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中的指数效应

 _八月天_ 2021-10-04

2019.04.22 22:47:56
日更第177天 图片来自rawpixel.com

和一位律师朋友Catch up的时候,她提到自己最近刚去了一趟非洲,最大的感受是:全世界为了消除贫富差距努力了这么多年,但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不会变少。

原因就在于差距是会一代代积累下去的,上一代人的教育背景、社会资源、资金积累,都会变成下一代人的起点;而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下一代人,又会把这个差距继续拉大。从这一点上来说,每个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这一点没什么好避讳的。

我想,这就是「指数效应」在生活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吧,在投资、认知、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健康等领域也都有「指数效应」的影子。

股神巴菲特就是将指数效应最大化的实例,如下图所示,可以明显看出巴菲特在50岁前的财富积累基本上就是一条平缓的直线,而到了50岁之后这条财富曲线才陡然上升。也就是说,虽然巴菲特在11岁的时候就购买了人生中第一支股票,但他的大部分财富,都是在50岁之后才积累下来的。

图片来自网络

这就是「指数效应」的最大特点:前期很长时间的增长都会是一条平缓的直线,只有在后期才会快速上升,但是一旦开始上升,其速度就要比你能想象的要快得多。

如何最大化指数效应的成果,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法:

1. 提高每天的增长率

下面这张对比图,想必很多人都有看过:每天进步1%,经过365天就会跟那些没有进步、甚至在倒退的人拉开巨大的差距。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每天进步1%与每天进步2%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2. 时间维度足够长

从巴菲特的财富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最重要的是时间足够长:如果巴菲特没有活过50岁,那么他也不会有机会成为世界首富 -- 所以想要发财致富,也得健康长寿。这也是「与时间做朋友」的意义所在:让时间把指数化的效应发挥到最大。

3. 避免负面指数效应

以上说到的例子,都是正面指数效应的应用。有正面的指数效应,自然也会存在负面的指数效应:比如每天熬夜、饮食不规律、不锻炼,可能身体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都不会出现什么异常,但是一旦到达了某个节点,身体就会以超出想象的速度迅速垮掉。所以除了加强正面指数效应的事件之外,我们还应该尽量避免负面的指数效应事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