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社光教授应用补土伏火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经验

 MSFC 2021-10-03

高社光教授认为正气不足,内伤脾胃是口腔溃疡发病的内因,外邪侵袭是诱发、加重本病的重要因素,其病机主要涉及脾、肺、肾三脏。《蒲辅周医案·口疮》篇日:“口腔溃疡为病,一由胃火,一由脾热,脾热者采用封髓丹加味治疗,考黄柏泻相火而清湿热,甘草补脾胃,清热解毒,乃补土伏火之方,土虚则浮火上炎,常用于多年反复发生的口疮,脉虚者屡效。可见蒲辅周也认为该病与脾有关,脾开窍于口,其为病,一由胃火,一由脾热,发病原因是由于土虚,浮热上炎所致。

顽固性口腔溃疡产生机理为劳倦,饮食内伤脾胃,清阳下陷,导致谷气下流,壅于少阴,引动少阴阴火“上乘土位”,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其治用甘温保元之剂,以升为降,以补为泻,即“补土伏火”之法。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日:“岁金不行,炎火乃行……民病口疮”,《杂病源流犀烛》谓:“人之口破,皆由于火”。可见,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是为本,火热上蒸于口发为口疮是为其标。高社光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研究,强调其病理机制主要一为阴火,一为脾虚,脾胃得后天之气,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津液生化之源。《素问·五常政大论》日:“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故脾胃宜养、宜和而不宜伤。若饮食、劳倦内伤脾胃,则会导致谷气不能得到运化,水谷精微不得以输布,谷气溢流至下焦,蕴为湿热,从而造成少阴阴火上冲,而出现一系列阴火症状,如纳呆、胸满,低热,二便不调,口燥,齿衄等。这种由脾虚阳陷导致的阴火,以甘温保元之剂,采用以补为泻,以升为降的方法,才能使阴火下降而复其位——即所谓“土厚则火敛”。

2.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从补土伏火入手遣方用药

高社光教授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运用补土伏火法,选方“封髓丹”加减,经验方药物组成为:炒黄柏、砂仁、甘草、天冬、熟地黄、人参。方中炒黄柏为君、苦能坚肾、益肾水之不足,同时又能泄膀胱之相火,制阴水之泛滥,阳得阴潜,则龙火不至上腹,以甘草、砂仁水土合德,通三焦,纳津液,纳五脏六腑之精归于肾,同时又能温运脾土。蒲辅周认为:“甘草与砂仁相配伍,有补土伏火之效”。人参、天冬、熟地黄相合,养阴益气,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砂仁行气和胃;天冬、黄柏滋阴降火;炒黄柏清火泻下焦湿热,甘草甘温补脾胃调和诸药。方中天冬、人参、生地生津益气滋阴,三者配伍,实为“天、人、地”相应矣;诸药相配,利用药物相反相成之作用,在甘寒药中反佐砂仁导上浮之阳气下行,在养阴药中佐加甘草温中健脾,县有降实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而不燥之功效。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无论虚实均可获良效。临床辨证论治切不可重用清热解毒之品,以防苦寒败胃,使脾胃受损,导致病情加重而缠绵难愈。

3.

高社光教授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辨证经验

中医辨证应以虚实为纲,实证以心火亢盛、胃热炽盛多见,虚证以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久病多夹瘀。并结合辨证论治进行加减,临床上高社光教授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主要辨证如下。

3.1

实火型

3.1.1

心火上炎、心火亢盛型以舌尖部位出现溃烂,局部红肿、疼痛为主症,伴见心胸烦热、少寐、口渴、小便黄等心火亢盛的证候。治以清心泻火之法,选方三才封髓丹加生地黄、淡竹叶、黄连、肉桂、骨碎补、川牛膝。

3.1.2

胃热炽盛型

以牙龈或颊部溃烂、肿痛为主症,伴见口臭、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冷饮、大便秘结等胃热炽盛的证候。治以清胃泻火凉血之法,选方三才封髓丹加黄连、生升麻、当归、生地黄、牡丹皮等。

3.1.3

肝胆湿热型

以舌边部位出现溃烂,局部红肿、疼痛为主症,伴见胁肋胀痛灼热、口苦、小便短赤、或阴囊湿疹、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肝胆湿热的证候。治以清利肝胆湿热之法,宜三才封髓丹加龙胆草、栀子、黄芩、川木通、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等。

3.2

虚火型

3.2.1

脾肾阳虚型顽固性口腔溃疡久治不愈,口疮多在颊膜,口疮数量少,周围不红肿,或暗红微肿,常伴有神疲乏力,纳少便溏,形寒肢冷等。根据《脾胃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的理论。认为脾之经脉连舌根,散舌下。若脾胃虚弱,土虚则浮热上炎,熏蒸于口而致口舌生疮。治宜温补肾阳,兼补脾气,宜三才封髓丹加四君子汤或右归丸等药。

3.2.2

肾阴虚型

口腔粘膜溃烂,局部微痛,伴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肾虚火动的证候。治以滋阴降火之法,宜三才封髓丹加知柏地黄汤并女贞子、旱莲草、煅龙骨、煅牡蛎等。

3.3

兼夹痰瘀

临床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机中虽以火邪治病为主,但是由于患者体质不一,常间夹有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存在,使病情错综复杂,缠绵难愈,临床可加三才封髓丹加用温胆汤治疗或血府逐瘀汤治疗。

3.4

阴虚血瘀型

久患口腔粘膜溃烂,伴见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唇暗或两目黯黑,月经量少,甚或闭经,伴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阴虚血瘀的证候。治以活血化瘀,滋阴清热之法。临床宜三才封髓丹加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等药。

3.5

阳虚寒凝型

口腔粘膜溃烂、疼痛,久治不愈,可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增多、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宜温阳散寒、补血通滞,宜三才封髓丹加熟地黄、鹿角胶、炮姜、肉桂、麻黄、白芥子、赤芍等药。

4.

典型案例

患者,女,57

岁,诉自幼年开始常复发口腔溃疡,且逐渐加重。10个月前患者口腔溃疡复发,舌面糜烂,难以忍受,辗转就诊于邯郸、石家庄、北京各大型医院,均未取得满意疗效。2011年9月,患者来邯郸市中医院国医堂就诊,高社光教授接诊,仔细查体并询问病史后考虑:患者口干咽燥,心慌气短,胸脘满闷恶心、纳呆、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脉沉弦细数,舌体瘦、质红,舌面光红如镜,糜烂如粟点。辨证:火伏太阴,上炎于舌。治法:益气阴、温脾阳、泄阴火。处方:三方封髓汤加减。

药物给予:天门冬15g

、生地黄15g、太子参15g、砂仁6g、黄柏15g、知母15g、桂枝10g、赤芍药15g、防风12g、炒栀子15g、蝉蜕10g、僵蚕10g、片姜黄12g、酒大黄8g、炒酸枣仁20g、甘草15g,7剂,水煎服,每天1剂。并嘱患者用养阴生肌散加凉开水调成糊状,然后用消毒棉签蘸少许药粉,轻轻涂在溃疡面上,并稍加按压,持续约10~20秒,每天3次。

用药7

天后,患者症状稍好转,仍口干咽燥、纳呆,不伴便秘等不适,治疗上上方去砂仁、酒大黄、桂枝,加麦冬25g,焦三仙各25g,全蝎10g,牡丹皮15g,复用药7天后诸症好转。

方中重用生地黄凉血滋阴以制心火,大黄通腑泻热,黄柏苦能坚肾、益肾水之不足,同时又能泄膀胱之相火,制阴水之泛滥,阳得阴潜,则龙火不至上腹,以甘草、砂仁水土合德,通三焦,纳津液,纳五脏六腑之精归于肾,同时又能温运脾土。太子参、天冬相合,养阴益气,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诸药结合实现“天、人、地”相应,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着。高教授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同样注重局部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局部治疗的方法和药物除养阴生肌散外,高教授还常采用的中药散剂如冰硼散、锡类散、云南白药、蒙脱石散、三七粉等,局部治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损部位,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近年来,虽然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中医药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痛苦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但高教授还经常教育学生,中医对于顽固性口腔溃疡的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口腔溃疡以火邪治病为多,每个医家依其经验、体会、认识的不同而使用不同方药进行治疗,其辨证分型有待规范化。作为临床医生应该取众家之长,学以贯用,综合治疗,并逐步完善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治疗方案,规范其中医辨证分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