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辞职三个月后,我花掉父亲的退休工资”:中年八零后,开始啃老

 百万码字姬 2021-10-06

【网友投稿】

今天是我三十五岁的生日,我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银I行,把我爸的退休金给取了出来,放到我自己的钱包里。

我爸退休金不多,也就三千出头,但这也能解我一时的燃眉之急。

三个月之前,我还是一个有正经工作的普通人,月薪到手八千左右。

虽然算不上多争气吧,但至少也没有让父母为我操心过。

但是三个月之前我所在行业发生了震动,很多人所在的公司关门了,我上班的公司自然也不例外。

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抗力”。

从公司拿了“N+1”的补偿之后回到家,短暂地休整了一个星期,我就马不停蹄开始找工作。

但是很遗憾……

35岁的我,找工作开始变得困难。

给我发offer的公司,我觉得工资太低,工作时间太长。

而我喜欢的公司,却看不上我。

我看过一些文章说职场里存在“35岁现象”。

很多人,特别是互联网行业,三十岁以上的员工,若还是找基础岗位,会变得越来越难。

因为在基础的岗位上,三十岁以上的人,竞争力远不如那些刚毕业的应届生,

因为后者年轻、没有家庭负担、愿意接受加班、一定程度上还能接受老板画的大饼。

但30岁以上的员工则没那么好忽悠,而且精力、能力都有下滑的趋势。

所以公司若非是特别看重他的价值,否则公司也更愿意招聘二十几岁的。

我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从业十年,我的工作一直都是不温不火,既没有当上管理层也没有混成什么行业精英,

我就是属于最普通的员工,拿着最普通的工资。

拿着这些工资我可以供房子,养家,抚养小孩,曾经觉得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我也曾经有过危机感,想过考证,想过跳槽,也想过转行。

但到后来,往往是惰性战胜了危机感,书看了几页就作罢。

直到这次行业的“地震”突如其来,最后解聘的补偿款在三个月内很快花完了,但我的下一份工作还没有着落。

而各种账单的短信却每个月如约而至,无奈之下,我只好求助老父老母,请他们把退休金给我用一下,缓解燃眉之急。

拿着父母退i休金还房I贷的我,现在感到很羞愧。

这么多年,没有为父母做过什么;人到中年,反倒让他们来给我兜底生活的风险。

接下来我得更努力地找工作了,哪怕是月薪不如从前,工作比以前辛苦,也要尽快定下工作。

看完这个粉丝投稿,即将面临中年的小编也不禁瑟瑟发抖。

有调查显示,八零后最大的压力来自哪里?

第一位是工作压力,第二位是生活负担,第三位是社会评价。

八零后生活在一个全方位攀比的社会里,的确是压力山大。

那么,八零后中年人,如何才能尽量避免中年危机带来的生活风险?

小编提供三个角度供朋友们参考。

第一,确保你的现金流有一定的冗余。

小编有个朋友早年间迷上了炒1房,坚信房子永远都不会I跌,手里一有点钱就到处去看房子。

还把父母、哥哥弟弟的钱都集中拿过来买房,自己本身也借了很多钱,几乎每个月,都要偿还巨额的贷I款。

结果到后来房子越来越不好卖了,而前几年又碰上了,他自己的工作也变得不稳定,收入也是时高时低的。

但每个月的款都要固定的还好几万,以前还能拆东墙补西墙,但随着收入变得不稳定,资I金链最终还是断I裂了。

这种喜欢把所有钱都拿去投I资的人有个共性,那就是:

他们不喜欢把钱闲置,而是要把每一分钱都拿去“生钱”。

这样做或许会让他们赚到钱,但与此同时,他们人生的风险就变得无比高。

因为这样的人生根本没有任何的容错率,你一步都不能走错,走错了就是万丈深渊。

为什么大企业家都非常看重企业的现金流,是人家不愿意钱生钱吗?并非如此。

现金流的冗余越多,人生的容错率就越高。

为什么有的人到了三十岁,之前都顺风顺水的。

一到三十岁,碰到点失I业裁I员的事儿,就会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无法挽回的深渊,都是因为缺乏现金流的缘故。

第二,如果不想钻研技能,那就逼着自己去成为管理者。

比如本文开头的故事主人公,他十年的职业生涯,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没有勇气和毅力走出来。

最后的结果就是,到了35岁左右,其职场竞争力跟二十多岁的应届生并没有什么不同。

现代人在职场上,如果你不想去成为什么领域里的专家,那么最好尽早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

第三,中年之后尽量避免轻易辞职。

很多人工作上一不顺心就想辞职,虽然这种想法很解气,但其实辞了职,你去别的单位也一样。

对于普通人来说工作的本质就是反人性的,不论去哪家公司都没什么区别。

特别是人到中年,轻易辞职会带来很多生活上的不方便,比如社保可能会断缴,还I贷的压力增加等等。

如果很不走运地碰上了裁I员,那么千万不要被HR忽悠主动辞职,一定要到最后,把该拿到手的拿到手再走。

讨论

作为八零后你现在收入多少,你是给父母钱还是“啃老”呢?

欢迎评论区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