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劲一指禅真传动功和社会流传的创编动功的差异性深度分析

 昵称52467064 2021-09-29

作者:秦正星

【摘要】 本论文介绍了少林内劲一指禅不同传人传授的动功的差异,对于按晤导引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辨,明确了正宗原味功法的深厚价值,同时也对站桩和动功结合的医理,气血状态分析进行了分析说明。

1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动功不同流传版本中思辨按跨导引含义

1.1不同版本的动功介绍

少林内劲一指禅阙阿水大师,有 30 多个入室弟子,其中王瑞亭老师在传播少林内劲一指禅方面贡献很大,王瑞亭老师本来是学心意六合拳的,他传授内劲一指禅功法时,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改编

其传授的动功名称如下∶

1、摇膀子(摇丹田);2、摩肩(摩丹田);3、猫洗脸(转丹田);4、恨天无痕(压丹田);5、野马奔槽(提丹田);6、扁担(拉丹田);7、搓草绳(搓丹田);8、乌牛摆头(曲丹田)9、磨豆腐(磨丹田)

笔者曾经在 90 年代习练过王瑞亭老师流派的动功,以及马步站桩,受益较大。对于王瑞亭老师的动功比较了解。

同时近年来,有缘接触到阙巧根老师,跟随其习练了毫无改编过的正宗真传动功

分列名称如下∶

1)单摇臂;2)回头望月;3)左右提耳;4)燕子抄水;5)左右推掌;6)护腰探海;7)调息;8)三环聚气。

文章图片1

经过笔者的对比体验,王瑞亭老师改编过的动功,与阙巧根老师正宗原味的内劲一指禅动功只有一个动功相同,摇膀子((王瑞亭老师)与单摇臂(阙巧根老师)但是要点也有很大差异;而其他绝大部分动作是完全不同的。

1.2 思辨按皤导引含义

除了动作不同,两种动功功法表达出来的对中医六法之二法按蹻导引,理解和运用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差异。

王瑞亭老师的动功,以活动筋骨关节以及身体围绕丹田运动的目的来实施,且不说,丹田是道教术语,与少林内劲一指禅佛教背景不同。更主要的在于,按照黄帝内经以及之后医学家所言,王瑞亭老师传授的动功动作只有导引之功,而无按蹻之用,而以阙巧根老师教授的正宗动功,既有按蹻,又有导引功法。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写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1、故东方之域---其治宜砭石。2、西方者,---其治以毒药。3、北方者---其治宜灸焫。4、南方者,---其治宜微针。5、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蹻按者,亦从中央出也

(唐代医学家王冰曾注:“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蹻,谓捷举手足。”)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

如上将中医六法透彻阐释,特别是王冰对于按蹻,导引的注释,对于我们理解少林内劲一指禅相关流传于世功法的差异,很有参考价值。王瑞亭老师的动功全程无按蹻,特别是其中抑按皮肉的动作。而阙巧根老师的动功则不同,有2个动作刻意强调按揉,并且强调手掌心对皮肤的直接接触热度刺激以及气场刺激调理。

仔细观察目前最流行的八段锦功法,也存在一个按晤动作,但还是达不到内劲一指禅正宗原味功法的按晤深度。

1.3 现代医学看按晤之医理

肤,可以说是人体一个最大的器官,皮肤上面有各种感受器,冷觉、热觉、触觉、压觉和痛觉感受器等,这些感觉通过各自拥有的感觉感受器官捕捉,经由神经传递至大脑。

压觉由反映轻微压力的感觉器官和反映强压力的感觉器官共同感知,其中轻微压力的感觉器官也有感知对象物体表面凹凸的作用。接触到热的物体时感觉到的温觉,是通过感受器官感知吸收了热量的皮肤温度的上升而产生的,相对的冷觉则是感知皮肤被对象物体夺去了热量后温度的下降。温觉位于负责分配体温的血管网附近相对比较深的地方。痛觉是用针刺皮肤时感受到的感觉,感觉器官具有一旦感知到痛觉,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也会推开对象物体的防御反应。

类似艾灸,这种热能的增加,使得人体的内环境发生了变化,体表温度在43,以及52度,TRPV1(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1), TRPV2(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2)等感受器就会被激活,给人体机能带来有益变化。这种方式激发了人体的免疫系统。把手掌搓热给人体加热,也会不同程度的起到艾灸类似给予热觉等感受器激活的效果。抑按身体带来的压力也是,适度的抑按可以让压觉感受器激活,给身体身心带来有益变化。

2 站桩功法和动功按跨导引结合的医理思考

少林内劲一指禅除了动功,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身位进行桩位训练,这一方面,在流传出来的内劲一指禅各个老师当中,都是一致的,没有区别。

站桩对于人体的健康帮助,好处很多,上世纪气功高潮期间,各界科研、医学人士,做了大量的试验,仅以同阙巧根老师有着长期合作的上海交通大学钱存泽、沈汉昌教授所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所出的书籍《气功原理与运用》的相关站桩的科研成果列述相关益处。

文章图片2

笔者在比较跟随王瑞亭老师相关弟子所得站桩功法,以及观察其他门派功法站桩功法,明显感受到了阙巧根老师亲传站桩功法的不同,就是无氧运动相对明显增加,而不仅绝大部分是有氧运动。

总之,站桩对于人体气血的增加帮助,是明显的,比如本人在初期站桩练功时,过几个月后与亲友再逢握手时,亲友感叹手厚了好多!这个应该是末端微循环显著增加的表现。

我们在 2021年4 月的内劲一指禅培训班时,对不同学员的手掌进行了红外线热成像扫描。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如上热成像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人士的基础体质的不同。下图部分人士虚寒状况极为明显。上图部分人士的热症明显。我们会后续不断运用相关适用科学工具,不断积累素材,获取更多有益资料。

我们未来可以做出一个比较,经过一段时间的站桩导引,相关练功者手部末端热成像的变化。

从功理角度看,站桩运动,通过有氧和无氧运动,增加了心肺功能,气血增加,现代医学更加验证,无氧运动可以显著增加骨密度,防止和改善骨质疏松。而动功按蹻导引,又类似自我拉筋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心血通达,通则不痛,整体身心状态得到改善提升。两者相得益彰,在中医治未病,甚至临床治疗康复领域,均会有一定的效果。

文章图片5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中医发展的纲领。少林内劲一指禅,在中国首先作为被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科研,验证了气的物理属性存在。当今科技大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广为运用,以及基因免疫等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中医来说,既有证明自己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医疗气功,作为中医六法之二:按蹻导引法,争取结合更多科技以及西医理念,更好展示中医技法科学原理,得到更大发展,为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