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齐 谢赫 宫妃醉归图 (中堂)

 泊木沐 2021-10-04

南齐 谢赫 宫妃醉归图

(中堂)

作者简介:

谢赫,南齐时代(公元479—502年)的人物画家。他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就是指出了:通过真实的描写收到教育的效果。这一理论熟悉的泛起是提高的现象。

谢赫是南朝时闻名画家,可惜今公展无画作可考,民间秘藏也是凤毛麟角,但他的《古画品录》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他在书中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几乎是中国画创作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谢赫《古画品录》中对于画家的评论的重要意义也在于留存了可贵的史料。其中他提出的“六法”论尤为出色,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他提出绘画的“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谢赫的“六法论”之重要,乃在于他作了这一收拾整顿集中的工作。

气韵生动---指画一张画的总体感觉生动与否,系画之魂。

骨法用笔---指中国画的用笔必需有骨力,所谓笔力遒劲是也。

应物象形---写形、造形。

随类赋彩---着色要分种别甚至要分季节及天气前提

经营位置---构图

传移模写---写真

六法论为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尺度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泛起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形状、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

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昆裔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尺度。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丹青见闻志》)。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不乱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此仕女图就是典型的画论精神的还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