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源故事丨延长石油点亮延安窑洞的灯火

 柒国联军 2021-10-04

延长石油点亮延安窑洞的灯火

1905年,清政府在陕西延长设立“延长石油官厂”。1907年2月延长油矿成立,是中国内陆最早开发的油田。1915年以前,年产量只有几十吨。1923年,陕西省加大了投入,在新一井获得高产油流,延长油矿年产量达到200多吨。

1935年,红军接管了延长油矿,1936年2月,毛泽东视察了延长石油厂。1944年,矿长陈振夏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毛泽东为他题词:“埋头苦干”。陈振夏是石油工业第一个劳模。“埋头苦干”成为今天“石油精神”的重要内涵。

1938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请求将陕北延长石油厂的两部钻机及其配套器材调往甘肃玉门钻井。时值国共合作期间,为了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周恩来当即表示“同心为国,决无异义,同意拆迁”,安排从延长调运顿钻打井,支持玉门油田开发。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人们用“一滴汽油、一滴血”形容汽油的宝贵,延长油矿共生产原油3155吨,加工生产汽油163.94吨,煤油1512.33吨,满足了陕甘宁边区的运输、照明、印刷需要,还以部分产品换取布匹和其他物资,支援了抗日战争。延长的石油点亮了延安窑洞的灯火,延安窑洞的灯火照亮了中华大地。
图片

资料来源:《铿锵脚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纪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