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汇报中如何给领导“报忧”?

 一兵个人图书馆 2021-10-02
原创 木木谈写作 木木谈写作 4天前

任何一项任务都不可能完成得十全十美、毫无问题。在给领导汇报工作时,我们首先应本着对历史、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既反映成效,也如实报告存在的困难或问题。

然而,在工作中经常看到有的地方或朋友总是“报喜不报忧”。即便有的汇报中提到了困难或问题,一般也是这几种套路。

套路一:笼统含糊

       如“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工作还有差距”。有差距,是永恒存在的,可谓正确的废话。但到底是什么差距,多大的差距,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深层次问题”是哪些?等等,却故意避而不谈。

套路二:反话正说

如“机关作风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等等。明明应该直接指出问题,他偏要把问题从正面来说,等于什么也没说。对于任何一项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提升”永远都是需要的,也永远都是对的,也相当于是正确的废话。

套路三:避重就轻

        问题说是说了,但说的时候故意不抓住关键、抓住本质。比如某项工作没有做好,明明是决策失误的问题,偏只说工作方法上的问题;经济发展缓慢,明明存在不少主观因素,偏只强调客观因素。比如工作措施落实不好,偏偏强调是“疫情影响”。明明是统计作假,却强调是审核把关不严等。

套路四:缩小限定

        在问题前面加上不少限制词,如“有时对干部作风建设抓得不力”“有的地方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偏向”。就好像本来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出于需要硬要找出一点问题来一样,反正说不说都无所谓,谁都不得罪。

       现在的领导干部非常睿智,强调要坚持“结果导向、问题导向”。特别是诸如环保、安全、审计等方面工作,都是不表扬人的,直接从问题入手。因为这些方面一旦表扬,大多要出事。

        因此,在工作汇报时,既要“报喜”,也要学会“报忧”。那么,如何巧妙给领导汇报困难或问题呢?

       第一,把握时机。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或困难时,应及时主动汇报,而且要善于抓住领导的时间空档,见缝插针、恰到好处,千万别在领导最繁忙、最紧张的节骨眼上“凑热闹”。这当中,有一类不能等,就是出现重大事故、重大失误、重大损失时,一定要第一时间汇报,迟报、瞒报、漏报等,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其责任也就更大。

       第二,把握轻重。在众多的问题和困难中,要掂量一下轻重、把握分寸,选择领导最关注、影响最大、涉及面多的去汇报,不要大大小小一股脑儿汇报,让领导认为全是问题,进而质疑汇报者的能力水平。

     当然,汇报问题时,也要善于用积极的词汇去表达,在反映问题的同时,多强调采取的积极措施和取得的积极效果。

       第三,把握方式。汇报问题要注意方式方法,有的问题只需要汇报汇报处理结果,有的问题则需要重点汇报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有的则需要提出对策建议请领导决策。需要指出的是,注意不要把推断的东西,汇报成已经发生的东西,以免影响领导科学决策。

       这里温馨提示朋友们,汇报问题尽可能一次性汇报完,不要一会儿一个问题,一会儿又冒出一个问题,而汇报成绩又是另外一回事,可以多分几次汇报,让人感到好事连连。


       第四,把握对象。听汇报的领导,有直接领导,有分管领导,也有主要领导,甚至是上级党政的大领导。不同的对象,汇报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比如,分管领导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向更高级别的领导汇报。

       最后要提醒的是,在汇报前,一定要综合各方面情况思考好,深挖根源,理清思路,把问题点准、点够、点深、点到位,做到一句中的,避免啰啰嗦嗦,不着重点。

—— E N 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