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道家为什么没落了?

 乐康居 2021-10-02

道教是没落的,但道家呢?

道家的东西在民间也遗失不少我承认。

但还是蓬勃发展的,例如道法、拳法。

我们从道家创始人老子说起,

祖师爷是公元前571年农历二月十五生人,

对,道家还很年轻,才两千多岁。

这时候,道家还只是一个哲学思想。

几百年之后,到后汉时,公元184年,

有一群农民出来挑事,叫黄巾起义。

这有点道士的雏形了,因为现在道士还叫黄冠。

领头大哥大,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为什么叫太平?就因为他得了本道经《太平经》,

《太平经》可以算的上道经的老太爷爷

我们说道家的没落,一定要从道教开始。

同时期,还有位高人叫张道陵,比太平道还早。

他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师爷,因为入教要交五斗米,

被称作五斗米教,这是俗称,广场舞大妈的说法

人交个五斗米,也就相当于跟普通人划清了界限。

这就是道教和道家的区别了,道教有统一的组织。

这之后,很多皇帝都是崇道的:

例如隋朝,隋文帝,他的年号是“开皇”,

这词就来自道家,道家称有五劫,

龙汉、赤明、上皇、开皇、延康。

劫不是不好,是个时间节点,例如他的年号:

开皇劫,就是生天立地,走进新时代的意思

唐朝的皇帝和道士更是热乎,皇宫里都很多。

全国各地兴建道观,有官方的,还有私营的。

据说官方道观,唐朝前后一共修了1900所。

武则天还挑大拇根极力推荐,说:

《道德经》是好书啊,得设为考试科目。”

这可好,贡士和举人又多了本教材。

再往后,宋朝还是兴盛的,

宋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再往后,金元时期,又开一新教派,叫全真教。

威海人应该对他很熟悉,

王重阳来烟威地区收了七个徒弟,叫全真七子

威海很多全真七子修炼的遗迹,

我第一次辟谷就是在圣经山。

全真七子里面,属丘处机发展的最好,

他又创立了龙门派,名号很响亮

70多岁的时候,成吉思汗喊他喝茶,

他从山东,一直往西走了两年多,

跑到了阿富汗去了,当时成吉思汗的地儿。

丘祖在时,道教还是很兴盛的。

回来元朝政府,扬佛避道,烧道书烧了好几次。

让全真派道士,削发为僧。

这算是没落的开始。

明清时期,道教都抬不起头了

王小二过年,是一年不如一年。

道教天师在明代是正二品官职,

乾隆时直接将到五品,还不允许传度。

道光更狠:“天师不得入朝。”

再往后,文革认为道教是落后的文化,

是封建主义的玩艺儿,是四旧。

道观被破坏,道士被驱散。

这就是道教的没落史。道教是没落的,

但道家思想我认为还是早晨的太阳。

道家思想融化在我们每一言一行

我们每天都在用,就是不自知。

在拳法里,你不合道,就不会赢;

在养生里,你不合道,就会生病。

道法的博大精深,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的。

《道藏》是道家经典大合集,是百科全书。

别念错了,“藏”念“zang”,第四声

青岛博物馆收藏的明代《道藏》,

一共有4516册,整整120箱,就这还不全

这一套《道藏》原来放在崂山太清宫,

文革时要烧,被文物部门拦下的。

我辈衣食住行、琴棋书画拳,

那一样离的开道家?

师父常说武医不分家,医道也是不分家的,

古代大医葛洪、张仲景、孙思邈都是修道之人,

葛洪《肘后备急方》、张仲景《金匮要略》、

孙思邈《千金方》,都在《道藏》之中。

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是四旧没错。

旧的也不一定就不好,大家都说的话也不一定对

所谓的没落,是推广力量太小,那是我辈的耻辱。

信而好古,我觉得这四个字,应是我辈的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