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小凡:端起的是酒,喝下去的却是千滋百味|杨小凡|千滋百味|小说

 王兆善 2021-10-06
酒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自人类品尝到酒的妙处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它。尤其是现代人,每个人的一生都与酒紧密相连。出生要喝喜酒,生日、升学、买房、结婚、发奖金……只要有好事、好日子,总要以酒相庆;有了烦恼、不顺、郁闷、坎坷,也要借酒消愁;即使离开了人世,人们在送别之后,仍要用酒寄托哀思。哪怕一个人一生从不喝酒,别人也会以他的名义喝酒,总之,没有一个人的一生,能与酒脱开干系。
我们为什么要喝酒呢?
酒是一个最和谐的矛盾体。由固态的粮食变成无形的液体,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水火相容。有时它让人温情似水,有时让人坚硬如钢;有时它能给人带来快乐,有时能驱散人的烦恼;有时又让人懊恼不已,有时让人豪情万丈;有时让人悲欣交集,有时又让人开阔胸襟、物我两忘。它可以让聪明的人更聪明,也可以让愚蠢的人更愚蠢。酒是英雄胆,让自卑的人找到虚妄的自信;酒是温柔刀,一刀一刀割去人的凌云斗志;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柔情百转,多少明枪,多少暗剑,多少对酒当歌,多少悲怆长天,都少不了酒的抚平、遮掩和相伴。真可谓,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我爱喝酒,又在酒厂工作生活近三十年,看多了酒场风云,见惯了酒的纵情与贪婪,体味到了它作为情感载体的绰约风姿和异彩华章。可以说,每个人每一次喝酒,都是有理由的。人们端起的是酒,喝下去的却是千滋百味、意随境迁的欢悲。
爱喝酒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事故。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中,如果没有酒的参与,或许是寡淡的、无趣的、痛苦的、无遮无掩的、毫无生机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喝酒的理由。
有的人,喝了一辈子的酒,体味到的依然是酒的辛辣;有的人,喝了一场酒,就窥见了生命中的日月天地;有的人,只喝了一杯酒,就实现了一生的通透。众生皆有命,喝酒上高楼,一饮而尽的是杯酒人生。
这就是,我写《喝酒的人》的原动力。
《喝酒的人》
选载于2021年第五期
杨小凡小说推荐
作者简介
杨小凡1967年生于亳州,中国作协会员,供职于某企业。曾在《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十月》《钟山》《花城》《中国作家》《芙蓉》《大家》等多家刊物发表作品四百多万字,若干小说被多家选刊转载,入选各种年选上百篇。出版长篇小说《酒殇》《窄门》《天命》《楼市》,中短篇小说集《药都人物》《玩笑》《欢乐》《流逝的面孔》《梅子的春天》《某日的下午茶》等二十二部,作品曾获中国报告文学奖、安徽省政府文学奖、《中国作家》优秀作品奖、首届鲁彦周文学奖、滇池文学奖、《山花》小说双年奖、《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奖、冰心图书奖等多种奖项。中篇小说《工头儿》《总裁班》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担任电影《大药商》《风云花戏楼》编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