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东坡与黄庭坚的书法,这两个人彼此之间有过对话,苏东坡评价黄庭坚的草书是“死蛇挂树”,而黄庭坚则讥嘲苏轼的书法是“石压蛤蟆”。 这是因为黄庭坚的字深受《瘗鹤铭》的影响,写得“长枪大戟”,而苏东坡则多受王僧虔与徐浩的影响,点画厚重而字形较扁,这两句话乃是两个人的调侃之举,并非言语上的攻击,两人对于彼此之间的书法都大为倾慕。 ![]() 在黄庭坚生平传世的草书名作当中,尤其以《诸上座帖》堪为极品。此作现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乃是宋代草书界的扛鼎之作,此作论及艺术气质,甚至不亚于唐人。 ![]() 这件《诸上座帖》有着极为浓烈的怀素草书风格,通篇乃是以唐人独有的“提腕法”写就,笔笔中锋,在线条的构成上,首尾处“起无端,收无迹”,大有唐人笔意当中的“惊蛇入草,飞鸟出林”之感,在点画的中断更是如同游龙戏凤一般,极为难得。 ![]() 黄庭坚乃是唯一确定最早有大草作品传世的书法家,晋人大草无真迹,唐代的张旭、怀素、高闲也无确切真迹传世,而直到宋代的黄庭坚才有大草的墨迹真迹流传下来,对于后人探究前人的笔法真谛,起到了极大的作品。 ![]() 中晚年的黄庭坚,书风为之一变,气格更高,其用笔手法也能够直接唐人一脉,乃是宋代首屈一指的“草圣”般的人物。而他生平草书成就最高的作品,莫过于这件《诸上座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