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名将粟裕,作为无冕元帅,讣告上这句话绝无仅有

 海曲上人 2021-10-02

作为开国大将之首,粟裕将军一生中参加的战斗不计其数,在他的指挥下我军更是愈战愈勇。在一生的南征北战中,他多次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凭借着高超的指挥技巧灵活用兵,是当之无愧的战神。在他逝世后的讣告中,出现了“尤善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评价,在所有开国将领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那么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究竟是怎样渐渐成长的?他又有过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呢?

名将初长成

1984年2月5日,一代开国名将粟裕在北京去世,这一年他77岁。他曾嘱咐妻子楚青不必开追悼会,他要像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一样,将骨灰洒在这片他无比热爱,并且为之奉献终身的土地上。在他火化的遗体中,楚青捡到了三块弹片,这是他留给我们最后的纪念。

文章图片1

粟裕将军

1907年8月10日,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木树脚村,一个男童呱呱坠地,父母给这个孩子取名叫”粟裕“,朴素的名字蕴含了对这个新生儿的巨大期待。粟裕的家境还算不错,这使得他可以安稳地度过童年。他在私塾、县模范和高等小学堂上学,并于1925年春天顺利考进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在周围民主和科学浪潮的影响下,粟裕不断汲取新鲜知识,阅读进步书籍,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并被共产主义思想所深深吸引,在1926年的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5月,”马日事变“爆发,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叛乱,大肆搜捕革命党人。粟裕在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和几位同学通过学校下水道逃出学校离开承德,并坐船来到武昌,担任了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教导大队学员班班长,师长是叶挺。同年六月,粟裕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爆发后,粟裕顺利完成任务,策应第三军军官教育团起义。作为起义总指挥警卫队班长,他随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向南行进到广东潮州,直至被敌人重兵包围,起义失败。

文章图片2

1948年,粟裕同朱德等在西柏坡合影

同年10月,朱德率领的第二十五师在饶平与粟裕余部会合,到达赣鄂地区的两部分军队被缩编为九个连,粟裕担任第五连的政治指导员。1928年4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与他们在井冈山会师,两部分正式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井冈山的工作和生活中,粟裕通过日常接触和会议探讨充分认识了毛泽东关于建军的主张与政策,对于毛泽东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措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由衷的赞成。井冈山开创革命根据地期间,湘赣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多次袭扰我军根据地,对生产和发展带来的极大的影响,1929年1月,中央决定创建新的根据地,并一举粉碎敌人的”会剿“,红四军开始向赣南地区战略性转移。

2月10日,粟裕参加大柏坡作战,伏击前来追击的国民党军队,仅次一仗就俘虏了敌方800余人,歼灭了刘士毅的两个团,我方乘胜追击占领宁都,与赣西地区的红军第二、四师团会师,几经辗转重要完成了战略转移,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也相继建立。这时起,粟裕就开始了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斗争,多次参加了反”围剿“的战役和战斗。经过四次反围剿,粟裕在毛泽东、朱德的直接领导下,学习了许多让他终身都受益匪浅的道理。通过战争的实践,他开始学习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运动战、歼灭战等众多战略战术,他认识到战争有其自己的规律,根据交战双方的军事水平找到这个规律就是克敌制胜的最佳办法。

文章图片3

1933年11月,粟裕担任新成立的红七军团参谋长兼第二十师师长,在军团长寻淮洲和政委萧劲光的指导下开始进行第五次反围剿的任务。八角亭一战,粟裕部情况十分不利,腹背受敌,敌方飞机坦克轮番进攻,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粟裕依然顶住了压力,趁黑突出了重围,顺利完成任务。

在多次反围剿任务中,面对敌人多次进攻,粟裕选择了游击战的战略去面对,没有因循守旧照搬过去的经验,他提出了“敌进我进”的战略方针,让我军主力部队主动出击跳出包围圈,在浙闽边界与敌军周旋,积极地进攻。这样的战术也让他的部队进退自如,给附近的国民党军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这时粟裕又展现出了他极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水平。1937年期间,粟裕率部周旋于闽浙地区坚持游击战时,暂时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只能通过搜集各种报纸的方式去了解当前局势。他看到《八一宣言》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意识到变化发生了,让宣传员将口号从”打倒蒋介石“变成了”联蒋抗日“。9月,社会上传出流言说“共产党投降了”“红军要被收编了”......粟裕再一次精准判断到这是国共双方合作了,他派刘享云带着一些战士乔装成国民党军直接和当地县长取得了联系,县长告诉他们:“国共合作了,红军现在接受改编成为八路军了,你们要一起开拔,去抗日了”。

文章图片4

粟裕这才准确的了解了事情的全貌,随后立马准备与当地国民党和谈改编的事宜,谈判中他坚持回到根据地,坚持保持自身完整性,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关系,保持红军游击队的独立性。国民党争论无果,最后只得全盘接受这些条件,粟裕也开始了他的抗日生涯。

伺机进攻,一战成名

根据国共两党的谈判协议,粟裕在内的南方八个省的红军以及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部来到皖南地区,正式加入了新四军的战斗序列,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4月率领先遣队向敌后方挺进,宣传抗日政策并侦察敌方动向,6月17日在镇江地区伏击日军,成功击败敌官兵20余人,击毁五辆汽车,弹药和军需更是收获颇丰,打响了新四军敌后抗日的第一仗。

皖南事变之后,陈毅重整新四军军部,在下辖的七个师中粟裕任第一师师长,他的任务是坚守并发展根据地,根据地的位置在这里。

文章图片5

粟裕将军和陈毅元帅

可谓是占据了南京、上海的卧榻之侧,成为了敌人的心头大患。为了打击这股势力,已经占领了这里的日军为此专门扶持了汪伪政权,开始扫荡和清乡行动,最先波及到的是谭震林第六师的根据地,受到了最残忍的打击,苏南地区的新四军损失惨重,余部被粟裕接收,日军主要的打击对象就变成了苏中地区的粟裕了。可在浙南被蒋介石“训练”出来的粟裕岂会这么容易中招,他的游击战术已经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你来打我,我便围魏救赵,埋伏你的补给,消灭你的有生力量。

就这样,日军前后发动过多次扫荡,粟裕就在日军眼皮子下晃,打运动战,打游击战,时间长达三年,依然没有抓到过粟裕的1师师部。反而是粟裕利用运动战的优势经常发动突袭、伏击、夜战,顶住了日军一次又一次扫荡,保留了苏中根据地。

1945年8月15日,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强力打击下,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我方也收复了华中地区大部分敌占区。但国民党集团勾结江苏高邮、邵伯地区的日伪军,企图抢夺胜利果实,拒绝向新四军投降,12月19日至26日,我方集结十五个兵团向该地区发起了全面进攻,一举歼灭敌人1000余人,伪军5000余人,这也是粟裕指挥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

文章图片6

是时,党中央下令“坚决、彻底、干净地消除一切敢于抵抗的敌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联合邓子恢、谭震林等人向中央致电参战。国民党集结兵力想要打通京浦路,粟裕提出集结主力展开高邵战役,经上级批准后,7,8纵队和苏中军区部队开始备战,就在一切就绪准备开行动之时,新四军军部却急令两纵队北上,向京浦路方向返回。

可此时地国民党先头部队第25军108师已经集结在扬州地区随时准备攻占高邮,在万分紧张地气氛下,粟裕亲自起草了长电报,将此次战斗的意义和利弊详细陈述了一番,坚持建议进行高邵战役,终于获得了上级的批准。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正是他的坚持,他的战略构想,全局的利益和战场的实际情况被盘活,为这次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展现出了他的审时度势和坚定的战略定力。

高邮地区是日伪军防守的重点,这里地势险要,南邻扬州、北扼两淮。敌人在这里纠集了重兵把守。几年过去,这里的工事林立,碉堡更是数不胜数,再加上护城河的环绕,就如一面坚不可摧的铁壁。

粟裕没有畏惧,他积极调整作战部署,把战争划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邵伯和扬泰线上的日军据点由第七纵队和苏中军区部队从南面攻打,截断国民党的北援通道和运河大堤,并派第八纵队剿灭高邮地区的外援;第二,第八纵队从北面向高邮发起总攻,歼灭这里的守敌,第七纵队负责阻援,并择机歼灭。

战斗开始,粟裕和一众精干来到前线指挥,第7纵队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发起进攻,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术,诱使敌军从南面突破伺机歼灭。高邮作战时,在他的指挥下部队避实击虚,声东击西,在佯攻炮火的掩护下集中火力寻找敌方弱点,他指挥部队:“力争偷袭,准备强攻。偷袭不成,立即强攻”。是夜,敌人在雨中被粟裕打得措手不及,高邮顺利被攻破了。粟裕再一次展现了他的指挥才能,灵活地运用了攻坚战术。

文章图片7

粟裕和楚青

力排众议,终获胜利

1948年,解放战争来到白热化阶段,国民党近两年损失300多万人,武器装备不计其数,徐州的军政大权甚至交给了能力偏弱的刘峙,企图负隅顽抗。此时的解放军总兵力已经到了280万,解放区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许世友将军更是用八天时间就打下了济南城,消灭了王耀武的十万大军,这时的党中央和毛主席绝顶南渡长江,开辟新的根据地。

这让粟裕很是发愁。他本想靠着济南把敌人来援的主力逐个消灭,从而在江北和蒋介石集团展开大决战,可没想到许世友打的太快,援军都被打跑了。研究了半个多月,他终于下定决心向党中央致电,发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的电报,并在此基础上连续违抗了两场中央的命令,并成功说服党中央和毛主席改变了决策,成功为淮海战役的发起奠定了基础。

文章图片8

1947年,粟裕(左二)在孟良崮战役前线

当时为了南渡长江开展新根据地,毛主席准备了许久,还亲自挑选了干部名单,他对此次渡江下了极大的信心,可几次电告粟裕,对方就是不听命令,几次下来主席有些生气了,要求粟裕当面陈述,粟裕准备了良久,在此之前更是下了一步好棋——他给刘邓发了一封电报,争取他们的支持。

中央和主席命令粟裕下江南,主要目的就是将中原的主力撤回江南,从而减轻刘邓在中原地区的压力,粟裕发出电报希望刘邓支持自己,并将理由清晰明了地列举了出来。

第一,我相信中央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也是认可的,我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

第二,可这10万人的军团进入新区,伤员怎么办,指战员们有想法怎么办?这样子战斗力会下降的。

第三,华野的重装备是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这次渡江连补给都没有,那这些重装备怎么办呢?丢掉又怎么打攻坚呢?

第四,10万的精锐,粮食又怎么办,要跟老百姓抢吃的吗?这样怎么获得新区百姓的支持呢?

第五,就算我们进入了南方,一没有补给,二没有纵深和百姓的支持,不见得会吸引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反而我们走了,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会更疯狂地围追堵截你们。

第六,我们应该一起在中原打仗,打歼灭战。当然主席的意见和想法是非常对的,只是我们派游击队、派侦察营去发发传单,搞搞根据地建设,慢慢来是不是也很好呢?

第七,对于我所说的大型歼灭战,我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计划和目标,接下来是我的详细办法。

最后,这全都是我个人的意见啊,我可没有拉帮结派,我也不是一定违抗命令,对于渡江我们也一直在积极准备,也请您再想想啊。

文章图片9

果然,电报发出的当天刘邓就同意了,他们向中央致电支持粟裕的想法,毛主席这才同意粟裕前往中央当面陈述,才有了后来的城南庄会议。

会议过后,毛主席彻底认可了粟裕的分析并将华野的军政要务全权交给粟裕负责。

此后,粟裕神鬼莫测的指挥能力和军事上的天赋人尽皆知,他在此后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屡立奇功,成为开国将军之首,获得了“军神”的称号。

老骥伏枥,拳拳爱国

1951年11月,粟裕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掌管军队建设工作,始终将重点放在军队指导思想和国防建设之中,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建议和措施,并亲手实现。

1954年9月,粟裕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开始了主持总参谋部全盘工作的重任。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以表彰其为新中国和人民做出的突出贡献。

文章图片10

粟裕将军退居二线后,即使身体状况极差,他依然关心着党国家事业,直至1982年2月5日逝世,享年77岁。

粟裕将军的一生是传奇般的一生,他出身富裕,却立志为穷苦大众做斗争;即使长时间不被重视,甚至与中央丢失联系,他依然走在前线,用自身的智慧和胆识生存了下来,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大将,是我们应该尊敬并铭记的国家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