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管介入】腹主动脉囊袋状动脉瘤

 莫言今日无知己 2021-09-30

【名医小讲堂】

图片

主讲医生:张子曙教授

拥有美国USMLE医学执照,美国最高级放射学执照ABR。湖南省首位影像介入学博士;芬兰kuopio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具有20余年放射及介入学工作经历,包括10余年欧美工作经历。曾担任美国Wayne大学医学院放射学助理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放射学助理教授,现任中南大学放射学教授。致力于美国医疗精准化、规范化理念体系的引入,希望对从事放射与介入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带来帮助。


常见的腹主动脉瘤最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形态特点是梭形动脉瘤,占腹主动脉瘤的80%。

图片

上图为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腹主动脉瘤。

当影像上发现腹主动脉囊袋状动脉瘤时,它有三种主要的鉴别诊断:

1. 感染性动脉瘤;

2. 穿透性溃疡;

3. 包裹性主动脉破裂。

一旦出现腹主动脉囊袋状动脉瘤,不管有无症状,也不管大小,需要治疗。

以下影像学特征提示动脉瘤破裂高风险:

1. 短期内长大;

2. 腹主动脉旁软组织/脂肪浸润;

3. 腹主动脉旁积液;

4. 出现“铺巾”征。

所谓“”铺巾“征,是指主动脉瘤壁强度明显减弱,瘤壁贴附于腰椎前缘,如下图所示。

图片

黑色箭提示“铺巾”征,这是动脉瘤破裂的征象。

感染性动脉瘤的原因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可以是腹主动脉破损处原位感染,也可以是腹主动脉壁的血源性感染,最经典的原因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其次为外伤,异物感染,免疫抑制状态,毒品使用等。

CT表现:主动脉旁软组织增强,水肿,脂肪浸润,甚至出现主动脉旁积气,脓肿形成。

图片

图片

以上两图为同一患者CTA成像,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呈囊袋状改变,应该与主动脉包裹性破裂鉴别。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不要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治疗!因为,覆膜支架植入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今天写该文,是因为广西一位同事发给我一例囊袋状腹主动脉瘤:

图片

图片

以上是该患者腹主动脉瘤的CTA图像,可见破口,瘤壁增厚,在瘤壁周围可见脂肪浸润,考虑感染性动脉瘤,包裹性腹主动脉破裂。

我已经建议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是否有心内膜炎)等,并急诊行血管内治疗。希望能够得到好的结果,预祝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