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满月前,5种生理现象像生病,妈妈别瞎处理,害了孩子

 新用户4007HIiG 2021-10-03
文|菁莹
作为家长懂比爱更重要!
孩子越小越脆弱,特别是刚出生的新生儿,就连抬头都困难,只能通过自己先天带来的一些能力求生,天生的吸吮反射让孩子学会自己吸吮母乳,天生的觅食反射,让孩子饿了知道找东西吃。
这些天生的本能只能是求生存,而最终孩子能不能养得好,最主要还要靠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和照顾。

新生儿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这特殊的5个生理现象,妈妈要了解

一、生理性黄疸
第8版儿科学:85%的足月儿和绝大部分早产儿在新生儿期会出现暂时性总胆红素增高,幸好大多是生理性的。
10个孩子9个黄,很多妈妈都经历过,孩子出生后三天发现皮肤黄疸的情况,孩子就像一个小黄人,这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的胆红素生成过多,但是肝肾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比较弱,导致这些胆红素堆积在孩子的体内,引起了皮肤黄疸的情况。
出生三天的时候,大部分孩子还会在医院,医院会通过仪器检测孩子黄疸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孩子黄疸的数值来判断需不需要照蓝光或者其他的处理。
生理性黄疸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并不是特别大,这些孩子能喝奶能睡觉,能拉大小便基本问题就不大。
妈妈要注意:
晒太阳去黄疸的方法已经被质疑,新生儿期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不建议抱着孩子在太阳底下暴晒,会伤害孩子的皮肤和眼睛。
生理性黄疸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多让孩子喝奶,多让孩子拉大小便,才能让体内多余的胆红素慢慢地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
二、生理性体重下降
孩子出生的时候医生都要称体重,出生的时候有3.2公斤,结果到了孩子出生后第3天体重却变得只有3.1公斤?为什么孩子每天都有喝奶,体重却下降了呢?
很多妈妈还以为是母乳不足着急得团团转,殊不知这是孩子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孩子在胎儿期虽然没有通过自己的嘴巴吃东西, 脐带会源源不断的给孩子提供营养,所以在胎儿期孩子的肠道里面都会储存着一部分的胎便,而且身体在羊水中浸泡,水分也非常的充足,生出来之后孩子一般会在出生后24小时排出胎便,胎便的量比较大,一般都有100克左右。
孩子身体多余的水分也会通过各种途径挥发。
而孩子喝进去母乳的量并不多,所以在出生一周之内,孩子的体重会不断的降低,一般会在出生后第7天达到体重下降的最低点之后,孩子的体重开始飞速增长。
妈妈要知道:
孩子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是出生体重的10%,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代表着孩子母乳不足,一定要引起警惕。
三、生理性溢奶
孩子喝饱奶之后,妈妈把孩子放到肩膀拍拍奶嗝,没想到打一个嗝出来的时候,孩子还吐了一大口,奶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孩子在新生儿期,他的胃呈水平状的,加上跟食管相接的入口比较松,而跟肠道相接的出口比较紧,就会导致孩子胃里面的奶容易反流到口腔吐出来。
妈妈要知道:
喂完奶之后不要用力地要抱孩子,防止胃里面的奶吐出来。
孩子吐完奶之后精神状态好,而且体重也在正常的增长,说明是生理性的溢奶,不用过于担心。
如果孩子吐奶非常的严重,而且体重增长不良,那要警惕,可能是过敏导致的。
四、生理性月经
生过女宝宝的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一惊一乍的经历,孩子出生后4天5天左右在换尿不湿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尿不湿有一点红色的,妈妈还以为孩子受伤了,拿个电筒照来照去,却没看到一丁点伤口。
原来孩子是因为从妈妈体内带来的激素。影响到子宫内膜真厚脱落形成了假月经,而这种假月经是一过性的,大概也就是有一点点红色的血。
妈妈要知道:
无需特别处理会自然恢复。
五、生理性乳房发育
孩子出生一周左右,很多妈妈会发现无论男孩女孩胸部会变得肿胀,这也是因为孩子在出生的时候,从妈妈体内带来的激素所影响的,引起乳房一过性的发育。一般过几天就会自然消退。
妈妈要清楚:
不要去挤,不要给孩子乱用药,都是生理现象。
妈妈爱孩子毋庸置疑,但不少的妈妈却以爱为名在伤害孩子,希望每一个妈妈都要多学一些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知识,做一个懂孩子的妈妈,才能更好的爱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