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2

 陈XUEBIN 2021-09-30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这一条也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前面的180条说了阳明病的病机是胃家实,那么阳明病的外在表现是什么呢?也就是病家身上热,老是出汗,外界的温度不高,这人也是出汗,不怕冷,但是很怕热,外在有这些表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判断为阳明病了,这都是体内有实证引起的火热外散。

这段条文的字数很少,可是意义却不小,我们至少注意两点:

第一,很长一段时间内,伤寒界都认为阳明病分成两种:一种是阳明腑实证,也就是胃肠道存在燥矢等瘀滞,也就是180条说的“胃家实”,以腹胀、腹痛、不大便为外在表现,采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治疗;另外一种是阳明热证,也就是体内火热大,外在表现就是本条说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采用白虎汤治疗。

其实这样不准确。

“胃家实”是整个阳明病的病机,也就是体内的实证,这包括了燥矢等实性瘀滞,也包括了单纯的火热亢盛。“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是整个阳明病的症状,单纯的热证会有这样的外在表现,胃肠道的燥矢瘀滞也会有这样的外在表现。

第二,三阳病都会出现热证,太阳病的热证是发热恶寒同时存在,少阳病的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也就是往来寒热,阳明病的则是不恶寒只发热。

三阴病一般情况下只会冷,不会有热,如果出现了热,就是严重的疾病或者属于反常现象:太阴病的热是阴盛格阳、虚阳外越,需要采用通脉四逆汤急救回阳,少阴病的热是301条所说的“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也属于阴阳格拒导致的,厥阴病而言是厥、利与热的往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