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阳明、少阳病篇小结】精三

 昊晟堂 2023-04-15 发布于山东

原创 慧医阐理 慧医阐理 2023-04-06 22:01 发表于福建
收录于合集#伤寒论3个

明病篇小结

阳明病是外感病程中,邪入阳明经、腑,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

阳明病特征

原文第180条便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此条文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是胃家,这是阳明病的病位。《灵枢经·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所以这个“胃家”包括了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以及手太阳小肠在内,泛指整个胃肠系统。第二个是实,是指阳明病的性质。一般来讲,实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也不衰,故在阳明病中,无形邪热炽盛,胃热弥漫,为邪气盛,属实;有形燥屎内结,腑气不畅,为邪气盛,也属实。但根据《郝万山伤寒论讲义》中,认为从《伤寒论》原文来看,仲景只是把有形之邪,如痰、饮、水、湿、瘀血等称作“实”,例如结胸证的“结胸成实”或“寒实结胸”,瓜蒂散证中的“胸中实”等等。至于像白虎汤证、栀子豉汤证这种邪热没有和有形之邪相结的,则不用“实”字,甚至还用“虚烦”二字。正如《伤寒贯珠集》所说:“胃家实者,邪热入胃,与糟粕相结而成实,非胃气自盛也”。

再来看原文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此条文并不是指表证,而是指阳明里热、里实表现于外的证候。因为阳明病里热炽盛,故不恶寒反恶热,里热蒸腾于外则见身热,逼迫津液外越则见汗出。

根据上两条总结,阳明病的特征有二:一个是胃家实,也就是腑实证;一个是外证,也就是阳明热证。临床上把此作为判断阳明病的标准。

阳明病成因

阳明病是怎么来的呢?从原文179、181、185条来看,阳明病成因有三:一是太阳病汗不得法或误汗、吐、下后损伤津液,而致邪入阳明化燥成实,称太阳阳明;二是外邪直中阳明经表,邪气循经入腑化燥成实,称正阳阳明;三是少阳病误用汗吐下,损伤津液,少阳之邪入于阳明,由热化燥成实,称作少阳阳明。

阳明病证候及治疗

阳明病的证候分为本证和变证,本证有三类,一是邪在阳明经脉的阳明经表证,二是阳明热证,三是阳明实证,变证则以阳明湿热发黄证为主。

1、阳明经表证

见原文183、184条。由于阳明经脉循行于体表,风寒邪气侵袭阳明经脉,阳明经阳气被郁,于是出现额头疼痛,目痛鼻干,发热恶寒无汗等症,正如《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所说:“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发热恶寒而无汗,日痛鼻干卧不宁。”但由于阳明的阳气作用在肠胃之里,于是184条说“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说明阳明经表证历时短暂,很快就会转为自汗出而恶热的阳明里热证,但有是证用是方,若临床上见阳明经表证,治疗上可根据具体症状选用葛根汤、麻桂剂等。

2、阳明热证

上面讲到阳明病有两个特征,一个是里实证,一个是外证。如果是里热而不实,就应当以辛凉清解为宜,根据邪热的病位,有以下方证:

①热在上焦,邪热留扰胸膈证

见于原文221、228条。由于阳明经热证误治后,使邪热留扰胸膈,证见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等。“但头汗出”这个症状,在《伤寒论》中出现多次,如134条的大结胸证,“但头汗出,齐颈而还”,147条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11条火邪伤阴内热证以及236条的湿热发黄证。此症机理,皆是热郁体内不得外越,邪热上蒸头部,故见身无汗而但头汗出,治以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

②热在中焦,胃热弥漫证及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

胃热弥漫证见于原文176、219条,由于阳明胃热炽盛,邪热充斥内外,故见症有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心烦,舌干口渴等表里俱热的表现,治疗以辛寒折热法,方用白虎汤;219条所述三阳合病,从原文描述的症状来看,是以阳明热盛为主,故治疗时当禁用汗、下二法,若误汗则适更伤津液,使燥热更甚,误下则会使阳脱于上,阴竭于下。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见于原文26条、168-170条和22条,在白虎汤证的基础上多了津气两伤的的证候。从原文来看,“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是热邪弥漫周身,充斥内外,“大汗出”是里热逼迫津液外越所致,“大烦渴,舌上干燥而烦”等是由于里热伤津耗气,“脉洪大”是里热炽盛,使气血涌盛,血脉贲张所致。《脉诀汇辨》云:“洪脉极大,壮如洪水,来盛去衰”,来盛提示里热邪盛,去衰则提示人体津液已有耗伤。此四大症,在《方剂学》中是白虎汤的临床表现,但从《伤寒论》来看,这是白虎加人参汤的证候特点。

③热在下焦,阴伤水热互结证

阳明热证误下后,热入下焦,由于下焦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场所,又是人体真阴化生之地,邪热极易与水互结,于是便形成此证。证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尿道涩痛等,治疗当以清热利水育阴,方用猪苓汤。

上三组证候论述了阳明热证误治后所造成的不同变证,热在上焦,离表尚近,治以清宣;热在下焦,离里窍近,治用清利;热在中焦,往外不能宣,往下不能利,则治用辛寒清热。让我再次感受到人体的御病机制,临床证候千变万化,反应到人体无非就三个部位,人体排邪也无非就是表、里、半表半里三个通道,只要抓准病机,顺应人体排病规律,给邪以出路,也疾病可瘥,这就是中医所讲的因势利导,顺病势的道理。

3、阳明实证

此证候为阳明病的主要证候

(一)阳明腑实证

由于热盛伤津,津伤化燥,邪热与阳明糟粕相结,因燥成实则形成阳明腑实证。症可见潮热谵语,烦躁多汗等全身毒热内盛之象,又有不大便,腹满或绕脐痛、腹满痛等腹部实证的表现。这两组证候只有同时存在,才可以诊断为阳明腑实证。若只见第一组,充其量可以诊断为阳明热证,治以清法而不可下;若只见第二组,虽然治疗上也是用下法,但诊断上只能算杂病的腹部实证,而不能诊断为“阳明腑实证”。治疗上以下法为主,仲景在文中提供了三个承气汤。根据临床证候的不同,当全身热毒内盛明显,而腹部实证表现较轻时,则用调胃承气汤清下以泄下燥热;若腹部实证较明显时,则用小承气汤缓下以破滞除满;若二者兼备且皆重者,则以大承气汤峻下以攻下实热。大承气汤这张方子,在《伤寒论》原文中论述的条文超过了10条。其中252-254条,论述了急下三证,一是“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这是阳明燥热已致肝肾阴精大伤,二是“发热汗多者”,这是津液耗伤,三是“腹满痛者”,腹部又满又痛,提示病势凶猛。见此三证当急下以救阴。所以一个方子不能墨守成规,既要谨慎,也要大胆,最重要的是要抓准病机,知常达变,方可在临床立于不败之地。

(二)脾约证

见原文第247条,此证成因为胃阳盛而脾阴虚,这就是常说的“胃强脾弱”。由于脾阴虚,其为胃行津液的功能被胃阳制约,津液不能还入胃肠道,而致小便数多,大便硬结。故名“脾约”。治疗当以润肠通便为主,方用麻子仁丸。麻子仁丸的组成为“二仁一芍小承气”,虽为润下剂,但仍以小承气汤为底方,在于去实通便,行气导滞,故津枯血燥之便秘应当慎用。

(三)津亏便结证

见原文223条,若病本汗自出,小便自利,又发汗,则造成体内津液内竭,大便结滞于肛门,欲解而难解,这时候大便虽硬,但无热盛也无腹满之证,根据因势利导的原则,当用导便或灌肠之法,原文中所用蜜煎方和灌肠剂,可以说是医学史最早的。

4、阳明病变证

这部分主要讲述的是阳明湿热发黄证。因阳明和太阴相表里,若病人素体脾气不足,水湿内盛,邪热不从阳明燥化,而从太阴湿化,湿热相合,则形成此证。关于发黄的机理,现在一般认为是湿热瘀结在里,熏蒸肝胆,胆热液泄,胆汁逆流入血,泛溢肌肤所致,此可称作“胆黄说”。而在《伤寒论》里,发黄之证主要出现在阳明病篇和太阴病篇,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大抵黄家属太阴,太阴者脾之经也,脾者土,黄为土色,脾经为湿热蒸之,则色见于外,必发身黄”此可称作“脾黄说。其实我认为两种说法根本的原因是一样的,就是湿热相结,郁热蒸于里而致发黄,所以治疗上当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方用茵陈蒿汤。若兼中气不足,则用栀子柏皮汤;若伴外感,则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这里再一次感受到了《伤寒论》用药之法度。

下法禁忌

根据原文204-206条及194条所述,阳明病若见呕多,这是兼见少阳证,不可独下,当以和解少阳或在和解同时兼以下之;心下硬满,知病位不在腹部,未成实不可下;面合色赤,是邪伤阳明经表,不可下,当解表;胃家虚寒,不能食者,不能下,下之则损伤胃气。有一种说法为“阳明无死证”,虽然如此,但如果反复失治误治,导致津液过度丧失,同样也会出现死证,所以212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少阳病篇小结

少阳病是邪入少阳经腑,胆火内郁,三焦失畅,枢机不利的病证,其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胆腑和手少阳三焦。

少阳病特征

少阳病的提纲,见原文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此三证,为邪入少阳,胆腑郁热,火热循经上扰清窍之征象。读到这里,可以看出三阳病的提纲在描述的思路上,一个是讲症状表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一个是讲病机,“阳明病,胃家实是也”,而此条则突出了少阳病容易气郁化火的特点。由此提示了在学习《伤寒论》任何一条条文,方证时,都应当通过症状表现,进一步抓病机,进而把握其特点。

少阳病病因

少阳受病之因,一是多由素体气血不足,外邪易直接侵犯少阳经脉而成,正如97条“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所阐述。二是太阳病失治误治后,邪气传入少阳,或厥阴病阳气恢复,邪气外出少阳而成。

少阳病的证候及治疗

少阳病的证候可分为本证和兼证,原文第96条全面描述了少阳病的主证,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医家称此为“柴胡四大症”,根据病机来分析这四大症状,因少阳为弱阳,抗邪之力较弱,少阳受邪,正邪分争互有进退,邪胜则寒,正胜则热,故见往来寒热。少阳胆经“入季胁,循胸里,贯心脏”,邪伤少阳经脉,经气不利则见胸胁苦满。心烦是少阳郁火循经上扰心神的表现;喜呕是胆热犯胃,致胃气上逆的表现,“嘿嘿”是心中不快之感,由于肝主谋略而胆主决断,二者皆喜疏泄,现胆腑气郁,疏泄不利,精神抑郁。故心中不快;不欲饮食则是少阳气郁犯胃,导致脾胃纳化失司所致。其余或见证和兼证,则皆是少阳经腑不和,枢机不利,其病变不同于部位则见到不同的症状。综上所述,少阳本证总体病机是经腑受邪,枢机不利而致,治疗上当以和解为主,“和枢机,解郁热”,方用小柴胡汤。在现代临床中,小柴胡汤可以说是应用最广泛的一张方剂,此方有三组药物,一是柴胡配黄芩,柴胡解经邪,黄芩清腑热,二药合用,疏清并行;二是半夏生姜同用,既辛散,助柴胡解郁,又可化痰消水饮,助三焦水道畅达,还可和胃降逆止呕;三是参草枣同用,在治疗外感热病中。为何要用三个补气的药物,其因有二:一可助少阳正气以祛邪,二可补脾气,防止邪气内传太阴,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和枢解郁,攻补兼施,寒热同调,可谓左右逢源,实属和解良剂。

原文101条云,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提示了运用小柴胡汤时,既要掌握其主治证候,又要懂得灵活使用。举一病案:吾师在今年7月曾治疗一例胁肋伴腰背疼痛数日的患者,因一周前感冒,服用抗生素后症状缓解,但出现右侧胁肋部疼痛,伴右侧腰背及下肢牵引痛。其刻下症兼见口苦口干,头晕乏力,脉弦。老师就是辨其为表邪未解入里侵犯少阳经脉,邪郁胆经,经气不利,处以小柴胡汤和金铃子散5剂则瘥。此案体现了“抓病机,兼求病本”,令我印象深刻。

少阳病兼证

少阳病主证之外,又有以下兼证。

1、柴胡桂枝汤证

原文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为太阳表证未除,邪气又入少阳,并兼见太阴表证。治疗上若只用和解,则太阴四肢风寒邪气难解,故合桂枝汤而成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兼以解表。

2、大柴胡汤证

大柴胡汤的适应症有二:一是原文103条所述“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这是少阳不和兼有阳明里实证。二是103条和165条“心下痞硬”“郁郁微烦”等症,这是少阳胆腑的热实证。两者证候不同,但其病机为少阳病兼里实,故处方均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通下里实。

3、柴胡加芒硝汤证

原文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哺所发潮热,已而微利,……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这是少阳兼阳明里实,大便虽通,但里热仍未除,以柴胡加芒硝汤和解兼以通下。然此方与大柴胡方相较,药力较轻,故为和解兼泄热之轻剂。

4、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原文147条“伤寒五六日,……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因伤寒汗下两伤,津液受损,脾气被伤,邪传少阳,枢机不利,则三焦失畅,水道不调,此为少阳兼脾阳不足,水饮内结之证,故治以和解少阳与温化水饮并行之法;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温脾生津,畅达三焦。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原文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此证为伤寒误下,损伤正气,邪气内陷所致。邪气弥漫,以心胆不宁的精神症状为突出,故治疗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泄热,镇惊安神。

以上皆是少阳病中,因证候变化而兼夹太阳不和,阳明里实,太阴脾虚,心胆不宁等证;从这些兼治之法,再次看出仲景处方用药的严谨周详。

至此,三阳病的条文就总结完了。从这些条文及方证可以看出,三阳病就是邪气较盛,正气未衰这个阶段证候群的表现特征,治疗上,当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