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贫穷,素质,限制

 清风湖畔有人家 2021-09-3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媒体的负面宣传下,老人们逐渐给人变坏了的印象:老人们为疯抢超市里的打折鸡蛋而打架,在马路上碰瓷,公交车上倚老卖老,广场舞跳舞扰民等等。因此,有些年轻人对老人越来越不尊重了。而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所以,这让不少人产生了疑惑,不知该如何去面对老人。
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因为他们是弱者,而人们天然具备一种对弱者的怜悯之心。所以,这种怜悯之心应不分种族、国界,任何国家的人都应信奉。
前段时间,某超市开门有廉价商品,一群老人几乎把门挤烂,触目惊心的尴尬。其实老人排队抢购超市里的打折商品,并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去占小便宜,我认为他们那一代人应该是穷惯了,节约的习惯已经渗透到他们的骨子里。正如《人民的名义》里,有人问祁同伟,你已经干到这个位置了,为什么还要和商人做生意,他说,穷啊,穷了三辈子了,穷怕了,有些东西刻在基因里,你想要改变,只是凭嘲讽和辱骂并不能解决。当然了,贫穷并不可耻,但也绝不是一种美德,它不能让我们赢来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
至于碰瓷和老卖老的问题,我认为不仅仅存在于现在的老人身上,那么当今的年轻人老了之后,会不会也出现这种现象呢?会。我不喜欢给某个年龄段的人贴标签,每一代人当中都有站着的,躺着的,也有醒着的和昏睡着的,个体的行为绝不能代表一个群体。
而今的社交媒体好像已经让人失去了理解、怜悯和推算另一种可能性的能力,就算这是贪婪,也是一种贫穷的贪婪,即便没那个闲心去关心这些老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一个正常的人看到老人们抢购的场面,首先想到的不也应是“物价高企老人生活艰难”之类的吗?   
《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特别好:“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所以,我们决不能以我们的处境去推论老人们的行为。我们眼里的斤斤计较,在一些老人那里或许就是赖以度日的全部吧。
而今,年龄越长,我对人的处境就越同情,根本原因就在于知道了人的限制性,很多简单的、原则性的原则与技能,那么多人掌握不好,很多都是由其所成长的环境所限制。一个人又笨又穷,环境的限制彻底赢了他,那当然可悲,不过,人毕竟有选择可悲生活的自由,只能由他去了,不合作就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