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旧改指挥部 街道旧改分指挥部 第二房屋征收事务所等 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9月28日 138街坊最后1家单位搬迁交房 至此 去年全市复工复产后 首个生效的旧改地块 完成全部871证、1013户居民 以及39家单位的房屋征收任务 收尾交地距签约生效 仅耗时一年半 千余户居民迎向光明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看看 138街坊里发生的暖心故事 因情施策保住“蛋糕” “事情总算了结了,太感谢你们了!”近日,70多岁的张阿姨亲自把一面锦旗送到嘉兴路街道司法所,告别了一场因家庭矛盾引发的房屋征收补偿分割纠纷。 张阿姨的家庭情况有些特殊。她的父亲是盲人,6个兄弟姐妹中,3位男性都是先天失明。其中,大哥的老婆肢体残疾,其儿子也是先天失明,二哥的老婆罹患癌症无人照顾,不得不搬到郊区护理院疗养。 张阿姨父母过世后,在岳州路250弄留有一处不到75平方米的私房,三兄弟3户人家在此蜗居,在册户口12人。十年前,兄弟之间因居住纠纷对簿公堂,直到现在,三兄弟虽在同一屋檐下却互相不说话。 2019年8月,嘉兴路街道138街坊启动旧改意愿征询,岳州路250弄的房屋被列入旧改征收范围,三兄弟互不让步,难成共识。旧改工作人员几次三番往返市郊解释政策、调和矛盾,终于促成大家庭在方案征询签约时选择全货币补偿签约,并搬迁交房。 “儿子和女儿对房屋的继承权是一样的,但三位男性继承人家庭情况特殊,我们说服三个女儿让渡了部分利益,再挨家挨户分别做三个儿子的工作,先把'蛋糕’拿到手。”第二房屋征收事务所经办人员张凤珠说。 平息兄弟争讼 “蛋糕”捧回来了,张阿姨和其他2位姐妹都愿意少分一些,三兄弟对“补偿款剩余部分如何分割”却各执一词。大哥认为自己搭建的晒台、灶批间等部分的补偿理应归其所有;二哥一家有6个户口都在该房,认为补偿分割应按人头计算;这样一来,正在筹钱买房的老三自然不乐意。兄弟阋墙,吵着要上法院。 为妥善解决家庭纠纷、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区旧改指挥部多次召集嘉兴路街道旧改分指挥部、虹房集团、嘉兴路街道司法所等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各方讨论和落实解决方案。受新冠疫情影响,启动法院程序必须网上进行,司法所工作人员全程耐心指导当事人办理网上预约立案、交纳诉讼费等手续,同时,协同律师利用专业优势引导三兄弟从法律后果、时间成本等方面权衡利弊,平息争讼。“如果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补偿款分割问题,男女平等,三个兄弟得到的份额只会更少,还要考虑诉讼期间房价上涨的损失。”嘉兴路街道司法所所长戴佩华告诉记者。 经过各方工作人员上下联动、有分有合、各有侧重的持续调解,兄弟三人终于在案件开庭前握手言和,同意撤诉。后经司法所努力协调,诉讼费全部退回。 创新举措开启光明生活 用张阿姨的话说,他们家算得上138街坊的一块“硬骨头”:“旧改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前前后后帮我们调解了至少五六次,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我看到他们胸前的党徽,想起来他们都是人民的公仆,真心真意为老百姓服务,想方设法帮我们减少成本。” 138街坊共有871证、1013户居民以及39家单位,为顺应居民期盼,尽快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2020年3月,虹口区率先启动138街坊第二轮方案征询签约工作,按下全市首个旧改基地“复工键”。>>>了解详情 虹口区制定《关于虹口区138街坊旧改征收突发新型冠状病毒事件应急调整签约工作的方案》,创新实施“非接触”式工作方式,采取“线上优先、线下预约”的签约方式,做到既满足防疫工作要求,又满足旧改征收签约的需要。同时,采取提前预约、分时段、分弄堂、分批次的办法,组织签约居民有序搬家交房。 嘉兴路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促旧改”提升居民获得感,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在基地建立由分指挥部、征收事务所、居委会和居民等共同组成的临时党组织,每天走访小区,在防疫基础上及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妥善处理。 记者:陈怡 通讯员:吕学斌 编辑:C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