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如斯可从政也——《论语》悟读【488】

 新用户97560OBk 2021-10-05

施仁政,行王道。

《论语》第二十篇第二章:

【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

子张问孔子道:“如何始可从事政治呀?”先生说;“尊崇五美,屏除四恶,这样乃可从事政治了。”

子张说:“何谓五美呢?”先生说:“在上位的君子,第一须懂得惠而不费,第二是劳而不怨,第三是欲而不贪,第四是泰而不骄,第五是威而不猛。”

子张说:“怎样称作惠而不费呢?”先生说:“你看人民在哪方面可以得利,便在哪方面诱导他们去得利,岂不是施了恩惠给人而不破费着自己吗?你只选择可以使人民服劳的事来使人民服劳,又谁来怨你呢?求仁得仁,岂不是有欲而无贪吗?一个在上位之君子,不论对方是寡是众,或大或小,总之自己无敢怠慢,那岂不就舒泰而不骄吗?一个在上位之君子,只要衣冠整肃,瞻视尊严,便见得俨然,别人望了他生敬畏之心,岂不就威而不猛吗?”

子张又问:“何谓四恶呢?”先生说:“不事先教导人,便要用杀戮,那叫残忍;不事先告诫人,届时又忽然要查验他成功了没有,那叫专制;虽下了命令,不当回事,并不曾郑重叮咛,到期又硬不通融,故意陷害人,叫冷酷;同样是要给与人的,但在出纳之际,却多有不舍,那有失在上位者之体制,如同一经管的有司,叫吝惜。”

【悟读】

古树荫浓,甘棠花放,不劳百姓施仁政;

千秋德劭,青史名留,只苦一身布惠风。

本章是子张向夫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夫子明确强调了“五美四恶”的从政之道。

所谓“五美”是遵循规律、顺应民心、关爱社会、公平公正、行事正派;所谓“四恶”是虐、暴、贼、有司四种恶事。

本章应该是夫子政治主张之集中体现,包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由此可以看出,夫子对于德治礼治,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孟子正是对夫子"仁学"的继承发展而形成了仁政学说

仁政是仁慈的统治措施,是宽厚待民、施以恩惠、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仁学要求人格完美,道德完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道德却不断滑坡,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人们普遍缺乏精神归属感,一系列道德问题接踵而至,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不仅是“仁”之丧失的直接表现,更是传统文化失落的重要原因。故“仁”学的重拾与研究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值得为政者们深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