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思丨总结的次数等于成长的高度

 景夜思 2021-09-28

刚参加工作时,我的领导曾经告诉我一句话:“总结的次数等于成长的高度。”

意思是每天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复盘,想想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不能忙完工作就结束了,每天低水平重复。同时,也要多向同事请教,多观察同事的优点;多阅读思考,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

在领导的多次提醒下,我慢慢养成了写工作思考笔记的习惯。最早是写在QQ空间,后来写在微博,但是刷微博容易沉迷,慢慢就更新地少了,现在常常在得到App的知识城邦写点总结。

工作思考笔记的内容有长有短,短的只有一两句话,长的几乎是一篇文章。

写的短,是灵感乍现,快速记录下来,防止遗忘;

写的长,是深度思考,认真总结分享,抛砖引玉。

写工作经验分享笔记难不难?

我认为最难的倒不是写什么,是否写得好,而是你要破除畏难情绪和害羞情绪,敢于动笔。不要想着写分享的人都是大咖,就害怕自己写的内容贻笑大方。只要你愿意分享,不论是颇有见地的论述,还是略显生涩的小结,都会赢得别人的点赞。

我写作的内容大都来源于自己对工作的反思,以我之前写过的几个笔记内容为例:

1、很多领导喜欢培训执行力,其实问题的根源在驱动力。

这是一句话的笔记,很简短。这句话是我外出参加一次培训课的记录。很多公司领导总是觉得员工执行力差,工作效率不高,也缺失创新思路,因此总喜欢安排一些执行力方面的课程,但基本上都是课上很激动,课下没人用。

员工通常只把工作当成是谋生的手段,他们不一定热爱自己的工作,上班时只是想按部就班完成基本任务,拿到工资就行。因此,他们缺失了精益求精的内在动力,外部再怎么施压、培训,效果都不好。

我在带团队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受,我把任务交给对方,对方能完成到70分的水准,但是如果我告诉他,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对他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可以怎样高效完成,这件事做得漂亮哪些人会格外赞赏,甚至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助益时,他就能主动把交付的任务完成到80分,甚至90分,争取做得漂亮,而不是仅仅以完成为目标。

因此,如果你手下的人工作都是60分万岁,就要思考他们的内在动力问题。

2、和几个同行聊天,发现有些人其实工作水平还不错,但是有个问题,就是从来没有想过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整理成流程、清单,凡事都搁在自己手里捂着,很享受别人总是来咨询他的感觉。其实,这样的虚荣感要不得,早点把事情理顺,才能更好地教给别人,让别人替你做这些基础性工作。

写这篇笔记是来源于观察单位里的同事,有些人你问他一件事情,他可以口头告诉你,但你要一份流程清单时,对方就拿不出来。具体工作他都能完成,但是离开他,很多事情就容易搁置,别人也无法完整了解流程。

也有一部分同事,工作思路很清晰,找他要资料,总是给你理得很清晰,这样的人都是非常有潜力的选手。

观察别人的工作,思考行为背后的逻辑,是我们写笔记的一个观察点。

3、如何改善团队的绩效?最好用的一个办法就是把表现好的团队和表现差的团队做对比,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差异点到底在哪里,然后找到优秀团队的优秀做法,复制给其他团队。

这是我听得到课程时总结的一段话。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公司有同类岗位可以比较,作为团队负责人,你需要把优秀团队的经验做法提取出来,复制给其他团队,这样才能更加优化整体绩效水准。

4、当下属给你提交文档时,你看了很不满意,一定要克制亲自上阵修改,甚至自己推倒重写的冲动,你要带着他剖析,写这个材料的目的是什么?各模块的具体要点是什么?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好?然后让他重写,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让下属明白自己文档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如果你总是越俎代庖,下属就找不到自己的成长点,以后也很难改善。
当然,靠谱、主动的下属,都会提前自己找好同类标杆,自己研究一份优秀的材料应该怎么写。
我们不能指望自己遇到的下属都是积极主动有想法的,必须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
所谓培养,就是看着他们把事情做砸又忍住替代他们的冲动。只有经历过这样的内心纠结,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去培养人。

这是之前改稿子时的反思。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第一,我可以使用文档的审阅功能,保留修改痕迹,发给下属,但是你无法确定他是否认真看了,是否领悟了我修改的用意。因此,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愿意钻研的下属。

第二,我可以和他当面沟通,告诉他哪里需要修改,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然后让他自己改,而不是由我直接做。

第三,为了提升以后写文稿的水平,还需要给下属找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方法,例如阅读同类优秀文案,阅读相关书籍,平时就要不断练习写作等,更要激发他们自己想提升的欲望。

因此,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写了上面那一段笔记。

5、在选拔人的时候,你最看重哪一个技能?
记得一家公司的负责人说,如果只能看一个指标,那就挑写作能力强的人。为什么这样选择?因为写作能力的背后,是一个人思维模式的体现,这恰恰是最难教的。
怎样才算是写作能力强呢?
对大学生来说,你写个社团活动策划案,不需要老师们修改,达到直接可以采用的地步,火候就差不多了。这并不仅仅是写作能力,背后还考验你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任务分配与协调、预算、文档编辑及处理等内容。
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就是领导交给你写的稿子,至少要八九不离十,如果你写的方案、材料、新闻稿、通知,需要别人大幅度修改,那就没什么希望了。

千万别抱着我写好了初稿交上去就完事的想法,你要想着,如果你是领导,你看了下属给你交来这样的作业,能不能直接用?

上面这段笔记,也是我对团队成员写作水平不满意的思考。“给你的上级节约时间,是你作为下属最重要的本分”,这一点很多职场人没有想明白。你想想看,如果你的上级总是需要挤出时间来完善本来你应该做的作业,他是有多烦躁。

你需要给上司支持,给他节约时间,而不是因为自己工作做不到位,总需要他来向下兼容,这样就无法形成团队合力,影响团队整体工作效率。

最好的团队,是下属能分担一部分上级的压力,给他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协调资源时间、对外拓展时间,每个人都能给团队“抬轿子”,而不是拖后腿,最终达到团队整体提升的效果。

总结:

万事开头难,一旦你开始动笔写笔记,你会发现,获益最多的可能不是阅读你笔记的读者,而是你自己。

在不知不觉的总结与复盘中,你会持续精进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写作水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