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友主页丨雨山:芝麻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1-09-28



过去在我老家,谁家还不种点花生、棉花、大豆、谷子、芝麻呢?虽不是像玉米那样多,那样成规模,但多多少少也得种点,五谷杂粮一样也不能少。

单说芝麻。不多,一二十棵就够用了。记忆中,我家每年都种芝麻,芝麻的个头不高也不矮,不如高粱高,但是比谷子高,也是细长挺拔的,一棵是一棵,利利索索。而且还很美观呢,因为它的花洁白纯净,错落有致,一层层高上去,一看就是节节高的好寓意。

我觉得芝麻挺娇气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啊,首先芝麻不能种得太密,株距、行距都要有,芝麻很讲究彼此之间的距离,否则别怪人家绝情——减了收成。

其次,收芝麻可是个技术活,太熟,类似于豆荚一样的果壳会裂开,稍有振动,调皮的芝麻们就会乘机蹦跳出来,争先恐后地落在土里、草里,捡都捡不起来,干着急;太生,收回家晒干了,里面的芝麻都是瘪的,不香,也没产量,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你得等到快熟未熟之际,恨不得,过了今晚,明天上午芝麻荚就要裂开,但今天下午没裂开,这时候收割回家。

捆成一捆的芝麻杆在房顶上晒三五天,不费力气,动一动,晃一晃,嘿,打扫干净的房顶上就有了零零落落的芝麻宝宝。

舌头舔一下手指,手指粘起来一小撮芝麻,放进嘴里咀嚼,真香!

到现在为止,我都认为芝麻是最香的,过口不忘,唇齿留香。

家家户户种这点芝麻干什么呢?烙饼。

尤其是接下来的中秋节,除了做月饼,一定会烙饼——糖饼,里面是红糖,外面是芝麻,比月饼大两圈,比月饼薄一层,刚出锅的,咬一口,先脆,再香,后甜,啊,真是回味无穷。

除了中秋节,过生日那天,母亲必定会给我烙几个芝麻糖饼,即便是去外地上学的那四年,也是拜托长途客车的司机师傅给捎到车站,叫我去取。

后来,估计是嫌麻烦,种芝麻的人家越来越少,每逢烙糖饼之前就跑去集市上买一把芝麻回来,也方便。

这一晃,我离开农村都二十五年了,我们家更是很多年不种芝麻了。当年我们家种芝麻是为了烙糖饼,我想念过生日那天母亲烙的糖饼,又香又脆又甜。

我想念母亲。

(已载9月29日《德州晚报》)



■作者:雨山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