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择校参考!重庆十八中、鲁能巴蜀中学教育办学特色专访!

 懒虫妹儿 2021-09-27

近日,【师道之魂,江北之光】——江北教育特别贡献集体全媒体深度专访部分学校出炉,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下鲁能巴蜀中学和重庆十八中的教学魅力。

school
图片

鲁能巴蜀中学

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将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公正诚朴”的校训,坚持“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的办学特色,贯彻“善雅志”的德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着力落实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图片

师生交流

Q1:

鲁能巴蜀中学高度重视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特色化发展成绩取得新进展,请问鲁能巴蜀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近年为江北区作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鲁能巴蜀中学: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中国自主招生网发布《全国竞赛500强中学排行榜》,学校入选全国竞赛500强中学,列重庆中学第七名。2021年7月,我校学子刘帅泽、瞿霄宇等组队摘取了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赛高二组团队一等奖(全国第二名)。

学科竞赛屡屡斩获大奖。2020年,国际初中生信息学竞赛(ISIJ2020)中,常瑞年继2019年之后,再次入选中国国家队,蝉联国际初中信息学竞赛金牌,也是重庆市初中至今为止唯一的2枚国际金牌。2020年,就读于巴蜀中学的鲁能巴蜀中学初2018届学生李金珉以全球唯一满分的成绩获得第6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比赛金牌,成为重庆直辖以来首位国际奥赛满分金牌获得者;2021年,就读于巴蜀中学的鲁能巴蜀中学初2018届学生张代健,成为重庆市历史上首位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金牌获得者,开创了新的记录,填补了历史空白!

图片

常瑞年和教练黄新军老师合影

2020年9月,谢若懵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重庆赛区一等奖;2020年11月,学校高2022届5人获得CSP-S2020一等奖;2020年12月,学校高2022届4人获得NOIP2020一等奖;2021年5月,第17屆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暨中华名校邀请赛力学基础试,初2022届、初2023届获得1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021年7月,高2022届3人获得NOI2021二等奖(银牌)。

2018年,杨林直、罗千雅、李金珉、郑亦成、陈轶钊获陈省身杯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在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赛、中国西部高中数学邀请赛上也斩获多枚金牌。

图片

李金珉获得第6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比赛金牌

Q2: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鲁能巴蜀中学主动融入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新格局,请问鲁能巴蜀中学在素质教育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绩?

鲁能巴蜀中学:

我们开展了财经素养教育,现在已经具有比较强的影响力了。2016年,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中心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中心第一批财商教育实验基地。2017年,学校获得由全国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全国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基地校”证书。2018年,学校财经素养教育案例“模拟贸易案例”被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西南财经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发展论坛(2018)评为全国优秀案例;经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由夏义勇主持的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财商校本教育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财经素养与财富智慧》被评为2018年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

学校初中开发的幸福种子课程,如茶道、花道、太极拳、戏曲欣赏等深受欢迎。高中“潜能·个性”校本课程体系开出的上百门选修课也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图片

幸福种子课程

我们也在不断推进科学素质培养。截至2020年,学校连续举办六届校园科技文化节,化学社获得重庆市优秀学生社团立项,学校师生每年参加重庆市科学素养大赛、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等科学类赛事活动,参赛师生获得40余项市级、国家级一等奖,2020年学校荣获第四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图片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党委委员、校长吴国慧为校园科技文化节致辞

我们还在着力构建高水平美术生培养体系。为了更好加强对学校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学校于2019年4月成立了美术部,专门负责对全校美术特长生的专业培养,这是学校特色化办学的重要探索举措之一。

Q3:

为保持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性,契合时代需求,学校采取了哪些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鲁能巴蜀中学:

我们进行以六年一贯制为核心的初中教改。2017年9月,学校初2020届开始探索“实施中学六年一贯制,奠基学生幸福人生”初中教改行动方案,以“4+2”课程方案、创新思维培养和幸福种子课程为内涵,推动学校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2020年9月1日,“巴蜀云校”启航,初一“云启班”闪亮开学,引领近30所学校初中教育教学。9月1日,初中教育教学新一轮改革启动,初中开始了在六年一贯制、精品化、教学集团化等方面新的改革探索,进一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图片

学生分享兴趣爱好

其次,我们课程改革坚持以提升学生素养为导向。2019年,为切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校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程安排、课程内容上,重点推进选修课程的改革,增加选修课课时,举行首届“挖掘潜能,张扬个性”课程博览会,完善学生选课机制。此外,在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改革背景下,学校把语文教学改革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提出了“精教博学,有效提升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改革总目标,以海量阅读为基点,以1000万字阅读为载体,通过“以读代讲、有序提升、科学评估”等改革举措,来完成既定目标,相继推出《古诗点读300首》等校本语文教材。

图片

鲁能巴蜀中学教科处主任万宇老师在课程博览会上介绍选修课课程

我们还进行了以增强教师素养为导向、增强教学针对性的“三自主”改革。2018年9月1日,学校教学三自主“自主教研、自主教辅、自主命题”改革行动全面启动,以高2018届为试点,教师进行所有考试的自主命题,进行高三配套复习资料的自主编写,进行教研活动的规范化。以年级为单位,每年进行深化教学教学改革项目评审,配套制定三自主改革评价激励方案。截至2021年,三自主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各学科基本实现教辅资料自主编写,自主命题影响力大大提升,学校自主命制的试题,仅重庆范围内使用人数(不含自行下载使用)达到40000人以上。

Q4: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鲁能巴蜀中学的一块亮眼招牌,请问学校在师资队伍培养上有哪些经验、成就分享呢?

鲁能巴蜀中学:

学校继续推行“科研强校”战略,通过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以及配套的学术科研激励方案,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仅在2016-2020年五年间,在《人民教育》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遇见最美的青春》《巴渝文化探究》《巴蜀名师书系——杨宇鹏讲语文》等10部教师著作出版发行,由杨宇鹏老师主持的《基于部编本教材作文指导体系的活动式作文教学案例开发研究》被立项为中国教育学会的规划课题。

2016-2020年五年间,各学科教师撰写的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级、市级一等奖约100项,共有34堂课被评为“部级优课”,40余堂课获得市级优课一等奖;除“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外,在各学科优质课、说课、评课,以及德育类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中,学校教师共获得60余项市级、国家级一等奖。

图片

鲁能巴蜀中学教师赵萍萍参加重庆市第九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

school

罗丞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长

教育系千秋万代、千家万户之大业。他高位接棒,负重前行,兢兢业业,多年来,秉承“树本砺新”的核心理念,践行“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教育宗旨,不断改革创新,立志培养与社会适应的综合型人才、与科学对话的创新型人才、与世界沟通的开放型人才,努力将重庆十八中打造成“重庆领先、西部知名、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底蕴深厚、学科基础扎实、人才培养多元、高品质有特色的,具有世界眼光的现代化国际化名校”。

他就是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北教育特别贡献人物罗丞,感悟名校校长的教育智慧。

图片

与学生互动交流

Q1:

重庆十八中是如何围绕自身核心理念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的?

罗丞:

首先是围绕“树本砺新”核心理念,推动内涵发展。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凝练办学理念体系,深耕课程课堂改革,推动高质特色发展,形成重庆十八中砺新教育办学特色。

图片

校园美景

其次应打造“绿韵书香”校园文化,升华特色品牌。以“绿境”为文化主题,着力打造绿韵书香校园。切实推进“海量阅读”;开展项目式学习,打造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探索未来学校建设。

图片

学生进行海量阅读

第三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变革育人方式。开设“创新人才培养”校本选修课程;探索实施“导师制辅导,个性化学习,衔接教育整体培养机制”;实行“理论+实验+实践”“线上+线下”“远程+课堂”双师教学辅导培养模式,在奥赛、强基、特长学生培养等方面争取取得明显成效。

图片

智慧课堂现场

Q2:

重庆十八中作为江北区未来学校建设的第一批示范校,是如何是如何乘势而上,在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等方面探索出未来教育的示范经验的?

罗丞:

围绕未来学校建设,我们勾勒了“未来学校”建设蓝图,着力打好“素质、质量、特色、队伍、国际、创新”六张牌,从未来教师、未来课程、未来课堂、未来学生、未来管理、未来校园六大维度层层推进,把学校真正建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快乐生活的家园、幸福成长的花园。

图片

VR超级教室

在深耕四T未来课程方面,2010年重庆十八中顺应新课程改革,开发数十门校本课程;2014年首次提出“四C课程”基本雏形;2016年构建起核心素养下的四C课程体系;2018年在四C课程中增设“立德”“养智”“健体”“尚美”“崇劳”5个领域多门课程,建构“五育并举”下的四C课程体系;2019年顺应育人方式变革,升级“四C课程”为“四T课程”。目前,四T课程建设初步成果“树本课程”,已建成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传统文化视域下的英语等市级课程创新基地。“砺新课程”,开发“美丽山城的创意表现”等近80门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其中“法律与生活”“生涯规划”等6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选修课程。“海纳课程”,学生自主管理40余个学生社团,建成浪漫吉他社等6个市级精品社团。“百川课程”,提供特色思政、海量阅读、衔接教育、第二外语、奥赛强基等多元人才培养课程。

图片

读书分享会

在师资培养方面,学校通过建设“砺新多元”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提出打造砺新型多元化教师团队。完善“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成长机制,搭建“精准课堂”大赛平台,依托“砺新讲坛”名师系列,与北师大、西南大学等高校合作,与华中师大附中、石室中学等交流互鉴,逐步形成了“请进来,走出去,整体提升,制度保障”的教师培养提升范式。近年来,学校获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指导教师参加重庆市、全国赛课获一等奖80余人次。

图片

教学研究月主题活动

Q3:

素质教育是基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当下社会发展对多元化、复合型、创新性的人才需求愈加迫切,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方面,学校有哪些经验成果?

罗丞:

近年来,学校狠抓“素质教育”出口质量,保障持续健康发展。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取得多获荣誉称号。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素能比赛获奖2000余人次,校园足球特色逐渐彰显。

图片

十八中模联队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我们始终致力于满足学生的整体性需求和个性化发展要求,探索“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艺特长,学科竞赛,劳动育人”的 “五育融合”路径。其中包括了建构适应“五育融合”的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班级建设体系以及整体性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发展性评价”为依托,以“综合素质评价”为载体,建立五育融合多元评价体系,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单一评价做法等等。

图片

第三届主题班会课大赛现场

例如,“五育融合课程”,我们依托创客中心、生态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文理科中心、社团活动中心等学习活动空间,开展数理、生地、物化、以及文史哲融通等系列跨学科课程。如我校崇劳课程体系,依托校内生态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家校共育一根苗、亲子同栽一棵树、班级共育一盆景以及农耕文化艺术节等多元融合课程。

图片

重庆十八中创客中心

再比如,“五育创新活动”,我们实施活动课程化,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如我校围绕“三个坚持”,推进校园足球育人改革,制定三级育人目标,重构足球课程,重组训练课堂,重建足球学科,塑造校园足球文化等。近几年,累计向高等院校、专业队伍输送足球专业人才100余人,累计培养一级运动员20人、二级运动员63人。学校入选“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年度优秀学校”,分别于2015年、202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图片

重庆十八中女足

来源:江北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