们互动着,他的话语总是那样的亲和,那样令人振奋鼓舞。

(潘校长与师生们)

(作者供图)

还记得高一那年元旦前夜,先生来到我班元旦晚会现场,并给予我们很多鼓励和新春祝福,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这时有同学调皮地喊:“潘校长唱一首?”想不到先生来了兴致:“现在的流行歌曲我不会唱,就来一首年轻时候唱的革命歌曲吧。”于是他拿起麦克风清唱了起来,只见先生那嘹亮的歌喉将革命歌曲激情完美地呈现,也把我们的晚会推向髙潮。


先生的课讲得好那是师生们公认的,他绘声绘色的讲解,总是让学生们听得入迷。我虽没能成为他的学生,但在每年几次的校会上我体会了他讲演的精彩。


我在黄中读书的几年里,先生从不利用课堂学习时间开校会,不象一般学校多是利用几节课时间大设会场主席台,校领导手拿稿子侃侃而谈,各种训话,而先生开校会总是利用上午课间操20分钟学生集中操场之时,站在学生面前手拿麦克风满怀激情地脱稿讲话,且言简意赅又鼓舞人心。


先生声如洪钟,抑扬顿挫的语气表达象磁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他一开口全场即刻鸦雀无声,因为学生们生怕漏听掉一个字。更有意思的是,先生每次讲话完毕,学生们总是站在那里不愿离开,并互相对视:“校长的话讲完了?”言下之意,校长的话没听过瘾呢!足见校长演讲之魔力。


据先生教过的学生讲,他不光是语文、政治课讲得好,地理、历史同样精通。也就是说,文科类科目教学,先生基本是多面手。


先生不光对文科科目精通,而对体育也特别爱好,难怪他有一副好身板。常能见他在篮球场上与师生们拼搏一阵。有时师生们篮球或排球对决较劲,为求公证,总喜欢邀先生当裁判,先生也是乐此不疲。但当外校师生们来找黄中师生比赛时,先生当裁判却偏袒着外校师生。本校师生们虽心有不解,但仍尊重先生裁定。待人家赛完离场,先生便向本校师生解释:人家远道而来是客人,当应以礼相待,尽量给人家一些让步、包容,人家心里是有数的,彼此主要是切磋交流,又不是正规比赛。由此可见先生心胸之大度。


 在我的印象中,先生令人钦佩之处实在太多,只是我拙笔难叙。正是先生有着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胸怀、乐观的心态、无私的奉献、精湛的教学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直至他担任校长后仍身先士卒,并带领老师们一起硬是把黄龙中学从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变成怀宁县内高考录取率靠前的名气中学。


——据粗略估算,先生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出的优秀建设者达千人之多。“桃李满天扬四海,杏坛芬芳仰高风。”可谓是对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如今先生已逝,但他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作者供图)

【版权声明】本篇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