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虞姬的如意冠

 cxag 2021-09-27

图片

《霸王别姬》
虞姬——张火丁


《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之一,也是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楚汉相争之时,楚霸王项羽英雄末路,其爱妃虞姬自刎殉情的故事。提及虞姬,大家脑海里总会映现出头戴如意冠、身穿鱼鳞甲这个舞台专属的艺术人物造型。虞姬具有优美动人、清俊秀气、雍容娴雅的外在气质,蕴含坚强果敢、心怀大局的内在品质,与独特的服饰搭配在一起,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来欣赏,展现出了特有的和谐美感。
 
艺术形象在美学范畴中包含了两个内容:其一是指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其二是指一种艺术的整体形象。虞姬的人物形象,衣饰装扮均由梅兰芳先生亲自创造,艺术形象内涵与外在立体丰富。
 
“古装头”是梅兰芳先生的创举,它始于绘画《麻姑献寿图》,后又借鉴古代仕女和敦煌壁画中的歌舞扮相,与戏曲头面结合,创造出这种较接近生活中发式的新梳妆扮相形式,配以裁剪合身、腰带束身的古装戏服,更显古代女性的窈窕婀娜,增强了女性的柔美感。我通过学习后分析认为,虞姬的发式梳绾成“古装头”造型,片子贴成“月亮门”形状,配上动感十足的发帘小穗(刘海),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秀美的女性形象。
 

图片

《霸王别姬》
虞姬——张火丁


“古装头”是与古装发髻相配戴的,通常有身份的人物以梳正髻为主,虞姬佩戴的如意冠就是梅兰芳先生为这一角色量身定制的专属造型,是特殊的区别于其他古装发髻,并且可以代替正髻的特别别致的饰物,它以帝王冕旒为原型,上有如意形状的“延”,前后有“旒”,四面珠串垂饰,饰有莲花、葵瓣等纹样,三层珠花分明。
 
中国传统图案讲究“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图案有写实性,也有象征性和装饰性。在我看来,梅兰芳先生选择如意作为头饰造型的主基调,必有他深刻的内涵。虞姬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角色,身披铠甲随军出征,金属色铠甲铆钉体现了其擅武的特点。她作为霸王的爱妃,伴随霸王出征沙场,祈祷上苍保佑霸王吉祥如意,百战百胜。如意冠的主色调以明黄色为主,充分显示了皇家的贵气,配以形似莲花的花瓣做点缀,更显平安顺意之意。在服饰方面,其他的辅助配色也都紧密围绕着主色调进行相互呼应烘托,阴阳冷暖撞色,靓中带有沉稳,娴静优雅大气。用珍珠、点翠、纯金线等货真价实的元素点缀衬托,彰显了雍容华贵,与虞姬的身份地位和所表演的剧情场景吻合。

图片


《霸王别姬》
虞姬——张火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继承和创新成为了新的课题。但梅兰芳先生说过:“因为京剧是一种古典艺术,有几千年的传统,因此,我们修改起来,就更得慎重些。不然的话,就一定会生硬、勉强。这样,它所达到的效果也就变小了。俗话说,'移步换形’,今天的戏剧改革工作却要做到'移步’而不'换形’。”梅兰芳先生的原意,实际上是要说明:京剧的改革,既要大胆,又千万要慎重,改革的过程既要不断地移步,但是不能因此而丢失京剧的艺术本体、丢失京剧的特征和特有的风貌,也就是所谓的“不换形”。无论如何“移步”,京剧之形不可变,要坚守京剧的品格,坚守京剧之美。他认为京剧艺术更适合表现古典风格的唯美题材的作品。
 
尊崇梅兰芳先生提出的这一理论观点,秉承其发展创新的意图宗旨,遵循“移步不换形”的传统戏创新理念,我试图在梅派《霸王别姬》虞姬造型的基础上,斗胆做了些许创新,精心慎重地进行了延续的变动,设计出既符合程派表演艺术韵味的,又富有古典女性神韵美的虞姬造型,期望能成功地再现这一经典剧目。
 
从梅派艺术到程派艺术,是虞姬这一人物角色从造型到表演上的转变和出新。程派艺术的整体造型风格是以“雅”为基调的,解释为高尚的、规范的、清新脱俗的,相比雍容华贵的梅派造型风格,程派的“雅”即是低调的奢华,更含蓄内敛。这种尺寸的把握是很有难度的,把握好“度”,协调性把握人物造型中的一切因素,才能呈现美的效果。每位设计师的修养不同,审美不同,爱好不同,艺术见解不同,选择也就不同,在操作中如果能够达到协调的美,也就上升到了审美和谐的高度。
 

图片

《霸王别姬》
虞姬——张火丁


设计师首先要从演员自身的外貌条件和内在气质,从所宗流派风格独有的韵味、所扮演人物的背景身份和性格特征这些方面来综合考虑人物造型设计方案;其次要配合服装、道具、布景、灯光等元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视觉的综合性考虑。我借鉴了古代宫廷饰物高级、雅致的配色原理,和有吉祥寓意的饰物造型合理搭配。“移步”是在佩戴饰品的形状、配色上,如意冠上点缀的饰物做了适当的移步;“不换形”是在古装造型上,如意冠的基本形状没有换形。
 
梅兰芳先生是戏曲创新的实践者,他提出的“移步不换形”是颇有道理的,符合京剧乃至戏曲传承、改革、发展的艺术规律,也是他一生创作实践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作为京剧艺术的继承者,必须要很好地向梅兰芳先生学习这种发展创新的理念,使我们的京剧艺术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传承发展下去。
 

图片


文 | 王凡
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文章选自《中国京剧》2021年第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