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柔软的心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9-29

柔软的心

作者:李广生

在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师从众多把手高高举起的孩子中叫起一个小男孩,把回答问题的机会交给他。我观察到很多孩子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问题并不太难,他们也希望赢得这个机会以获得教师的表扬或是证明自己聪明。小男孩显然没想到“好运”落到自己头上,他略一迟疑才站起来,支支吾吾给出答案,只说了一半,就被别的孩子打断,还有人对他嘲笑。小男孩显得很可怜,站在那里。
我把注意力转向教师,她会怎么做?
老师的表情是严肃的。这个结果可能也出乎她的意料,所以她不假思索说了一句:“你也真逗,咋想的,每次都回答不到点儿上?”当时,我只是感觉这样说有点“硬”,但随后孩子给出的解释让我意识到,岂止是“硬”,简直称得上“锋利”。老师话音刚落,小男孩反而露出了轻松的表情,他对老师说:“我没有学语文的基因。”很多孩子笑出声来,他也得到允许,坐到座位上。
这个小插曲对整节课的教学似乎没有任何影响。教师继续提问,学生继续回答,像是一粒小石子,也许是一片树叶吧,落在湖面上,泛起的小小的涟漪,很快就消失了。我总忍不住看那个小男孩,心里想:才四年级,他就断定自己学不好语文了,并且把学不好的原因归结于基因,这是否意味着他对学好语文不抱任何希望了?可是,在以后漫长的校园生活中,他每天都要面对语文学习,这该是何等煎熬啊。
课堂上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的小事,它们之所以被忽视的原因是不会对学习造成影响。这是我采访很多教师后得到的答案。孩子学到了什么是教师最关心的,而孩子感受到了什么,很多教师觉得大可不必深究。“理解了、掌握了、记住了,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其他的都是小事。”很多教师这样说。判断课堂是否“扎实”,很多教师把“扎扎实实的教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这样的课堂我称之为“知识本位”的课堂,我之所如此执着的推广“生命课堂”,很大的一个目的是打破“知识本位”的课堂一统天下的局面。
很多教师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对此我深信不疑。在与一线教师的交往中,他们的敏感、单纯、善良、真诚总是让我感动。但是,一旦进入课堂,站到讲台上,他们就像变了个人,在自己那颗柔软的心的外面罩上一副冰冷厚重的铠甲。一位笑起来很好看的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从来不笑。我说她浪费了最宝贵的资源,她却对我笑了一下。虽然有点苦笑的意味,但真的很好看。教师们都非常清楚,知识是一点一点获得的,所以他们高度关注每一个知识点。人格也是一点一点形成的。包裹在铠甲下的那颗柔软的心,对此失去了敏感,甚至忽视了发展人格更是课堂的重要使命,令人遗憾的只执着于认知的发展。
说到人格发展,不能不提到一个名叫埃里克森的人,他不是国际米兰俱乐部的主教练而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相关研究和模型还有很多,但埃里克森的八段论影响力最大。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阶段论,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阶段论,教师需要大致了解一些,没必要像考教师资格证那样死记硬背。但是,发展认知和发展人格这两件事不可偏废,需要教师时刻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落实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期待和言行对学生人格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这样说,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正是通过教师的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塑造起来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是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后面我可能会详细解释。这里我更想强调的是,课堂是一个需要谨言慎行的地方,切不可随意、率性。如果你能意识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人格发展产生影响的话,一定会认同我的观点。
下课了,教师依然留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她站起身,揉了揉腰,扭动几下脖子。连续两节课,她已经很累了。即便站着,手里也拿着学生的作业,看着让人心疼。一定的,她有一颗柔软的心。
脱下那冰冷的铠甲,释放你柔软的心吧。你死乞白赖教给学生的知识可能很快被遗忘,但你不经意的言行对他们人格发展的影响,将成生命的印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