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知道吗?百度百科、谷歌百科,甚至维基百科里都缺少一个词语的解释,这个词语就是“阴谋家”。
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读毕这本《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揭露营销神话背后的真相》后,想到了它,然后发现,阙如。后来经多方查找,在《古今称谓语词典》中,终于找到了关于阴谋家的定义:暗中策划、妄图以卑劣手段谋取重要权力或达到其它罪恶目的的人。
从这个定义中所包含的“妄图”“卑劣”“罪恶目的”等词语来看,这个定义中充满了“正能量”,但为什么网络上的各种百科皆不收录呢?网络上的百科是开放的,在十几亿的网友眼皮底下,这个词语一直处在隐身状态,甚至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个词语一直处在不证自明的使用状态之中,然而为什么没有人去界定它?
想了很久之后,我终于想明白了,不是从逻辑上想明白了,而是从“阴阳合一”的角度。每一个人其实都在下意识地躲避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定义——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当过“阴谋家”。
在一些动漫和游戏作品中,充满正义的主角身上往往潜藏着巨大的“黑能量”或“暗黑能量”,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负能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满足人的贪婪、野心、占有欲、自大等负面心理的要求,然而这种力量之巨大,足以吞噬任何人的理智与情感。当尚未见到其危害的时候,人们也许会沉醉其中,但无疑这种沉迷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面对来自黑暗处的伤害,有人会茫然无知,有的人会听天由命,有的人则会奋然猛醒,本书的作者无疑是最后一种人——虽然他自己也曾为负能量推波助澜。瑞安·霍利迪作为一个曾经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营销的幕后推手,当他同样受到了他所熟悉的操控技术的伤害后,他才“觉今是而昨非”,在“实迷途其未远”的心理下,他完成了这本自白书。
“营销”本来是一个中性的词汇,然而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销售者所关心的不在是真实、可靠、切实这些已经有些“老旧”的标准,一切都只为获得相应的宣传效应,以为内无论如何一切行为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钱。中国自古就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但如果没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原则对其施加的限制,说不定中国早早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的发祥地了呢!然而媒体的营销,却缺少了“道”的约束,早已成为了一株自由生长的毒草。
只要打开电脑,浏览网页,我们就会遭遇书中所列出的各种营销的手段,耸人的言辞,暧昧的表达,绯闻,爆点,呻吟的声音……我们已经深陷营销的陷阱之中,这些营销的手段已经无处不在。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并不像我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坚强和独立,我们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改变。古人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这无疑是言辞的作用,其实之所以“辞”会起作用,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所蕴藏的那些一直藏在月亮背后的东西。怎么办?
只强调正能量,不要负能量,那是不可能的。一边强调正能量,一边使用负能量,那是自欺欺人。唯一的做法是,认识自己身上的正负能量,使之调和,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以前在听书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那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如何理解?难道拿起屠刀来是成佛的途径?现在才弄明白,执刀者往往比常人接触更多的负能量,而一旦出离负面,达到正负的平衡,他才会成为一位“觉者”。正所谓:正负一体,人我无二。大千世界,惟修己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