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拍北京南城老天桥胡同,4个时期不同面貌,为后人留下记忆

 古稀老人赵 2021-10-06
文章图片1

赵锥子胡同留学路把口

写在前面

前两天《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标志着北京老城区将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为此,特意到北京南城天桥北部的老胡同去探访,看看这一片区的情况。

这一片区:东为铺陈市胡同、西为留学路胡同;南为永安路、北为校尉营胡同,简称“天桥北片区”,属于南中轴线景观保护区。这里基本保持过去原貌,老北京味道十足,从民国、建国初期至今没有多大改变;而西面的香厂路地区,由于民国初期进行新市区建设,建造了一些民国建筑,建国后对面建立友谊医院,又做了一些配套改变,形成了各个时期建筑交杂的区域。

文章图片2

本人拍摄胡同所用地图

当年拆迁永安路以南的天桥地区,这里也曾受到拆迁波及,有要拆迁的意思,但迟迟没有进行,一直搁置到今天,估计也不会拆迁了,北京胡同里平房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基本都是大杂院,您要说居住条件肯定太差了。这一片区由于紧邻老天桥地区,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基本属于穷人地区,通过胡同的名称就反映出这一片区的情况。我曾在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0年4次到此走访,看到了胡同的变化,更是了解这一片区的情况,借此讲解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不然以后也就少有人知道了!

文章图片3

民国时期地图

一、2015年走访,胡同基本保持原貌,没有大的改变

2015年曾与胡同摄友一同到此片区走访,这里的胡同还是很少过来,保持着北京胡同的特点,灰砖灰墙,煤棚、小房见缝插针比比皆是。尤其发现这里的胡同名称其实与实际功能有着很大关系,还有许多北京的俏皮话儿源自这里,下面逐一说一下。

1、“铺陈市胡同”:一般人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一片区的南部临近老天桥,在清末民国时期,也是穷人居住的地方,基本都是打零工的光棍汉,几个人合住在大通铺的小院内,搭帮生活。为此,胡同中有很多经营“铺衬”的店铺,“铺衬”即破布头,可用于“打褙”。 “打袼褙”就是把破布头用浆糊粘在一起晾干做鞋底用,过去人都穿布鞋,布鞋的鞋底和鞋帮都要有“袼褙”做内衬的,外面罩一层好布,这要用锥子和细麻绳把鞋底纳起来,这样既结实又挺括,当然大户人家用的都是好布料来做了。清光绪时称“补拆市”或“补陈市”,民国时称铺陈市,1965年统一改称铺陈市胡同。

文章图片4

2015年拍摄铺陈市胡同

文章图片5

2015年拍摄铺陈市胡同

文章图片6

2015年拍摄铺陈市胡同

文章图片7

2015年拍摄铺陈市胡同

文章图片8

2015年拍摄铺陈市胡同

2、“赵锥子胡同”:所以,在这不远还有“赵锥子胡同”,就是纳鞋底用的锥子,千层底就是把很多层袼褙用细麻线缝在一起,当然要把鞋底穿透,光是针可不行,所以要用锥子穿一下,才能穿过针线,这样鞋底才既结实又耐穿。

据说在明朝,此胡同内有一赵姓人家开了一间专做纳鞋底用的锥子铺房,锥子坚固耐用、工艺精良,引得方圆数里的家庭主妇纷纷前来购买,特别是又挨着铺陈市胡同,而久之,胡同也因此得名赵锥子胡同,鞋不使锥子,真(针)好!”是老北京一句著名的俏皮话。

后来,有了“片懒”鞋后,方便实惠,也就没人在自己做鞋子穿了,锥子自然也就风光不再,退出了历史舞台。可胡同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9

2015年拍摄

文章图片10

纳鞋底

文章图片11

老布鞋

3、“储子营胡同”:这里还有一条“储子营胡同”,东起铺陈市胡同,西至荣光胡同,因此地为帮厨人的居住集中地,主要协助事主料理婚丧嫁娶的宴席,明朝时称为“厨子营”,民国后雅化为储子营,1965年将古佛寺后身,储子营大院并入,定为今名。

文章图片12

2015年拍摄

文章图片13

2015年拍摄

4、“大喇叭胡同”和“小喇叭胡同”:过去实际叫大腊八和小腊八胡同,在过去,穷人不管生活条件多困难,一到农历十二月初八都要喝腊八粥,祈福一年顺顺利利。估计当年这里应该是有舍粥的地方,故得此名称。小喇叭胡同也是窄的只能一人才能过去。

文章图片14

2015年拍摄

文章图片15

2015年拍摄

文章图片16

2015年拍摄

文章图片17

2015年拍摄

文章图片18

2015年拍摄

二、2017年和2019年分别走访,因势而为,古朴与现代有效结合

2019年到此主要走访了赵锥子胡同,被胡同里依墙而做的墙画所吸引,感叹创作者借势而为的创作,每一幅画面都与墙体周边环境极为吻合,好似天然而生。这里虽没有大的改动,这些点缀让人在老胡同中感受惊喜,古朴中增加一些时尚元素。同时建立了“故事商店”、“七十二影展”等活动空间,让形式与内容充分结合在一起,这是对传统生活的缅怀与致敬,更是对新生活的憧憬。

文章图片19

2019年拍摄

文章图片20

2019年拍摄

文章图片21

2019年拍摄

文章图片22

2019年拍摄

文章图片23

2019年拍摄

感受最深的就是“九湾胡同”,这应该是北京弯儿最多的胡同了,而且最窄处只能容一人通过,很难想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胡同,后来得知这条胡同的形成是因为当初有条小河沟由此通过,干枯后自然成为了一条依势胡同。据说当年的孩子在这条胡同玩骑自行车比赛,看谁一路通过车把不蹭墙,估计也是很有意思。

文章图片24

2017年拍摄

文章图片25

2017年拍摄

文章图片26

2017年拍摄

文章图片27

2017年拍摄

三、2020年走访,正在进行拆违与修缮,未来将是南中轴线景观区

1、校尉营胡同:此次走访,恰好北京街区保护得到批复,也是经历疫情之后,北京都已完全恢复正常,看到此片区正由北至南正在进行拆违修缮工作。北边的校尉营胡同,还剩下半面的胡同,看到一些临街的房屋已经腾退,正在装修。

校尉营胡同44号的宜兴会馆,这里以前是大清官周家楣的故居。周家楣光绪四年(1878年)任顺天府尹,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周家楣在任期间,设法筹集资金发展经济;惩办贪官污吏;加强捕盗营训练,强化社会治安,由此受到老百姓的广泛拥戴。他去世后,24个州县的老百姓自发集资为他在此修建祠堂。

目前大院门紧闭,无法进入一看,据说这个院子已开始腾退,期待它的新颜,能将这个大清官的故事世世代代讲下去。

文章图片28

2020年拍摄

文章图片29

2020年拍摄

文章图片30

2020年拍摄

文章图片31

2020年拍摄

2、鹞儿胡同:鹞儿胡同,真急(侦缉)

这是一条胡同名称没有说词的胡同,但是故事很多的胡同。清末时建立警察制度,外城巡警厅设在5号。其前身为清代都察院中城正指挥衙门,民国时期为市警察局侦缉总队队址,当年北京有名的燕子李三就曾与这里有关,北京老人小时候基本都听说过他的故事。胡同内还有平介、浮山、徽州等会馆,现基本为居民住宅。

文章图片32

2020年拍摄

文章图片33

2020年拍摄

文章图片34

2020年拍摄

文章图片35

2020年拍摄

当然,这里的九湾胡同已经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九猫胡同”,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生机;赵锥子胡同墙画还在,时间久了,有些失色;这一片区的南部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

按现在来看, 应该是由北向南在推进,进行拆违修缮,这一天桥老城区估计不久将展现新颜!北京南城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比较陈旧,曾进行过大面积拆迁,如今留存不多,记录这里的过去与变迁,让人们可以留下一些念想儿与回忆......

#云上京城#@头条旅游@北京城北京事儿

文章图片36

2020年拍摄九湾胡同

文章图片37

2020年拍摄赵锥子胡同

文章图片38

2020年拍摄铺陈市胡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