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人呓语】课堂实录:大单元教学之九上第一单元 诗歌(第二课时)

 行人呓语 2021-10-08

第二课时:走进意象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能品诗(心)

一、教师导语:上节课,同学们选择六首诗作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语段进行了朗诵,你的选择是出于自我的感觉,还是理性之判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诗歌展开理性的分析。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的情感基调与诗作中呈现出的复杂情感因子来学会品诗。

二、知识链接:情感基调与复杂情感,意象与意境这四者的关系。

知识链接1: 情感基调与复杂情感

基调,即“基本的调子“。指事物的基本内容或主要精神。

情感基调,即诗文中的基本情感调子,或者说主要情感调子。

复杂情感,即诗文中有一个情感基调的存在,但也存在着某种矛盾对立的情感可能,体现出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例如欢乐的情感基调里,也存在忧伤等。

教师点拨:诗作的情感基调和复杂情感是由什么来决定的?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的意象与意境。

知识链接2:意象与意境

象,凡其所见皆为象,天地万物,山川河流,草木虫鱼,不一而足,总之触目所及即为象。

意,即内在的情感。

意象,凡其所见,皆著个人主观之情感,故其象称为意象。

教师点拨:实录如下

师:譬如打开窗帘,大家往窗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生:各言其所见,有见鸟、树、风、小路、山、房子、摄像头……

师:为什么每个人所见到的事物都不一样?这便是所见即著己之情感色彩。见摄像头的,讨厌束缚,渴望自由;见房子的,渴望回家,拥抱温暖;见小路的,思考现实,展望初三。不知道,我猜对大家的心思没有?你所选择,烙上你独特情感的象,这便是意象。(学生讶然,老师于无意之中大体猜中其心思!)

师:意境,则是一组、一群意象组合构成的一种境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不同的意境,同样是帝王,同样是反抗的革命者,写诗时选择的意象不同,意境就不同,由此反映出的人物性格、命运追求、格局气象等也不一样。比如下面这一组诗歌,我们尝试来比较一下——

三、意象与意境/情感基调与复杂情感

【学生活动一】重点:教师引领示范。

1. 学生齐读:毛泽东《沁园春·雪》、汉高祖刘邦《大风歌》、汉武帝刘彻《秋风歌》、项羽《垓下歌》、黄巢《不第后赋菊》。

2. 完成表格:学生根据《沁园春·雪》的示例,快速找出四首诗的意象,判断情感基调;分析意境,找出该诗有无复杂情感因子呈现。

诗歌

意象(情感基调)

意境 (复杂情感)

《沁园春·雪》

冰雪、长城、大河、山、原、日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豪迈雄壮

奔放自信

《大风歌》



《垓下歌》



《秋风辞》



《不第后赋菊》



附1:汉高祖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附2:汉武帝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附3:项羽《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附4: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 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快速交流四首诗歌的意象、情感基调;分析意境,讨论该诗情感因子有无复杂性。

4. 全班交流:抽生交流,师生对话。共同清理出四首诗的意象及情感基调;分析意境,发现《秋风辞》一诗中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因子,顺利完成表格清单,如下:

诗歌

意象(情感基调)

意境 (复杂情感)

《沁园春·雪》

冰雪、长城、大河、山、原、日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豪迈雄壮

奔放自信

《大风歌》

大风、云、海内故乡、猛士

王霸之气

《垓下歌》

山、骓、虞姬

悲壮哀歌

《秋风辞》

秋风、白云、草木、雁、兰菊、佳人、楼船、

汾河、中流、素波、箫鼓、棹歌

盛世欢歌

时光流逝之喟叹

《不第后赋菊》

秋菊、百花、冲天香、长安城、黄金甲

凌厉杀伐

5. 教师点拨:不同的意象组合构成不同的意境。比如:同样作为西汉帝王,开国帝王刘邦与西汉盛世的汉武帝刘彻,其情感呈现与境界完全不同。一个有王霸之气,一个则是盛世欢歌里藏着时光流逝之喟叹。同样是起义反抗的革命者,毛泽东与黄巢,其写诗选择的意象不同,意境亦不同。一个是面对失败时的豪迈雄壮,一个是面对失败时的凌厉杀伐,不同的境界,不同的格局气象,最终导引人走向不同的命运。另外,作为楚汉之争的双雄,刘邦与项羽的诗作选择意象不同,其情感特征也大不相同。一个选择风云,流动机变;一个选择山,固守板滞;一个选择猛士,一个选择虞姬,情感归宿的不一致性,最终结局迥异。诗,不小心就透露出情之指向,情之归宿,人物性格,暗示出命运的走向。

6. 教师板书:注意四者之间形成的关系!

         (主要)意象——意境

             情感基调——复杂情感

【学生活动二】重点:学生独立完成

1. 教师提问:研读完帝王一类诗歌后,请大家独立辨识本单元四首诗作的意象,判断情感基调,分析诗作营构的意境中有无复杂的情感因子。

诗歌

意象(情感基调)

意境 (复杂情感)

《我爱这土地》

鸟、羽毛、土地、河流、风、黎明、暴风雨

热爱与憎恨交织

《周总理,你在哪里》

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天安门……

深切缅怀

《乡愁》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浓重思念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四月天、云烟、圆月、白莲

温婉欢乐

《我看》

春风、青草、绿潮、飞鸟、晴空、流云、大地、远古哲人、天风、树、花朵……

平静忧伤

热烈称颂

2.

2. 学生发现:在《我爱这土地》与《你看》两首诗中,存在着复杂的情感因子,一是热爱与憎恨交织,一是平静忧伤中有热烈称颂。

3. 教师点拨:大家要注意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即诗歌中使用的人称变化。五首诗歌中都有一个“我”、“我们”的存在,也有一个“你”、“他”、“它们”的存在。“我”和“我们”是直接抒情,对着“你”、“他”、“它们”的抒情或亲切,或理性。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当情感无可抑制,且溢出了作为人的情感边界时,我们不妨向艾青学习,借助“物”作“假说“。化作“鸟”,说“鸟语”。肆无忌惮地说,热情洋溢地说:“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份炽热,非“鸟语”不能表达彻底!

【学生活动三重点:就意象与意境,情感基调与复杂情感作扩展延伸

1. 教师提问:下面,你能从罗列的意象中进行选择,组成一种意境,并进行简单说明吗?

设计目标:让学生懂得:要表现自我之情感倾向,首先要学会选择恰当的意象去呈现。为接下来的诗歌创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投影呈现:

关于事物的:箫声、西风、月、柳、雁、千嶂、长烟、羌管、画屏、帘幕、红烛、绣帘  

关于时间的:清秋、残阳、初春、寒冬……

关于建筑的:秦楼、灞陵、乐游原、咸阳古道、孤城、汉陵、楼阁、轩窗……

关于人物的:宫娥、将军、征夫、少年、美人……

……

附:意象组合的诗词

1.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 范文正《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2. 学生活动:上课时间有点长了,没有及时写出课堂实录,也没有对课堂板书拍照留迹,无从清晰地呈现出课堂生成。但现在回忆起来,学生的选择仍让我感觉怪有意思,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出学生的某种深层次心理需求。比如,有学生选择“红烛、绣帘、清秋、残阳、楼阁、轩窗、少年、美人”诸如此类。然后开始编造出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3. 教师点评:意象选择,意境营构,情感流淌,一览无遗。要警惕小心哟,你一不小心的选择,将让老师窥探出你的内心!那种蠢蠢欲动的春心,不,应该是秋心,现在是秋天嘛,同学们,我们是否应该结出一个关于诗情的果子出来呢?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情感表达的技巧,懂得将诗情顺利地牵引出来。

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课学习目标:能品诗。明确“品诗”之四个关键词:意象与意境;情感基调与复杂情感。通过走进诗歌的意象意境,我们把脉诗歌的情感基调与诗人的复杂情感。希望大家读诗,品读,得其法,用其法。

【教学反思】

1. 新授知识点,尤其是意象意境概念类,一定要给学生通俗易懂地讲清楚讲透彻,举例要生动,示范要到位。通过示范比较帝王领袖们的诗作,学生一下子明白,“诗言志”,其意象选择的不同,意境大小有区别,情志情怀也各异。接下来,学生独立完成分析,甚至进行拓展性练习,他们就会紧紧扣住意象,营造意境,懂得情感基调与复杂情感在表现方式上的细微差别。学生活动设计注意层递性。

2. 我以为上课之即兴发挥,指导学生通过体悟人称变化,深度把握诗歌情感这一点,最为称道!我临场发挥了艾青不可抑制的情感表达方式,化“鸟”身,作“鸟语”。我后来想,“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中的“羽毛”,与司马迁的“人固有一生,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鹅毛”中的“鹅毛”有无联系呢?如果微不足道的个体生命,譬如羽毛般的存在与飘忽,最终都降落并归于土地腐烂,是否传递出某种极致的感情倾向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