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乡骨干成长之“破局”——26年县乡生涯进行时(3)

 huyanluanyuya 2021-10-07

 图片

so:上期说道:县乡骨干成长之“难题应对”——26年县乡生涯进行时(2)》。从后台留言来看,反响还是非常强烈的,一些个性化的问题都已经单独交流了。同时也有很多订户要看未删节版。经与作者的沟通,还是忍痛删掉:毕竟能看懂的就会懂;而且作者还在位,很多细节容易对号入座……这年头能写又愿意分享的,少之又少。您说呢?

本期作者是本号老读者任增赣,他也是沿海地区一位县委常委,从乡镇干起,干了不少岗位。作者说看情况大概写8-12篇。今天发系列之三。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或点题,作者可以看到。这是市县领导参阅的第2235篇文章。)

 
有情皆苦,无人不怨。
 
我从未见过对现实完全满意的人,抱怨现实的人倒是很常见。对现实不满,却不愿采取行动去改变,这是多数人的选择。毕竟:抱怨比改变要容易的多。
 
我的人生经验是,抱怨几乎没有任何积极作用,而改变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做到接受现状、积蓄能量、等待机会、先发制人,就能突破现实的局限,改变自己的现状。
 
一、破局的前提:接受现状
 
自恋是人最根本的心理需求,也是人们不愿接受现实的原因。
 
过去延续成为现实,现实正在走向未来。现实作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连接点,并不能让大家满意。这是因为人心无限,而现实有限,无限的人心无法在现实中安放,这是宗教和哲学都苦于解决的问题。
 
过去虽然已无法改变,但因为信息不对称,还可以装扮,在自恋人的口中,会有大量证明自己英明神武的例子。至于自己的现状为什么不理想,那肯定是因为老天错了、别人错了。
 
未来虽然有无限可能,但终将到来。自恋的人会恐惧未来,他们害怕如果自己采取行动,当未来到来时,会像现实一样再次证明他们不行,同时验证了他们所说的过去种种,都是虚假的。
 
所以既不愿接受现状,也不敢在当下采取行动,只能存活在粉饰过去和对拒绝现实中。
 
现实是过去一切的总和,现实不理想,接受现实就代表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和无能,这与自恋是相违背的,会很痛苦。
 
但是只有接受了现实,我们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和无能,才会有改变现实的行动和超越现实的可能。
 
致远者求实,遥望无限的未来,可以给我们接受现状的勇气和对抗命运安排的力量。当基层的朋友找我诉说工作生活中的难题时,我会让他们做一个思维游戏:
 
设想下10年、20年以后,你会在哪里、干什么工作、什么职务、家里有几口人、会遇到什么困难、被人怎么评价?和现在相比差距在哪?
 
想清楚了这些问题,那再来看看,乡镇生活条件差、领导对我有想法、没有找到女朋友、手里没有存款等等眼下遇到的难题,还算是难题吗?
 
10年、20年以后,我大概率不会在这里工作,对我有意见的领导都已经老了,退休了,我足够优秀就更可能找到更优秀的女朋友,存款、房子也会随着工资的上升逐步解决,那么现在苦恼、抱怨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呢?
 
同时,10年、20年以后,父母老了、孩子正在上学,我会成为家里和单位上的顶梁柱,会遇到许多新的麻烦,我的身体不能出任何问题,也不能犯错误受处分。所以对我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同时要提升能力素质。如此,现在还会迷茫、困惑吗?
 
方向比速度重要。与其与过去纠结、在原地打转,不如鼓起勇气,破除自恋、接受现状,只有敢于直面自己不足和无能的勇士,才配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二、破局的重点:积蓄能量
 
想清楚了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之间的差距,现在要做的就是积蓄能量、步步向前,让未来更早到来。
 
在基层可以积蓄的能量首先是能力。办事、办文、办会这是基本功,“张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这是基本要求。熟悉规矩、程序,积累套路、经验,从开始什么都不会的跑腿倒水,成长为一个乡镇内的骨干甚至人物,时间越短越好。
 
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验证自己的所学所想,及时根据反馈予以矫正完善。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能力,只有事办成了,别人都说好才是真的好。
 
其次是政绩。要有叫得响的事例,比如漂亮地完成了几次工作任务,攻克过几个难啃的硬骨头,发表过几篇有影响的文章。有政绩才有名气,领导提拔你也要有个借口才好办。
 
另外要注意,多数都是懒惰的,要学会控制自己身上的标签,你希望以后在哪个方向发展,就做出与之相关的标志性事件。比如你希望以后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就重点在这方面发力,而不是去处理信/访问题。
 
第三是人脉。基层要打交道的人很多很杂,上至中央部委、下至流氓地痞,只按一套原则来可能不行。以前在网上看过人际交往16字:“以事为引、互惠互利、循序渐进、交人交心”,可供参考。
 
我个人在基层坚持“有礼、有力、有节”的人际交往原则。有礼,就是我首先表明善意的态度,与人接触第一支烟我发、第一场酒我请;有力,就是如果对方表示出恶意,按照对等原则立刻反击;有节,就是如果对方改变敌对态度,我也立即改过来。
 

对重要的人脉关系,必须要高度重视,对单位主职领导,要多汇报,始终记着你汇报的次数比领导想要的少;对愿意收你为徒的师傅,要真正的当师傅来对待,“三节两寿”规矩要讲。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
 
第四是资源。比如工作所在地的土特产、家乡的土特产,比如城里刚刚时兴的小吃,比如当地尚没开发少人知晓的景点,比如你在网上找到的新奇特的小玩意。只要不违法,只要能够引起别人兴趣,都可以拿来交换。

资源最大的价值就是交换,以资源换人脉、换政绩、换能力,再以人脉、政绩、能力换资源等等。我曾经在戒烟时用鼻烟过渡,意外的和县里、市里几位领导成了烟友。
 
对基层年轻人来讲,没有充足的资金,似乎积累能量有点力不从心。但年轻人有时间,这也是一种资源,也可以转化为能量。把能够帮助自己成长、愿意帮助自己成长的人服务好,就是一种转换方法。
 
现在很多单位的领导,尤其是基层乡镇的领导,都是长期一个人住在单位,因为工作忙,房间没人打扫、家里可能少水断电,这就是机会。如果领导能够把家里钥匙交给你,由你去打扫卫生,或者做饭洗衣,那就非常难得了。
 
切记,能力是几种能量的核心,没有能力不可能有出色政绩,也不可能结交到高质量人脉,在提升能力上,一定要全心全力。
 
三、破局的关键:等待机会
 
大家都清楚,在基层,运气比机会的作用更大,但运气实在是没道理可讲。在基层,也不要相信所谓的“上等人创造机会、中等人发现机会、下等人等待机会”。
 
现实一点,机会不出现,怎么发现?在基层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机会,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不说,更可能被认为是上蹿下跳、不务正业。对基层而言,机会是需要等待的,时至而行、择机而动是明智的。
 
换届大调整是机会,公开招考是机会,单位领导变化是机会,上级工作重心转移、某些单位需要加强是机会,某个职务出现空缺也是机会……这些机会都是公开的,不需要创造,也不需要发现,只需要等待。
 
在等待时,除了持续积蓄能量,还要想明白3个问题:一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