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应用之苦酒汤医案|苦酒|咽喉|半夏|中药

 笑天王子abc 2021-10-03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导读
邪热与痰浊阻闭咽喉,致使咽部损伤,局部肿胀或溃烂,痰热闭阻,波及会厌,局部肿胀,使声门不利,则不能语言,声不出。治以苦酒汤,清热涤痰,消肿散结,敛疮止痛。
点击播放 GIF 0.0M
组成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安火上,令三沸,去泽,少少含瞧之。不差,更作三剂。
方义
苦酒汤由半夏、鸡子清、苦酒组成。方中半夏涤痰散结,鸡子清甘寒清热消肿,苦酒消肿敛疮。半夏得鸡子清,有利咽之功而无燥津之弊,半夏得苦酒,更能辛开苦泄,以增涤痰敛疮之力。本方的服用方法为少少含咽之,意在使药物直接持久作用于咽部,以提高疗效。
临证要点
主症:声哑咽痛,红肿溃烂,有阻塞感,甚或不能语言。
病机:痰热壅阻,咽喉不利。
治法:清热涤痰,敛疮消肿。方用苦酒汤。
医案举例
01
咽痛
聂某,女,38岁。咽喉疼痛,干燥,声音嘶哑,甚或声音全无,病程已半月之久。曾就诊于西医,服用“西瓜霜”含片以及先锋霉素I等,亦服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中药数剂,均无显效。就诊时,声音不出,以笔代言,诉咽痛干燥,饮水不多,寝食难安,检视咽喉,见咽腭弓及扁桃体明显充血,舌质偏红,考虑风热上攻,用《温病条辨》银翘马勃散,药后症有好转,但不日又复如初,后追问患者时咳少痰,自感咽中有物,以咳为快。断为痰热郁结于喉,遂改用《伤寒论》苦酒汤治之。嘱患者取鸡蛋大者一枚,在其尖端破一小口,取出蛋黄及少许蛋清,用法半夏5g捣碎放入蛋口,以醋加满,置于铁丝环上,用火烤蛋壳,令醋煮沸,去渣,微温徐徐含咽,1日2次,2剂则痛减声出,5剂而诸症若失,语言如常。(《伤寒论通释》第343页)
02
失音
王某,男,16岁。该患者为晋剧演员,于就诊前2个月突然失音,语声全无,曾经喉科诊断为声带水肿。肌注青、链霉素,以及服用清热消肿利咽之中药6剂,皆无效。经用苦酒汤1剂以后,声音豁然嘹亮。共服3剂痊愈,以后概未复发。[经方发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03
慢性咽炎
王某,女。海军某部队医院护士。经海军某部队医院诊断“慢性咽炎”。症见:咽喉疼痛,声音不扬,神疲乏力,苔白腻,脉细而滑。查:咽部无红肿,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后壁淋巴细胞增生。观前医均用大剂银花、连翘、板蓝根、牛蒡之属,或玄参、地、麦之类。据证求因,咽喉乃少阴枢机出入门户,患者初感风热,未能及时开泄,过投寒凉,寒客少阴,真阳受遏,阳郁化热,循经上逆,故病咽痛,若再投苦寒遏郁之,则邪盛正孤,如陷重围,必急投温散开通之剂,以通营卫,畅气血,鼓锐气,抵病巢,破重围,方用半夏散及汤:半夏12g,桂枝9g,甘草6g。嘱其频频含咽,每天1剂。药后复诊。自诉:药含入口,顿觉爽快,神情舒展,守原方再服10剂而愈。(彭万年《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3:8)
现代临证
苦酒汤主要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部红肿溃烂的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失暗、食道炎等病证。只要辨证属于痰热壅阻咽喉者,均可用此方加减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