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的手擀面

 灵璧家园 2021-10-03

妈妈的手擀面

文/程大康

   妈妈年纪大了,自理能力越来越不行了。今年只要回老家,妈妈如果想吃面条,都是我和面擀。看着粗细不一的面条,就会想起妈妈的手擀面。

   儿时虽然不缺吃少穿,但是在我的记忆里每天能吃上一顿麦子面条特别高兴。那时候收到家的麦子除了交公粮留麦种之外,剩下的就寥寥无几了。

   手擀面在当年是全家人特别喜欢吃的饭。那时候每天晚上吃一顿手擀面,吃剩的到了第二天早上热了我们都争着吃。小时候依稀记得妈妈为了节省时间干地里活,晚上做白芋面煎饼到半夜,能够全家吃好几天的。难得吃上一顿手擀面,偶尔吃上一次麦面和大黍黍面花圈馍,也算是改善一下伙食了。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开始养生, 到市场上买白芋面馍和大黍黍面吃,可我却再也不想吃它了。

  儿时每年的初夏时节,小麦上场晒干后,爸爸就把最好麦子留交公粮和种子,剩下的才是我们吃的。种好夏季作物,妈妈就开始掏麦子,晾干,拉到街上机成面粉,我们盼望已久的手擀面又可以吃到了。当妈妈把面粉放入盆时的那一刻,我们姐弟几个都围在她身边,心里乐滋滋的很兴奋,几双眼晴瞄着她那利索的双手。

  擀面前,母亲先用温水调和面粉,右手加水左手在瓷盆里搅拌面粉,水加得差不多时,再用双手捏揉至面块团不干不湿时,拿起放到桌面上,双手再继续的用力揉捏面块,揉捏的同时还时不时的拍打几下面块团,直至面块团感觉有拉劲韧劲时,再用擀面杖把面块团压扁压平后卷上擀面杖。这时真正的擀面就开始啦!妈妈双手扶压在擀面杖上的面皮,手势不轻不重的,哒、哒、哒的擀抹几下,把面皮摊开撒上一层干面粉,把面皮再卷上擀面杖,擀擀转转,转转擀擀,反反复复,擀至面皮面积的边沿接近擀面杖的两头时,面皮也就擀好。接下来,妈妈双手提着擀面杖的两头,提向桌面的两个斜对角,把擀面杖上卷着的面皮慢慢的摊下桌面,撒上一层薄薄的干面粉,再反复来回的折叠,直至面皮叠完,再用手轻轻抹下重叠的面皮,然后切面。妈妈切面的时候,我会趁她不注意偷偷地揪上一根玩,如果被发现会挨一顿骂。妈妈切面技艺特别好,一杖面切下来,粗细的程度基本是一样的,手擀面不宜切得太粗太宽,但也可根据家人的喜好,来切细切宽。

  记得小时候吃的手擀面,从未吃过干吃面和炒面,如果这样吃,数量是不够的,因家里存储的面粉并不多,需细水长流,所以我家每次吃手擀面,基本上全是汤面。

  汤面里最多的是青菜、萝卜、白菜、豆芽。夏季青菜很少,就苋菜下,苋菜有红色绿色之分,一般下汤面用绿色苋菜,有时用丝瓜葫芦。我最喜欢吃鸡蛋面条,可是家里鸡下的蛋多数卖了换零用钱。妈妈过一段时间让我们吃上一顿鸡蛋面,每次吃就像过大年一样。冬季大雪纷飞时,无法去地里弄菜,清水下面,咸菜拌在里面也是很好吃的。

  妈妈的手擀面,吃在嘴里感觉滑爽爽韧质质的,咀嚼时很有滋味,润滑可口,味感极佳!家乡这一风俗习惯延续到今天也未改变,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花时间去做手擀面,大家都嫌费事、费时、费力。主要市场有现成的面条摊,价格也不算贵,想吃的时候就去买。

  妈妈一直都是用手擀面,因为年纪大的原因不能擀了,但妈妈的手擀面那独特的味道,却永远铭记在我脑海深处。


 

作者:程大康


全网知名写手,灵璧家园优秀作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