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人呓语】课堂实录——二单元:议论性文章大单元教学(第二课时)

 行人呓语 2021-10-03

第二课时  教读——找出问题及观点(论点)

再回首

自读四篇议论性文章,扒出梁启超、雨果、利哈乔夫与毕淑敏四位大家发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对此,他们提出了什么观点?    

【教师导语】

再回首,大家是否按老师的布置自读了课文呢?

课堂实景:学生稀稀拉拉表示读了一两篇,没有读完。我理解他们的“不完成”,这毕竟是平行班的常态,我已很习惯,我对布置的作业从来不抱什么希望,我也不生气,我努力在课堂上让学生一一落实,对此,我要求学生全力以赴。

“没读,对吧?课堂上读也是一样的。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梁帅哥!”

课堂反应:语至亲切,让人难以相信,学生游疑老师要放大招惩戒之时,突然听得认识梁帅哥,简直有点小雀跃。

认识“帅哥”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著述宏富,《饮冰室合集》148卷。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九个子女皆俊才,长子梁思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林徵因,即长媳。

课堂实景:

学生齐读梁帅哥履历后,我提示:是不是要把标红的部分要记一下笔记呢?一想到上次周周清考范仲淹的字与谥号,他们都居然填错,我真是深有余悸。课堂还是需要强调一下。为了强化记忆,我提示式抽背。并表示,但凡提到梁任公时,不知道是梁启超本尊,一律是没有文化表现。记住:提升文化逼格的方式之一,就是背名人字号!!!

与此同时,我不怀好意地问学生:你对梁任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答:九个子女。师生开始时对眼神。哈哈大笑!尽在不言中。

那是第一节课,学生精神状态也不太好,为了拉升一下兴趣,进入学习状态,我拉长了课前导入,故作玄虚道:梁任公最喜欢的是老来得女的小闺女,他甚至会撒娇!为了表达对异地求学女儿的思念之情,他在信的开头和结尾会写上什么内容呢?请你猜一猜。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然后议论纷纷,有说“亲爱的女儿”,有说“囡囡”,有说“丫头”,有说“宝贝”的,当我公布答案的时候,他们一下子轰然,居然是“亲爱的小宝贝”。接下来,我告诉他们,信结尾处梁任公更新潮,直接给女儿来一个:“宝贝,爱你哟,么么哒!”有一个班学生居然猜中了,我对此表示了肯定。这一条名人轶事来源于课外阅读,其实我记得并不太清楚,为了提升学生状态,我就瞬间开启了即兴发挥模式。目的只一个,我的课堂,他们必须全部属于我的“臣民”。

接下来,我终于滑拉出PPT的下一句话来:1922年8月,梁启超受邀前往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作演讲——,而“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这个学校的历史——

学校简介

    1917年5月,黄炎培联络教育界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等48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研究、倡导、实施职业教育的全国性的教育团体。职教社成立同时,1918年9月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成立。

    这是一所主要为工商业界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全日制职业中学。先后开设铁工、木工、搪瓷、钮扣、商业、机械、石油机械等科,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等口号原则。在教学中,采取半工半读、工读结合的学制,既注重学生职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又强调学生优良职业道德的养成,要求学生具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

1. 学生默读。

2. 师生交流:我提示,这是不是有点类“新东方学校”?学生表示,这是“蓝翔技校”!他们是对的,我肯定,“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是“蓝翔技校“的老祖宗。

3. 教师启迪:去这样一个中职校作演讲,跟去清华大学作演讲,演讲内容会一样么?另外,大家要注意梁启超作演讲的时间是1922年,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成立于1918年,也就是说,这可能是该职业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

4. 学生反应:学了四年的中职本科?对于他们的计算能力,我表示叹服!

学生活动一

交流讨论:当梁启超先生收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邀请,他会思考哪些问题?

学生发言:凭回忆,大体如下:

1. 收到这个演讲邀请,梁任公首先考虑的是:去还是不去呢?可不可以不去?(这是17班的贺俊秋同学答案,我示之以白眼。)

2. 梁启超可能想,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要去给他们宣讲一下我的人生经验,帮助他们避开一些人生挫折。(19班谢同举同学发言)

3. 思考一下演讲的具体内容。

教师点拨:部分同学的思考,已经贴近了大师的心思,受邀前往演讲,肯定要考虑一下邀请方的诉求,对方学校的诉求是什么呢?无非是请你去解决一些问题的。为什么邀请你呢?无非是你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作为梁启超本尊,他肯定需要作如下的思考:投影

参考答案:

演讲的对象:职业学校第一届毕业学生

演讲的主题:他们的问题所在?他们的期待何在?针对他们问题,我的观点是什么?

演讲的内容:使用哪些具体材料?

演讲的效果:如何才能亲切感人?

【学生活动二】

1. 自读梁启超先生演讲。

2. 假如你就是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听了演讲后,你接收了梁先生哪些观点,有何收获与启迪?

学生自读:8分钟

学生发言:

1.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2. 凡是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3. 要劳作,因自己的才能、境地,把劳作做到圆满,就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4. 不光要敬业,还要乐业。

5. 有学生谈到自己的收获,比如工作要勤勉,有些学生谈启迪,甚至略略偏离演讲内容。

教师点拨:

从大家的发言看,对于梁任公的演讲,多少都有点收获,都能抓住他演讲的一个观点。不过,同学们的收获有点类站在台下听年级领导的宣讲,关键信息没有准确把握,入脑入心的信息,有点支零破碎,观点呢,只逮住一麟半趾。读完梁公演讲稿,大家至少应有以下几方面(投影)——

收获与启迪

1. 我要不要找工作吗?

2. 我找到工作后,应该对工作持一种什么态度?我尊重工作吗?我有职业精神吗?

3. 我能在工作中寻找出一点人生的乐趣吗?

【与大师同行】

教师点拨:梁启超的演讲,即为针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问题发表演讲,在课文第五段最后一句话里,他作了明确的提示,请大家齐读: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在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概括他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业”。教师投影:业

教师提问:在梁启超讲演正文之前,他首先谈到关于“业”的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有业之必要。教师投影:有(无)

教师提问:在谈了“有业之必要”后,梁启超重点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学生回答:敬业与乐业。教师投影:敬业   乐业

教师提问:你如何理解这个“与”字?

学生发言:一部分学生表示,表并列。“与”字提示了对待“业”之态度,既要“敬”,还要“乐”。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表递进。“业”首先要“敬”,在“敬”业的基础上才进一步“乐”业。即最终在工作中找到人生的乐趣。化苦为乐,苦中作乐。

教师提示:我认为这两个观点都有道理。“与”字,从结构上看,表并列关系,没错;从语意上看,“乐业”在“敬业”的基础上,表递进,也可以。梁启超紧紧扣住中职生问题一本正经地谈,严肃认真地谈,中职生能接受吗?(投影三问题)“要不要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如何在工作中挖掘一点人生乐趣?”为了加强亲切感人效果,梁启超最后怎么做的?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学生读后,我投影提示:“敬业——责任心;乐业——趣味”

【学生活动三】

要求学生确定全文层次,完成对梁启超演讲稿行文思路的再次梳理,把握文章结构。

学生确定:全文总分总结构。具体如下:

一、提出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1)

二、论证过程:有业的必要性(2-5)敬业的重要性(6-7)乐业的重要性(8)

三、总结全文: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人类合理的生活就该敬业、乐业。)(9)

【归纳总结】

再次强调课堂关键词两个:“问题”——“观点”。提醒学生,我们通过情景代入法,寻找到问题所在。大家切身处地替梁启超作了演讲前思考,同时也充任了一回中职生,感受了大师的演讲风采。明确了演讲的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演讲围绕核心词“业”铺开论述,有业是前提,重点论证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为了增加亲切感和说服力,梁公还现身说法,提示“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将工作提升至人生趣味,鼓励中职业在工作中寻到人生的乐趣。

在梁公的演讲中,另外还有一些观点,比如他认为“凡是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他认为“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对于他的这些观点,你认为有无必要作一下审视?你赞同他的观点吗?(努力给课堂留白,以给学生营造更大的思索空间,将课堂学习内容延伸至课外……)

【教学反思】

1. 情境体验法。学生走近梁启超,与大师一起思考演讲问题。角色扮演中职生,读梁启超演讲稿,谈收获启迪。一下子将艰涩的演讲稿思路迅速理清,并且跳出略显高深难解句子的拘禁,扣住演讲的核心:问题与观点。

2. 总有一二学生,比想象中的更聪明,对于梁任公演讲前的揣摩比较贴切,思考问题有一二到位处。入情入境的思考,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效果不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