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伴旅】 史上最全!多发性骨髓瘤联合用药方案整理

 医伴旅 2021-10-04
撰稿: 医伴旅内容团队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目前还无法治愈,随着各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新药问世,药物联用的治疗方案也不断更新。以下是整理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案。

 
1.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或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临床研究显示,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可降低肿瘤负荷,相对于单药治疗,两种药物联合后可以有效观察到肿瘤体积有明显变小,并且抑制细胞增殖从而诱导凋亡。此外,在药物联用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表现出独特的基因表达模式。
 
2.卡非佐米(或伊沙佐米或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临床研究显示,使用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体响应率都有明显提升。大幅延长了疾病的控制时间,并且该治疗方案的耐受性可控。
 
3.硼替佐米(或卡非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医疗机构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展开研究,一组使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另一组使用单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完全缓解率和深度反应率大幅提升,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4.埃罗妥珠单抗(或打雷木单抗)+来那度胺+地赛米松
 
医疗机构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展开研究,一组使用埃罗妥珠单抗+来那度胺+地赛米松,另一组则使用单药治疗,数据显示,使用该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大幅延长,总反应率提高。死亡风险降低,此外最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
 
医疗机构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展开研究,一组使用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另一组使用单药硼替佐米,结果显示该组药物联合治疗,相比于单药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免疫抑制分子水平,但是相比于单药治疗,不良反应更多,安全性较低。

6.帕比司他+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医疗机构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展开研究,一组使用帕比司他+硼替仿米+地塞米松,另一组用安慰剂,研究数据证明使用药物联合治疗的的患者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大幅提升。但是联合治疗对胎儿有潜在风险,孕妇应避免使用。
 
7.埃罗妥珠单抗+硼替佐米+地寒米松
 
医疗机构对埃罗妥珠单抗+硼替佐米+地寒米松三者联用展开了研究,研究数据表明,结果表明三药联用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显著延长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30%。。此外会出现一定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疲劳,腹泻,发热,便秘,咳嗽,周围神经病变等。
 
8.马法兰+泼尼松+沙利度胺或硼替佐米

研究数据显示,沙利度胺+马法兰+泼尼松可用于不适合移植患者的初始诱导治疗。在非移植的患者在取得最佳疗效后到达平台期再进行维持治疗。
 
9.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
 
临床机构对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联用展开研究,临床数据显示,该组药物联用总有效率明显提升,并且出现疗效时间明显缩短,临床效果显著。此外使用该组药物会出现一定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血象的影响。
 
10.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
 
医疗机构数据显示,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已经被广泛用于复发性疾病的治疗,挽救性联合化疗ORR 为30%~60%,总缓解率41%,中位PFS 为18.6 个月,OS 为28.6 个月。
 
11.地寒米松+沙利度胺+顺铂+阿毒毒+环磷酰胺+依杆泊苷+硼替佐米

医疗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计划,可以使用诱导化疗(用于破坏尽可能多的骨髓瘤细胞的药物组合)。对于适合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移植前需要进行初次诱导化疗,NCCN指南介绍地寒米松+沙利度胺+顺铂+阿毒毒+环磷酰胺+依杆泊苷+硼替佐米作为优先选择方案:
 
12.塞利尼索+地塞米松
 
医疗机构对塞利尼索+地塞米松组合展开研究,研究数据显示,对前期已接受中位7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塞利尼索+地塞米松方案可以取得26%的客观缓解率(ORR)。
 
以上是多发性骨髓瘤联合用药方案整理,联合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治疗中,两种药物、三种药物、甚至四种不同的药物进行联合应用已经很广泛。相对于单药治疗,效果更加突出,针对性也更强。但是每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同,患者应遵循医嘱,选择用药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